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有哪些酒店: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9:5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五脏一体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
  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每个脏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和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又通过经络系统联结全身上下内外,把脏腑组织、肢体官窍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属性
  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阳化气,阴成形”。
  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
  如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阴阳互根,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阴阳相互依存关系,称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种阴阳在互根基础上的资生、促进的互用关系,称为阴阳的“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就人体而言,其互根互用关系,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脏器组织与功能活动之间等方面。
  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本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因而阴和阳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
  消,意为减少、消耗。长,意为增多、增长。
  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为: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
  事物就是在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绝对的消长和相对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
  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再以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阳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如物质与功能之间、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过程,都是处在互相制约、互相消长的动态变化之中的。但这种消长,只是一增一减或一减一增。如果某种原因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出现了一盛一衰的现象,就属于病理状态。
  由此可见,阴阳消长既可以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变化,又可用以分析病理变化,但两者在程度和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在绝对运动之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之中又蕴藏着绝对的运动,在绝对的消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相对的平衡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消长。事物就是在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绝对的消长和相对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而发生和发展着的。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是因为对立的双方已相互存在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也即存在着阴阳依存的关系,这就是事物转化的内在根据。
  另一方面,事物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如果事物有转化的内在根据,而没有外部条件,那么也不能转化。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其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其消长发展的结果。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如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
  阴阳学说指导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阴阳失调”,“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以致最后出现“阴阳两虚”。
  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表现,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
  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②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是属阴证、属阳证,小则可分析四诊中一个具体脉症。
  ③外科病症中的阴证、阳证,又具有它特殊的含义。
  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
  多为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①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
  阳胜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
  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②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2)归纳药物的性能
  ①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②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③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
  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古人根据五行对各种事物进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推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若某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
  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其次,运用推演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
  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
  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
  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表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五音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角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徵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宫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商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羽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协调平衡整体关系。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协调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这即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正常关系:相生、相克;异常关系:相乘、相侮。
  1.五行相生的概念和次序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联系,称之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2.五行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和制约的联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内经》:“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
  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制则生化”。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 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3.五行相乘的概念和原因
  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
  引起相乘的原因:
  ①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 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
  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
  ②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克我”的“一行”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
  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4.五行相侮的概念和原因
  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 “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
  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这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与相侮的区别:
  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
  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以木为例图示如下:金是木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

  五行乘侮示意图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五行学说说明生理
  ①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
  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
  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等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的疾病。
  如在诊断本脏病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心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
  ②从他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等。
  ③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4.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可以互相影响的理论,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时,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基本治则,即是补母或泻子。
  ①补母: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
  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亢逆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病证,其治疗原则是不直接治肝,而侧重于补肾阴之虚。肾为肝母,肾水可以生肝木,故滋补肾阴即可以涵敛肝阳。又如肺气虚亏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可以影响到脾的健运,从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以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的含义。
