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3c刷机包6.0:看看当年的老课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51:02


看看当年的老课本/邓康延


    2007年,我去云南腾冲拍摄一部关于远征军的纪录片。在那里的旧市场,偶然发现几册泛黄的民国年间小学课本,是商务印书馆印制的“新国文”以及“新修身”。其中一本的扉页上印着:福建长乐高凤谦、浙江山阴蔡元培、浙江海盐张元济校订。
    那是文字和教育的一次浩荡北伐,于清末民初的文言八股之间,让清风骤起于青萍之末。故国疆土被新语时声所覆盖。幼苗万顷,始育栋梁。当年的小学课本,在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可以编纂出版,而沉淀下来,普及开去的,不外乎几家风云担当者。大师编小书,蔡元培、张元济等半世纪俯身耕耘其间。
    在战火连连、军阀混战的年代,老课本保持着民族风骨,透着大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爱、礼义、诚信、情趣、方法、逻辑、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图文并茂,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情节和写人状物中。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产生敏感。洞彻人心者,人心生光明。
    本文摘录部分章节,附以解读,以飨读者。

    中国版本学和目录学大家顾廷龙先生回忆童年读书,最先想起商务版这一课“天地日月”。
    那些如日如月的象形汉字,那些天广地阔的意象,尽在启蒙时分。古人称,盘古一斧劈开混沌,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沉为地,天地由此分开。读书升腾着清气。一位西方教育家说:“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可是一打开课本,你发现你有了翅膀。 ”

    望月的人,读课本的人,百年后再读这一课的人,可能都会觉得,“月是故乡明”。
    难以解释。最著名的汉学家能英译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味道吗?有些计量,不在眼,在心。

    母亲们用长如几千年的线穿过一辈子的针眼,缝缀我们沐雨栉风的布衣华服,让我们知寒知暖。

    丰收的黄昏,小雀、童子相继出场。面对争食麦粒的小雀,童子只是拍手噪逐。如田间稻草人,只阻吓,不杀生。
    各有活法。在有矛盾的交汇处,留白天地宽。无需龙威震怒,麻雀虽小,五脏也盛有忧喜悲念惧。
    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好;理直气和,义正辞缓,有时更好。

    母告诫儿,百姓告诫官员,同样的话:“汝勿贪多”。

    这一课的插图是加厚加白纸张印满的彩色水果。我问搞印刷的朋友此画何以历经九十多年仍色彩逼人,他摸摸说:天然矿物颜料,加上制版精细。
    孩子们翻到这一页,满目鲜亮甘艳,看了画,认了字,对上果,心目俱甜。
    果好需耕培,果熟不同时,现摘比市场上的味更鲜。自然界的奇妙,种植者的勤劳,百果的百味,就是人生深奥而直白的哲学和主义。
    满园的世界观。

    三十八字一口气说尽荷之一生,编撰者好功力。词语之精短,韵味之悠长,母语汉字好功力。

    礼仪是社会的衣裳,让我们脱离茹毛饮血。
    陪客从娃娃抓起,礼仪并不繁琐,比起警惕、戒备、防范、冷漠,成本要小得多。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也被人所营造。
    陪客之道,不外真诚自然。礼仪的和风里,不分主客。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俗世温度计上的一个温暖刻度。在川流不息的路上,在更深人静的夜里,站着人世的荣耀。
    
不以黄金为最贵的年代,就是黄金年代。

    仪表代表一种尊重,为自己干净,也清爽他人眼睛。仪表,也是一种工业产品的名称,能记录机器和人的运行状况。
    汪生与蔡生是诤友,不怕揭丑和被揭丑。他们从小被灌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身不洁何以洁他人。

    悲悯之心更具天地观。恻隐就是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生命潮汐共振。
    当一个人珍爱动物,他再弱小也是大地的爱子;当一个人无视生命,他再权倾四方也是历史的暴君。生命无常而万物有纲常。
    童子走向河边的时候,是一个军团走向战场的时候,天地无言,默默庆幸。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我想起一本当代西方杂志上有一则相似的命题:“物换星移不及一个小孩在谷仓一角沉思麻雀之死那样动人。 ”
    百年后我去河边不见童子,不见羊母子。岁月欢跃而去,独留大地苍茫。

    爱的教育是春,温润满怀;恨的灌输是冬,一派肃杀。课本撒下最初的种子,种桃种李种春风,植恨植怨植冤家。
    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穷困洁净,依然高贵。有一句诗说:贫穷,但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
    这等课文要教富孩子不张扬,穷孩子不气短。独善其身的人多,兼济天下的人也会多。上苍眷顾自爱并爱人的人。
   除了星星,苍穹一贫如洗。

    (摘自 《读库》1001期  新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