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9月9日新品发布会:理想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文化名家20人畅谈梦想与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57:54

  “理想国”,一个所有文化人都耳熟能详的词,一个似乎可以承载一代代文化梦想的概念,一场刚刚结束却又正在开始的文化盛宴。9月22日,中秋夜,以“理想国文化沙龙”为主题,几十位海内外文化名家相聚在北京,与热爱他们的读者见面交流,畅谈他们心中的理想,他们眼中的现实。在一个看上去有点功利的时代,谈理想似乎有点奢侈,在一个快速转型的时代,谈现实难免有点苦涩,不过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邀请20位文化名人继续这一话题,不仅仅是为了清谈,更希望能由此展现一幅更美好的文化画卷。


  【关于理想的寄语


  几天前的中秋假日,几十位来自海内外的文化人相聚在北京,他们面向公众,面向读者,做了十几场讲座和对谈:不为了宣传新书,也不为某个特定目的演讲,但这些更像是文化清谈的活动,却吸引了诸多的读者。因为让他们相聚在一起的名义,叫做“理想国”———这是个容易让读书人激动起来的词语,也正因为如此,原本由一家出版机构发起的沙龙,悄然演变成一场具有公共意义的文化聚会。说起来,除了学生时代的课题作文之外,“理想”二字已经很久没有人提起了,所以在两天的沙龙结束之后,人们更期望关于“理想”的话题能够延伸得更加久远。这,也成为我们再问理想的初衷。


  读书人都知道,“理想国”的概念,起于柏拉图,周有光先生说,他心目中以为孔夫子提出的“大同”概念是先于“理想国”的“理想国”,这话当然也对,因为说到底,理想和理想主义,是每一个文化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哪怕对于“理想国”这一概念的批判早已汗牛充栋,哪怕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呼声早已变成了知识界的共识,但说到底,真的郑重提到“理想国”三个字时,读书人还是容易产生莫名的热情。惟一的不同在于,当代人心中“理想国”的重心,早已从“国家”变成了“理想”本身,这在一个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显得尤其卓尔不群。


  清谈理想,当然不是要置现实于不顾,事实上,文化人谈理想,谈理想主义,更多的动力,正是基于现实,基于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世界。“理想国文化沙龙”的现场,学者们的清谈话题,从“你能独立吗”到“规则与潜规则”再到“好好过日子”,理想的激情之外,其实更细微处,正是对现实的体察与思考———这也是“理想国”三个字在当下还能保持勃发生命力的根源,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保持对现实的反思能力是最根本的要务之一。而清谈理想本身,也正是为了给现实一个不同于平日的思考角度。


  作为一场活动,今年的“理想国文化沙龙”已经成为过去式,但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影响或许还只是刚刚开始。且不说“理想国”这一文化品牌此后的发展,单就一场活动所引起的思想激荡,就已经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虽然对现实的妥协似乎已经越来越成为常态,但这绝不代表一代人真正忘记了理想和理想主义。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在文化沙龙的基础之上,继续邀请更多的文化名家参与讨论,请他们回忆自己的梦想,请他们观察今日的现实,请他们畅想来日的变化———一句话,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拥抱理想,观照现实。于是,就有了从百岁老人周有光到文化新锐李海鹏等一众新老知识分子的参与,把所有这些人的梦想放在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为我们重新体认现实提供了一个不同寻找的维度。


  拥抱理想,观照现实。我们深深知道,只谈理想,不看现实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就像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那样。但是同样,我们也深信,只生活在现实的层面上却漠视理想和理想主义,那最终将造就出迷惘的、失落的、崩溃的一代。所以,当知识界就理想发出声音的时候,当“理想国”的概念再次被提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珍惜,或许在其中,我们能找到一种不一样的力量。


