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第二季dao和koi:苏雪林与鲁迅的恩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7:51
        苏雪林(1897—1999),原籍安徽太平,是现代文学史上迄今享年最久的作家。她一生执教五十年,笔耕八十载,创作二千余万字,被阿英称之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苏雪林一九四九年离开大陆后淡出了大陆文坛,并从现代文学史书上销 
声匿迹,这固然有两岸隔绝的政治因素,但究其主要原因不能不提到她早年与鲁迅的恩怨。  苏雪林于1936年11月12日写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拉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又过了六天,即11月18日,她写了《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书》。苏雪林在该文的《自跋》中写道:“以鲁迅一生行事言之,二十四史儒林传不会有他的位置,二十四史文苑、文学传,像这类小人确也不容易寻出”。1949年,苏雪林到台湾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状态,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便可想而知了。1966年11月,台湾《传记文学》又刊出她的一篇二万七千字的长文《鲁迅传论》(后收入《我论鲁迅》一书中),此时正值鲁迅逝世三十周年之际。  苏雪林这篇长文中从鲁迅的家世说起,其语言轻蔑而简约。苏雪林分析鲁迅的“性情与思想”,上来就下断语——鲁迅心理是病态的,苏雪林说鲁迅这人多疑,而且“出乎常情地多疑”, 在谈及鲁迅的“思想”时,苏雪林认为“阴暗空虚”,是一个“虚无哲学者”。在苏雪林眼中,鲁迅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人家无意得罪他老人家,他可以恨你一辈子。恭维呢,也不行,‘是人家公设的巧计’,‘用精神的枷锁来束缚你的言动的’。”苏雪林在“自序”中坦承“我的那几篇反鲁文字,原来从鲁迅学来,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鲁迅一辈子运用他那支尖酸刻薄的刀笔,叫别人吃他苦头,我现在也叫这位绍兴师爷吃吃我的苦头,不算不公道吧?”       说起苏雪林与鲁迅的恩怨,不能不提到的一个关键性人物------胡适。       胡适是苏雪林尊敬的师长,苏雪林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地攻击鲁迅,与鲁迅对胡适的态度也有直接的关系。鲁迅曾在文章中骂胡适为“高等华人”、“金元博士”,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向侵略者“出卖灵魂”等等,但胡适对苏雪林的痛骂鲁迅却给予了规劝,他在给苏雪林的信中写到,“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不仅自己一直没有发表过攻击鲁迅的文章,即使在这封私人通信里,他也只用了“狺狺”一个意气词语,而且着重的还是责备苏氏的“恶腔调”,劝她客观地持平论人,不可谓不高明。  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对于鲁迅的评价有一个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过程。解放后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鲁迅被拔高到了空前的程度,文学界人士多是鲁迅的崇拜者,鲁迅之所是必以为是,鲁迅之所非必以为非,鲁迅的人品、人格、道德评价等问题长期以来更是成了禁区。今天重提现当代文学史上苏雪林与鲁迅之间的恩怨,让我们深深感到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有一个超越政治立场的客观的标准。鲁迅诚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但对于鲁迅的写作风格、对于鲁迅的作品和人格所蕴涵的全部意义,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往往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定于一尊的看法常常有失历史评价的客观与公允。我们应该在具有独断性质的政治空气中坚持异端言论和异端精神存在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保有健康的文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全面性。
 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40_3860142_1_1.htm
http://www.stnn.cc/arts/200902/t20090218_981363.html小芥蒂翻成大恩怨 苏雪林倾其半生骂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