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佳妮是几线牌子:宗室子弟的科考优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6:51
    高考录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关高考加分,照顾,优惠,破格之类的话题也甚是吸引人的眼球。如果放眼古代,可以发现那时候极为严格的科举考试,也是有网开一面的优惠和照顾政策,天平向某些人强烈倾斜。最有名的,就是对宗室,也就是皇帝家族的子弟的照顾。
  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成熟。唐朝时期,作为皇帝本家的宗室,一般并不参与科举考试,反正他们生活优厚,地位尊崇,根本无需用科考来提高身价,也不屑于通过科考来与穷酸文人一起竞争一官半职。但唐朝的皇家子弟,如果不能世袭爵位,经过若干代之后就变成平民。这种情况与汉朝是相似的。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属于天潢贵胄,但因为与当朝皇帝血缘很远了,也沦落为平民,只好编草鞋谋生。在唐朝,已经沦为平民的宗室,也常常和平民一样,要通过科考的路径,谋个一官半职,享受不到皇家的优惠。诗人李贺,算是皇帝的远房本家,汲汲乎功名富贵,积极参加科考, 只可惜他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李贺的竞争者就说他应该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这样就断送了李贺的前程,不过也成全了一个诗人。这就是说,在唐朝,没落的宗室子弟参加科考已经没有什么优惠和照顾。
  但是宋明的情况有些不同。
  宋朝和明朝的宗室待遇,永世传承。打下江山的太祖的后人,永永远远都是贵人。就是说,宋朝赵匡胤兄弟三人的后代,明朝朱元璋的后代,在宋朝和明朝统统都是尊贵的宗室,由国家养活,国家他们盖房子,给他们发粮食,银子,布匹,蔬菜等等一切生活用度,还给他们娶媳妇, 招女婿,解决一切困难。国家养着他们,他们过豪华的贵族生活,但是也有不如意的,他们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让做官并不是宋太祖明太祖对老百姓特照顾,把官位留给百姓的子弟,而是因为历史的教训显示,宗室官当大了就要夺权篡位,至少难以管束。因此不让他们当官。他们活着的唯一理由,就只有享乐,因为他们的祖宗给他们打下了基业;当然, 也有一个理由就是,作为天潢贵胄,他们是皇帝继承人的后备库,一旦出现皇帝断子绝孙或者被敌人一锅端的情况,就可以在宗室子弟中优选。而如果皇帝没有绝后或没有被敌人一锅端的情况,那么,宗室子弟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是一帮被老百姓养活的废物。
  无论宋朝还是明朝, 不许宗室参加科举考试的禁令,后来都失效了 。因为宗室繁衍太快,人口膨胀以至于爆炸,不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不让他们找点事做,不让他们做官,不但国家确实养不起,而且这些宗室子弟穷极无聊,横生事端,成为流氓恶霸,贻害无穷。比如明朝,到明朝万历23年时,宗室人口已由洪武时期的58人,猛增至明亡的时候的十多万人,好比今天的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全国财政收入的很大份额用于养活这些寄生虫。国家实在是养不起了。这种情况下,万历22年,一个叫做朱载堉的宗室,就向皇帝建议说,应该允许宗室子弟参加科考,把科考当官的大门向宗室敞开,让他们通过当官自食其力。万历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但认为应该有所限制,说,有高级爵位的不能参加,但爵位在奉国中尉以下的可以。但也有大臣建议说,封爵和科考本来是两种途径,如果有较高爵位的宗室乐于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能够通过,就按照科举给予出身,这个建议也被皇帝采纳。又过了几十年,皇帝明皇帝还专门给宗室考生开设了宗科,准许宗室成员同平民一样应试科举,通过做官来谋求生路。
  虽然宋明宗室后来都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官位的,但是,他们的考试,却享受很大的优惠和照顾。下面以宋朝的情况为例做些说明。
