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学院破解版下载:转:【另一面】中国没有上流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09:33
2011-02-15 19:08:00 来源: 网易 


专题:中国没有上流社会

近日,法国媒体报道称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400亿欧元,波斯顿咨询公司人员表示3年之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富人从财富上和人数上都增加不少,但相对于西方延续百年的上流贵族制,所谓的中国上流社会也只是一种形容,还不是一种社会形态,一个阶层。

欧洲上流社会为何能健康形成

平民在财富上晋升新贵后地位上却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需要与老贵族“竞争”

在17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平民新贵通过经营实业成为富人后,首先面临着和贵族争夺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问题。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不完全以财富来界定,甚至以经营实业为耻。平民发财后,经济上和贵族比肩,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却远不如贵族尊贵。特别是在英国,购买贵族爵位不易,仅仅凭借财富,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

新贵为了证明为什么我值得尊重,拼命展示自己的财富比老贵族更加有益于社会

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平民新贵已经成势,在经济上举足轻重,在社会和文化上不甘再居贵族之下。于是,他们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财富,向社会证明为什么自己值得社会尊重。在传统的观念中,贵族之所以“贵”,不仅是因为他们有钱,而且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统治的社会承担着一种家长式的责任。

新贵大量从事“亏本买卖”:革新技术、修建基础设施、从事福利事业、成为公共领袖为平民争取权益

于是,这些新贵就拼命展示自己的财富是如何比贵族的权力更加有益于社会。他们明明知道投资于土地不赚钱,但还是大量购买土地,并运用自己的经营技巧,在土地上指导佃户试行新技术,促进农业革命;有的则为故乡修建基础设施,从事福利事业;有的则通过在本社区广泛行善,成为公共领袖,被选为下院议员,拥有了政治权力。

新贵在经济实力“达标”后,为区别于老贵族还宣扬新格调:节俭低调

虽然他们致富后在生活方式上极力模仿贵族,但是在经济上获得了对贵族的明显优势后,马上就发展出自己的新格调:节俭。他们模仿贵族修建乡间别墅,却明显突出朴素的风格。他们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是体面而节制。他们甚至在媒体上刻意炒作贵族的奢华,并用自己勤奋、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之进行对比。

新贵最终向社会证明同样是有钱的,但我们对社会更有益,最终成为一种传统延续下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要创造一种与贵族不同的自我认同,向社会证明:他们代表的新阶级,比贵族更高贵,对社会更有益。一句话,他们要向社会证明:把财富和权力放在他们手里,比放在贵族手里对社会更加有利。他们的财富,有道德的目标,而贵族的权力则没有。这种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特别是在一些新教国家,逐渐演化成了统治文化,主宰着现代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道德。于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富人自己花钱小心翼翼,但给社会捐款则争先恐后。在美国社会,人们谈一个体面的富人,很少谈他或她住什么房子、怎么花钱。人们谈论的,是这些人都捐了什么。

中国没有上流社会

欧洲新贵用承担责任的方式在道义上让自己更加合法,中国新贵用获得权力认可的方式在道义上让自己更加合法

新富起来的欧洲新贵们为了区别于保守傲慢的老贵族,也为了让阶层的崛起更加具有合法性,积极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向社会展示了新贵们是有责任感的,而不仅仅只有铜臭味。而在中国,每当有一个阶层或者一个富起来的人,首先想到的却是向权力寻求庇护,获得权力的认可,在中国的新贵们看来这样才更具有合法性,也更有保障。这种不同源于中国自古以来最强大的社会力量是权力阶层,而欧洲更多的是市民阶层,这种区别也最终导致了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出健康的上流社会。

因为中国自古以官为富、为贵,所以中国没有上流社会,只有上层社会

中国一直没有贵族阶层,以官为贵。敛财斗富,在古时的官场上日甚一日。如今的一些富人,不但继承了这种斗富的劣根性,攀比的对象也还是国外的大款。可惜,他们根本不知道文明国家的大款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现在之所以瞄准国际的奢侈标准斗富,恐怕还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在国际上不被自己的同类接受,于是更要争着入人家的圈子,非要花钱给人家看:“老子和你有什么不一样?”殊不知,越是这样,自己就越成了文明的上流社会的贱民。

