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ios秘籍:4 沙门果经 耆婆之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5:59

沙门果经注疏
(The Commentarial Exegesis of the Samannaphala Sutta)

2-7. 外道六师

(1)布兰迦叶:布兰(P?ra?a)是这个导师的名字,迦叶(Kassapa)是他的姓。他之所以被取名为布兰(「圆满」)的原因据说是:他出生在一个拥有九十九个奴隶的家族,他出生了正好圆满幸运的数目(一百),所以他被取这个名字。因为他是幸运的奴隶,所以没有人会指使他:「这做得好。」或「这做得不好。」或「这应该做。」或「这不应该做。」他心里想:「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因此他逃走了。小偷窃取了他的衣服。由于不知道如何用树叶或草叶来遮盖身体,所以他裸体入村。人们看见他之后心里想:「这位沙门是少欲的阿罗汉,没有人像他这样。」于是他们带着糕饼、米饭等来供养他。从那时起,即使得到衣袍,他也不穿,因为他知道:「正因为我不穿衣服,所以才得到这件衣袍。」他将〔他的裸体〕当作出家(pabbajjà)。有不同群体的五百人跟随他出家,因此说:「布兰迦叶,他是教团之首」等等。

阿阇世王沉默不语

注:当一个人想要吃甜蜜、金色的芒果时,如果有人交给他一颗苦涩的木槌果,他一定不会感到满意的。同样地,阿阇世王想要听闻有关禅那、各种神通等功德,以及具备三种特征的甜蜜佛法开示,当然对有关布兰迦叶功德的言论感到极端不满意,因为他之前就曾经见过布兰迦叶,那时就已经对他的教法感到不满意了,所以他保持沉默。虽然感到不满意,他还是默默地容忍自已不欢喜听的言论,因为他知道:「如果我责备那个大臣,以及命令人抓住他的脖子,将他赶出去,那么其它人都会害怕相同的命运会降临在他们的身上,因而没有人敢再说话了。」然而,由于他保持沉默,另一个大臣心里想:「我要称赞我自己拥护的沙门。」于是他开始讲话。

(2)末伽梨瞿舍梨:末伽梨是他的(本)名,他的第二个名字瞿舍梨(Gosàla.牛舍的)源自他出生于瞿舍梨〔村〕;〔然而,有人说他出生于牛舍中。〕据说当他拿着一锅油要走过泥泞地时,他的主人大声地呼喊他:「不要绊倒!(mà khali.末伽梨)」由于不小心,他绊跤而跌倒了。因为惧怕他的主人,他开始逃跑。他的主人追赶他,并且抓住他的衣角。他就舍弃衣服,裸体逃走。其余的情况与布兰迦叶的故事相同。

(3)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阿耆多是他的名字,而他穿着一件发毯(kesakambala.翅舍钦婆罗)。所谓「发毯」就是用人的头发编成的毯子。没有其它衣物会比发毯更令人厌恶了,因为佛陀说:「诸比丘,在一切编织的衣物当中,发毯是最令人厌恶的。发毯在冬天穿起来很冷,在夏天穿起来很热,而且难看、恶臭、触感不舒服。」(增支部.3:135/i.286)

(4)波拘陀迦旃延:波拘陀是他的名字,迦旃延是他的姓。他拒绝使用冷水,即使在他解完大便之后,他也不用冷水来洗净,而用热水或油来洗净。如果在路上他经过河流或水坑,他会想着:「我的戒已经破了。」于是他借着堆起一堆沙丘来恢复他的戒,然后继续他的路程。他执持不幸论(nissir?kaladdhika)。

(5)萨若毘耶梨弗:他的名字叫萨若,他是毘耶梨的儿子(putta.弗或子),所以称为萨若毘耶梨弗。

(6)尼干陀若提子:他称为尼干陀(Niga??ha.无结者),因为他声称他的教义是:「我们没有烦恼结,没有烦恼缚,我们没有烦恼缠。」他是若提的儿子,所以称为若提子。

耆婆之言

8. 听完他们的陈述之后,阿阇世王心里想:「我不想听正在说话者的陈述;我想听就像在龙国之中的金翅鸟一般正保持沉默者的陈述。这些言论对我没有利益。」然后他心里想:「耆婆是世尊的拥护者,世尊是安详者,耆婆本人也很安详,所以他像具足戒行的比丘一般,默然地坐着。除非我问他,否则他不会先开口,就像大象践踏(陷阱)时,牠的脚必定会被抓住一般。」因此他采取主动地咨询耆婆,问说:「贤友耆婆,你为什么保持沉默?当这些大臣各自称赞自己所拥护的沙门时,你一句话也没说。难道你不是像他们一样也拥护某一位沙门吗?你很贫穷吗?难道我的父亲没有发给你奉禄吗?或者你对任何人都没有信心?」

这时耆婆心里想:「国王要我讲述我所拥护之沙门的功德,这不是我保持沉默的时候了,但是我不应用这些大臣讲述他们导师功德的方式来讲述佛陀的功德──即:先礼拜国王,然后坐下来讲。」因此,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世尊所在的方向顶礼,恭敬地双手合掌,举起到与额头相等的高度,然后说:「大王,不要认为我不加以选择地亲近任何沙门。因为当我的导师入胎时、出胎时、出家时、成道时、初转法轮时,一万个世界都震动;当他显现双神变,以及(在天界教完阿毗达摩而)从天界回到人间时,世界同样地震动。我将讲述导师的功德,请一心专注地聆听,大王。」如此说过之后,他开始讲述:「陛下,世尊是阿罗汉、圆满觉悟者、明行足、」等等。
当耆婆解释了每一种德号的意义之后,他说:「如此,大王,我的导师是阿罗汉、圆满觉悟者、明行足……世尊,陛下应当拜访世尊。陛下若拜访他,或许他能带给陛下内心安宁。」他如此说的意思是:「大王,即使有一百个、或一千个、乃至十万个像您这样的人提出问题,佛陀还是能够了知他们的心,以及回答他们的问题。大王,您应当充满信心地去亲近佛陀,并提出您的问题。」

