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菜刀成凶器:不知医 不慈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50:02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徐文兵,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出生于山西大同,自幼学习中医,1998年回国辞职创办北京厚朴中医研究所,从事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著《字里藏医》。

  上期讨论到人体是如何划分阴阳的,五脏六腑,阴阳不同,保养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本期我们继续探究,学习阴阳的目的,认识自然阴阳的目的,认识自身阴阳的目的,落实到最后,其实是施针石,是为了治疗。找到伤到哪个脏,通过调整它的经络取得一种阴阳的平衡。

  梁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拜著名中医邓铁涛为师,学习中医。中国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忠实信徒和传播者,曾任凤凰卫视主持人、百度公司创意品牌副总裁。2007年7月,创办太美科技控股公司,2008年12月,开办主持中国文化系列节目《国学堂》,致力于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中医,说这话的人其实很狂

  以前都有诵经,我们现在背一些儒家的经典,其实中医在古代都讲究背《黄帝内经》。任应秋不光《黄帝内经》,《十三经》都能背,那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1984年,任应秋老先生去世。我们那会儿还是学生,学校拉到八宝山参加遗体告别,那会儿我还不知道任应秋是谁。后来慢慢上学我才知道《黄帝内经》很多的注释、训诂——都是任老所作,这是大家。可是中国很多古代教育那种背经的童子功,现在都不提了,怎么提呢?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中医。说这话的人其实很狂,他把自己放在了很高的高度来俯瞰《黄帝内经》,那不理解的呢,你学不学?可我们现在把自己不理解的都当成封建迷信、糟粕扔掉了。可是《黄帝内经》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你不理解。所以以前,我看一些打仗的电影,上级下来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且要在执行中去理解。这才是打仗,对吧?这是尊重上级的一种表现。

  我们现在是什么,批判地接受中医学,批判地接受《黄帝内经》,你算老几?所以我觉得端正态度,先学再背。这种背会了以后其实就是把古人的思想灌输在你的血液中,影响到你灵魂,最后不由自主你的行为、你说出的话、开的方子,突然接通天地线了。拿根草棍能当剑、捏把香灰就能当药。很多人说这神了!不神,那会儿你气势在那儿!所以我说,还是要尊重古人。古人学《黄帝内经》,黄帝老师给他传道的时候都是要沐浴更衣焚香的,在那种虔诚状态下学出来的和带着一种疑惑鄙视的心理学出来的,那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学科诊断很先进,诊断完了

  怎么治?“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这就讲到了认识自然阴阳和人体阴阳以后要干嘛?落脚点第一诊断,第二治疗,目的在这儿。我们现在很多学科诊断很先进,诊断完了怎么治?“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与其这样我还诊断干嘛?就是让我死个明白呗?那还不如让我稀里胡涂的活着呢。所以,学习阴阳的目的,认识自然阴阳的目的,认识自身阴阳的目的,落实到最后,目的是施针石,是为了治疗。

  第一句话叫冬病在阴,夏病在阳。这句话不大好理解。就是冬天得的病,容易伤得比较深,伤到什么?肾!肾算什么,阴中之阴。肾本来是阴,它又在下边,所以是阴中之阴,所以容易伤到肾。我们所以说,冬天一定要闭藏,一定要养精蓄锐,不要轻易地漏精,不要去出汗、不要去冬泳。因为什么?冬病容易伤到你的阴。夏病在阳,说的是夏天主心。心是什么?阴中之阳!手少阴心,很火热的、很跳动的。夏天容易热,容易出汗。北京这两天又热又闷,有些人就觉得胸闷,喘不上气来,容易伤到自己的心。所以,心是阴中之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这个阴就是指肝,肝是阴中之阴。它也在下面。所以说春天容易伤到肝,你这么理解就顺了。秋病在阳,肺是什么?华盖,人体最高。它尽管属于阴,但是它在上面,所以秋病容易伤到肺。

  看到了四季伤的脏,“故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伤到哪个脏了呢?伤到了肾,伤到了心,伤到了肺,伤到了肝,每个脏又对应着它的腑,每个脏又有它的经络。这时候我扎不到你的心上肝上,但是我可以刺激你的经络,通过调整它的经络取得一种阴阳的平衡。

  中医的外科技术,用一句话叫“匪夷

  所思”,不是我们现在的智力所能理解得了的

  针和石,针是针灸,石指的是砭石。砭石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的人得的病?东边的人,就是以中原为中,东边大概就是山东、渤海这一带。他们容易吃鱼盐,吃这种海产品容易得脓痒。鱼生火、肉生痰嘛。容易身上长疮、疖子、臃肿、化脓。这个脓熟了以后,就需要什么,脓包得挑破,得排脓。这需要一个锋利的切割器。古代你看,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它把石器打磨得特别锋利,拿那个东西做手术刀,排脓放血。所以,“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是从中国东部这个地区发展起来的。砭石是很锋利的石刀,你看现在很多电影情节,打架,一下把啤酒瓶底子敲破,留出来那种极端锋利的东西——砭石!还有农村一看被毒蛇咬了,需要切疮排脓,切疮放血,怎么办?把瓷碗掰碎,瓷碗儿那个碴儿露出来了,极端锋利而且无菌,因为它以前是烧成瓷了的嘛。一割一放血,这都是砭石。所以为什么叫针砭时弊啊,扎针疼不疼啊?疼吧?拿那个锋利的砭石刺一刀疼不疼?时弊就需要用这种痛苦的方法去解决。