  ②泻子: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而见肝病实证时,其治疗则可兼用泻心之法,肝木是母,心火是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是通过滋补肝肾之阴,以达到涵敛肝阳的目的。滋水涵木法,主要用于肾阴亏虚而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证。临床可见头目眩晕,眼目干涩,颧红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症。
  金水相生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是一种滋补肺肾阴虚的治法。主要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临床可见咳嗽气逆,干咳少痰或咳血,音哑,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体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培土生金法:又称补养脾肺法。是通过补脾益气达到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胃不足,生化减少,肺气失养的肺脾气虚证。临床可见久咳,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症。
  益火补土法:火,在此是指命门之火,而非心火。益火,是指补益命门之火,或称补益肾阳,故又称温肾健脾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主要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病证。临床可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无力等症。
  (2)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抑强扶弱”,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多用于因为相克关系紊乱而导致的乘侮病证。
  ①抑强:因相克或反侮太过所形成的乘侮病证。
  如肝气横逆犯胃或乘脾所出现的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病证,成为木亢乘土,治应疏肝、平肝为法;若是脾胃壅滞,影响及肝,从而导致肝失条达疏泄者,则成土壅木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之证,其治法则当以运脾和胃为主。抑制其强,则被克者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②扶弱:因相克力量不及,或因虚被乘,或因虚被侮所形成的病证。
  如肝虚气郁,累及脾胃,使脾胃健运纳化失调,则称为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法,兼顾健脾和胃。
  扶助其弱,则有助于恢复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协调。
  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是以疏肝、健脾、和胃来治疗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具体应用时,对木旺乘土之证,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之证,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而致水肿胀满的证候。
  佐金平木法:又称滋肺清肝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 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若因肝火太盛,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之证,又当清肝火为主,兼以滋肺降气。
  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具体应用时,若以心火偏亢为主,不能下交于肾者,治宜泻心火为主;以肾水亏虚为主,不能上奉于心者,治宜滋肾水为主。
  针灸疗法方面,例如,依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关系来进行选穴治疗的方法。  
  精神疗法方面,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克制作用,来达到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第四节 藏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藏象学说中的主要内容。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类:
  一是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二是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三是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精室)。
  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五脏居于体内,但各有外候。五脏与形体诸窍各有其特定的联系,这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又一具体体现。例如五脏与五体、官窍各有其相应的配合。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其一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主藏,藏而不泄,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
  其二为藏神。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1.心的生理功能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且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维持脉道通畅
  (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气管、喉咙,与鼻相通。
  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1)肺主气,司呼吸
  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
  肺主气不仅能辅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调节了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
  ①肺主宣发,即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呼浊。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②肺主肃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二是将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称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是保持呼吸道内的通畅,肃清呼吸道内的异物。
  ③宣发和肃降的关系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能宣能降,则使气能出能入,能升能降。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能相互影响。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即可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等病变,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及喘息等病症。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使汗液的排出正常。
  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在调节津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又有“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说法。
  此外,还有“肺朝百脉”的说法,是说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内,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所以,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正常敷布和调节。
  肺主治节。
  3.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而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和胃相为表里。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饮食物受纳入胃之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借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功能是以向上升散为其特点。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脾主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吸收后,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二是脾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内脏组织器官,存在于腹腔内,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而不下陷,主要依赖于脾气的升提作用。
  (3)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逸)出于脉外。脾之所以能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4.肝的生理功能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并且与筋、目等有密切联系。肝与胆互为表里。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
  肝的主疏泄功能,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调畅气机(最重要的功能)
  所谓“气机”,即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经络、器官的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②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血液的正常循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均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通利,既能使血行通畅和利;
  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
  ③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脾胃运化)
  脾胃是具有消化功能的主要脏器,而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正常的升清降浊功能。
  肝又能促进胆液的生成与排泄。胆液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排入肠道,以助消化。
  ④调畅情志
  正常精神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故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才能正常。反之,若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调畅,则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所以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等理论。
  ⑤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
  ①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
  ②防止出血。
  ③调节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
  ④发挥血液的营养作用,肝藏血、血摄魂。
  ⑤与女性生理活动关系密切:发生月经、孕育胎儿。
  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将贮藏于肝内之血输布于外周,实际上是肝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一种表现。
  5.肾的生理功能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腰为肾之府。
  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主纳气,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说肾对精气具有封藏作用。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所谓“先天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并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
