蒋介石身边的间谍:略论成长型企业的本质与认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0:51:40
略论成长型企业的本质与认定

2007年1月17日
(国研网、慧聪网、光明网、中国管理传播网、价值中国网发表,中国网、金融界、全球品牌网、中国制造业管理在线、中国企业视频网、中国315诚信网、营销中国网、致信网、中国咨询库网、新品快播网、中华管理论坛网、柳州中小企业网、中国毛巾网、中国企业视频网、《管理论坛》杂志网、中大服饰网、中山企业网、中华粉碎设备网、中国咨询库、企业信息化联盟网、营口信息网、金华人才网、安阳名企在线、欧西大学网、中俄蒙资讯网、报告在线、康店网、佳工机电网、国通互联网、苏州企业在线等网站转载。)

今天在百度上搜索“成长型企业”,竟然发现有239,000个相关网页,表明了此概念已经得到广泛普及。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对成长型企业本质缺乏共识,所以对这个概念使用得比较随意。看来,我们有必要对成长型企业本质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得更加科学和统一。
我认为应该这样给成长型企业下定义:所谓“成长型企业”,是在一个较长时期由于各方面工作先进而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企业。成长型企业有三大特征:第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第二,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连续增长态势;第三,连续高速成长的原因是各方面工作先进。
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的企业不是成长型企业。所谓“高速”,指的是高于全国或某个地方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大大超过全国或某个地方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就是超高速。不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连续增长态势的企业不是成长型企业。所谓“较长时间”,指的是至少3年,如果连续增长时间远远超过3年就是超长期。既呈现超高速增长又呈现超长期连续增长态势的成长型企业是典型的成长型企业。不是由于各方面工作先进而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企业也不是成长型企业。企业在几年中呈现连续高速增长的原因比较多。各级各地政府表彰和支持的应该是靠各方面工作先进而实现连续高速增长的企业,而不应该是靠某些偶然原因或不正当手段实现连续高速增长的企业。
按照时间划分,成长型企业包括现实成长型企业和潜在成长型企业。所谓“现实成长型企业”,指的是那些在过去至少3年内由于各方面工作先进而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企业。所谓“潜在成长型企业”,指的是那些在未来至少3年内由于各方面工作先进而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企业。这些成长型企业不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而是通过主观预测提出来的。
现实成长型企业和潜在成长型企业的认定方法不同,认定目的也不同。认定现实成长型企业靠的主要是统计数据及其连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认定现实成长型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彰先进。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主要靠科学预测。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今后支持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对成长型企业评选,评选的主要根据是过去几年的统计数据,这样评选出来的成长型企业准确地讲是现实成长型企业。这样评选对表彰先进富有意义,对确定今后支持重点就显得根据不足了,因为无数事实证明过来的成长型企业不等于未来的成长型企业。看来,要确定今后重点支持对象,还应该进一步搞好对潜在成长型企业的认定工作。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应该以现实成长型企业评选结果为重要参考,不应该以现实成长型企业评选结果为选择对象。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把对成长型企业评选与确定重点支持对象的工作合二为一,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应该得到有力克服
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需要标准。很遗憾,迄今为止这个标准还没有问世。没有标准怎么办?有这样三种选择:一是消极等待标准,二是干脆不用标准,三是努力研究制定标准。应该说,努力研究制定标准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社会的要求。
应该承认,研究制定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标准很不容易。凡是预测未来的事情都不容易,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是一项预测未来的工作,当然也不容易。研究制定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不只是难在预测未来方面,而且难在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要针对情况千差万别的潜在成长型企业研究制定出一个抽象的认定标准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支持潜在成长型企业发展,我们面对这些困难只能知难而进。
制定潜在成长型企业认定标准是各级政府的职能,而研究成长型企业认定标准却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大家都有义务提出对这个标准的个人见解,也都有义务对别人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基于这种想法,现提出个人对潜在成长型企业认定标准的初步见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欢迎各界专家批评指正。
我通过初步研究认为: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的标准应该包括五项:一是成长基础比较扎实,二是市场空间比较广阔,三是发展战略比较正确,四是核心技术比较突出,五是企业文化比较先进。我认为这五点能够大体上概括企业成长的基本要素,或者说凡是具备这五大基本要素的企业一般都能在一个较长时间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当然,制定的潜在成长型企业认定标准不能只有这么抽象的五条,除此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些具体标准,用以说明什么是“成长基础比较扎实”、什么“是市场空间比较广阔”、什么“是发展战略比较正确”等等。
我通过初步研究还认为:认定潜在成长型企业的具体工作不完全是政府部门的事,必须依靠社会各界专家共同进行。这里所说的“社会各界专家”,应该包括战略专家、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等等,因为只有这些专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被认定企业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趋势。过去,政府部门只忙于宏观经济管理,各类企业专家只忙于微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服务;今后,在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方面,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专家的工作应该有机融合。经济专家参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企业专家参与政府微观经济决策(对重点企业的政策支持决策),这两个方面都要抓,都要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