  我们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冬病在阴,伤了人的肾气以后,寒气入到了身,就是深入到体内。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个是冻疮,一个是静脉曲张。我治疗过几个军队的老将军们,冬天那种冰碴儿的水,他们要涉水过去。过去以后,冰水一激,人体气血人为地、本能地就要收缩,结果呢?下肢静脉曲张,特别地厉害,鼓起来,就像一根根特别粗的小蛇一样,这就是什么?冬天那个寒气伤到了你的阴血。所以要治疗这种严重的静脉曲张,中医古代就是放血,沿着他那个经络,你看哪条经络比较多,我们一般都是打竖切打横切,看你的疮口的大小,顺着那个经络的方向,一般是顺的多。现在这种放血疗法基本上都失传了,但是现在有一种技术叫小针刀,小针刀也是古代这种砭石切割方法。伏羲制九针,以前的针,不是我们现在这种细的扎针的针,他有的也像个小刀一样的锋利,就是形状不一样,他用这个小针扎进去以后,你比如说我们有一些肌肉有粘连,他把粘连部分给切开,其实有一种先创伤再修复这么一个过程。所以你看冬病出现严重的静脉曲张,他有放血疗法,把那种恶血、黑血放出去以后,把寒气泄掉,它局部就能恢复到正常。可夏病在阳,出现了心的病以后呢,我们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就身上出现这种红肿热疼,我们现在叫蜂窝组织炎,或者是什么葡萄球菌感染,就是身上出现这种疔疮疖肿。臃肿疔疮是体内一种热毒通过皮肤外泄出来,所以你要因势利导,一个让他脓成了,脓熟了,快到熟的时候给它切开、排脓、引流,然后自然就愈合了,这也是视其所在,为施针石。现在就是被西方科学的一些手术取代了。

  但是中医有个特点,它认识得比较深刻,它知道有些东西在没成熟之前是不切的。它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都要切,包括体内一些癌症或者细胞。我们老百姓都知道有些疔疮要是在它没成熟之前你碰它,你会把它惹恼了,惹恼了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淋巴管炎或者是什么局部的那种丹毒它都会出现,我们是要观察它的成熟情况的。有些癌症为什么说没做之前人家好好的,做完以后,全身就转移了,就是说跟惹恼了是一样的。中医的外科技术,用一句话叫“匪夷所思”,不是我们现在的智力所能理解得了的,可惜就是逐渐淹没、失传,比如说,用三棱针放血。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

  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孩子高烧,小孩一高烧就会出现那种39度、40度,高热惊厥,有的人开始抽风,还有人就出现神志昏迷。这时候你摸摸他的胳膊,冰凉。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叫要“和”了。热的地方太热,这叫同嘛。我们让他和一下,手脚冰凉不热我们让他热一下。怎么办?捋胳膊。沿着这个手少阴,就是手臂的内侧,往下捋。捋捋捋,捋到手温乎了,手指头见得有点血色了,拿三棱针一点。你可以叫“视其所在,为施针石”,那个热马上就能退下来,包括那个扁桃体的脓肿都能退下来。古人讲“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谓不孝”。我们现在一说孝敬父母,买两盒什么这金那金回去给爹妈了;一说孩子,就补,缺这缺那,我说:缺钙缺锌,缺心眼!这个学医不见得让你变成医生,他学的不是医术,而是什么,医道。

  市场经济所不能覆盖的部分:教育和医疗

  现在我看有些中医,遗失的一些传统的技术和文化,又有点恢复。比如说刮痧,刮痧其实也是砭石的一种。锋利的是切割用的,但是你要刮痧的时候,最早我记得我姥姥给我小时候刮痧,你知道用什么刮吗?用伍分的那个钢 儿。蘸点水或蘸点油,刮刮刮,出来了。这个刮痧,我现在发现就是大家不要乱用。一说艾灸好,所有人都去艾灸,阴虚火旺的人就不适合做艾灸。一说刮痧,所有人刮痧治百病,我告诉你,没有热毒,没有那种特别强烈的,就是淤血在里面的人,不适合刮痧。现在就是每个人都强调自己,我这一招,一招鲜吃遍天,包治百病。

  这个刮痧,一定要因势利导,那种毒火或者热毒快出来时候,你引它一下,让它出来更厉害。西方有个管理学大师叫彼得·德鲁克,他在后来主要研究的东西说,市场经济所不能覆盖的部分:教育和医疗,是两个最重要的,不能用市场逻辑来推导的。我跟他有同感,我说过,中国有两个职业是凭良心去做的,你拿再细的管理,订再细的法律,你管不了它。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

  □ 文/徐文兵 梁 冬《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