  所谓“后天之精”,则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即是出生之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主要分布于五脏六腑而成为脏腑之精气,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而脏腑之精气经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亦被输注于肾成为肾精的组成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而构成精气。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①主生长、发育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与头发、牙齿关系密切。
  ②主生殖
  一方面肾能藏精,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肾精能化生“天癸”。
  所谓“天癸”,乃是一种能够促进、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由先天之精所化,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成熟。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从青年期男子出现排精现象,女子月经按时而下,男女性机能初步成熟,并具备一定的生殖能力;到中老年期,生殖能力的逐步丧失,是肾中精气盛衰直接影响人体生殖机能的结果。
  (2)主水液
  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的气化作用有赖于肾阳和肾气,肾之阳气的蒸腾气化,使水液中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者上升,是指含有营养物质的津液,在肾阳的蒸腾作用下,经三焦水道而上升复归于肺,布散周身,浊者下降,则指经过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注于膀胱而为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从而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肾的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4)濡养温煦脏腑
  肾中除藏有精气外,还有肾阴、肾阳。
  肾阴,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滋养和襦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
  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各脏阴阳的根本。
  肾阴、肾阳又称为元阴和元阳、真阴和真阳。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所以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气,具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此,肺气正常则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行气血,走息道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调了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2.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
  心脾两虚:即气血两虚,脾气虚,心血虚。
  3.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肝藏血。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4.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使心阳不亢。古人称这种关系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为心肾两脏本身阴阳动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心阳与肾阳的关系: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门)。
  5.肺与脾的关系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脾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的关系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
  7.肺与肾的关系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津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肾之阴液亦相互资生。
  8.肝与脾的关系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
  9.肝与肾的关系
  肝肾之间关系主要表现于肝肾的精血、阴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等方面。
  “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藏泄互用,调节生理机能。
  由于肝肾同源,故肝肾阴阳之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常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则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导致相火上亢。另外,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从而形成肾阴不足病证。
  10.脾与肾的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的相互滋养方面。
  此外,在津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肾主蒸腾气化,脾肾两脏密切配合,方能使津液代谢正常进行。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五志,是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活动。藏象学说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五志分属于五脏。
  五液,是指汗、涕、涎、泪和唾液。
  五体,是指脉、筋、肉、皮、骨五种组织器官。
  “五脏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华,是指爪、面、唇、毛、发四周的明润光泽。华,光彩的意思。中医学认为五脏虽深居体内,而其光彩,即正常色泽,可显露于体表的某些部位或组织。体表的这些部位或组织的色泽变化,称为五脏的外华,简称五华。
  三余: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五官,是指耳、目、口、鼻、舌五种器官。耳、目、鼻各有两窍,口、舌合为一窍,再加前阴、后阴二窍,共为九窍。窍,即孔窍的意思。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心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出现神志病变。
  (2)在液为汗: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4)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忧
  (2)在液为涕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合,即配合、通应的意思。皮肤是一身之表,被覆在人体的表面,直接和外界环境相接触,包括汗腺、毫毛等皮肤的附属器,所以又称为“皮毛”,具有保护、感觉、排泄等功能。毛,指附于皮肤上的毫毛。
  汗孔又称为“气门”。
  (4)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思:思则气结
  (2)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又主四肢。四肢与躯干相对,又叫“四末”。四肢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脾主运化与升清,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瘦弱不用。
  在治疗以四肢肌肉痿废不用为主要表现的痿证时,常从脾胃着手,称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指足阳明胃,这里泛指脾胃而言。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唇,口唇。“唇四白”,即指唇四周的白线。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怒
  (2)在液为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4)在窍为目
  目,又称“精明”。
  “五轮学说”:把眼睛各部分与五藏相属,黑睛为风轮,属肝;两眦血络为血轮,属心;上下眼睑为肉轮,属脾;白睛为气轮,属肺;瞳孔为水轮,属肾。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恐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意外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惊与恐,均为不良的刺激。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心主神志相关。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
  (2)在液为唾
  唾为肾精所化,是唾液中较黏稠的部分,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
  “饮玉浆”。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齿为骨之余”。
  髓,分为骨髓和脑髓。中医认为,脑为髓聚之处,故称“脑为髓之海”。脑髓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髓海满盈,则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发,即头发,中医称“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是指肾精能生血,血能生发。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生机根本在肾。
  (4)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在窍为耳”,说明了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包括尿道),后阴指肛门。前阴与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关,后阴与排便功能有关。
  肾开窍于二阴,说明了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外生殖器的功能也直接与肾气强弱相关。大便的排泄,与脾胃和大小肠的功能直接相关,而肾阴肾阳的盛衰直接影响其他脏腑的阴阳盛衰,所以肾的阴阳不足,均能影响到大便。因此说肾开窍于二阴。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生理功能,亦有专司,但其共同的生理特点则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这里所说的“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所以,六腑主要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并排泄食物的糟粕。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1.胆的生理功能
  胆与肝直接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内贮胆汁。胆与肝互为表里。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正常消化。
  胆汁,为清净之液。味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2.胃的生理功能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部分;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部分。胃与脾互为表里。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1)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
  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 “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胃为“水谷之海”,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3.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
  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说小肠为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之盛器;
