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国王之剑:斯诺把四个汉语词引入了牛津英语词典,其中有Mao-ta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18:44

        今天接着说牛津英语辞典中源于汉语的词汇。前两回说到,牛津英语辞典中只有245个这样的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西方所没有的有中国特色动植物土特产,只有两个动词,一个是pung——即玩麻将时说的那个“碰”,还有一个是ganbei,也就是“干杯”。说起这个“干杯”,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还在他1963年出版的Otherside of River(《大河彼岸》)一书中引用过,对于ganbei这个词最终进入牛津辞典作出了贡献。 


        不过,斯诺并不是ganbei这个词进入英语的“始作俑者”,因为这个词第一次在英文书刊被正式引用是1940年英国女旅行家Violet Cressy-Marcks 所著Journey into China一书。但是,斯诺却引入另外四个汉语词,我先写下来,各位猜一猜这四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1)Kiangsi
        2)Latinxua
        3)tangpu
        4)Mao-tai
 

        先说Kiangsi,其实这个词没有什么神码,就是“江西”这个地名。斯诺在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本名《西行漫记》)中提到了在这里毛泽东创立苏维埃共和国。

         Latinxua这个词也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提到的,意思是“拉丁话”,指以罗马拼音字母代替汉字的书写系统。斯诺在书中提到《红色中华》(Hung Ssu Chung Hua)这份报纸部分使用了Latinxua。《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周以粟、瞿秋白任主编,出版了324期后, 1937年1月25日停刊,改名《新中华报》。 

 

        斯诺引入英语的第三个汉语词tangpu是指“党部”,特指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机构所在地,在1941年出版的Scorched Earth(《被烧焦的大地》)一书中引用,原句是The tangpu system in China is a product of ‘natural’ political evolution(党部系统是中国政治变革的“自然”产物)。
        在斯诺引入英语的四个词中,至今还有强大生命力的是Mao-tai,而且与前面提到的ganbei息息相关——“茅台”。但是,相比1940年就进入英语的ganbei,Mao-tai进入英语晚了23年,直到1963年,在斯诺的Otherside of River(《大河彼岸》)一书中首次引用。这还是纸上谈兵,美国人对茅台真正产生感性认识还要等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终于体验到了传说中的茅台。
 

 

        据说,尼克松在周恩来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说:“我在书里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故事,说红军长征途中攻占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部喝光了。”周恩来答道:“长征路中,茅台酒是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尼克松回到华盛顿以后,曾得意地向他的女儿特里西娅表演茅台酒的利害,当他把一瓶茅台倒在碗里,点着了火,岂知蓝色的火焰跳跃着,竟不熄灭,他大为骇然;碗炸开了,吐着火苗的茅台酒流满了桌面,基辛格曾经幽默地提到此事,“美国第一家庭的成员奋勇协力,慌忙救火,才把火扑灭,防止了一场国家的悲剧。否则的话,尼克松政府会自作自受地提前收场,比实际发生的会更早些。”(《钓鱼台国事风云》) 

         美国《时代》杂志在1973年9月13日一期称茅台是“中国国酒”,在香港的售价自从尼克松访华后一年多之后增加了近10倍(Mao tai,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had increased almost ten-fold in price on the Hongkong market since President Nixon set his lips to it.)。有鉴于茅台的强烈感染力,《牛津英语辞典》在1976年收入了Mao-tai这个词。 

        有趣的是,无论是斯诺书中提到的“茅台”还是《牛津英语辞典》正式认可的“茅台”都是Mao-tai,与现行汉语拼音相同,但是茅台的正式“英文”商标却是moutai,据说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发音,采用的是旧式威妥玛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