  宋朝在神宗朝就已经鼓励宗室子弟参加科考,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够通过考试,没有人能够 通过,是因为这些养尊处优的贵人,不爱学习,也没有强烈的上进心,而且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好像也不行。 宗室 赵子昼的墓志铭说,赵子昼参加科考十分轻松从容,还没有到交卷的时候就徜徉笑谑,没有经过什么困难就轻轻松松地答好了卷子,好像他是不学而能的天才。在1107年的宗子试中,他考了第一,获得进士头衔,开风气之先,从此踏上了风光的仕宦生涯。墓志铭就像追悼会的悼词,当然不会拒绝阿臾奉承。不过赵子昼能够考取,实在也是宗室中的异数。
  宋徽宗时期,蔡京主持考试改革,为了给宗室投身科举提供刺激,他在1102年的奏疏中设计了一个一次性的特殊政策,专门向25岁以上的宗室开放,还设计了一些针对宗室教育的优惠政策。此后宗室子弟进士及第的也多了起来,其中宋徽宗的第三个儿子赵楷还在1118年的殿试中中了状元,进士及第。总的来说,北宋时期对于总是科考,是由限制到提倡,宗室对此也并不热心,考中的寥若晨星。
  到了南宋时期,宗室参加考试已取得官职,已经是他们的主要追求了。那时候还专门为宗子考试设立了特殊的制度,正式化的制度有量试和宗子特别考试。量试是格外施恩,参加量试的宗室要考试经义、诗赋和一首有关政治或儒家原则的论,但不考进士考试中公认最难的策。这就是说,最能看出一个考生思考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的这个策论,是免掉不考的。通过量试者一般授予“承信郎”。这个官虽然不大,但一般百姓却是很难凭空得到的。
  即使远比正常进士考试简单的考试,宗室子弟也不是能够过关。1163年的考试中,700多名宗室参加,只有30%文理稍通,其他的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答所问,就是说,连试题的意思,大概也理解不了。即使这样,也有216名宗室通过考试,获得“承信郎”。此后几年之间,就有一千多名宗室通过这种考试途径,当了“承信郎”,真可谓皇恩浩荡。不过这样考中的宗室,除了个别尤其优异的,一般没有得到正式进士的名分。
  这种所谓的量试,不是正规的科举考试,本来就是单独针对宗室而特设的考试而已,或许还不能与正式的科考一样看待。就是宗室真正与普通士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受到的优惠和照顾也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宗室出身高贵,一般不会与普通士子一起参加科考。他们总是单独进行考试的。1155年的规定说,如果宗室愿意同普通考生一起考试,那也是可以批准的。但即使是与普通考生一起应考,也不是同一条件下的公平竞争。因为宗室的录取比例和百姓是不一样的。在1145年,7名有官的宗室参加了临安的考试,有3人被录取;同时参加的还有7名无官的宗室,4名考中。在1174-1189年的省试中,宗子的录取率为15%,普通考生的录取率则是1%。在得到进士的名次方面,宗室也有特殊照顾。进士本来有5 个档次,就是所谓五甲,而宗室名次不能在最低的档次即五甲。1148年和1256年两份题名录中,及第的大量宗室排列在第四甲的末尾,而第五甲却没有一个宗室,显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这些第四甲的及第者可能都是名列五甲;当然,如果没有对于宗室的特殊照顾,他们或许根本就无法及第。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后期著名宗室赵汝愚,在1165年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但是宋孝宗却没有让他做状元。据说宋孝宗坚持的理由是,科举考试本来是普通举人竞争的地方,第一名理应让给普通人而不是皇家子弟。
  皇帝照顾宗室的用心是不遗余力,以致官僚中宗室的比重很快就增加上去。据统计,从1080年到1208年的128年间,共有1340名宗室考中进士。平均每榜33.5名。这个数字中或许包含了前面所说的量试过关者,但是如果想想宗室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无论如何,这个比例之高,是很吓人的。当然,或许人们会用另外的理由来解释:龙生龙凤生凤,皇帝的子孙是龙种嘛,他们当然比别人具有聪明才智--历史著作经常是这么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