外国上流社会是看不见的阶层,中国“上流社会”习惯把成功穿在身上、顶在头上

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中写道:一个看不见的阶级,他个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他们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他们在大众的嫉恨、自身的规范、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了。“当我想到一位真正的富人时,”一位波士顿的蓝领阶层人士说,“我想到的是那些你从马路两侧压根就瞅不到影子的大宅的主人。” 他们的豪宅从来就建在远远避开街道或公路两侧视线的地方,他们喜欢隐匿在山里,要么就远走希腊或加勒比沿岸的小岛,他们往往“谨慎得几乎一言不发”。他们压根就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而中国人相信,自己的衣着与消费方式能充分展示你的身份和社会价值,他们习惯把成功和金钱穿在身上、顶在头上。

“富人不上流”不怪富人

“有钱没势不如穷”,富家用几代人努力积累的财富可在一夜间化为乌有

自古对于权贵与盗贼而言,富人无疑是“有肉猪头”,历史上不仅有专门劫富的“抄家皇帝”,更有打劫富人而流芬千古的草寇。而且,每个新王朝、新政权的产生,其合法性都确立在重新分社会财富的基础上,造反者“放粮”,篡位者“分地”。富家用几代人努力积累的财富可在一夜间化为乌有,甚至搭上身家性命。中国历史上周期性出现“弃田、弃种”现象,全由官府课税过重所致;权力豪夺象重大自然灾害一样可怕,无不弄得民不聊生和国亡政息。贵胄有“改朝换代”之大限,财富有“不过三代”之宿命;中国难以产生类似欧洲那种比比皆是的世代相袭的家族庄园,显然是官方“患富”和民间“仇富”的结果。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没有安全感无法造就真正上流社会

 

 

他们自然不在道德与制度上的保障范围。难怪过去富人常说“有钱没势不如穷”,因为仅仅富有不但毫无荣誉,人身更加不安全。历代商贾土豪之所以巴结权贵、买官进爵,让子弟读书做官,其目的无非使自己的财富变得更体面而安全,如似今日富商用钱四处打点,弄个代表、劳模和政协之类“顶戴”,甚至公然跟市长、省长结拜攀亲,其动机一目了然。因为中国自古官僚阶层强大,新贵无法与之分庭抗礼,要保住这点钱财只能与之同流合污,不得不做低头。时间久了,一个想做好人的新贵也就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做坏人并且自愿做坏人的新贵了。

中国富人新贵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向来无所建树,甚至这群人连阶级都称不上。没有恒产,他们只能走“捞、花、逃”三步棋。中国没有上流社会,只有上层社会,因为上流是文化和责任属性,而上层是地位和权力属性。

(本文来源:网易 )  

“上流社会”的贱民 中国富人缺什么

2011-02-15 13:55:54 来源: 新京报(北京) 

中国没有发展出健康的上流社会。

薛涌

中国的许多富人只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就没有任何精神传统对其穷奢极欲进行制约。

60多艘豪华游艇云集上海,亚洲最大的游艇展粉墨登场。此次中国国际游艇展由“人头马”等四大欧洲奢侈品品牌共同赞助,显示出海外相当看好中国富人在游艇方面的消费热情。(4月8日新华社电)中国在亚洲远不算是个富国,温饱问题尚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是,中国富人的消费,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美国的许多豪宅已经为中国人所拥有,而且中国本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

富了常要摆阔,举世皆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富人真论财富还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大款相提并论,要斗富是斗不过人家的。

然而,奢侈品的消费却超前了好几步。中国的富人,愿意在其拥有的财富中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奢侈品消费。这是为什么?

