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5s摔地上屏幕失灵:撰文:董孝忠 "参加首届董仲舒生平与董氏渊源"研讨会资料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5:39:04

杭儿风 - 话题

返回圈子首页 » 返回话题区

撰文:董孝忠 "参加首届董仲舒生平与董氏渊源"研讨会资料

1楼 2010-03-23 17:25 回复 查看 (43) 回复 (0) 1楼

hanxin han

撰文:董孝忠 "参加首届董仲舒生平与董氏渊源"研讨会资料

董氏宗族凡四千年历史,七百三十六万豢龙辛有后裔,自晋南古邑肇端,汾阴董国蕴育,到华夏大地群星灿烂…董氏家乘谱牒清晰记载着这一辉煌历程。但是,岁月沧桑地荒天老,深厚的历史沉淀,无情的天灾兵燹(音:xian),使家族脉络断篇残简,意译疑似。各房世系昭穆演绎失真,谱牒镜像映照错位…为还我董氏族裔真情实貌,还我董氏醇儒家风,为了使我董氏后代继发祖业光耀中华,怀着崇拜先祖的敬仰心情,撰写此篇"董仲舒族裔追溯补源"贡献社会.本文引用资料尚存有许多待研讨之处,容后补苴罅漏,以补偏救弊.

董族从河东走向世界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纵览她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炎黄子孙的发生、发育、发展进程。山西古代称“晋”,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史书·晋世家>>记载:晋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成王之弟“虞”的封国)。建都于唐(翼城西)。又据史载,春秋时晋国曾五都五迁,最后落籍新田(侯马)。晋之地(主要指晋南)森林草木茂密,气候温暖湿润,其生态自然环境是古老的华夏大地任何一方难以比拟的。晋地不但是全国当时最富饶的宝地,而且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查史料获悉,当时晋之地北不过介休,西可跨越黄河,东可达太行山东麓以东。处于这个地区的郡国城邑有翼、沃、襄、稷、绛、夏、闻(喜)、万荣、运、临、蒲等…这些郡国城邑,经济繁荣,人才辈出。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为人们演绎一段段古老而深邃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董族就是在这个得天独厚地人文宝地发生发展,从这里走向祖国各地。
根据史料分析,董仲舒先祖系晋赵重臣,世居晋之汾阴古封邑。其祖宗渊源可汇集如下:
1、(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建立夏王朝,其子启继位后封世子于辛国(陕西合阳东南)。辛氏世代为史官。商末“三仁人”辛甲(辛尹.辛公甲)为原殷臣,曾事纣王。谏言七十五,纣不听。闻周文王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山西上党)。成为周朝开国太史。其后裔辛鈃(计然)字文子,越国重臣,范蠡之师,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打败吴国。辛甲裔孙辛有继承周朝太史。周平王东迁时在位。他派遣他的儿子辛董去晋国任首届太史,辛董到位后易辛为董,从此以后晋之董正式列入史书(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对晋国副史籍谈说:“叔氏你忘记了?叔氏先祖唐叔(虞),是成王的同母弟弟。他难道没有封赏吗?…以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的典籍,参与国家大政,所以称为籍氏。直到辛有的二儿子董到了晋国,于是才有了姓董的史官。你是司典后代,为啥忘了这些呢?--”(见左传鲁昭公十五年周景王诘晋不献彝鼎)。公元前651年,辛有六世裔孙董狐(史书偶称辛狐史狐)在翼城良狐村诞生。董狐在世七十六年,在太史位凡五十年。晋灵公十四年,他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成就一代良史。狐公元前575年逝世。董狐就职时官邸在新田,他的后裔分居于董氏两个封国和两个封村(秦代前,河东有两个董氏封国。一个是历史久远的董泽湖地区(名董泊)。它位于闻喜县方东镇与礼元乡之间的广阔湖泊地带,是董父豢养汾河鳄之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帝赐之姓曰董…是豢龙氏的家乡与根据地。<<地理志>>记载:董泽湖南有苍底村,存有董父庙遗址;湖西有营里村 --原名豢龙村…这个封国周边有多大?有多少董氏后裔?实乃探讨研究的新课题。董氏另一个封国在汾阴(万荣)。<<左传>>说:晋襄公七年,晋蒐于夷。因太傅阳处父干预而改于董。夷与董皆为河东地名,蒐之夷为军事演习,是赵宣子政变的一个前奏曲…文中提到的董,就是董封国 --现在的荣河镇一带。