  二是指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必须在小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2)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
  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于膀胱。故又称“小肠主液”。
  4.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居于下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相为表里。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故又有“大肠主津”之说。
  5.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与肾相为表里。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6.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在人体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
  对于三焦的概念,历来有许多争论,直至目前,中医界尚未能取得一致的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无形”与“有形”方面。对待三焦一腑,也应该象对待其他脏腑一样,作为一个功能单位来认识,而不要把它看成是单一的形态器官。实质上,它是对人体某些部位和内脏等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综合概括。
  (1)三焦的功能
  可概括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之通路。
  ①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
  指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但通过三焦而充沛布达于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②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是说全身的津液代谢,虽由肺、脾胃和肠、肾、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水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因此,三焦的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津液代谢方能维持正常。
  (2)上、中、下三焦的划分及各自的生理特性
  ①上焦
  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组织,主要为心、肺两脏。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将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滋养全身脏腑组织。
  故“上焦如雾”。主气的升发和宣散。
  ②中焦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了脾胃在内。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以“泌糟粕,蒸津液”为主,为升降之枢。
  故“中焦如沤”,为气血生化之源。
  ③下焦
  下焦的部位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包括二阴。
  下焦的生理功能,以向外排出糟粕和水液为主,故谓“下焦如渎”。

  五、奇恒之腑
  “奇”,作异字解;“恒”,是常的意思。
  奇恒之腑,包括六个器官组织,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1.脑
  (1)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枢,能主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诸如呼吸、心跳、吞咽等。
  脑主管精神活动。人的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到脑的结果。故有“脑为元神之府”之说,记忆力亦为脑所主。
  (2)脑与五脏的关系
  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五脏,也称为“五神脏”,还提出“五脏藏神”的理论观点。
  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与心、肝、肾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
  2.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①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
  肾中具有精、气、阴、阳,它们能促进天癸的生成,天癸生成以后,又促进了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
  ②冲任二脉的作用
  “冲为血海”之称,“任主胞胎”。
  人体气血通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子宫,平时可发生月经,孕时则养育胎儿。
  ②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女子以肝为先天”。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互为表里相属,或脏腑相合。
  1.心与小肠的关系
  小肠分别清浊,其清者可转化为心血。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有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
  “心火移热于小肠”。
  2.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主肃降,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气虚便秘”。
  3.脾与胃的关系
  (1)纳运相合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营养全身。
  胃主受纳,饮食物进入胃腑之后,由胃进行腐熟,即初步消化,为脾的运化水谷精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布散水谷精微,则又为胃的再一次受纳创造条件。
  “脾胃不和”。
  (2)升降相因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
  脾气上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下降,则饮食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升胃降,气机调畅,方能维持饮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3)燥湿相合(济)
  脾属阴喜燥而恶湿,胃属阳喜润而恶燥。两脏燥湿相合,相互为用而协调共济,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腐熟和运化过程。
  4.肝与胆的关系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又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相关。
  5.肾与膀胱的关系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气
  1.气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着推动和温煦等作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人体各种生命活动。
  2.气的生成
  气是由父母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精气),以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所组合而成。
  气的来源与化生,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还与肾、脾胃、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3.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①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②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③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④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正常体温,也是靠气来维持和调节才能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之所以能保持液态在体内不停地运行,除依赖于气的推动外,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方不致凝聚。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3)防御作用
  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
  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
  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稳定等作用。
  具体表现在:
  固摄血液,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溢出脉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例如: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精等;津液经过代谢,可转化成汗液、尿液、涕、唾、泪、涎等;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可转化成糟粕排出体外等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4.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升降出入”则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人体的各脏腑器官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等。
  5.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的生成:元气主要由肾中精气化生而来,并受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
  元气的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
  元气的作用: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宗气
  宗气,是指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宗气的分布: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宗气的作用: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盛衰有关。
  临床上亦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营气
  营气,又称“荣气”,是指脉内之气。
  营气与血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以“营血”并称。
  营气属阴,卫气属阳,故又有“营阴”、“卫阳”之称。
  营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营气的分布: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气的作用: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4)卫气
  卫气,又称“卫阳”。
  卫气的生成:主要由水谷精气之悍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
  卫气的分布: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布散于全身内外上下。
  卫气的作用: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二、血
  1.血的概念
  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
  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
  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和津液,都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
  “精血同源”。
  3.血的运行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于全身,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需要。
  血液的正常循行,依靠气的推动,且是各个内脏生理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合成宗气,贯心脉而推动血液循行才能布散全身。除心肺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之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总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器相互配合下进行的。
