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刷机能把id刷掉吗:美中各种比较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48:36

2010年将于12月26日出版的《侨报周末》刊登评论员文章《美中物价比较杂谈》,文章指出,中国商品的非生产性成本过重,主要是政府赋税过重,隐性的、显性的各种赋税都打入了商品成本中。降低中国产品的非生产性成本,就等于减低物价,惠及百姓。若此,则藏富于民,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全文如下:

12月初的一个夜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旁,凭栏遥望江那边的海心沙。亚运会刚刚谢幕,广州新电视塔在迷蒙的夜色下,扭动着“小蛮腰”,一栋栋高楼的灯影倒泻在珠江上,满江的碎金烂玉。朋友不无自豪地问道,“这里比美国如何。”“除了拉斯维加斯,都比不上这里。”曾记得,2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芦苇地,在蚊虫飞舞中无比寂寥。对此胜景,如何不感慨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停滞。

但在江边要一杯咖啡,花了40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在美国星巴客的价格,由此引出了中国物价上涨和美中物价比较这个热门话题。此次回国,网络上的热贴,亲友们的谈资,都离不开这个题目。托美国来客带货,从过去多要求的花旗参、维生素,到现在的从化妆品、皮包、电器(iPhone、iPad) 等无所不包。据说香港的一些老太太,每天靠捎带一些紧俏物品过关,可以月入万元港币。而在广州的亲友,到香港去采购日常用品,已经成为常态。

曾经有一“著名经济学家”,用跨国公司掌握全球定价权,来解释为何奢侈品的中国价格高于美国。但问题是,现在不仅是进口商品,而且是国产商品的价格也高过美国。这一趋势从奢侈品蔓延到日常用品,从房价蔓延到菜价,从大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在粤西的一个边远山村,就看到猪肉的价格去到了每斤14元人民币,和美国有得一拼了。

中国物价高过美国,表面上看,颠覆了所有经济学的定律。中国的劳工成本依然远低于美国。在广州街头,看到的餐馆招工广告,还是包吃住1200元。此外,两国生产性成本的差距应不大,因为美国产品多为“中国制造”。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物价高于美国,当然有美国因素。美国政府为挽救危机,先后两次“量化宽松”,大印钞票,然后利用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权,将通胀转嫁给中国等其他国家,造成了美国物价稳定,而中国物价狂涨的现象。但是,把中国物价高的原因,都归于外界因素,也不能解释全部现象。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资金紧急救市,各级地方政府又层层加码,造成市场上“不差钱”,这也是中国物价上涨的内因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就是中国商品的非生产性成本过重。主要是政府赋税过重,隐性的、显性的各种赋税都打入了商品成本中。《南都周刊》在最近一期的报道中披露一款在中国卖1480元人民币的Chanel香水,包括了17%的增值税251.6元,30%的消费税444元,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48.7元。缴纳的税款就达到了744.3元,超过了商品的半价。还北京媒体曾估算:一个人在北京买房,政府卖地收入占30%,税收收入约占17%,“大约47%的购房款交给了国家”。这些数据也许更能解释中国物价高过美国的现象。 中国官方统计报告中有一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包括税收在内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比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两倍以上。 世界银行2009年底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报告指出,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增长了1.4倍。在2010年,中国的税收继续高歌猛进,总额将达到7万亿元,居世界第二。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税收是收入调节的杠杠。很明显,税收的超高速增长,意味着中国的财富在加速向政府积聚,将加剧原来就很厉害的“强政府、弱社会”格局。财富在手,固然有让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资源,在危机时期,在特定产业中,是必要的。但走过了头,负面效果将显现。一些政府部门会以国家利益之名,谋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之实。其次,政府建设冲动难以压抑,是酿成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的重要原因。对社会而言,代价就是民营企业的生存危机,还有就是普通百姓的生计困难。因为,他们是为高物价、高房价,以及背后的高税收、高收费的最后埋单者。