万荣是董族族裔发生发展渊源。直到现在,万荣、临猗、运城、夏县、闻喜、曲沃…仍然生息着数以十万之众的董族后裔。其中有许多族裔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跋山涉水,千难万险重返万荣的。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培养着董族子孙后代德隆望尊…董族采邑十分广泛。从陇西望郡到河西河东,从燕之涿州到河间石邑,从古黄陵翟地到古辛国郃阳…古老的封邑均发生在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晋赵(国)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下,从而印证着董氏一族忠于晋赵社稷的世袭传统…
2、董狐长子董明从父亲就职地新田(侯马)迁居汾阴。后受越国诚邀赴越国任职迁徙歙州,铜陵。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受嘱回迁函谷关为弘农国史官。三世董像生董捷董持,董持受命徙洛阳履职。董狐六世孙董良徙越地清溪(现淳安)任史官,董良之次子董京生七世董费徙圃山(镇江)。约公元前275年董狐十世孙董圣生三子 : 董宁、董康、董泰。他们分别分徙长安、关中、开封履职为官…董狐次子谱系断代失传严重,从断谱残系中可理出如下概要:董狐五世孙董安于,又名阙于。为赵简子鞅家臣,理晋阳宫。公元前517年任石邑(石家庄)郡守,公元前497年任赵国太史。晋定公十五年筑太原城。董安于之子董景仲为赵简子无恤臣,于公元前457年迁徙邯郸…
公元前229年秦国兵分两路,开始了灭赵战争。赵幽缪王自毁长城,次年八月王翦攻陷邯郸,俘获赵王。公元前222年,秦军王贲进军代城,代王嘉降秦,赵国灭亡。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刘邦,他们在取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例外的颁发了一系列诏令。其中包括对旧贵族勋臣官僚的赏赐恩抚政策。并对旧六国强族豪杰多次进行迁徙。骄横者集中于关中管制,贤良者敕封郡国发展经济稳定局势。
董氏一族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堪为绅士官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狐次子十世孙董昭,十一世孙董欣奉遣王剪(儿子王贲)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狐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仁),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聚集了董氏家族四代人口,仲舒为董狐十四世孙。
3、董狐十代孙董圣三子(康泰宁)分徙长安关中开封时间,约在董狐后250 - 300年(25 - 30 年/代)。相当于575年以后300年,即275年。这一年代稍后些时候,有两个董狐后裔名人“董翳”。“董渫”。董翳原为秦将,降楚后被霸王项羽封为翟王(古黄陵县秦汉时为翟道县),都城在高奴(延安延河县)。董翳曾参与“三秦分割”,“楚汉战争”,最后归降刘邦为将。其子孙后代除留居延河部分族裔外,全部迁徙陇西郡。与“辛有董氏”留居陇西者汇合,成为董氏望郡与繁衍基地。董翳卒于任上,其陵墓在今陕西省韩城市。“成敬侯董渫,初起以舍人从击秦,为都尉入汉,定三秦出关,以将军定诸侯比厌次侯,六年正月丙午封七年薨。孝惠元年廪侯赤嗣,四十四年有罪,免。孝景中五年,赤复封。八年薨。建元四年共侯罢军嗣,五年薨。元光三年侯朝嗣,元狩三年坐为济南太守,与成阳王女通。耐为鬼薪。元康四年,渫玄孙平陵公乘诎复家。”这是<<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中的记载。董渫,山东单县人,跟随吕雉兄弟吕泽参与楚汉战争。董渫先祖为董狐十世孙董儒分徙到开封的子孙董泰的后裔。其中董赤曾为内史,掌管京畿地区军政大权。为前将军,军中高级将领,位仅次于大将军车骑将军,董渫封邑在其家乡泰山郡。西汉还有一个高昌侯董忠,据汉<<建元以来诸侯年表>>记载:“董忠,父故颖川阳翟人。以习书诣长安。忠有才力。能射骑。用短兵。给事期门”。<<汉书·功臣表>>记载:“高昌侯董忠,以期门受张章言霍禹谋反,告左曹杨恽。侯。再坐法。削户千一百,定七十九户。始封地节四年,十九年薨。元初二年,炀侯董宏嗣。建平元年,坐佞邪免。二年,复封故国。三年薨。孙。元寿元年,侯武嗣。二年,坐父宏前佞邪免。曾孙,建武二年,侯永绍封”。这位董永先祖,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乃董狐十世孙董圣的后裔(董圣也是董仲舒五世祖)。公元前275年祖系分流,董忠先祖迁徙至颖川阳翟(登封,禹州一带)。董仲舒先祖迁徙至广川。他们的祖籍均为晋之河东地也。(董仲舒后裔也有一个董忠,即西汉末大司马董忠(后叙)。