  此外,脉道是否通利以及寒热变化,均能影响到血的运行。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所以寒凉能使血行缓慢,过热能使血行加速。若痰、瘀阻滞压迫脉道等,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
  4.血的功能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液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液,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而协调,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和血液运行的调和与流利。
  5.气与血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
  (1)气为血帅:
  ①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
  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另外,精可以转化为血,亦需气的作用,因此说,气能生血。
  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补气药物以提高疗效,就是“气能生血”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②气能行血
  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
  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降气、理气(行气)或补气等药物。
  ③气能摄血
  摄血,即统血。就是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溢出脉外。
  如果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以导致各种出血病证,称为“气不摄血”或“气虚失血”。
  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以达止血的目的。
  (2)血为气母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也概括为血能载气、血能生气、学能养气。
  气随血脱: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气不能离开血液而自行存在。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血虚者,可以进一步引起气虚;血脱者,气亦随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采用益气固脱之法。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唾液、肠液、关节腔液等。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都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
  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对“伤津”和“脱液”等进行辨证论治时,又须加以区别。
  2.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代谢就是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是通过多个脏腑器官综合作用而完成的。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的。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以肺、脾、肾三脏为主。
  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是:一方面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另一方面,则是将津液上输于肺,然后由肺再宣发到全身。
  胃、脾、肺以及小肠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都需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而实现。全身的津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环流。即:体内有用的津液(清者)蒸腾上升,向全身布散;多余的津液(浊者)化为尿液下降,注入膀胱。从而对全身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
  3.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运输代谢废料

第六节 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分所组成。
  经络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1.经脉的组成
  (1)正经
  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与体内的相关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奇经
  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大部分是纵行、左右对称的,但也有横行者(如带脉)和循行于躯干正中线者(如督脉、任脉),故称其为“别道奇行”。
  它们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主要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3)经别
  亦有十二条,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由于它们循行路径深而长,故亦将其归入经脉范畴。
  经别一般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内脏腑深部,而后上出于颈项浅部。阴经的经别与阳经的经别汇合后归入阳经本经,故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2.络脉的组成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循行部位较经脉为浅。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其中除别络外,大多无一定的循行路径。
  (1)别络
  是络脉系统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躯干部的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简称“十五络”。其主要功能是沟通表里两经和渗灌气血。
  (2)浮络
  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3)孙络
  是最细小的络脉,具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3.连属部分的组成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并与经脉、络脉有着紧密的联系。经络学说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称“十二经筋”。经筋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亦即在皮肤的经络分区。故十二皮部,即是把全身的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而每一条经脉又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并与相表里的脏腑相络。奇经、经别和络脉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发挥作用的。
  十二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脏(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即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经脉通路。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指端和足趾端衔接
  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2.分布规律
  (1)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于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外侧面。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其前后顺序大体上是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例如,上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
  上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
  下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内踝八寸以上,则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下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2)头面部位
  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躯干部位
  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是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胸腹正中线)向外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胃、脾、肝。
  十二经脉的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属于本脏或本腑,络于相表里的腑或脏。
  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足阳明属胃,络脾。
  十二经脉分布于胸、背、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之两侧,共计二十四条经脉。其中,每一条阴经都同另一条阳经在体内与有关脏腑相互属络,同时在四肢部位则循行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的部位。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3.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分布于人体之内外,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经脉所运行之气血,系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布于肺,自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形成十二经的循环。其流注次序图示如下:
  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胞焦胆肝肺。

  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作用
  奇经八脉,又称“奇经”,是指在十二经脉之外“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而言,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及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在内。
  奇者,异也。由于奇经八脉在循行上和与内脏的联系上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称其为“奇经”。
  奇经八脉的特点有:
  (1)其分布(和走向)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
  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遍布全身,如人体之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围腰腹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外,其余诸脉都是从下肢或少腹部向上行走。
  (2)与奇恒之腑和部分脏腑有一定的联系,但同五脏六腑无直接络属关系。
  (3)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之关系。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1)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
  当十二经脉的气血旺盛而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人体生理功能活动需要或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渗灌和供应于全身组织,予以补充,这就是调节气血的作用。
  (2)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其循行的过程中,同十二经脉的某些经脉交叉衔接,从而紧密地沟通了各条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督脉“总督诸阳”,能联系手足三阳经脉,使阳经的经气都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
  任脉“总任诸阴”,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交会;
  带脉有“约束诸经”的作用;
  冲脉则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则组合所有的阳经和阴经,阴跷脉与阳跷脉,对分布于腿膝内外侧的阴经和阳经有协调作用。