  关于理想的阅读推荐


  周有光 推荐阅读《凤凰周刊》,因为这本杂志对现实的敏锐观察。


  贺卫方 推荐阅读《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因为国外法律系统的参照意义。


  谢 泳 推荐阅读《现代学林点将录》,因为作者独立的学术构想和实践。


  吴 思 推荐阅读《新伦理学》,因为与作者的思想契合。


  张大春 推荐阅读《古文字演变趣谈》,因为文字的演变本身就充满趣味。


  李长声 推荐阅读《奢华之色》,因为文物描写热潮之中作者能坚持考证与治学。


  骆以军 推荐阅读《学习年代》,因为在缺乏题材的时代,创作技巧值得尊敬。


  杨继绳 推荐阅读《通向奴役之路》,因为需要倡导开放的情怀和社会态度。


  杨天石 推荐阅读《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因为当下的治学所需。


  茂吕美耶 推荐阅读《莫儿的门》,因为感动。


  席慕容 推荐阅读《述说鄂温克》,因为这个民族的美丽历史。


  迟子建 推荐阅读《活下去并且要记住》,因为磅礴的思考和坚持。


  朱 正 推荐阅读《红轮》,因为难得的历史材料和历史记忆。


  钟叔河 推荐阅读《洗澡》,因为对知识分子的倔强产生共鸣。


  杨念群 推荐阅读《时空中的美术》,因为文字之后隐含的精神意蕴。


  沈昌文 推荐阅读《历史的进退》,因为不谈现状只回忆历史。


  小 宝 推荐阅读《低智商社会》,因为日本社会与当下中国现实的对比。


  李海鹏 推荐阅读《长日留痕》,因为小说深入表达了人性的扭曲。


  张铁志 推荐阅读《秩序缤纷的年代》,因为对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的反思。


  彭浩翔 推荐阅读《告白》,因为日本推理的流行和推荐。


  理想三问


  “理想国”特刊邀请20位文化人物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以此呈现当代文化人心中的回忆、梦想与现实。


  1.你和书的关系是怎样的,最早的阅读记忆是什么?


  2.你心目中的文化梦想是怎样的,你怎么理解“理想国”?


  3.你如何理解当下文化现状,今年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


  周有光 孔夫子的“理想国”


  周有光 语言学家,1906年生,著有《现代文化的冲击波》等,104岁时推出新作《朝闻道集》。推荐阅读《凤凰周刊》。


  1.眼界开阔的阅读


  我小的时候,读书的环境应该算好的,家里书很多,我的亲戚朋友也有很多是文学家,比如沈从文是我的连襟。可是在中学时候,老师常常跟我们讲,说中国不缺少文学家,缺少的是科学家。老师说,中国为什么由一个文化大国,变成被人家欺负的弱国,就是因为缺少科学。所以老师鼓励我们尽量去读科学。我的同学里面很少搞文学的,都是受老师的影响,受时代的影响。大家知道,“五四”运动讲的是德先生、赛先生,这里面不谈文学,不是说文学没有用,可是文学不能建设新中国。最近不是有新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出来吗,有人会很喜欢《红楼梦》,可是假如中国人都学成贾宝玉、林黛玉那样,就糟糕了。


  我家里在小的时候,学古文的条件很好,虽然我们那时候已经在提倡白话文了,可是学生写文章还是要古文,写白话文不算数的。后来到了外国,视野更广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可是一向是讲“四海之内”,没有讲“四海之外”的。到美国,不一样了,美国人什么都讲“世界”,他们的确是眼界开阔,因为历史、文化都不一样。在中国我读了许多古书,又到外国去读外国书,我学了四种文字,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看这些书都没有问题。


  2.理想国就是大同


  柏拉图写过《理想国》,我却是相信孔夫子的。“理想国”这个概念,我认为是孔夫子第一个提出来的。孔夫子讲过“大同”思想,这个是我认为最早的“理想国”。孔夫子的理想,比欧洲的许多思想家高了许多,我要跟孔夫子走,不跟柏拉图走。