9. 当阿阇世王听到有关世尊功德的言论时,他的全身立刻充满了五种喜 ,就在那个当下,他很想去见世尊。他心里想:「如果此刻我要去见佛陀的话,除了耆婆以外,没有人能够很迅速地将交通工具准备好。」因此他说:「那么就将象乘准备妥当吧!耆婆。」

在各种交通工具之中,象乘是最好的。既然要去见最好的人,就应当坐最好的交通工具去。再者,马乘及马车等的声音很吵,远远就能听见它们的声音;而象乘则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因此听不到任何声音。想到应当乘坐安详、宁静的交通工具去见安详、宁静的世尊,因此阿阇世王下令准备象乘。

耆婆不用任何人指示,单凭他自己的深谋远虑来准备象乘,因为他心里想:「国王说这时候要外出,然而国王有很多敌人;万一路上发生了某些障碍,人们会指责我在不适当的时间带领国王外出,而且他们会指责世尊没有考虑适当时间就为国王说法。所以我应当为国王做好妥当的防卫,才不至于有人指责我或世尊。」

再者,在女人的拥护之下,男人就不会感到害怕。因此,为了让国王在众王妃的环绕之下快乐地向前行,耆婆准备了五百只雌象。他交代国王的五百名王妃装扮成男人的模样,手中持着剑与矛,坐上这些象,拥护着国王。他进一步想到:「国王没有在今生证得道果的助缘;而诸佛只在他们见到(听众)有助缘的情况下说法。所以我应当召集群众去听法,因为那样的话,当佛陀见到有助缘的人,他就会说法,这将能令大众受益。」因此他令人到处发出通告:「今天国王要去见世尊,每个人可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国王。」

将国王的随从安排妥当之后,耆婆本人走近国王,同时心里想:「万一有任何危险发生,我将是第一个牺牲性命来保护国王的人。」然而,已经有那么多人执持火炬拥护──成千上百,难以计算。

10. 阿阇世王突然被恐怖、疑惧与惊骇所笼罩等等

注:在此,怖畏有四种,即:心怖畏(citt'utràsabhaya)、智怖畏(¤à?abhaya)、所缘怖畏(àramma?abhaya)以及愧怖畏(ottappabhaya)。在这四种当中,下列这段经文所指的是心怖畏:「因为有生,所以怖畏、斗争等生起。」下列这段经文所说的是智怖畏:「那些(天神)听闻如来所说的法之后,全部生起怖畏、悚惧心与恐惧。」(《相应部》22:78/iii.85)下列这段经文所说的是所缘怖畏:「这就是即将来临的怖畏与恐惧吗?」(《中部》4/i.21)下列这段经文所说的是愧怖畏:「在此情况下,他们称赞怖畏,而不称赞勇气;因为由于怖畏,所以善人不造恶业。」(《相应部》4:33/i.21)在这四种怖畏当中,此处指的是心怖畏。
疏:心怖畏本身就是具有害怕意思的怖畏。智怖畏是当可怕的对象(或情况)显现为可怕时,仔细观察它为可怕的,了解到:「这是应当怖畏的。」在此,有人会问:「那么,智怖畏(本身)这个智能会不会感到害怕呢?」答案是:不会感到害怕。因为它只是单纯地判断:过去的诸行已经灭、现在的诸行正在灭、未来的诸行将会灭。(《清净道论》第21章.第32节)所缘怖畏乃是造成怖畏生起的某种事物。愧怖畏乃是借着它人们害怕造作恶业。

注:然而,为什么阿阇世王会感到怖畏呢?因为芒果园寂静无声使他怀疑耆婆图谋不轨,所以他感到怖畏。据说,在皇宫的上层阳台时,耆婆就已经告诉阿阇世王:「大王,世尊喜欢宁静,我们应当静静地去见他。」因此阿阇世王禁止沿途演奏音乐;乐器只是带着备用而已。而且他们也不大声说话,只是以弹指作为信号而向前进行。在芒果园中,连打喷嚏的声音都没有;一般而言,作国王的都喜欢听声音,他对芒果园的寂静感到不安,接着就对耆婆生起如此的疑心:「这个耆婆告诉我芒果园里住着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但是现在这里却连打喷嚏的声音都听不到,他一定在说谎。因为他想要夺取王位,所以欺骗我,带领我离开京城,而他在前面埋伏了军队,准备逮捕我。他本人有五只象的力量,而且紧靠在我旁边行走,而我身边却连一个武装的卫兵也没有。哦,我真的是要遭殃了!」由于他感到非常害怕,所以无法表现出无畏的样子,而向耆婆说出了自己的怖畏。

耆婆心里想:「国王不了解我,他不了解我耆婆是不会杀害生命的。如果我不设法使他安心,他将会暴毙死去。」因此他安抚国王,说道:「不要害怕,大王,」等等。他说:「向前走!」说了两次,催促国王继续向前,因为如果他只说一次,语气就不够坚定。他指出在会堂里点燃的灯火,意思是显示:「匪党聚集的地方不会点燃灯火。你应当走向你看到那些灯火的地方,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