这种趋势看来是要扭转了:中南海今年以来连串出台政策从医疗、教育、住房等多个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最近还具体出台了提高离退休人员补贴等具体措施。在笔者看来,当局在考虑“反通货膨胀”组合拳时,减税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尤其是要削减各种隐性的收费、各种巧立名目的公共开支。降低中国产品的非生产性成本,就等于减低物价,惠及百姓。若此,则藏富于民,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物价上扬负担加重 硅谷华裔感叹生活艰辛不易2010年即将结束,居住在湾区的华裔家庭对自己过去一年的生活状况是否感到满意?也许得到的正面回答或许要低于负面。

在消费水准相对较高的硅谷地区,到底有多少华裔家庭通过辛勤努力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工资增长幅度与物价上涨是否成正比?不少居住在当地的华裔家庭,都对目前物价的上涨深有感触。

林女士定居硅谷正好10年。她与在华人经营的科技公司上班的丈夫,育有两个儿子。

大的早已大学毕业,远走高飞,与女友双双定居在东部。现在,令他们夫妻最头痛的,是正在念高中的小儿子。

“最愁的是他今后的大学学费”,林女士说 :“现在什么都在涨,尤其是大学学费。”从她所了解的情况,小儿子如果要读完大学,4年学费加杂费,至少要6-8万元,这还不包括吃、住等费用。

她透露,考虑到物价今后一定会上涨,所以待老大一毕业,两口子还没缓过神来,就又开始了勒紧裤腰带、省衣节食的清贫生活。数年来,夫妻俩从未上像样的餐馆吃饭,整天靠打折优惠券过日子,终于辛辛苦苦赚存了数万元。

但是,加州大学学费近年来涨幅高达40%,令他们两口子大呼吃不消。

林女士与丈夫决定,支付小儿子部分学杂费,多出的部分由他自己来承担,包括申请学生贷款,待毕业工作赚钱后再还。

对于善于持家的老刘而言,精打细算过日子能够打开一片天地。作为“精算师”的当家主,为了节省每一块铜板,老刘对硅谷每家超市的行情,特别是何时何处推出廉价食物,都一清二楚。

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在老刘“有效”地经营下,全家每天餐桌上的菜肴相当丰富,时鲜货应有尽有。

问起其中的窍门,老刘的回答非常简单:订一份周日的《圣荷西水星报》,把附加的商品广告无一遗漏地浏览一遍,把所需要的折扣券剪下备用。

同时,也要关注附在周日报纸和每周寄到邮箱的各个超市推出的折价商品广告。

“许多华裔家庭大多忽视这些折扣广告,即使寄到家门口,也当做'垃圾邮件’一扔了之。”老刘表示,“事实上,这里学问大得很,美国许多家庭就是靠着这些折扣广告过日子。”

今年以来超市的食品价格上涨有目共睹。

老刘举例道,最明显的是华人超市供应的干货,几乎每个品种都在涨价,而且幅度明显。盒装豆腐过去每盒不超过8毛1元,现在都已涨到1元5甚至更高。蔬菜类也是如此,华裔喜欢吃的青岗菜,过去每磅不会超过半美元,现在都已接近1元。

食品价格涨幅之大,生活负担明显加重。

面对目前物价普遍上扬的现象,老刘的建议是:“多浏览每周寄到家中邮箱内的折扣广告,尤其是留意圣诞和新年期间每家超市推出的特价优惠食品广告。只要每月每周每日精打细算,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就可省下一大笔钱。”

物价飙涨冲击中式快餐 华裔老板连叫苦2008年03月06日

  据报道,持续居高不下的物价冲击着美国南加华裔民众的日常生活,连低价的快餐和大排档也不能幸免。低迷经济中,快餐市场叫苦不迭,担忧“如何撑得下去?”