董仲舒后裔溯源

董仲舒先祖肇始,以东周辛有最为客观真实,以董狐昭穆计代最为可靠。然其后裔又多以汉世仲舒辈分为准绳,进行推衍,成为我董氏后裔渊源之祖。
董仲舒前199年(按北京周桂钿氏文献)生于古广川,成长于广川。晚年徙长安。逝世后葬于咸阳茂陵策村。汉武帝死后,董仲舒后裔按汉代政策“建陵置邑移民”规定,抽部分族人随当地名望大户等六万户同徙茂陵。后裔立“三策堂”“策村”等名号。董族忠于汉武帝,被安置茂陵最近点拓建村址,与刘氏皇族合村,名“策村”。据史料及相关家谱记载:“仲舒死后,家徙于茂陵,其子孙皆为儒学至大官…”仲舒生前秩比2500石— 含随汉武帝泰山封禅时秩比增500石,封地2000亩以上,子孙封官加爵不断,如武帝封禅时下诏“仲舒子孙官加一等”。(元封元年春,武帝首次封禅泰山。经丞相刘屈氂力奏,董仲舒古稀之年被任封禅使议事,随驾御舆左右…董仲舒伴驾有功,秩增五百石,子孙官加一等)。
董仲舒徙茂陵前官寓在古长安城东阁老门外一里之仲舒村(董家村) 。 在汉代,对致仕的卿大夫和国家重臣,掌管教化的官员通称“国老”,也称“阁老”。阁老们均居住在距皇城未央宫最近的阁老门附近,便于皇帝随时咨询。仲舒病逝后仲舒后裔全部迁徙至茂陵,从此董家村已经没有董姓居民(董家村已于二零零三年全部拆迁,现在为西安经济开发区)。
1、董仲舒,行二。字宽夫(胡母生语)共生育八子一女。据史料记载,仲舒女名曰董倩盼,被武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女。董倩盼是当时女文学家卓文君得意门徒,与汉武帝公主乌梨雅并称汉宫双飞燕…董仲舒八子均在不同时期回徙河东,陇西.拜谒董祖肇端之邑.之后"东飞伯劳西飞燕"再别故土,翱翔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董仲舒长子董.据谱书<<董氏统宗分迁派志>>记载:"...与父仲舒迁徙河间,成为河间派之始祖".说到河间,不能不提及汉代献王刘德.河间王刘德是汉景帝第二子,与废太子刘荣为栗姬所生.刘德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同父异母).公元前155年三月授封河间王,建都乐城(献县东北).刘德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学者.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雅好儒学,精通典籍,对先秦故秘籍鉴别真伪后献给朝廷.又在自己王府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当时名儒学者都喜欢与他交流.他对汉代古文经学繁荣起了十分重要作用,对中国文献保存和儒学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他在位26年共传位八代,直到王莽篡汉后才被贬为庶民.刘德为了邀仲舒来河间讲学,曾数次去广川亲自迎接仲舒.浩浩荡荡的迎宾队伍,旌翻旗摇,烟尘滚滚,成为当地一桩盛事.每次讲学都历经月余,刘德钦羡的五体投地.在河间仲舒又与<<诗经>>大师毛苌相识,探讨经文...后来,刘德为诚邀仲舒,曾在其故里广川和河间建立了讲学堂,这就铸就了仲舒迁徙河间的时代背景.在仲舒成为博士(600石)时代,他的长子董也随从父亲迁徙至河间...由于刘德的崇儒遗风,河间曾出过四个皇帝.董后人曾与刘氏,以及后来的高氏,陈氏,频频合婚结亲,成为皇祖成员,融入皇室血统,例如,东汉的孝仁太后.史书说,解渎亭侯刘淑,东汉顺帝阳嘉年间(132 - 135)以刘开庶子受封后,以孙贵追尊孝元皇帝.刘淑死后传位给儿子刘苌,刘苌传位给儿子刘宏,被拥立为帝,继承帝统,即汉灵帝.刘苌之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仁皇后.她曾将其胞兄董宠引进皇宫承担要职,拜金吾.董宠侄董重(卫尉.条侯)及其叔兄弟董跻等在宫廷掌握重兵,官至羽林中郎将假司马(摄事官).这一支董氏以皇后董兰为代表名列董族峰巅.虽然他们在宫廷斗争中败北,散落各方.但这一支的后裔定会出现许多名人志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董仲舒二子董符起.误起萧墙,董符起被父亲误认为不孝而驱逐家门,投靠其父挚友王善有先生处(亦属于董氏庄园).枣强县志说,确有王善有其人,仲舒挚友孤独一人.但无生平文字记载.董符起伺候老人一生,嗣后符起在王寿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的王寿村居住着二子董符起从河东迁徙回来的后代.根据家谱昭穆辈序规律"若干年代可重复使用先辈名次",从王寿村迁徙到山东高青县的董符起后裔,已经将符字辈重新记谱命名.据家谱记载"符"为十九世,距始迁祖已有600余年.他们的堂号是"广升堂",即广川升华之意.由清朝道光年间济南府赐名蒲台县令亲授.王寿村由河东迁徙回来的始迁祖董志先,生育八子,现分布在冀鲁(北)一线.鲁北之族裔沿胶济铁路两侧约有十万人之众.