  我认为“大同世界”不是空话,我写过一篇文章讲,中国要现代化,有三个重要的人物需要重视:第一个康有为,他搞维新,走民主道路,这是第一步,他写了一本《大同书》,这是孔夫子的思想。第二个大人物孙中山,他提倡三民主义,到处都写“天下为公”,这句话也是孔夫子讲的。第三个邓小平,邓小平改革开放,要建设“小康”,“小康”两个字也是孔夫子讲出来的。所以我说,中国三个重要的人物,都受孔夫子的影响。要搞社会主义,就逃不过孔夫子。


  3.要读外国的书


  我现在主要看外国的书。我说不出哪一本书最好,不过我有一个总体印象: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光看中文的书不行,必须要看英文。英文书是世界性的,发展是惊人的。报纸上说,在欧洲许多小国家,他们搞扫盲运动,扫的什么盲?扫的是英文的盲,不是本国文字的盲。英文的重要性大家早都知道了,芬兰这个国家是扫英文的盲最好的。因为过去每个人是一个国家的公民,现在全球化时代,每个人是世界公民,这个情况不一样了,所以要读外国的书。


  平时我看一些杂志,比如《凤凰周刊》,上面有全世界的事情,还有很真实的思想。我还开了微博,因为我觉得要重视新科技,科学技术能够加速信息的流通。比方说在伊朗,他们搞选举,其实政府是要控制信息流通的。结果伊朗那边的人都拿个手机发微博,就把消息发出去了。我还看到国外有篇文章,说现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越来越透明了,技术不断更新,控制网络变得很困难。事实上这是好事情,能够加速民主的发展,整个人类的生活就会更幸福。民主也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这是几千年来一直在发展的思想嘛。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人家问我,中国有希望吗?我说中国当然有希望啦,我们改革开放,就是在接近世界,只是我们还在走,还在接近世界。


  我现在105岁了,不能出门,但是有很多朋友告诉我很多奇怪的事情。上海有朋友告诉我,说上海人讲,大学里面有两种“假教授”,第一种是“真的假教授”,比如我捐一笔钱给你们学校,你给我一个聘书,聘我当客座教授,这是空的啊,大家都知道这是假教授。还有第二种是“假的真教授”,就是好比哪一个官员,到大学里当院长,按照他的级别规定应该是教授,但是他没有学问,不会教书。


  最近有很多学术造假、学历造假的新闻,我觉得你错了就承认错误嘛,为什么要造假呢?我在很多大学教过书,从来没有哪一个大学问我的学历,我的文凭好像没有用处。现在人们为什么要造假,因为你的学问没有用了,人家看的是文凭,这是一个根本的错误。从前跟现在不一样,我的各种证件都没有用处。


  还有那个打假的方舟子,我觉得了不起,方舟子自己讲,他为什么要揭发人家的错误,是美国的影响。在美国你批评我、我批评你,都是可以的,到中国来就不行了,所以有人打他,所以说我们的学术界基本没有思想自由。我认为今天的自由已经比昨天多得多了,明天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自由。假如真正有了学术自由,问题就简单多了。


  吴思 阅读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


  吴思 作家、历史学者,著有《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潜规则》、《血酬定律》等。


  推荐图书:《新伦理学》


  1.读书与世界观


  1965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读完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晚上,我娘批改作业,我就在旁边。看完了之后我很得意,因为我看完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书中的很多场景,比如欧阳海把两只脚泡在水里读书,想一些人生的事儿,还有,他坐在篮球场边读书,以培养自己的定力……这些我到现在还有印象。那时我还爱想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把受惊的马扛出铁道,然后舍身去救火车吗?这是一个让我觉得有些害怕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自己可能不敢,但是不敢又不对。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看完了整套的《星火燎燃》,这套书告诉你,你的生活怎么来的,书中已经描绘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文革”开始后,背《毛主席语录》,“老三篇”,这些都是塑造世界观的过程。但是,我感受不到多大的冲击。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当时的世界观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开始形成。


