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传奇主题曲:登嵩山观“天地之中”之中岳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6:26
登嵩山观“天地之中”之中岳庙

    中秋节,弟来我家团聚,闲聊中说公司要明日去嵩山游玩,妻便随声应和着明日一起都去玩,弟随即联系后一会儿就联系好了。吃完晚饭后一家人便准备起明日游玩要带的行装,忙碌起来。

    次日吃过早饭,朋友的车便停在院内,人虽不是太多,却也甚是热闹。一路沿化工路至西四环上郑少高速,不到1个小时便到了登封。因路不熟悉,没在登封东下高速,而是到了登封西才下,多走了路程。又穿过登封市区东行3公里到了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的中岳庙。

    庙东是牧子岗,庙西望朝岭,庙南为玉案岭。中岳庙背靠太室山,峰峦耸峙,高出云表。登高远眺,四周山峦起伏,山下绿树烟村,岚光霞彩,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岳庙,翠柏掩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很早就听说中岳庙是中国道教在中原地区活动最早基地。南北朝时期,道教在中国形成,太室祠易名为嵩岳庙,成为中原地区道教活动中心。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群……
    几年前办事也路过中岳几次却未曾进去,但当时听说门票也就10块钱,后来涨过,也不过涨到30块,可今天到售票一看还是吃惊不小,竟然80元/人。细想原由,也就是上月八一那日嵩山以“天地之中”进行整体申遗成功,看来这几年世界文化遗产申请过程中投入的七、八个亿也是要由游客来买单的。不过今天我们除了中岳庙、还要去嵩阳书院、法王寺、嵩岳寺塔、观星台等多处景点游玩,这一处都要80元,几处玩下来每人都要花费好几百块,可是有点儿吃不消啊!朋友们是早就办好了年票,多处通用,不单买票,当时找当地人买的,20块/人,可是省大钱了。说到年票的事,我便想能不能我们也每人办张年票再玩呢?一问卖票人员,说年票是可以办,100元/人,嵩山除少林寺院外,其他景区都可通用,但是24小时后才能生效,今天办了,也是要到明天才能使用了,要今天就玩,还是必须要买门票,另外还要拿身份证和1寸免冠照片。犹豫后还是没舍得买。和朋友转了一会儿,想再问问当地人有没有能帮忙办年票的,正说着,朋友看到从门口大步走来一位身穿红体恤的长者,上前一问:“我们想办几张年票,请问在哪儿能办?”老人说:“算你问对人了,走吧!跟我来。”于是我们跟着他从中岳庙大门口进去,他跟验票的领导说了一声:要办几张年票,我们就一块到了售票窗口的后面了,几间独立办公室,到其中一间,拿出一沓空白年证,抽出几张让我们填上姓名、身份证号,他填上了终止日期“2011年9月22日”,说让办证的几人到外面照了照片贴上就行了。到大门外后,把人都叫来,他一看,这么多人,还是先进去玩吧,转完出来时再照了照片贴上就行了。就这样,年票的事解决了,一行人高兴地进了庙内。     中国的原始宗教,基本教义为对山川河流石头树木风雨雷电的敬畏和崇拜。仔细想来,其实也就是认为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大树、巨石、湖泊、水洼等等均有神灵。为了让这些神祗保佑自己的生活,人们就为名山大川之神都建起了祭祀的场所,于是就有了五岳神庙、四大名渎。后来,道教将原始宗教的教义融入到了自己的教义里,从而使这种崇拜被继承延续了下来。 中岳庙,正是人们对山岳崇拜所遗留下来的精神殿堂。     古代的人把高大的山称之为岳,拜为“山之尊者”,认为那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在尧时,已经有了东南西北四岳,不过那是主管四方的官名。到了舜时,官名与山名才统一了起来。直到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才“以嵩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为天地之中”,正式定嵩山为中岳。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对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对于中岳嵩山贡献最大的帝王,莫过于一代女皇武则天了。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数去的是泰山,惟独武则天第一个到中岳嵩山进行登山封禅。武则天于垂拱四年(688年)晋封中岳嵩山为“神岳”,封中岳神为“天中王”。还封青岗峰上供奉的碧霞元君、紫霞元群、霄霞元君分别为天灵妃、地灵妃、水灵妃。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在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即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她第七次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登封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即今天嵩山脚下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此次拜谒嵩山时,武则天将“天中王”加封为“天中皇帝”,由此,中岳山神正式有了“帝王”封号。为了不让天中皇帝寂寞,武则天还将天灵妃封为天中皇后,由此也为天中皇帝选定了配偶,这在中国道教史上应该也是惊世骇俗的创举了。直到今天,在中岳大殿里,还是中岳大帝与天灵妃一起供奉。在中岳庙的寝殿里,正中供天中王与天灵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两边的神龛内,雕刻精致的龙凤榻上,天中王睡着,天灵妃陪坐榻旁,人称“睡爷爷,坐奶奶”。    武则天一生十登嵩山,对嵩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到年近八旬时,还又一次登上嵩山,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这通金简于1982年被当地农民在山顶捡到,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到了宋代,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为中岳之神制作衣、冠、剑、履,中岳之神着衣戴冠,始于此时。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赠五岳奉号,名中岳之神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从此,一个山神终于稳稳地与人间皇帝、天上玉帝平起平坐,受到了万民的敬仰崇拜。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    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嵩山以五岳为中,五行为土,土即是地,地只有天才能和其作配,故在中岳庙立“配天作镇”牌坊