考察中外富人的文化行为,可以看出,中国的许多富人只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就没有任何精神传统对其穷奢极欲进行制约。

这一格局之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17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平民新贵通过经营实业成为富人后,首先面临着和贵族争夺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问题。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不完全以财富来界定,甚至以经营实业为耻。平民发财后,经济上和贵族比肩,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却远不如贵族尊贵。特别是在英国,购买贵族爵位不易,仅仅凭借财富,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

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平民新贵已经成势,在经济上举足轻重,在社会和文化上不甘再居贵族之下。于是,他们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财富,向社会证明为什么自己值得社会尊重。在传统的观念中,贵族之所以“贵”,不仅是因为他们有钱,而且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统治的社会承担着一种家长式的责任。于是,这些新贵就拼命展示自己的财富是如何比贵族的权力更加有益于社会。他们明明知道投资于土地不赚钱,但还是大量购买土地,并运用自己的经营技巧,在土地上指导佃户试行新技术,促进农业革命;有的则为故乡修建基础设施,从事福利事业;有的则通过在本社区广泛行善,成为公共领袖,被选为下院议员,拥有了政治权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要创造一种与贵族不同的自我认同,向社会证明:他们代表的新阶级,比贵族更高贵,对社会更有益。虽然他们致富后在生活方式上极力模仿贵族,但是在经济上获得了对贵族的明显优势后,马上就发展出自己的新格调:节俭。他们模仿贵族修建乡间别墅,却明显突出朴素的风格。他们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是体面而节制。他们甚至在媒体上刻意炒作贵族的奢华,并用自己勤奋、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之进行对比。一句话,他们要向社会证明:把财富和权力放在他们手里,比放在贵族手里对社会更加有利。他们的财富,有道德的目标。而贵族的权力则没有。这种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特别是在一些新教国家,逐渐演化成了统治文化,主宰着现代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道德。于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富人自己花钱小心翼翼,但给社会捐款则争先恐后。

在美国社会,人们谈一个体面的富人,很少谈他或她住什么房子、怎么花钱。人们谈论的,是这些人都捐了什么。

 

中国一直没有贵族阶层,以官为贵。敛财斗富,在古时的官场上日甚一日。如今的一些富人,不但继承了这种斗富的劣根性,攀比的对象也还是国外的大款。可惜,他们根本不知道文明国家的大款是如何生活的。最近一个对美国百万富翁的研究竟发现,这些百万富翁大多数开平民车,用旧家具,甚至选的电话公司也常换,为的是找个便宜的服务。这种几个世纪培养出来的上流社会文化,是中国的大款一两天学不会的。他们现在之所以瞄准国际的奢侈标准斗富,恐怕还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在国际上不被自己的同类接受,于是更要争着入人家的圈子,非要花钱给人家看:“老子和你有什么不一样?”殊不知,越是这样,自己就越成了文明的上流社会的贱民。(本文来源:新京报 )  

有上流,无社会

2011-01-08 02:07:07 来源: 新京报(北京) 

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f8e840100ol8h.html?tj=1

章怡和先生去医院看望朋友,她的惯例是亲自下厨,备齐四样菜品送至病房。她讲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以及拥有一手好厨艺是大家闺秀的必备。有一次《新周刊》记者跟她聊天时,她说:“北京的四合院都应该拆掉,现在的人不配住。”语意之尖刻绝望,一时令人回不过神来。她的书在香港出版时名字叫《最后的贵族》。

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艾本斯坦写过一本叫《势利:美国当代上流社会解读》的书,知识分子对上流社会的讥讽之辞溢于言表,但从中不妨可总结几个上流社会的关键词:派对、名校、时尚、艺术、俱乐部、品位、职业等等,也许还有性与丑闻。美国人在构建自己的上流社会,以抵御欧洲人对他们的鄙视。但这没有什么好比的,把“粗俗”送给美国人,把“媚俗”送给欧洲人,是再合适不过的礼物。

