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报告陈震老婆:中企撤离利比亚的反思:生意还要做,别独揽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04:58

中企撤离利比亚的反思:生意还要做,别独揽项目


作者 早报记者 陈华   发表于2011-03-02 03:20

中国企业在濒临内战边缘的利比亚损失有多大?这一话题无疑牵引着市场的神经。

  早报记者 陈华 

  

  中国企业在濒临内战边缘的利比亚损失有多大?这一话题无疑牵引着市场的神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与北非研究所研究员殷罡的观点是,由于卡扎菲长期“酋长式”的统治,利比亚不允许任何一个反对党存在,随着冲突加剧,利比亚很可能陷入“群龙无首”的极度混乱局面,势必令中国企业在利比亚遭受更大损失,但由于局势未定,中国企业目前在利比亚的损失难以估算。 

  相比难以估计的损失,外界已开始反思中国海外投资方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结构尽可能实现多元化,并建立风险担保体系以最大程度地转嫁风险,从而在未来更好地防范不可预见的投资风险。

  “中企损失已达15亿” 

  殷罡认为,利比亚局势动荡至少让中国承担了三项重大损失:其一是中国工人的个人劳务损失;其二是众多公司的运营收入损失;其三则是为撤离人员所承担的费用。

  目前无法确切统计中企在利比亚的损失。

  根据商务部2月24日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国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的企业共75家,项目50个,人员36000余人。截至2月23日,27个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部分人员受伤,无人员死亡,“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被抢、砸和烧毁的车辆、施工机具、材料、办公设备及现金等。《国际商报》3月1日的消息称,这类经济损失已达15亿元人民币。

  另据新华社2月25日报道,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国职工总数逾4万人,其中央企派出的职工在3.38万人左右,其余的为地方企业派出职工。 

  根据公开信息,此番在利比亚撤离工作人员的中国企业至少涉及: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601186)、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总公司第八工程局、北京建工集团、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部分投资项目参见左图)。

  新华社2月28日的消息称,突尼斯当地时间2月28日上午10时,在拉斯杰迪尔口岸时,经过12个小时奔波的2800多名北京建工集团的员工进入突尼斯境内。  

  殷罡介绍,近两年随着利比亚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呈现日益膨胀的趋势。不过,中国在利比亚主要是承建工程,直接投资项目较少。利比亚真正好的油田资源被分给了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中国石油仅负责利比亚比较贫瘠的内陆油田的勘探,规模不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媒体称,“利比亚在非洲对中国出口原油量不是最多的,重要性还不如苏丹。”中投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的前十位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罗斯、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以及巴西。 

  可查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在利比亚的项目单位有东方物探等5家单位,共有中方员工391人。新华社2月25日的消息称,至当天截稿时,中石油采用包机和商业航班,已撤离在利比亚工作的大部分员工,其余员工可望在25日、26日两天内撤离。 

  外交部3月1日称,“截至3月1日14时,我已从利比亚撤出迄今我了解掌握的绝大部分在利中国公民,累计约32000人。其中约9000人已回国,约21000人暂时安置在第三国,约2100人正在赴第三国途中。”目前,中国在利比亚东部和中西部人员已基本撤离完毕,在南部还有约3000人也将搭乘中国军机及外航包机于日内撤离,暂时安置在第三国人员很快将搭乘中国政府包机回国。 

  后续影响难估算 

  如果利比亚卡扎菲失去政权,利比亚政局的后续发展,将决定中国企业的具体损失程度。 

  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所的武芳此前向媒体表示,悲观的预计是,如果当地政权发生更迭,那么外国投资者与前政府已经签订或者正在执行的合同就有可能被颠覆,新政府有可能收回部分权益。这意味着已有的投资利益会受损。 

  殷罡分析,利比亚地广人稀,土地面积相当于四个伊拉克,但是人口却只有600万,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卡扎菲的“酋长统治制度”,政治现代化程度很低,利比亚的空军、警卫以及安全部门都是由卡扎菲的家属或部落所控制,不允许执政党以外的任何政党存在,因此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反对党,也没有任何一位外界能叫得出名字的反对派人士。 

  殷罡说,利比亚人民现在反对的是卡扎菲的个人专制,因此反对人士成分复杂,既有统治集团的内部人士,也有不同部落受冷落的部落领导势力,也有一些具备现代意识的年轻人,伊斯兰宗教势力以及基地组织等。因此,利比亚可能形成“群雄崛起,群龙无首的极度混乱局面”,一场“混战”很难避免,而混战局势反而会让相当有抵抗势力的卡扎菲所利用。因此,与埃及、突尼斯这些国家不同,联合国、美国等外部力量开始介入利比亚内乱,但外部力量如何介入、持续多久、结局如何,现在很难判断。 

  教训:不应独揽项目 

  殷罡认为,北非、中东此次的动荡局势除对中国企业造成目前难以估算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外,还肯定将影响中国未来与这些国家打交道及做生意的方式,这对中国来说是另一层面的损失。 

  查道炯表示,尽管利比亚未来政局走势很难判断,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应该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汲取教训。他建议中国企业今后在海外投资承包项目不应一家独揽,而应与美国、沙特等第三方国家组成合资公司,形成投资结构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此外,他还建议中国企业建立担保体系,比如参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以最大程度地防范海外投资风险。据了解,MIGA通过直接承保各种政治风险,为海外投资家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也无需过于悲观。 

  研究中国与中东及邻近地区关系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约翰·加维尔(John Garv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东那些在此次动荡中存留下来的威权政府——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很可能会把中国看成比美国更可靠的支持者。”中国已经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客户,“但问题在于,中国根本没有做好满足这些国家安全需求的准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 

  不过,殷罡表示,中国想避免与相互对立的中东国家纠缠不清,不希望中东乱局让中国与美国出现对抗。 

  “中国的军事和意识形态影响力远未达到让西方需要担心的地步,中国也没有显示出任何想要大幅扩展这种影响力的迹象,”殷罡说,“中东局势安定下来后,中国仍将重点关注在该地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