董仲舒三子董简.董简生光国光宗二子.光国生董英,其孙为东汉名人董宣,他搏击豪强,清廉耿直,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时为洛阳令,迁徙洛阳.董宣原为北海县令,被青州太守错判死刑...光武帝擢董宣为江夏太守,又调洛阳令)史书有<<董宣传>>此文不赘.董宣曾孙董承(仲舒九世孙),汉灵帝母董太后侄,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又是献帝刘协的表叔,把女儿嫁给了刘协做了贵人.被后人誉为"继董卓最后遗志的人".后因"倒曹计划"泄露被曹操所杀.前已述及,董太后是河间人,她哥哥叫董宠.从家谱排辈上可以明显看出,"宠"字系于宝字盖头诸多同龄人.如董密,董宣,董宜,董实,董容等等相对应,因此,可肯定地讲董宣与董宠是同一家族中不同分支的董仲舒后裔.董宣后裔连续数代为朝廷命官...光国十一世孙董奉(字君异)迁徙建康吴宁,原本为福州长乐人.他是三国时期名医,有神医之称.又称董仙.乐行善事,为人治病不取酬,但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遂以之救贫病.(有董奉传可参阅).
董仲舒四子董彰,生二子.长子董恭生六子.长子儼然曾孙董元祯生董君雅(县尉).君雅自陇西履职于颖川,生三子.长子董擢(伯颖)早年夭折,次子董卓(仲颖)东汉末国师,一代枭雄,历史对其褒贬不一.董卓只生二女.其弟董旻(叔颖)为左将军,鄠侯,子董璜.关于董卓,台湾基隆市有一个董童宗亲会组织,据他们介绍:吾族始祖即后汉骠骑大将军董仲颖公也.缘为侍婢所害,惨遭灭门.后裔为避夷族之祸,乃弃草易立,改董为童.裔孙为敬祖尊宗,慎终追远,乃于祖庙正堂举祀始祖董仲颖将军之塑像,以示不忘本也.目前,台北的板桥和基隆的万里一带,分支自董姓的童氏为数不少,临近板桥的土城,有一座童氏祖庙,庙中香案上所供的始祖,便是汉末的董仲颖将军...董彰八世孙董昭,字公仁.兖州济阴定陶人,官至司徒,乐平侯,谥曰定侯.献帝时代拜为议事郎.昭建议曹操迁献帝于许昌,为曹之深挚谋士.陈寿评曰:董昭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策划所料是其伦也.他于公元192年 - 232年任职.善养生.81岁卒.侯位由其子董胄继嗣...董彰次子董谦,其五世孙董壶生三子,延庆,延年,延寿(下略).
董仲舒五子董苕.谱书载:苕少聪颖,及长不仕,家居,亦有文学行于世.说明仲舒之五子一直居住在故里广川.到仲舒五世孙裕纶,裕和(次子)时始外迁.谱书载:苕子董静坦生董育,董育生裕纶裕和.裕纶宦游句章遂家焉.说裕纶作官或求官去了余姚慈溪.裕纶子董黯(仲舒六世孙)字叔达事母极孝,比邻王寄之母以黯能孝讽寄,寄忌之,出辱其母.黯恨之,后母死.斩寄首以寄母自陈于官事间,于上汉和帝召释其罪,且旌异行召拜郎中不就,遂家居以终老焉详传.这是家谱上的记载.黯寿终后,汉永和三年(91年),汉和帝敕封董黯为孝子,并立祠祀之旌其孝行.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敕封董黯为"孝子之神",令有司立祠祀之...至三国时期,董黯曾孙(仲舒九世孙)董简董节宦游襄阳.仲舒十二世孙董恒迁徙会稽(绍兴),其子十三世孙董佑迁徙番禺.十四世孙董和谱书记载:纯长子字幼宰为汉中郎将,清介自守,廉洁不污,家无儋石之储节蹈羔羊之素详传.据相关资料:董和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族西迁南郡枝江,曾任成都令,国都尉,后任益州太守.刘备任他为中郎将,与军师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深得诸葛亮赞许.董和为官二十年,死后家中无任何财产.诸葛亮教导下属学习董和的聪明才智和殷勤忠国精神.董和之子董允,字休昭.太子舍人.后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荐董允...董允对上匡正刘禅,对下斥责黄皓,使两人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多次推辞了他应得到的爵位,封地和高官...被誉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董允同宗董恢,字休旭.宣信中郎,巴郡太守.出使东吴能正确回答孙权提出的难题,显示其见识卓越,深受诸葛亮信赖....董仲舒五子还有一位奇人.仲舒41世孙全祯,谱书上说:唐天佑中为御史兼八砦将首.一日贼自浙东来,全祯兵寡不能战.乃自断其首已而雷电晦冥如有戈中甚盛,贼大驚邑人以庙祀之,现在德兴华表存焉事详传....董仲舒第四十八世孙董键迁徙槀城,董键子迁徙冀北.至仲舒五十七世出董俊.谱书记载:董珂之子董俊,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末归元,以功累官左副元帅,大小百战无不克捷.后围困金主于归德力战而死...董俊共生九子,文 - 炳.蔚.用.直.毅.振.进.忠.义.其中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忠有<<史传>>.董俊九子后代足迹覆盖华北平原乃至全国各地.成为董族最大望族之一.董文忠长子董士珍累太师太传,卒谥清献.次子士良官至开州尹遂家焉.三子士恭累官御史中丞.董士珍谱系十分完整.居住在现代江苏睢宁铜山之后裔已繁衍80余代.辈分清晰,昭穆分明.据修谱人,后裔董守道讲,这一带董氏后人有十五万之众.果不其然,笔者乘车行走将近一小时路程,所过村庄董氏后裔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向东申延至赣榆,可与董雄后代相接,向东北山东有董文用族裔相接,向南可到宿迁与董俊其他族裔相接...
