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波纳奇时间周期:人大代表应具人文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0:46
人大代表应具人文精神许圣义 http://www.gmw.cn 2011-03-01 15:40:09 来源:学习时报

每年“两会”期间,时常出现“雷人”议案和提案。比如,某地的人大代表竟然提出“禁止农民工在本辖区租房居住”的建议案,理由是“农民工中有小偷、暗娼等,影响本辖区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安居和谐”。这位人大代表门前的衣服多次被盗,他怀疑是附近工地上的农民工所为。还有人大代表曾提出“让妇女回归家庭做专职家庭主妇,以便腾出更多工作岗位,促进就业”之类的建议案。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居然在个别人大代表心目中,还存在如此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法盲意识,这样的人大代表,还有一点人文精神吗?

其实,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即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这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只有培养人大代表的人文精神,才能让“人民代表为人民”内化为人大代表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人大代表的人文精神是落实和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源头力量。

人文精神是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具体体现为对个性自由、平等意识、博爱、博雅的渴望与呼唤。作为人大代表,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首先,人大代表必须终身学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由此看来,要弘扬、提升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地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熏陶。人大代表是一种社会职务,代表人民履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责任重大,须臾不可懈怠。而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因此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是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触类旁通的“全才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代表工作,高效履职。所以,人大代表只有终身为学,广泛阅读,才能打造一个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完整的、与时俱进的人文知识结构。

人文精神的提升是一个“知与行”相结合的过程,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人大代表要不断地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并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人大代表还要终身保持向生活学习的态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实践二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议案,任何一个建议,每一次视察检查,每一篇调研报告,其实都是事实、法律和经验的凝结,都是人文知识的积淀和升华。因此,人大代表要积极主动扩充视听,多关注现实问题,多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多了解相关人大监督和代表履职的案例,并乐于研究,联系实际,以锻炼“发散性”思维,实现多视角来看问题,避免简单化和偏执化。底蕴的厚度决定人文精神的高度,坚持终身学习,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彰显人文精神的底蕴需要。

其次,人大代表必须有良知。良知属道德范畴,靠的是人的内心自律,即通过人的内心自觉来约束人的外部行为。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群众,是民众选举产生的“民众代言人”和“群众领袖”,“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理应成为人大代表的根本宗旨和自觉要求。我们的各级人大代表来自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界别,毫无疑问,既然作为民众的“代言人”,自然存在一个“履不履职”、“说不说话”和“敢不敢说话”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为谁说话”和“怎样说话”的问题。而如何“说话”不但体现一个代表的学识深浅,而且体现一个代表有没有“社会良知”,有没有“人文精神”,有没有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比如,一个“官员代表”就不能只为“官僚阶层”“代言”;一个“企业家代表”也不能只为富人“发声”;当然,一个“农民工代表”在考虑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企业主的利益。再比如,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在讨论和监督一个地方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时,既要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时事洞察力,最起码的“底线”就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因此,良知是人大代表彰显人文精神的内在基础。

再次,人大代表必须祛私心。有位哲人说,“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天使的一面是指人的同情心、怜悯心;魔鬼的一面是指人的自私、贪婪。可以说,除了“雷锋型人物”的道德典范之外,人人都有私心,人大代表也是普通人,人大代表也有私心。但作为人大代表,私心必须是基于正当考虑、正当理由和正当需求,并严格把握分寸。私心与大局观念,与公平、公正的履职监督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私心重的人势必凡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惜牺牲公平、正义和良知。尽管人大代表是从一定阶层、一定区域选举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代表着一定阶层、一定区域选民的利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应当代表一定阶层(阶级)、一定区域选民的利益,问题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走向问题的反面。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人大代表是代表法律的活生生的符号,是社会公信的“使者”,是正义的“守护神”,只有祛除私心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才能更好地彰显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作者:许圣义 郑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