  (3)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机能的调节
  奇经与肝、肾及女子胞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女子的经、带、胎、产等功能密切相关,故能参与人体生殖机能的调节。如“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奇经在循行过程中与脑、髓直接联系,相互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均有一定的影响。
  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部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等部位,循行至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督脉的基本功能为:
  ①调节阳经的气血,为“阳脉之海”;
  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2)任脉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任脉的基本功能为:
  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②任主胞胎,主持妊养胞胎。
  (3)冲脉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冲,有要冲、冲要之意。冲脉的基本功能为:
  ①调节十二经气血;
  ②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源三歧:督、任、冲脉均起于胞中,走向不同。
  (4)带脉
  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带脉围簇一周,状如束带。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带脉的基本功能为:
  ①约束纵行诸经;
  ②主司妇女的带下。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络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这些脏腑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是相互协作,并保持协调和统一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
  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使人体不仅从组织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生理上亦成为一个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其联络的具体形式是: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2.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输气血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方能实现。
  (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感觉具有的传递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如针刺的“得气”或“气至”现象即是经络感传作用的表现。
  (四)调节机能活动作用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使其兴奋,从而达到协调平衡。

第七节 体 质

  一、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1.体质的概念:体质,在中医学上亦称为素质、禀质、气质、禀赋等,相关的论述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有了。
  2.体质的构成和特点:父母的体质状况,往往直接影响子女的体质,这是人的体质形成的第一个因素。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体质因素不仅仅表现在幼儿时期,而且在人的一生中都将明显或潜在地发生作用。除此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特殊的饮食、劳动、生活起居等的习惯。这些来自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在遗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体质的形成,它使某种体质相对的稳定和巩固,或者促使体质的转变。
  3.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脏腑是构成人体并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中心,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均离不开脏腑,脏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4.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形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功能的盛衰、影响着体质的强弱和盛衰的变化。
  5.体质的分类: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依据《黄帝内经》原文,主要是按阴阳气血多少,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性情等外观形态,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用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将体质分成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型,以及分为木型之人、火型之人、土型之人、金型之人、水型之人。可见按阴阳气血的偏颇,机能活动的盛衰,结合人的体态壮瘦、性情变化,运用阴阳分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其他体质类型常是在阴阳分类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而成。
  总之,脏腑、经络的结构变化和功能盛衰,精气血津液的盈亏都是决定体质的重要因素,不同个体体质,往往通过形态、功能、心理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1.禀赋、年龄、性别、情志、疾病:体质是特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心理因素的综合体。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第一因素。
  性别、年龄也可影响其体质。不同性别者,因先天禀赋、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其生理机能、心理特征也就有所不同。
  先天禀赋虽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在后天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而演变,使机体体质类型发生改变,而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形成虽是禀承于先天,但得养于后天,因此,后天对体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饮食、劳逸:体质在形成过程中,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季节变化等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地理环境及其他:居住地域的差异,生活环境、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不同,会形成不同地域的人在体质上的差异性。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1.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由于体质的不同,自身的调节能力各有差异,如阳热易盛的人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病症。
  2.影响发病、病变的从化和传变: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患病机体在病理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阴寒易盛的人,感受外邪后多从寒化,表证不发热或发热不高,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反之,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属于阳热易盛的人,感受外邪后多从热化,即使感受寒邪也易从阳而化热,转为热证。
  3.指导辨证与治疗:这里,主要介绍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体质类型与发病的关系。
  (1)阴阳平和质与发病: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这一类型的人,气血阴阳充盛,脏腑经络功能协调,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2)偏阳质与发病:偏阳质是指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多见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力较差。
  (3)偏阴质与发病:偏阴质是指具有偏于不足、偏寒、喜静等特性的体质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多见形体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
  体质差异决定和影响发病的倾向性。脏腑、经络、气血在生理功能上的特殊性,导致个体的差异性,因而决定和影响发病的倾向性以及证候类型的特殊性。如女子以血为本,具有经、带、胎、产的生殖生理特征,其发病常涉及到肝郁、血虚、血瘀等,男子以精为本,精气易失难守,易患肾中精气亏虚之候。
  相同的病邪侵犯,可因体质差异,形成不同的证候类型。同样感受风寒之邪,卫气盛者,或 阳盛之体,易成为表实证;卫气虚者,或阳虚之体,易形成表虚证。同遇湿气,阳盛体质易化热 形成湿热证,阴盛之体则易寒化成为寒湿证。反之,体质趋同或接近的人,尽管感受不同的邪气,可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证候类型。如阳盛之体,无论感受阳热之邪或阴寒之邪,大多形成热证、实证、表证。
  因而,不同的个体对某种或某些邪气具有易感性。一般阳虚体质,易感受寒邪,阴虚体质易 感受火热。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功能不全,易感外邪,或伤 于饮食,或受邪后易化热生风,或易患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疾病。老年人群,脏腑功能处于衰退时 期,精气神不足,调节能力和抗病康复能力均下降,易感受外邪,易化虚化寒,病程缠绵,预后 不良。体形肥胖或痰湿偏盛者,易感寒湿阴邪;体形瘦弱或胡虚体质者,易感燥热阳邪。

第八节 病 因
  病因,即指引起人体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此种方法,即“辨证求因”。在中医病因学中六淫和七情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淫与六气的概念: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致病。只有当四季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上人体正气的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伤及人体而发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反常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其所引起的病证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之邪时间长久可以化燥等。
  (4)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首先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侵袭。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易使腠理疏松开张而引发津气外泄。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张开、津气外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邪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如风疹块(荨麻疹)就有皮肤成片肿胀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邪气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多兼他邪同病。
  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寒”,所以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又“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温煦气化功能减弱,人体机能活动降低,从而表现为寒证。
