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的八十年代生活: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17:33

理解人际关系:认识差异

 

跟人交往,这是每个人的需要,但是需要的满足却是个大问题,如:满足的方式、满足的时间等,任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们大费脑筋(详见博文《正视自己的人际关系需求》)。在实际中,我们常常感到的问题是:自己跟他人的差异怎么办——毕竟,趣味相投的交往只是少数。

毫无疑问,人际差异需要理解,也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实际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和”?如何去“群”?如何才能去求同存异?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人际差异源自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观”的人在交往的时候可能出现问题,很多人也抱怨自己和他人的“观”不同,因而在交往上显得很困难。但实际上未必如此。(示例等待中ing)

很多时候,这些观念本身并不会妨碍两个人之间的交往,一个马列主义者可以和一个佛教徒很好的相处,一个人可以在学习马列主义的同时学习佛教的经典。但是,如果我们对于自己所持的“观”处于无知的时候,这可能成为一个障碍。对于阿Q来说,自小只知道有“方凳”,突然见到“条凳”,自然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极端表现就是来自这种自以为是的、自以为理所当然的观念。

这里面所暗含的还有我们对于不同观念下的行为的包容程度。对于一些人来说,有些不同是可以包容的,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另外一些不同才是可以包容的。自己、他人能够包容哪些内容、其程度如何,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因此,我们难以期待自己、他人包容所有的不同…

这里所衍生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包容与赞同的差别,很多时候,包容表达的是我们对他人及其行为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的姿态,而不是说我们自己赞同。这也许就是“和而不同”的本意(《说文解字》将“和”解释为“相应也”,應,是感应、反应,这些所体现的正是这里所说的理解及其姿态——没有理解如何感应?如何反应/回应所反应不正是我们的姿态吗?)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这种理解很重要,我们理解了,我们就较少地表现出“一根筋”、“非此即彼”、气愤等。这种姿态也很重要,正是我们的姿态显示除了我们的品格。

 

此外,我们的差异还来自我们的本性——或者说是我们的气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一些人擅长这一部分(这体现的是荣格类型理论中的感知功能的差异),另外一些人肯定那一部分(这体现的是荣格类型理论中的判断功能的差异)…这一方面,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参考(详见博文《MBTI(心理类型)量表简介》)。

根据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这个世界的人可以分为16种不同的类型(共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种不同的方面,即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情感—思维、知觉—判断),不同类型的人在认识这个世界上会存在差异,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面也有差异——也就是说,我们真的是不能仅仅看到自己这一方面——我们所见的是这个世界的1/16,我们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1/16……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一种倾向——将这些差异解释为个人的道德问题,认为差异源自道德感的不同;或者解释为“态度”方面——Ta之所以与自己的不同,是出于敌意的,是针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