在古树林中东西各立状元碑两座,导游说这里的古柏不算老,要看古树的话就到嵩阳书院
峻极坊


大殿正中上方之龙相传是建筑鼻祖鲁班用一无用的大树疙瘩所雕
中岳庙内的退休老干部为我们做义务导游,这次就是他为我们办的年票。他正指着五岳真形图碑为我们讲解

    如果说帝王对中岳山神的崇拜加封,提高了中岳嵩山的知名度,那么百姓对于中岳山神的敬仰,那才是中岳庙一直兴盛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岳庙一直是中原地区民众的精神殿堂。

 

据当地人和临近的导游介绍

    很多当地人在小时候,经常会听到母亲说:“昨晚中王爷给我托梦了,我该去中王庙里烧香还愿了。”由于年龄小,对于“中王爷”是何方神圣不甚了了,只知道是母亲所敬奉的神仙中比较厉害的一位神祗。在嵩山周围,建有中岳庙的地方有很多,大概是因为到嵩山中岳庙去烧香祭祀太远,就在当地也修起了中岳庙,便于人们祭拜。

    离嵩山百里之遥的人们,有的当地也有中岳庙,但人们还是更乐意到嵩山脚下的“正宗”的中岳庙里去烧香还愿,当然去的多半是妇女们,也多半是结群成队,并且一般都在中岳庙庙会期间前往。

    中岳庙庙会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和农历十月初十,每次庙会会期长达10天,人数最多时每天达20万人次,远的几百里外的人都要赶去。庙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拴娃娃”、拜干爹、摸铁人等。庙会上还有舞狮子、旱船、高跷、火龙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还可见到具有浓烈信仰色彩的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如各种长命锁、玉如意、宝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

    “拴娃娃”是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人称“拴娃娃”。娃娃,是一种用黄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晒干后涂上色彩。娃娃有男女之别。拴娃娃的地点,一般都在中岳庙后院的崇圣门周围和寝殿里。求子的人在嵩岳大帝和嵩岳娘娘的塑像前燃香叩头,要男要女,红头绳要绑在娃娃的脖子上,呈蝴蝶结形状,飘逸潇洒。妇女们接过娃娃后,将娃娃抱回家里,放在床头上或苇席下。如愿以偿生下孩子后,在孩子周岁时到中岳庙里向嵩岳娘娘还愿,以此作为嵩岳娘娘施子之恩的一种报答方式。

    “拜干爹”是指在中岳庙崇圣门东侧,有4尊铁人,为宋代治平元年铸造。它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都称他们为“镇庙铁人”。传说金兵南侵,铁人准备渡河抗金壮志未酬,当地的百姓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把它们奉为守护神,孩子周岁时,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把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叩头。然后将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受到铁人换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这种习俗,有人称为“挂锁”,有人称为“拜干爹”。不过,由于铁人年龄太大,所以经常出现一家几代都拜铁人为干爹的情况,可能是见怪不怪吧,好像人们也没有太在意这个问题。

 


守库铁人

    除了挂锁之外,当地人来到中岳庙的铁人前,总要有目的地抚摩一阵。据说人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自己的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这就是庙会上有名的“摸铁人”。

    在农业社会里,赶庙会估计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主要事件了。在那里既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看的大戏,还可以买些平时要进城里才能买到的各类日常用品,还可以到庙里烧香还愿、消灾治病、祈福保平安,更可以看很多平时看不到的稀罕,顺便外出走走、改变一下多年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可以说赶庙会是既能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又能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事。本来,庙会是用来娱神的,后来,功能变成娱人了,也许正是如此,才使庙会一直兴盛不衰,延续至今。今天的中岳庙庙会虽然没有以往那样隆重、没有以前那样人山人海、没有以前那样受到人们追捧了,但依然是中原地区颇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庙会,依然吸引着四方百姓前往赶会烧香。

    平时游客到中岳庙,很难遇到会期,但中岳庙依然有很多看点:你可以到中岳庙大门南穿过公路向南100米左右的地方,去看看汉代所建的太室阙;可以进入大门后,在遥参亭上对中岳嵩山进行参拜;还可以在遥参亭上看看仿天安门所建、仅比天安门形制略低的中岳庙天中阁;可以在庙内仔细端详那些写有“配天作镇”、“嵩高峻极”等牌坊;可以到神库那里摸摸宋代铁人,为自己祈福治病;可以去看看仿故宫太和殿修建起来的峻极殿;可以看看中岳庙内那几百颗或已经长了数千年的高大苍劲、形态各异的古柏树;可以看看五岳中只有中岳庙才修建的四岳神庙;可以到寝殿里去求子求女(一般情况下,到其它地方,人们都是去求子,而在中岳庙则既可求子也可求女);如果有兴趣,你不妨可以在大殿里抽个签,测测自己将来的命运;还可以走出中岳庙,攀登庙后的黄盖亭登高望远。。。。。。

    总之,在中岳庙里,你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可以体会到古代农业社会里庙会文化的诸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