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少儿英语退费流程:与其被动走进坟墓,不如主动迎接死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57:46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滥用

    经济学是什么样的学问?在我看来,它应该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这个现象关乎人、社会和国家。
    若再确切一点,经济学是描述经济社会真相的,而真相的本身是接近真理的。     作为个人的我们,追求的是幸福,幸福的背后应该是探索真理。所以经济学与人生确实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学习和了解经济学,能看清社会和经济的本质,这个本质与人生探求的真理直接相关。     在此给大家摆一个笑话:一个魔王和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散步,他们看到大街中央的地上有一个闪光的东西,他们两个人同时都笑了。这个闪光的东西是“真理”。年轻人看到真理很高兴,这是他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但他纳闷为什么魔王跟他一样高兴,于是他去问魔王。魔王笑着说:“我怎能不高兴呢?谁捡到这个真理,我就在这个真理上,帮他建立一个组织。”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听懂?举个例子,耶稣捡到了真理,而后他去布道,后来的人在他死后发展出了基督教或天主教,而后因为宗教这个组织,战争变得无可避免。我们探求真理之路,同样也没能摆脱这则笑话。笑话暂且搁到一边,让我们看看普通的经济学道理告诉我们什么?     理性人假定人是自私自利的,人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产生矛盾,所以我们面临选择,面临竞争,面临经济衰退等等,而经济学就是用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学问。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就是几个基本假定。假想如果基石被抽掉一块,整个大厦将无可避免地坍塌。
    若大家仔细观察,媒体、专家、学者尤其是当今某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都把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当做铁的事实和金科玉律。我们在西方人提出的这些假定之上,提出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再加上媒体的宣传,老百姓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文化和熏陶,在残酷的现实之下终于认可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理性人。没文化的人因为本来没什么信仰,接受起来相当容易;有文化的人因为一直接受唯物主义的传统教育,看起来更是一脉相承。因为整个唯物论世界观对内心世界是否定的,他们说:“不要去管内心,只要社会体制有了完美的安排,心自然会照顾自己的。”那么在当前这个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只要我们继续发展经济,很多的社会问题好像会自然解决。言下之意,现在人们的思想道德败坏和贪污腐败,是目前我们国家不可逾越的阶段,而等到这个不知道何时截止的初级阶段过去,物质的丰富一定会带来精神的富足。所以,既然外部世界都已经肯定了现阶段人是自私自利的,作为微不足道的自我那脆弱的心还挣扎什么呢?     但西方经济学仅仅把人类的自私作为基本的假设前提,然后去探讨社会经济现象。西方人尤其是能提出经济学理论的人,他们都有着个人的信仰,知道完全自私自利的活着,人生将不可能有幸福可言。他们也从来没鼓吹过,人必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恰恰相反,自私自利的心往往意味着麻木、迟钝、恐惧和冷漠。     再来看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源于什么?相信因为受到媒体的宣传,以及身边所见所闻,大家不经意的就会说是“竞争”。竞争真的令人类得以进步和发展吗?若是如此,动物世界也充满了竞争,丛林法则也许比我们的世界还要残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发展?在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你能发现越高级的动物越是会分工合作。更合理的解释是大面积,大范围的分工合作,导致了近代和现代的经济快速发展。竞争也许只是为了更好地诱导分工合作,而竞争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没有良好的体制建设,盲目而没有原则的竞争,更多的是带来贪婪、腐败、残酷和冷漠,它几乎和社会的进步没有一点关系,当然GDP的增长那是另一回事。竞争应该是同一个层面和级别之间发生的,若是所谓的竞争掺杂了权力,那只能是腐败和剥削的温床,很难想象这样的竞争方式能产生效率。如果竞争是发展的动力,那将很难有世界五百强的诞生。考虑到分工合作的极致会变成绝对垄断,而垄断可能会带来腐败和失效,为了防止其发生而出台了反垄断法,通过适当的竞争来避免绝对的垄断和绝对的腐败。那么现今,举国上下一再强调的竞争,认为竞争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实在让人质疑!放眼望去,我们的竞争太残酷了,底层的竞争和高层的合作,这个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现象。或者说所有的经济问题和现象都是源于这莫名奇妙的竞争,而发展跟它没有太多关系。     如果能确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的分工合作,那么这个分工合作应该是越大越好,也就拥有所谓的规模经济性,这个分工合作不光应突破个人、突破组织、突破团体、更是要突破种族,突破宗教,突破国家,直到整个世界无间合作。那将带来怎样的效率,怎样的发展,怎样的经济性?而这一切的分工合作基础又是什么?目前的分工合作依赖的是合同、协议和奖惩模式,因此竞争成为了诱导分工合作的手段,其背景是威胁和恐吓。更准确的说这里面没有合作精神,它只是牵强地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将人们捆绑在一起,而这显然是不牢靠的。如果想突破各种限制达到更高层次的、更有效率的分工合作,我们需要的是由人的内在沟通而达到无条件的彼此信任,而绝非外在的威胁与恐吓。在这样的分工合作里,人们很自在的、自然的、平易的、快乐地合作,去一起做事,一起建造,一起感受,一起分享。因此,这份信任也必须突破个人,集体和国家。
    这是理想主义吗?是乌托邦吗?是共产主义吗?都不是,这是世界未来运动的方向。它不可能靠姓社的计划指令来实现,也不可能靠姓资的市场竞争来达成,因为无论是计划还是竞争,都是外在的强迫,而强迫的驱动机制只有恐惧,最后恐惧只可能制造更大的冲突。     看到这里请不要误会,我不是反对西方经济学,这毕竟是我赖以吃饭的家伙。我反对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滥用和不假思索,在我看来所有理论的提出就是拿来质疑的。被滥用的西经理论远远不止这两点,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带着质疑的眼光扫视一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被忽悠,当然你也可以怀疑我说的话。     仔细想来,我们难道不是从小就被教育来接受所谓专家的话吗?他们的话代表了科学,也代表了权威,他们也正迅速跻身为新的权贵。然而,对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应该比任何的专家都有发言权。比如物价的涨跌,从收入的对比来看,你比任何的经济学家都要敏感,因为你是直接每天面对生活花费,而所谓的专家学者或许生活用品都不用自己去买,间接拿到的数据也是现成的。他们不用对数据负责,即使判断有误,说错了话,也不会有任何后果。而你呢?直接面对问题,也直接面对结果。由此可见,不要轻易接受任何理论,不要轻易接受任何权威,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信仰,人生肯定会遇到困惑,但如果你轻信,可能走进的是别人设下的重重陷阱。