董仲舒六子董藻.谱书记载:藻仲舒六(三)子生有才智,膂力过人,后为陈留郡守,遂家焉.说明董藻任陈留郡守时全家迁徙至开封.陈留这个地方不仅古老,也是一个历史要地.献帝老家就是陈留王府.董氏后裔在陈留有很多名人,如董宣董祀等.当然,他们不一定就是董藻的后代,但是血缘关系的连续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开封是董狐十代孙董泰的封地.进入宋代这里是首都,董氏做官的就更多了.这就构成了氏系代系错综复杂的局面.要想搞清他们的脉络着实需要下一番大功夫的.
董仲舒七子董禹.董禹生二子。长子董勝,次子董滕。董勝生董勗为仲舒四世孙。董勗生四子驷、骀、骥、驿。三子董骥履职徙高邮,四子董驿履职徙尚陵。长子董驷生董敬,次子董骀生董敏,为仲舒六世孙。仲舒七世孙董陵生董忠,此董忠乃西汉末王莽时期的大司马。据<<资治通鉴>>记载。王莽时期,因大司马严尤拒抗匈奴被免职。擢降符伯董忠为大司马。后来,董忠协同王涉,刘歆欲劫王莽恢复汉帝。事发后被王莽砍死,用醯醢毒药白刃丛棘掺拌埋之,随之王莽下令搜捕忠族…虽然紧跟着王莽倒台被杀,但是,忠族后裔还是纷纷奔走他乡…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偶合:山西晋城市在上世纪末发现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蝎形村——南市镇冶底村。此村为单一董姓家族聚居村。据考古石碑记载,冶底村的董氏祖先是西汉旧臣,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大杀功臣,董族为名相仲舒之后裔,难以逃脱被杀戮之劫。为了保护宗嗣,逃亡避难于此生息繁衍…西汉末年的王莽时代,最为惊人的国事之一就是大司马董忠的被杀事件。如果事实不讹,我们可以明确提出,冶底村的董氏后裔是董仲舒的四子后代。如果从董忠为仲舒八代孙查起,可顺利的进行派衍昭穆排序。(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又据家谱记载:元大德三年春月,时任御史中承的董士选(仲舒后裔,元朝元帅董俊长子文柄的儿子),从平江北归,与隐居在富春的董宗本后裔邂逅,并为其家谱写谱序曰:“本系先广川人,始居太原(晋南之平阳府)。始祖大司马董忠,亦自建康。而本支董元为大司马董忠九世侄孙…”,又,董宗本乃仲舒裔孙,其先祖从河东徙山东后复返徙河东。后来又分支徙山东和真定涿州。历经东汉——五代漫长岁月。宗本为五代时隋州刺史(曾收容宋太祖赵匡胤有功,宋代董氏为官者比比皆是。被认为是宋朝皇室对董族的感恩回报)。夫人高氏,北齐皇帝后裔,大将军高怀德之妹(怀德夫人乃宋太祖之妹—— 燕长公主)。宗本第三子董尊诲,参与潞州泽州战役,并镇守泽州,环州,授都尉侯,多次回归故里河东…下面将董元谱系试剖析:董仲舒八世孙董忠(长安 - 23年) - 董忠十九世侄孙董元(金华 - 627) - 元五世孙董文亮(归田 - 802) - 七世孙董立相(继尚书 - 806) - 九世孙董荣(萧邑 - 887) - 五世孙董宗本(隋州 - 951) - 董宗本儿董尊诲 - 尊诲五世孙董千四(浦阳 - 1200) - 黻猷(富阳 - 1300)…(此片断谱系非正式文本,仅供学术参考)。
三国时期,董仲舒十三世孙董勇任武将徙驻瓜州(甘肃安西)二十世孙董立履职徙荆州…南北朝时期三十一世孙董信道之玄孙迁徙至蔡州;隋唐之交时,仲舒三十五世孙董九思回归河东虞乡定居。嗣后,仲舒三十七世孙董仁琬从京城徙河中,唐中期出董晋(仲舒四十一世孙)。<<唐书>>有<<董晋传>>请参阅,恕不赘。晋之后裔迁徙地大致有以下几地:河中、德兴、婺源、宜黄、乐安、富阳、泾县、池州、卢陵、晋江等地。隋以后,董宗本五个儿子分徙如下:尊训徙富阳,尊谦徙临安,尊诲徙河东与环州;部分族裔返徙福州,尊谋徙天水,尊谟徙安吉…此支董氏后裔董训七世孙出宋朝宰相董槐(宋史有董槐传。不赘)
董仲舒八子董安.董安,<<元和姓纂>>有记载:董仲舒少子董安,其裔孙繇 - (子)昭 - 昭七代孙德林(北齐匡城令及居匡城).匡城是河南的长垣县,时属魏国.查年表,北齐相当于550 - 577年.董德林曾孙叫董宝亮,任安西都护陇州刺史,天水公,戎州刺史(戎州治在四川南溪县西).宝亮生二子,元质元珍.元质任右监门将军,生五子,憬.忱.慎.恆.恽.董憬任军器监生三子,珣.琬.瑜.次子董琬度支郎中,晋陵太守,江南东道采访使(晋陵在江苏武进地区).元质三子任右常侍...