  (2)寒性凝滞,主痛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伤人,阴气偏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偏于寒盛之痹证,则多见疼痛较剧。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阳热亢盛症状。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有升发之特点,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暑热之邪,易于扰乱心神,则见心烦闷乱、神不安宁等。由于大量汗出,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外伤暑邪,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3)暑多挟湿 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即暑邪湿邪合而致病。其临床表现是除发热、心烦、口渴外,还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泄或不爽等湿邪致病症状。
  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可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此外,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其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留滞体内,常先困脾气,使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其临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邪秽浊的临床表现。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于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常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所以既不耐干温,更不耐干燥。若湿盛则生痰停饮,燥盛则津伤,肺又主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7.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主燥动而向上,火热之性,亦升腾上炎,故属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又因其主动而炎上,故火热伤人则常见神明扰乱,表现为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
  (2)火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津液,使人体津液耗伤。故火热邪气致病,除见高热之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口舌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津伤之症。此外,还认为火热亢盛,极易损伤正气,而使全身功能减弱。所以又有“壮火食气”之说。“壮火”,这里指火热邪气。
  (3)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多耗伤阴津,使筋失其滋养濡润而伤及肝经,使运动失调,引起“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溢出于脉外,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等。
  (4)火热易发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则可聚于局部,腐化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在外感邪气中还有一类疫疠邪气,这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邪气。在中医古代文献记载中,又称“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疫疠邪气与一般的六淫邪气不同,乃是天地间别有的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疫疠邪气致病,多从口鼻侵入人体。在人群中,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瘟疫大面积流行。常见病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疫疠邪气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无雨、酷热异常、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等。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二、七情
  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情志活动,并不能成为致病因素。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七情是直接影响内脏功能,造成内脏功能紊乱而发病的因素,故又称“内伤七情”,属于内伤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情志活动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因此喜、怒、思、忧悲、恐惊,分别由心的精气,肝的精气,脾的精气,肺的精气,肾的精气所化生,故常称“五志”。即五脏的情志。
  2.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此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神明,所以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而后可涉及其他脏腑。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为多见。
  (2)影响内脏气机 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则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见气逆作喘,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等。
  喜则气缓:是指过喜或暴喜,则可使心气涣散而不收。在正常情况下,心情喜悦,气血调和,能缓和精神紧张;但暴喜或过喜,则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内守。表现为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狂乱、失神妄动等。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则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从而使肺气耗伤。可见精神不振、气短乏力等。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因恐而伤及肾气,肾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摄纳不住;或恐惧不解,肾精不固,而发生骨酸痉厥、遗精等病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表现为精神不安,惊慌失措,或遇事犹豫不决等。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及于脾,使脾不健运,运化无力,气血化生无源。若耗及于心,则心血亏虚,心神失养,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脾运不健,又可影响胃纳,表现为食欲减退、肮腹胀满或腹泻便溏等症。

  三、饮食不调
  1.饮食不节
  (1)过饥:指不能按时进食,或长期进食不足,以致气血化生无源,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而久之即可导致脏腑机能衰弱而为病。或因正气不足,抗病不力,继发他病。
  (2)过饱:指饮食太多,或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助消化能力,则会损伤脾胃之气。由于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则可导致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等症,此种病证多见于小儿。
  2.饮食不洁: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胃肠疾病可见吐泻、腹痛或下痢脓血等症。
  3.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饮食物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若嗜食寒凉或温热,能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发生某些病变。
  (2)五味偏嗜:中医学认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实际五味代表多种饮食物的丰富味道,如果长期嗜好而多食某种味道的食物,不食或少食某些味道的食物,就会使五脏功能偏盛或偏衰,也可使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如多食肥甘厚味,易生痰、化热,发生眩晕、胸痹、昏厥、痈疡等病证;嗜好饮酒,或恣食辛辣,不仅可以损伤脾胃之阴液,而且饮酒过量,能致中毒昏迷;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可致脚气病、瘿瘤、夜盲、佝偻病等。因此,饮食必须五味调和,不可凭自己的喜恶而偏嗜择食。

  四、劳逸失常
  劳逸失当,是指过度劳累、过度安逸等。它们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内伤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1.过度劳累致病:过度劳累,古称劳伤、劳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主要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以恢复体力,耗气伤血,积劳成疾。表现为少气乏力、神疲消瘦、自汗等。
   (2)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脾主运化,在志为思,心主血而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
   (3)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频繁而言。肾藏精而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 泄。若房事不节,过度频繁,则耗伤肾精,可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 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
  2.过度安逸致病:过度安逸,是指长期不从事劳动和体育运动,使脾胃之气呆滞,功能减弱,气血化生不足,运行不畅,从而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痰湿内停,或形体臃肿发胖,动则心悸、气短、自汗等,或继发它病。

  五、痰饮
  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继发其他各种病证,故亦应为致病因素。
  1.痰饮的概念和形成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的局部或全身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常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痰或饮而言;其中以浓度较大、黏稠的叫痰;
  以浓度较小、清稀的叫饮。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昏不识人等,但却看不到有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和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所致病证,临床较为多见,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临床常见的痰饮病证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等。
  (1)痰证
  若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心脉不利,可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可发狂;
  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痰留经络筋骨,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瞀;
  若痰与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2)饮证
  如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
  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称之为溢饮。
  (3)中医对痰饮证的认识,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有无滑腻及脉搏有无滑象等进行分析,以正确判断病情。

  六、瘀血
  1.瘀血的概念和形成
  瘀血,即指体内局部血液的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的病证特点:
  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
  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
