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引号怎么打:中国人为何喜欢热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55:52
        许博渊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喜欢热闹而害怕静。

        有一个规律,一种价值取向如果溶化在了语言之中,就说明它已经深入人心,根基极深了。而我们这种文化恰恰已经溶化在语言中。比如说人们一听说“热热闹闹”,心中就喜欢,就会联想到生机勃勃、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兴旺发达,而一听到冷冷清清,就不高兴,会立刻联想到不景气、萧条、败落和不幸。所以,中国人要利用一切机会,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都要制造高分贝的声音,给喜事增添喜的色彩,或者给倒霉的事情涂上一层喜庆的色彩。而要制造高分贝的声音,如果锣鼓还不足以营造气氛,就非鞭炮不行了,于是乎:结婚放鞭炮;店铺开张放鞭炮;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更要大放而特放之;就是到坟地里去祭奠死者,也要放他一挂鞭炮;死人出殡的时候,要吹吹打打,一路上不时地放二踢脚。

        这种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我想,可能和我国历史悠久的农村经济有关。在旧时的农村里,平时空气是死寂的,色彩是单调的,家家户户的人都背朝黄土面朝天地在地里劳作。如果哪一天什么地方突然响起锣鼓来,一定是发生了异常的事情,一村的人都会激动万分,纷纷前往观看。而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正因为太少,更烘托出热闹的宝贵和不同寻常。年复一年,就沉淀为一种文化。其实,这类文化,欧洲也有,如斗牛和狂欢节之类。区别在于他们只限于一时,平时的表现还是很正常的。农业文化在他们那里已经退化为一小截盲肠。

        那么,我们爱热闹的文化是好还是不好?到目前为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相信,它必定会起变化,假以时日,必定会被否定。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平常的喧声已经够受的了,平常的色彩已经够乱的了,再来那种大红大绿、大喊大叫、大唱大跳的春晚,来那种“炮火连天”的过年鞭炮是不相宜的,会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和抗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啊,更何况还会死人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会颠倒过来,赞成和反对的力量对比会发生变化,旧的文化将被抛弃,适宜于城市生活的新的文化必将产生。我很高兴今年听到对于春晚和鞭炮的更多质疑声,我认为这是一个苗头。

        有人说,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必须弘扬。说这种话的人不懂得社会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池塘,而是一条大河,那水是流动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凡是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上层建筑都会被无情地踏倒和抛弃。那些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旧文化旧习惯就成了陋习,也在被抛弃之列。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文化也必须随之转型,必须重组,必须更新。如果谁以为通过把古人的玩意儿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一件件叫人接受,叫人把玩和耍弄,就算是弘扬了传统文化,那是十足的愚蠢。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了,100年来,多少人拼命地捍卫和弘扬“传统文化”,而新文化依然一路高歌,把那些过时了的、阻碍生产力发展或者不再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古董抛进了垃圾堆。

        最后说一个小插曲。初五那天,我和老伴在住处附近散步。突然,一声炮响,半个打火机砸到了老伴的头上,虽然没有出血,却相当的疼,因为毕竟从高空砸下来,其力量不小。不远处有一个50多岁的汉子在放炮,身边放了满满一纸箱的鞭和炮,一个人在那里享受放炮的乐趣。我估计他是把一个没了气的打火机放在了炮仗上端再点的火。我问他炸了什么东西,砸着我们的头了。他说不知道啊,毫无道歉的意思。大过年的,不便和他计较,况且,他或许是孤身一人,借着这个机会暂时驱赶一下心中的孤独,也怪可怜见的。但毕竟老伴被砸疼了,嘀咕两句还是免不了的。我说,老大不小一个人放炮有什么意思?纯粹是钱多了烧的。旁边走着的一位老者,看样子有80多了,也是愤愤不平,插话说:“钱多了买件衣裳穿穿多好啊。”他是看那汉子一身泛着油光的衣服,不像是一个真有钱的人,也不是一个有品位的人。我忽然想起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期间,我正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有一天伊拉克飞机来袭,地面高射炮齐发,打得天空像礼花一样绚丽多彩。突然一声闷响,一块一尺来长的弹片砸在我心爱的奔驰车的车头上,砸出一个坑来。初五这一次,我庆幸那是半个打火机,而不是一块弹片。这么一想,心里就更加平静了。几天过去了,如今回想起来,忽然产生了一种判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人群之中,这一类人大概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