广川 - 陇西迁徙录

迁徙和回归不仅仅是一种承诺,它反映着后人对祖先的崇拜.我董氏先祖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全以成体,不可一点也.<<春秋繁露.立元神>>.更进一步阐明了古代人对"天地人"敬仰之情.
对先祖的顶礼膜拜,是中国宗法社会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社会心态,意在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当然,也反映着人们对祖先的传统发扬,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就是这个意识.
查阅诸多史料获悉,我董氏族裔似乎毫无例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回归河东陇西.这种归根认祖的行为,一直延续到近代.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归根意识也逐渐淡薄,以至消失.今天的陇西由于自然环境的改观,那里,我董氏族裔已经少的很少了.纵览陇西,临洮,临夏,定西,天水一带我董氏人口也不过万人.可是在古代的陇西,到处都聚集着一批又一批迁徙来这里的"董家人".
回顾历史长河,在2000多年中,我祖先是如何回归故里的?怀着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我们踏上了寻觅"广川 - 陇西"的迁徙之路...经过几度周折,在太行山东麓,在晋之川道,在古丝绸之路的秦驰(直)道,我们清晰地窥视到先祖们的足履行踪.古广川和从古广川扩散到河间,冀北,正定等地的董氏望郡,距离河东千余里.其间又有太行山横亘于黄土高原之始,先祖们必需沿着太行山八隘口的井陉 - 娘子关进入太原或者沿滏口陉西去长平.因为这两个隘口都设有古驿道,井陉还是秦直道的一部分.进入河东,迁徙者们首先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族裔交流,继而要瞻仰峨眉塬上古老的董国遗址,拜谒后土祠,董永墓,董狐新田故居...流连忘返于这片自己先祖繁衍生息的福地...初春,数百人的西行队伍来到吴王渡口.这里是黄河南行最窄的渡口之一,是魏国大本营与河西领地军事要道.羊皮筏子一趟又一趟的将人们渡过浑浊激荡着的黄河,进入郃阳洽川地区.经过宽广的十里芦荡沼泽,登上了董氏先祖辛有氏的封国辛塬.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辛建立辛国.后周文王曾娶洽川女太一为妃,生周武王.相传,禹母尚汤妃和周文王母是辛国人,人们称四圣母...在辛塬,董氏迁徙者一行祭拜了辛氏先祖与宗亲.之后,沿着汉武帝祭祀后土的秦汉驰道西去长安.长长的行列日行宵宿,到达朝思暮想的长安城阁老门外的董氏官邸 - 董家村.这里,为迎接族裔西迁曾一度留有一部分熟知人文地理的同宗,指导礼乐,晓示路线,联谊亲友,咨询谱牒,补发川资...这些族人大部分是当地府衙致仕家族,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小憇后,又沿着秦直道直奔茂陵皇族村 - 刘家庄(策村).策村位于茂陵边缘,整个村庄被高大的围墙护卫.南门有石碑,上书"三策九计".村里建有宏伟的董氏宗祠,世代供奉先祖董仲舒仙位,悬挂着巨大的董氏族谱牌位...策村东南半里有董仲舒墓(首位墓),沿着董子墓一字摆开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及金日殚等墓...先祖仲舒墓列诸侯之首乃汉武帝的有意选择.董仲舒的"三策"方略对大汉王朝的振兴具有奠基定鼎之功...西行迁徙者的到来,使寂静的策村一下子沸腾了,来自策村,时下村,渭店村,段村,索村等仲舒后裔近万人站在秦直道两旁,热烈迎接来自先祖故土的亲人.