  2.读《明史》寻得世界观


  我现在的世界观和原来已经不一样了。我“十有五而有志于学”的时候,自觉地树立一套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以前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自觉和理性化了,一系列的书都对我有影响。其中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斯巴达克思》等。


  我现在世界观的形成是在现实中碰壁的结果。上大学之后,我试图寻找一种新的世界观,读儒家的东西,读马克思的东西,但是没有成功。1995年到1996年,我开始读《明史》时,开始形成了我现在这套世界观,而且非常有个人特色。读《明史》使我有了一次机会,借助事实整理自己的思想,也并非是说一本书形成了现在的世界观,而是十多年来一砖一瓦地盖起来的。


  我小时候的第一个理想是当司机,可以走遍全国各地。到初中的时候理想是当海员,走遍世界各地。读了苏联小说的时候,我想当作家。我现在主编的杂志也算是实现或部分实现文化理想的事业之一,我为之投入了最多的精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份儿”(空间),在你的“份儿”内,你可以为所欲为,只要你不出这个圈。这个圈的边际是不伤人,不影响别人自由,不侵犯别人的“份儿”。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总体在这个世界上占的“份儿”太大了。所以我觉得,需要调整的不是社会的理想或个人的理想,而是人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的活动边界和范围。


  3.与王海明棋逢对手


  我觉得比较好的是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这本书对一些最抽象的问题,如什么叫正义,什么叫善,作者的解释非常深入,和我以前看到的一些西方大哲学家谈到的都不一样。我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书的,因为我想挨个驳倒每一个作者,然后确立我的观念不会被驳倒。但是我看《新伦理学》,发现他和我比较契合,我们在不同的角度谈一件事。我不能把他驳倒,他也不能把我驳倒,我觉得遇到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好棋手。


  贺卫方 重塑温良谦和社会


  贺卫方 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著名法学家,著有《外国法制史》(与由嵘、张学仁、高鸿钧等合著)等。推荐图书:《九人》


  1.读书寻求答案


  最初的阅读习惯来自孩提时代父母的培养。家里订了两份报纸,自己总是好奇:那纸上说的什么事情,让大人看得那样认真?六岁那年上小学,学校说年龄太小,欲拒之门外。送我上学的奶奶跟老师说:这孩子能读报纸。当即找来《人民日报》,我把一篇文章磕磕碰碰地读了下来。老师们围观且讶异,遂允我上学。


  我们这一代的真正阅读———我指的是那种伴随着思考和批评的读书状态———是在文革后进入大学才开始的。随着社会“解冻”,真相渐露,困惑纷至沓来。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书上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图书馆鼓励学生借书、读书,本科生也可以借出外文原版书。法学之外,西方哲学尤其是启蒙时代的哲学著作成为自己偏爱的书籍。由于“汉译名著”和其他翻译作品,商务印书馆在我的心中就是一湾神圣的知识之泉。


  2.期望温润文化环境


  我所期望的,是一种温润的思想和文化环境。报章、电视和网络上洋溢着一种探索和理性的气息。阅读成为越来越多的国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大一点的社区都有一座藏书丰富、服务友善的图书馆。思想家在大学,在江湖,在山野,不在庙堂。出版社“大狗叫,小狗也叫”,不过层次分明;人们可以只是依据是哪家出版社的出版物去判断一本书的品质。“商务”不可能因为追逐商务利益而出版不上档次的作品。由于阅读带来的潜移默化,人人追求尊严,社会温良谦和。


  3.《九人》,了解美国司法


  这一年出版的书,我最喜欢的是《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图宾著,何帆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这本书揭示了这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最高法院过去近二十年的内幕,九个大法官的个性、价值偏好、司法哲学以及决策手腕都有着栩栩如生的描绘。由于自己曾经在那里旁听案件审理,又与几位大法官有过些许交往,因此读来格外亲切,更深化了自己对美国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理解。


  谢泳 繁荣中国学术之梦


  谢泳 1961年生。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等,现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推荐图书:《现代学林点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