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口语考试考点:评卢新华《财富如水》的文学新质- 中国日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6:00
评卢新华《财富如水》的文学新质
2010-10-19 08:0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提要]  任何一个大时代的开端总有标志性的事件,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财富如水》的深层意义还在于如何公正合理、和平稳健地进行财富创造与分配,并试图勾勒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财富观蓝图。
任何一个大时代的开端总有标志性的事件,古往今来,概莫能外。32年前,卢新华以《伤痕》开启了新时期文学春天的大门,迎来百花齐放的文学时代;2009年,他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发表《财富如水》,冷静思索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人的本性与社会道德伦理纠缠交错的根源。该文如水一般的谦虚、平静,其内里却裹挟着一个作家睿智思考的巨大冲击力,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发展观、财富观的认识,有论者兴奋地称之为“马克思式的思维,资本论式的表达”。
《财富如水》有许多新质。作者以财富“水相”的流动、蒸发、冻结等诸多特质建构财富观体系,财富是人类创造的中性存在,应用于各种不同目的时,就会流露出使用者的本性:崇高、慷慨、善良、罪恶、贪婪、无耻……财富如同一面镜子,不仅照出芸芸众生的品相,也使国家、民族在这一无形的巨镜面前,抖搂出真实本性。
《财富如水》的深层意义还在于如何公正合理、和平稳健地进行财富创造与分配,并试图勾勒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财富观蓝图。这正是该文的精髓。作者一扫几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线性发展观,认为财富有聚则有散,散是为了更好地聚,犹如大海一般,日增不见其多,日损不见其少,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种辩证发展观,廓清了几百年来人类对财富认识的一些误区,为包括中国在内正极力创造财富的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已累积了大量财富的发达国家,打开新的财富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学时代的变化常常源于社会的大转型。如果从共和国的发展轨迹来看,一个个阶段性标志赫然在目:1949年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开端;197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2009年又是大转折期。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我国经济虽顺利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也暴露了粗放式经营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致命弱点。因此,2009年是中国发展模式向技术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大规模转型。那种依靠国外技术、资金、市场、经验来培育和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已告一段落,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文学一向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时代转折带来某种征兆和气息。纵观文学史,那些被广为传颂的作品,有许多并不是因为作品的完美性,而是缘于其深刻的时代性:或代表一个时代的开端,一个时代的终结,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堂吉诃德》、《神曲》、鲁迅的《狂人日记》即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财富如水》或许也具有某些划时代意义的特征。
如果说十七年文学是以阳刚激越为主要风格特征的话,那么“文革”时期可为昂扬亢奋,80年代则为热烈飞扬。90年代以来则为内敛沉静、喧哗骚动共存,有人称之为文学的“乱世”,有人命曰“后新时期”,往后的文学特征又会怎样呢?
新时代的文学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时,当然不会有十七年的激越,也不会有80年代的热烈,因为那属于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痛苦、艰难,许多阶层要为此付出牺牲。可以预见,新时代的文风将以沉实从容为主,必须与现代化建设共度艰难时世,方能创造出不负于时代、经得起岁月淘洗的经典作品。
从这一点上看,卢新华的《财富如水》不仅有理性的回归,又有理想的召唤,更有合天道衡人欲的精神指向,无疑将成为新时代崇理主义文学创作的宣言。“崇理”之中,理性是科学的发展观,理想是务实的人生观,合天道则是转型社会价值观的构建旨归。《财富如水》如一股新风,廓清了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迷雾,又如涓涓细流,悄然滋润大众粗粝麻木的心田。自古而今,谈论财富的人多如牛毛,便是以水来比喻财富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大多只是片言只语的体悟,能够如此全面、系统、别出心裁地透析财富、财富和人的关系,并提出“合天道、衡人欲”的,卢新华肯定是第一人。书中的不少篇章灵动独特,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思想穿透力,为文学和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的跨界联姻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