关于粗俗和媚俗的类比,东欧作家米兰·昆德拉有更精彩的表达。“媚俗”是德语词“Ki t s c h”的汉译,原指虚假、低俗的艺术。“媚俗”一词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上升为一种虚假、低俗的人类精神,并深入人心。

类似的对比还有:大众是粗俗的,精英是媚俗的;下流社会是粗俗的,上流社会是媚俗的;平民是粗俗的,贵族是媚俗的;无知是粗俗的,知识是媚俗的;没文化是粗俗的,有文化是媚俗的;主流是粗俗的,另类是媚俗的;生活是粗俗的,时尚是媚俗的;欲望是粗俗的,精神是媚俗的;富是粗俗的,贵是媚俗的;性是粗俗的,爱是媚俗的;保守是粗俗的,前卫是媚俗的;炫耀是粗俗的,低调是媚俗的;土鳖是粗俗的,海龟是媚俗的等等。

 

在心理上、身份上的投射是上流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一个纽约来的艺术工作者讲了哈佛大学的一个笑话:问换个灯泡需要几个哈佛毕业生,答需要十一个一个换灯泡,十个喝彩。微软中国总部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正在绞尽脑汁将孩子送进人大附中,因为进了这里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北大。名校教育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进入上流生活的一个重要法则。

白马非马,上流社会不是社会。所谓上流社会是一种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它必然很难浮现于公众的视野中。但我们可以说,你能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种种“上流美”的痕迹,不择手段跻入上流,惟独没学会上流的精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是谓上流。可我们看到的往往相反:富贵必淫,贫贱必移,威武必屈。(有删节)

胡赳赳(摘自新浪博客)  

富人移民,富了、跑了、还泼脏水?

2010-05-27 06:54: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武汉)  

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成为传统。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吴晓林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5月22日新华网)。

全球化时代,移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种事在“移民万花筒”的美国、在一体化的欧洲都随处可见,就是在中国的香港、广州、北京等地也到处可见不同肤色的面孔。

相比明星移民、官员移民大多藏着掖着的行事风格,“富人移民”反倒显得“光明磊落”而且似乎理由十足:一是子女教育,二是寻找安全感,以免被“均富”,三是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任何一个社会,富人强人的出现并不是个人努力奋斗那么简单。中国的例子最简单,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新富阶层。美国两党税收政策的每次调整,都关切着富翁财富的“增减”。但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富翁们,其“社会责任”感自工业化时代就有,富翁们为了缓解种族矛盾,通过资金支持、股票赠予,努力创造了一个“黑人资产阶级”;现代美国富翁们的慈善事业就更无需再提,想必都耳熟能详了。

 

与此相比,中国的“富人移民”们却给出了“怕均富”这个“伪理由”。是个人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潮流浩浩荡荡,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为何不想想,如果没有中国被人为控制的“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如果没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否还能有“趾高气扬”腰缠万贯的富足生活?

我们不禁纳闷,为什么一部分富人“富了、跑了、还不忘泼脏水”?答案很多,但是,最深刻的莫过于:祖国给了你富裕的权利,社会却忘记给你上一堂“责任”的课;富人们对于“致富”的神话过于“自恋”,以至于忘却那些没有社会保障、数年不涨工资还要加班加点的廉价劳动力。

在移民时代,我们期待,除了那些来往于故土和移民国之间活络国际友谊的“移民”以外,也多一些感恩于祖国、感恩于政策的“富人”。(据新华网)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富人带头行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富人如何做慈善)

2010-10-19 00:00: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仅仅凭借财富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

灾难之后第一时间响应

中国慈善让人惊叹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创始人 比尔·盖茨

中国慈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们对于灾难或者一些突发事件的响应。无论是谁,在发生灾难之后,都会第一时间想,我能做些什么?这种态度和行为很让人惊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来都有乐善好施的传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慈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领域我能做些什么,在环境保护方面我能给予什么帮助——在中国慈善领域中,提供帮助的意愿能力在不断增长着。而与之相适应,接受这些帮助的能力也需要加强。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人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努力,这很让人高兴。

