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兄弟之金蛇收子: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3:26

 

 二实小    陈  玲  邱碧燕

 

一 何谓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由许多具体的习惯组成。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一个个具体的阅读习惯做起。

1、明确阅读目的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2、精选读物

 

   (1)读得少些,但要好些。

   (2)读必读之书,即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

   (3)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

   (4)读不容易的和不太难的书。

   (5)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

    3、按计划读书

漫无边际地胡乱阅读,终其一生也很难有所建树, 。恩格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因此,应养成阅读必有计划、阅读必照计划的好习惯。

4、合理利用时间

一要坚持计划使用时间,二要严格检查用时情况,发现问题马上纠正。长期坚持,自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古今中外许多学有成就者的共同经验。读前,笔和笔记本与读物同时到位;读时,笔与阅读同行,该画的画,该抄的抄,该记的记;读后,要检查写笔记的情况,未写的要补上。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

6、读思结合

阅读的核心是思维, 要边读边思,多方质疑。读完之后,要掩卷而思,看究竟有何心得和体会。

7、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

英国学者阿普斯在《学习与技法》中指出;“学生和其他读者所具有的普遍错误之一,就是他们都以同一种阅读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为了养成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的良好习惯,阅读前在想“为什么读”的同时,也要想一想“怎样读”、“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读”这个问题。

8、善于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 解疑释难的好帮手。阅读前,一定要把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时,遇有疑难,就要翻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养成好习惯。

9、虚心求师问友

 英国科学家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中讲到:“如果可能,找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常是潜移默化地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

10、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 此种温习安排数次,必将一次深入一次,次次有新意,大大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的加深,并且在不断的反复温习中养成良好的温故知新的习惯。

上述十种习惯在阅读中起关键作用,一旦这些阅读习惯得以养成,一个人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基本上养成了。

二 谈谈低年级阅读良好的习惯

1、认真朗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要求学生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丢字,每一个字的发音要响亮、清楚,克服“破词”、“破句”不连贯的现象。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听老师或同学读了几遍课文后就会“背”了,这种脱离文字符号的背诵是没有意义的, 多样化的形式则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保证阅读的质量:①分段读、分角色读:给学生多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 。
                       ②互读: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的读书活动,使“读、听”有机结合 。
                       ③赛读、评读:即学生读,同学、老师评的读后评活动。这是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的督促激励法。
                       ④默读:当学生的朗读达到一定水平时就能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

2、读书动笔的习惯

低年级课文简短,有的学生读完一遍后就会觉得无事可做,从而东张西望,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听课、预习乃至读课外书的时手必持笔,在所读文章的字里行间, 学习圈点批划。
      例如初读时给生字注音,标标小节,在难懂的地方注个小问号;精读时给难词注释,划划重点、优美的词句等。
      运用边读边批注的阅读方法,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实集中起来,活跃思维;又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质疑探究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自能读书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内质疑,除了根据课题质疑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学生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充分读的基础上的质疑,这时的质疑,就是有的放矢的,也会有一定的质量。
       可以在第一课时,学生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情况下,让学生质疑;还可以在学习一部分课文内容后,进行质疑。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有趣的发现>>一文时,可以在学习一、二自然段,弄清有趣的发现是什么以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独立寻找答案。 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找出答案,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4、广泛阅读积累的习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勃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     (1)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简单易懂,趣味性强。如果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扩大阅读范围,一定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后,我让学生课后找与丹顶鹤相关的知识来阅读。由于学生已被课文中丹顶鹤的外形与高雅的姿态所吸引,又对丹顶鹤随着季节的迁徙的习性感到特别新奇,此时正想多了解一些关于丹顶鹤的知识。他们找来了《仙鹤的故事》、《丹顶鹤与狐狸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乡》等有关丹顶鹤的故事来阅读,读得兴趣横生,乐此不疲。

   (2)个人阅读与他人交流相结合

在课余生活中,让同学们各自找一些好的课外读本阅读,学生阅读后,再让他们把看到的东西讲述给别人听,跟别人进行交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使得学生对课外知识加以内化吸收。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

   (3)自主阅读与计划阅读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有条不紊地阅读课外书刊,我们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把阅读习惯延伸到课外。

同时,逐步指导学生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下来,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三 聊聊习惯培养的一些策略

 1、我想读——从心理上引导孩子有想读的欲望

孩子的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快、记得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重复多遍,也不留深刻的印象。因此,早期阅读,就要让孩子对读产生兴趣,要从心理上引导孩子有想读的欲望,培养孩子想读的习惯。

   (1)教师的榜样引导。

孩子有极强的尊师、从师心理, 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幼儿对自己的喜爱引到对事物的喜爱上,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
如为了引导孩子多看电视新闻栏目,在早会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说看到的新闻内容;
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到书架中取书看,教师也主动到书架中取书,并认真地看,有时还要主动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看,一起说。
在教师有意识的交流引导下,让孩子感受到看新闻、看书能使自己更快乐地活动,兴趣也就应然而生,长此以往,看新闻、读书也就成为孩子常常想做的事。

   (2)提供多样化的阅读

 

   (3)设计好阅读的空间

  

总之,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孩子阅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以孩子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认真、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