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殇歌曲莲姬跳舞视频:温州文化的个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0:35
温州文化的个性洪振宁 http://www.gmw.cn 2011-02-28 09:58:5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明代李流芳《雁荡观瀑图》(局部),画于1618年,原载《艺苑掇英》第67期,艺趣山房藏

  温州东山书院,始于北宋,清雍正年间移建于积谷山麓
  照片摄于1919年,原载《温中百年》

明代嘉靖年间的温州府图,原载《筹海图编》

  洪振宁 1954年生,浙江温州人。现任浙江省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社科联常务理事,温州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长期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编著有《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事》、《温州改革开放30年》。(照片为王曙摄)

  演讲人:洪振宁

  地点:温州市图书馆

  温州,地处吴越与八闽之间,区域空间并不大。

  北宋开始,陶瓷业、丝织业、造纸业、造船业、制盐业等,都很发达。温州的漆器,制作精美,商铺不少。古代温州人兼业现象突出,往往是既种田也做小生意或兼手工业。手工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温州人靠勤(勤于劳作)、靠群(集群运作)来弥补以小做大。

  温州文化,其“局”不大,但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得以发展,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共性,也有个性,区域特色鲜明,基本特点是:平民文化、集群运作和俗中尚雅。

  宋元明清时期的温州文化

  温州文化的发展,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近千年的历程中,主要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文化事件?

  宋代三百多年间,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中国平民文化新风的兴起,南北移民不断徙居温州,加以温州人不懈努力,如温州当时有永嘉“九先生”前赴中原学习借鉴新文化,积极参与推进新文化的发展,继承创新,以至于“浙学之盛,实始于此”。

  这一时期的温州,人才辈出,文风尤盛,“温多士,为东南最”。温州人屡创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温州文化的创新品格得以生成;文化交流日益加强,温州由文化接受区转变为文化输出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温州人的独特贡献。

  元朝,自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不到90年,温州人再创新业绩,文化事件可记载的不少。

  南戏史上有:搬演祖杰事,编撰《白兔记》,创作《琵琶记》;诗文史上有:李孝光的散文《雁山十记》,刘基的寓言《郁离子》等;语文史上有:值得推举的《六书故》的出版,中国第一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语助》;地理学史上有:交通史籍名著《真腊风土记》;绘画史上有:被推为第一的王振鹏的界画;医学史上有:法医学名著《无冤录》,现存最早的本草歌诀全本《图经备要本草诗诀》;天文学史上有:史伯璿提出的地体暗虚论,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月食论的精彩论说之一;宗教史上有:摩尼教的遗存,也里可温与道教争锋,道教东华派传人的编撰,佛教有大休正念为日本镰仓禅宗作贡献、古林清茂名扬大江南北。

  明代270多年,温州文化在不断交流中取得新的发展。异军突起的山人文学,其主将康从理、洪孝先、何白等人,都是走南闯北、乐于交往的;全国第一的永嘉弈派,平民抱团,驰骋棋坛,为温州赢得良好的声誉;为朝廷服务的黄淮、章纶、张璁、谢庭循、姜立纲、赵士桢等人,在文化创造上屡有佳绩。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期,方志多,诗人多,外地名家大师来温留下的作品多。

  清朝,前期的温州文化,一度沉寂。至乾隆末、嘉庆初,在秦瀛、李銮宣的推动下,温州文化呈现出再次复兴的发展趋势。“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温州人有志气,创立了众多“文成会”,助学兴学,办教育,推进温州文化的新发展。

  晚清近代以来,一批文化名家相继出现。如孙希旦、孙衣言、孙锵鸣、方成珪、黄体芳、孙诒让、黄绍箕、陈虬、宋恕、陈黻宸、洪炳文、黄庆澄、刘绍宽、黄群、林损、马公愚、郑振铎、周予同、夏承焘、方介堪、苏步青、王季思、董每戡、苏渊雷、缪天瑞、夏鼐、郑野夫、唐湜和客居温州的冒广生、弘一法师等人。

  晚清知识群体在温州崛起,他们继优秀传统,开风气之先,创办求志社、利济医院(医学堂),整理刊刻永嘉丛书,兴办新式学校,力图普及科学,唤起民众,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以彼之长补吾之短”,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开议院、广言路、更制举、培人才,往往是以旧瓶装新酒,但与那个时代的先进分子一起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也把温州文化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近现代温州文化在创新中发展,有着大的变化、新的提升。关于这个问题,以后再向大家专题汇报。

  回顾温州文化创新、发展的历程后,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和概括温州文化的区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