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百年盛事.迁徙者将在这里寄住到来年开春,嗣后再汇总策村等数村拟参与西行陇西的族人,共同踏上祀祖归宗之路.滞留在策村的广川族裔们,在策村族长们的带领下拜祀董氏宗祠,祭奠先祖董子墓,到周边董氏村落访贤阅谱...翌年春,已经扩大了的迁徙队伍在庄严隆重的礼乐声中,在欢快热烈的鞭炮声中,踏上了村前直通甘泉宫的直道.然后转向西北永寿,走上了丝绸之路第一站.由于秦驰道修筑在子午岭之巅,迁徙人群必须沿子午岭侧翼转上董志塬,再辗转良塬下平凉走甘谷.在这里,队伍分徙成两路.一路北上狄道(陇西);一支则南下临洮(岷县).完成他们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迁徙活动.在以后漫长岁月里,所有董氏后裔忠诚于这段古邑驰道,缕缕行行地走在太行山 - 峨眉岭 - 辛塬 - 子午岭 - 董志塬 - 陇西...年复一年忠贞不渝地走了几千年.由于种种原因,在迁徙中有的族裔曾将自己的子孙后代撒在了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生根开花结果成为那里一棵棵种子...今天当我们抚摸着这具有生命气息地古邑驰道时,怎能不感慨万千,怀念先祖们的丰功伟绩,和他们那种挚着于祖宗地承诺与自觉行为...

从长安蓝田到河东汾阴

陕西蓝田是董仲舒后裔聚居地之一。这一支后裔以古长安城阁老门外一里地的董家村(此村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做官时的官寓,仲舒死后家徙茂陵,从此董家村已无董姓族裔)为中心,分布于蓝田,茂陵,及其附近的诸多县邑。现在,西安古长安城址之董家村已经拆迁消失。茂陵周边尚有策村、留位村、陈杆村、时下村、段村、索村等。蓝田有董家岩,董家沟等地仲舒后裔聚集点,并遗存许多古迹传说。著名的三国时期女学者蔡文姬的坟墓就在蓝田。这是因为蓝田是其第三个丈夫董祀的故乡,受曹操之嘱落籍于斯。(董祀乃蓝田仲舒之后裔,非陈留人也)。受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蓝田仲舒后裔也与其他族裔一样,留恋自己先祖肇端福址,他们曾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分出部分本支系后裔回归河东老家。今日万荣皇甫乡的小淮村董氏家乘就记载着'蓝田回徙'的相关史实。与这一支系相关的族裔还分布在曲沃,闻喜及万荣其他几个乡镇。从蓝田和河东迁徙到外地的董仲舒后裔还有一支涉外世系者。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曾成立董仲舒族裔会。他们提供的有关资料如下:董仲舒五十一代孙董承宣,恭悠王五十七年(相当于明英宗二年 - 1438年)以接慰使来高丽,后未返国,归化高丽,成为广川董氏始祖。另,承宣之弟董印宣的曾孙董越,于明孝宗元年(1488年)以皇帝登基诏使来韩。返国后,将其遍历韩国名胜古迹见闻载于<<朝鲜赋>>中刊行。其七世孙董一元,于丁酉两乱时以提督曾参战,立下大战功,凯旋而归。与同时参战之二子大顺昌顺归化定居朝鲜。其后孙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
我们的先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认识的人类发展史并不比现代人落后,甚乃胜于现代。他们深深知道自己是从那里来的。他们深明上古史的一般进程,深知董族的先祖在何方,深谙陇西河东,辛周禹娰姬的相互关系。因之他们毫不犹豫的在其子孙繁衍中自觉地履行着一种他们共同尊诺的行为 — 回归并保护着这种深邃地意念。当然认祖归宗除了先祖遗嘱外尚有当时人们思维中的正统观念和孝忠祖源的传统理念。认为董族晋陇乃人文始祖开天辟地之吉祥圣地;是祖宗之渊源所在。他们还认为,人间的源泉在西方,在炎黄崛起的地方;董族在五行中属火,应该在江河源头,海滨湖畔…

