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五周年决赛:是与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8:44
是与非http://blog.sina.com.cn/human100

是与非的判断是一个问题,因为立足点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结果。人的是非观,背后就是人的价值观。如果评论是非的对象是人,我们还习惯用“善”“恶”两字来概括,武汉大学还专门出过专门书《善恶论》作专门论述,问题似乎变得很复杂。

从时间上看,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善恶的判断就有不同,例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寡妇守节是善的,而改嫁是恶的;而在当今社会,如果要求寡妇守节则是恶的,相反允许改嫁则是善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人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会产生不同的是非判断标准。例如,在大部分一夫一妻制的国家里,一夫多妻被视为恶行,会判重婚罪,但在个别非洲国家,一夫多妻制得到法律的保护,一夫多妻是善行。

从文化环境来看,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人的是非观。例如,我们社会上很多人信奉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实质却是表里不一,没有原则。西方人的人际关系似乎要简单一点,他们讲利益,看人的行为,看人做过的事。我们很多人还会笑他们傻,不懂得拐弯抹角,不懂掩饰,殊不知人家早已把人的心理研究透了。左右摇摆的圆滑行为无疑会增加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内耗。

我们说社会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这更容易使人产生混沌的是非观,令很多人无所适从。其实,事情原本没那么复杂。世界上的习俗、规则、制度、文化明显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的。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常纠缠于传统的文化而不能前行。好的文化和制度是促进文明进步的发动机,差的文化和制度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一种是非判断。我们生活在当代,对历史和时间的维度不宜过分强调,地理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也不能作为我们停止不前的借口。人类有普世价值存在。人性基本是相同的,人人都有自由、尊严、权利、富裕的追求,嫉妒、猜疑、傲慢、 恐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斯坦福大学的同事在学校普通学生的身上做实验,把他们关在一个设施象监狱一样的心理学系的地下室里,一些人当囚犯,另一些则做狱警。研究者把学生的平常的衣物都拿走,发给他们制服,并为他们编号,给狱警发太阳镜,并给他们统一取诸如“监狱警官先生”之类的称号。心理学家的目的是扯掉那些学生个性的面具,然后看看在那种情况下事态如何演变。以下津巴多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描述:“对囚犯的敌意、虐待和凌辱一天比一天厉害。不到36小时,第一个囚犯的情绪就崩溃了,他哭喊、尖叫,失去了理性。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他,接着,在那之后的每一天,我们又不得不因为出现情绪的极端反映而释放一个人。原本这项实验计划持续两周的时间,但六天之后我终止了这次实验,因为情况实在失去了控制。我们选择的那些孩子原先都是健康的正常人,后来都崩溃了。那些原来是和平主义者的孩子后来却做出了虐待人的行为,从施暴、行恶和惩罚囚犯中得到快乐”。。。。

这个实验说明了社会环境、规则、制度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巨大操控力,因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试图杀尽贪官,一杀就是上万人,可贪官最终没有杀尽。他是否想过,他一手缔造的家天下的专制政权才是贪污腐败的根源,是摆脱不了历代兴亡律的根源。而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人权、博爱才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相比之下,很多书店和网络上流行的办公室政治里面宣扬的传统人际关系,恐怕只会把简单的是非观搞复杂。

人类社会的活动最后都会贯穿于两个字:“赏”与“罚”。正确的行为获得奖赏,邪恶的行为受到惩罚,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是非观。对国家是这样,对民族是这样,对企业是这样,对个人行为也是这样。一个正确的“赏”与“罚”的反馈机制是人和自然界不可或缺的普遍的法则。所有的规则、制度设计者、制定者、执行者,理应有这样的觉悟。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事实上,进化使得人人都具备做恶的能力,利他主义的最初动因也有希望他人对自己有所回报成分。这一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是非判断无疑带来积极的参考意义。例如我们该如何评价一个人?我们常情绪化地凭自己的好感和厌恶来区分的“好人”和 “坏人”,而理性的做法应是多去评判这个人的行为、动因和后果。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好事坏事,“没有好人坏人”。我们历来追求君子、圣人的理想也可适可而止了。

总而言之,制度很重要。我们如果想欣赏山顶美丽的风景,就不要停留在“中国特色”的半山腰上。我们需要的是普世价值观,还有上面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