  从去年夏季开始的通货膨胀,使愈来愈多“外食族”转向物美价廉的大排档。一些华资快餐店老板承认,他们每天的客流量超过八百人次。

  不过,百物上涨抑制着店家的利润。阿罕布拉市的美林豆浆,是当地十多年的“老字号”。老板娘张太太说,“生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难做”,物价飙涨,让她和先生每天发愁。

  她说,南加州的物价从去年夏季开始“大翻升”。去年5、6月前,50磅的面粉13元一袋,现在已涨到25元。五加仑的食用油从原来的12元涨到25元,鸡蛋价格也是成倍涨。以前三百元可以买到30袋面粉,现在五百多元只能买到25袋。

  就连门面租金也从十年前的3000元涨到现在的4800元,“我们的包子、馒头、煎饼、油条等等,每天至少要用面粉两百磅,你说不涨价怎么办?”

  年前八角钱一个的肉包子,现在已涨到一元一角,原来75分一碗的豆浆,也涨到一元两角。

  陈太太说,他们面点涨价的幅度还只是物价通涨的幅度,“自己根本不敢赚钱”。

  为节省成本,维持生意,很多小吃店和快餐馆不得不裁员,一些小吃店裁员超过四分之一。一些小本经营的小吃店从五人缩减到两、三人,老板娘清晨5时起床,样样亲力亲为。

  快餐每客4.02元三菜一汤,每客2.54元一菜一汤的低价竞争,让不少快餐店门庭若市,老板们却有苦难言。

  “基本原料支出,从售价的33%飙升到现在的38%。”在蒙特利公园市和阿罕布拉拥有两家分店的小美小吃世界老板John说,今年元月开始的最低薪资规定,也使得劳工的成本从34%涨到38%,“原有5%的利润全部填了飙涨的物价”。

  John说,他去年曾尝试调升食品价格,三菜一汤4.75元,以便弥补物价上涨指数,没想到“生意马上下滑15%”。

  迫于无奈,John不得不打出“重回十年前价格”的广告,三菜一汤不惜血本降回3.5元,重新起步,才力挽狂澜,收复大批客源。

  不少华资快餐业者表示,与其它族裔相比,他们的涨价幅度已压到最低,为的是不流失客人。圣盖博“东方特快”表示,他们的三菜一汤目前仍保持3.95元,还送奶茶,实在是迫不得已。

  除了谨慎提价和削减员工,一些快餐店和大排挡也不得不使用最原始的“人海战术”。

  近期在圣盖博和华埠扩张到三家分店的“石头记”,大肉包一元三个,鱼蛋粉一大碗2.25元。

  虽然被不少快餐和茶市同行抨击为恶性竞争,但业者也是满腹辛酸:“我们挣的都是血汗钱!”

 2016-12-22中国的房价是美国房的三倍。而中国人普遍的收入只有美国的7分之1,也就是说,以收入而比,中国房价比美国高出十几倍,近20倍。 如果中国房地产回归到市场化,房价将下降70%。如此,就没有了房地产调控,不用房地产调控,房价就会稳定。你也别愁经济会受打击,美国房价那么低,经济不是世界最强?有人说,中国国情不同人多地少,房价非高不行。中国是人多,但中国人的住房面积要求可比美国减一半,人家普通人家二三百平方,还带前后花园,咱一个家庭一百多平方米就行,打工的五六十平方也满意。人家住别墅,再住高楼,增加容积率。中国绝不是土地问题,现在盖得房子并不少,房价是炒房炒高的。2016-12-22




中美税率比较
因为税制不同,美国以家庭、个人缴税为主,企业缴税为辅;而中国主要对企业征收,因此有中国企业缴税更多的印象。这种税制的差异是历史形成的,与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关联。中国的增值税较重。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元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元。当然,其中有可以抵扣的项目,是哪些呢?按照目前的税收制度,采购的费用可以抵扣,工资不能抵扣,折旧费不能抵扣,管理费、运输费这些都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
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总共大约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其中问题主要就出在增值税上。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多数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