当然,慈善需要智慧,需要对慈善事业内在规律的把握。30年以前,中国没有什么人有钱,现在的这一代富人是中国第一代的富豪,所以他们很多人对于慈善事业不是特别了解。而且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尽管它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

在从事慈善工作的过程中,总会有捐赠者担心,接受捐赠的这个组织是不是足够有效率,会不会挥霍或者浪费了我的捐赠。慈善事业在美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这样的担心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这种担心是好的,因为它能够督促基金会或者其他慈善机构,如何更好地用好善款,提高效率。

现在,我们雇佣了很多专业的人员来从事慈善事业,通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保证慈善事业效率的提高。同时,还有透明度的问题。盖茨基金会会对善款的处置,进行具体的记录,这一切都会向公众披露,大家都可以查阅。

慈善事业本身也是一个自我培训和教育的过程。像别的事情一样,勤于练习总会有所进步的。

(本报记者 苗苗采访整理)

 

学习如何去给予别人

小额慈善更加可贵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沃伦·巴菲特

不同规模的慈善,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大额慈善,在一些情况下,确实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有些项目,也需要通过做大规模资金来实现。

可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小额慈善,格外让人尊敬。我捐款做慈善,事实上,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依然可以住我想住的房子,看我想看的电影,去我想去的地方旅行——我不需要为做慈善,放弃任何事情。

在美国,在慈善组织或者其他个人组织的募捐活动中,很多人可能都会放5—10美元进募捐箱。数额不大,可这样的捐款,是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的。他们捐出的每一美元,本来会有其他用途的。现在却因为做慈善,帮助别人,而做出了自我牺牲。

我们需要大额慈善,但这样的小额慈善的行为和态度,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当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参与慈善,无论是参与当地的教育、医疗、环保,或是其他领域的慈善工作,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会是巨大的。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

李连杰在中国倡导的每人捐一元钱的慈善行动,就是这种个体的小额慈善行为。我小的时候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习如何去给予别人帮助。这真的有用。正是这样的习惯,在我长大了、拥有更多财富后,才使我会去做更大规模的慈善。

小额慈善像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也更像是一种代际之间慈善观念的传承。这两者都很重要,需要平行发展。

(本报记者 苗苗采访整理)

 

中国慈善期待更上层楼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邓国胜

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不仅慈善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捐赠总量在2008年突破了1000亿元。

然而,这样的“成绩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美国每年慈善捐赠超过3000亿美元。

若要弥补差距,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我们还需要实现以下“突破”:

慈善意识与观念“突破”。人们的财富观念与慈善意识还有待提高。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误区是注重富人捐赠、企业捐赠,特别是一些慈善组织缺乏战略眼光,忽略个人小额捐赠。

现代慈善组织发展“突破”。由于中国慈善组织发育还不成熟,还没有为企业和个人奉献爱心搭建多元化的、高效便捷与公开透明的平台。不仅慈善效率不高,而且平民与富人、企业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还非常有限。

行政“突破”。一些慈善组织的行政色彩太浓,一些地方的行政劝募严重挤压了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

制度“突破”。目前,我国慈善领域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法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期望尽快出台《慈善法》。

若克服上述制约因素和认识误区,我相信,必能极大激发中国慈善潜力。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激励富人投身于慈善事业,更需要鼓励平民的积极参与。

怎么鼓励呢?研究表明,成年人是否参与慈善,与其孩童时期是否参与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慈善观念与行为需要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特别是富二代、富三代更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与财富观念。

 

抓慈善教育的同时,还不能忘了学习国外的慈善经验,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与慈善效率。西方慈善机构强调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治标治本。而直到今天,国内很多富人慈善或慈善机构还停留在输血式扶贫的阶段,缺乏创新。

让中国慈善更上一层楼,政府能做些什么呢?

我认为,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需要准确定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要明晰政府与慈善组织的边界,减少行政对慈善的干预;国家应将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到更高的战略位置,制定国家层面的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战略。

 

(本文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