现代董氏族裔分布概说

海外董氏一族源于祖国大陆,但外徙口岸只有福建和广东两地。据台湾史载:台湾同胞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固始。福建曾有过四次人口大交流(西汉一次,西晋一次,唐朝两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唐末黄巢起义时遂之鹊起的王审知兄弟的势力东迁。他们经皖浙战事最后在福建建立闽国。王审知称王,成为五代十国之一,统治(活动)闽地50余年。王审知从河南固始入闽时曾协27姓大族从军随行,嗣后均落籍闽地成为开山祖。董姓始祖是王审知的母亲董氏,和他的族裔董章一族军旅。董母深明大义,她亲自指挥和支持自己三个儿子参与战事,甚至引起义军领袖王绪嫉恨,要杀掉这位巾帼英雄。后来王绪被王审知三弟兄杀死自立为王……董母逝世后葬于福建三明莲花峰,被朝廷授予“累赠鲁国内明夫人”。董章之子董思安,后任晋江和漳州刺使,其家族随之壮大。进入宋代,有董思安后裔入金祖彭台落籍。据考证,董思安一族源于山东琅琊 - 现在的鲁南地区,是董仲舒后裔。王审知曾祖父任职固始县令时董氏跟随迁徙至固始落籍。
又据福建“董杨研究会”资料,福建原有董氏族裔十支,现在有八支。大支为董思安后裔和董尊诲后裔。其他如董应举,董玠,董世兴,董连和郑成功夫人董酉姑之父董(YONG)先。他们的先祖皆来自江浙赣皖,其谱系均有昭穆记载(略)。董氏后裔去粤一族大致是沿着浙南和赣东,通过五岭隘口(如梅关)到达珠玑巷,再一路迁徙四方。如粤东潮汕地区的两万多董氏族裔,他们是从闽诏安和赣地迁入澄海。他们的族谱记载着:渊源出自弘农……宋室南迁时,董氏后裔跟随皇室与数十万军民浮海南下,到南康越大庾岭,经珠玑下浈水沿江北进入珠江三角腹地,占据粤东沿海落籍。进入崖山的二十万军民,大战后损失惨重,余部匿入东莞,新会,番禺诸县。这也是广东沿海董族后裔迁徙的历史背景…
浙皖赣三省董族多与唐中期宰相董晋和宋朝将军董尊诲相关。其中就包括名震中外的“流坑”。他们是董仲舒的后裔。(当然也不排除董仲舒早期去陇西后裔的先驱者)。这部分董族后裔,史料清晰,谱牒完整,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藏书供索。
北方晋冀鲁豫和黄本淮一带的董氏后裔,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群居趋向。山西汾河流域居住着董仲舒的后裔,比较典型的村落是汾阳的董家庄。那里董族聚集着5000多人口。山东胶济铁路两侧聚集着二十余万董氏后裔。江苏睢宁一带有元朝董俊第八个儿子董文忠的后代,只一个柳园村就聚集着两万多单一董姓人口。赣榆,(一个连云港边上的小县)有一位耄耋老人董自俊,花费八年时光完成董仲舒后裔董雄等一系列族源调研工作。查清了赣榆地区近七万董族渊源。河北是董仲舒的出生地,除了枣强河间等地居住着仲舒原籍子孙后代外,平原一带的涿州真定密云等地董氏后裔多数为董俊后代。还有董宗本的后代。他们经过千年沧桑事变,象一棵棵傲然巍峨的青松,吸取日月的精华,还大地一片生机。
(注:此文完成时惊闻'赣榆董氏家谱'撰写人董自俊宗亲仙逝;'定海董氏家谱'纂修人董国综宗亲仙逝。甚为悲痛,兹以此文激励后人,加速工作,将我董氏家族之史册文献,早日赋予桑梓父老,以奠先辈!) 又:"广川 - 陇西迁徙录"是笔者沿先祖迁徙路而进行的一次调研活动,只是文摘其概貌.全文待整理后另撰.

2005年9月 于 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