  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
  瘀血攻心,可致发狂;
  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
  瘀阻于肢体末端,则可形成脱骨疽;
  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等。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4)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
  (5)切诊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水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

  一、发病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人体疾病之所以会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
  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精、气、血、津液(或称气血阴阳),人体各组织器官则是这些重要物质存在的结构基础。正气的作用:一是抗御外邪,预防疾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二是自身调节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理平衡,或病后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如上述的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失宜、痰饮和瘀血等,它们有的是一些物质性的致病原,有的是一些损伤性的作用因素。致病原一类邪气可以进入人体,与正气相搏,扰乱人体生理功能,导致发病;而损伤性的作用因素,则先造成人体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的损伤,当损伤因素消除以后,其损伤的结果依然存在,机体尚未修复,从而形成疾病。
  当外邪(如六淫)侵入人体后,正气的作用及治疗的目的是驱邪外出,而当损伤因素(如创伤)导致人体疾病时,正气的作用和治疗的目的只能是修复损伤。
  2.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
  (1)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若人体正气旺盛,足以抗御邪气的侵袭,即使受到邪气的侵犯,也能及时消除其不利影响,因此不会发生疾病。具体地说,人体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充足,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正常,则表现为正气的防御作用强盛,疾病就无从发生。
  当人体正气不足,即正气相对虚弱时,无力抗御邪气的侵袭,又不能及时消除其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人体物质结构的损伤及其功能活动的紊乱,于是就发生疾病。
  总之,人体正气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并与发病部位、程度轻重有关,所以说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2)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中医学除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外,也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
  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如机械损伤、化学毒剂、疫疠邪气等等,不论正气强弱,都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引起疾病的发生。

  二、邪正盛衰病机
  邪正盛衰病机: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决定病机、病证的虚实夹杂或转化。
  一般规律是,正盛邪退则病势好转或向愈,邪去正虚则病愈而体虚,正虚邪恋则病势缠绵迁延而难愈,邪盛正衰则病势恶化,甚则死亡。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病变可出现本质与表现不一致的虚实真假变化。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正邪双方在其斗争的过程中,在力量对比上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来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
  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
  实的临床表现: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虚的临床表现: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邪正盛衰导致的疾病转归,最常见的是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
  由实转虚,指因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导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因虚致实,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虚实夹杂常见的有实中夹虚和虚中夹实两种,其中:
  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而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出现以高热、烦渴欲饮、尿少便干等主要表现,就属于实中夹虚的病机变化。
  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如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之水肿病,即属此类。这是由于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所致。因为水湿之邪滞留于体内,故称之为实,但其邪实乃由脾虚不运所致,故其病理变化仍以虚为主,而邪实则居其次,就属于虚中夹实的病证。
  虚实真假:
  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变化,在临床上形成疾病本质与症状不符的许多假象;
  如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的现象,称为“大实有羸状”;
  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的现象,称为“至虚有盛候”。

  三、阴阳失调病机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因此,阴阳失调,是中医学的基本病机之一,是人体阴精、阳气等各种生理性矛盾和关系遭到破坏的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形成了阴阳偏盛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等主要内容。强调阴阳的偏盛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的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阴阳失调病机的不同变化,方能把握住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
  1.阴阳盛衰
  (1)阴阳偏盛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邪侵入人体,必从其类,即阳邪侵入人体,可形成阳偏盛,阴邪侵入人体,可形成阴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阴和阳相互制约,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盛必然会制阴,导致阴偏衰;阴偏盛也必然会制阳,导致阳偏衰。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①阳偏盛
  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耗伤阴液。
  ②阴偏盛
  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伤耗阳气。
  (2)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均可区分为阴、阳两类属性。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阴或阳的某一方面物质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必然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现象。
  ①阳偏衰
  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②阴偏衰
  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尤其是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转。
  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则称之为阳损及阴。
  应当指出,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因此,一般说来,无论阴虚或阳虚,多损及肾的阴阳,在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产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3.阴阳格拒
  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在病变过程中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或阴和阳的一方极端虚弱,双方盛衰悬殊,盛者壅遏于内,将虚弱、不足的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复杂病理现象,即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其病变本质是阴寒内盛,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应属真寒假热之证。
  (2)阳盛格阴
  是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应属真热假寒之证。
  4.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故阴阳亡失,实际上即是这两大类生命物质互根关系的解体。阴精亏竭,可迅即导致阳脱,而阳气脱失,亦可立即导致阴竭。
  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气血失常不仅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而且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
  1.气失调
  (1)气不足(气虚)
  (2)气行失常(气机失调)
  气行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2.血失调
  血失调,是指血不足(血虚)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
  3.津液失调
  津液失调,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
  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肾的蒸腾气化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未病先防,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①重视精神调养——养神。
  ②加强身体锻炼——养形。
  ③注意生活起居——起居有节。
  ④药物预防+人工免疫。
  (2)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①药物杀灭病邪。
  ②注重讲卫生。
  ③避免病邪侵害。
  ③防范各种外伤。
  2.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或采取控制疾病传变的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即“先安未受邪之地”。经上述措施以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就是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二、康复
  康复,在中医学中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康复医学,指减轻或消除伤病者、残疾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功能缺陷,使其尽可能的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一门科学。
  1.康复的原则
  (1)形神共养
  ①养形重在养精血保胃气。
  ②养神重在调神护神。
  (2)调养气血阴阳
  ①调养气血。
  ②调养阴阳。
  ③协调脏腑。
  ④疏通经络。
  2.常用康复疗法
  ①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的辅助疗法。
  ②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
  ③体育娱乐康复法。
  ④自然康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