二、人生就如粗制滥造的二手游戏。

        经济学里最基本的理论是什么?需求与供给,更多的需求与更多的供给,并且通过竞争来达到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人类社会为什么有需求和供给?因为人的欲望,欲望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的,另一类是心理的。生理的欲望可以满足,而心理的欲望因总是要求更多而无法彻底满足。生理的欲望来源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心理的欲望到底如何产生?那是恐惧和比较催生的贪婪。当需求一旦变成了贪婪,你就开始思索,并且将它合理化,给贪婪找寻各种解释。
    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害怕被孤立,害怕比别人差。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没有安全感,为了得到这份安全感,我们不断向外追求和自我扩张,希望通过努力拼搏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详。你看到了吗?我们因为要追求那份安全感,去拼搏去竞争,去消费更多,去工作更多,去争名夺利,最后美其名为追求个人价值,亦或实现自我。这是经济学隐含着告诉我们的内容。这个模式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并且在最近两百年不断地得到加强,伴随着的是两次世界大战。这显然是因贪婪而导致的需求和供给增长极端不平衡而带来的必然结果。

    那么所谓的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呢?它是不是一种新的模式,带来新的希望?改革开放似乎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之前和之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是毛的时代,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大旗下,新中国的成立为经历过抗战和内战的国人带来了空前的安全感。在那个年代,只要有心中的红太阳,我们什么都不怕,世界列强都是纸老虎;为了共产的理想,家庭的温暖也可以不要,去开垦北大荒;饿着肚子,我们也可以闹ge命。从这个角度,其实那个年代的人除了吃不太饱,穿不太暖,大多还是挺幸福的,因为没有过多的比较,也不可能有什么追求,大家都穷反而有着很强大的安全感。然而好景不长,毛都没挥挥手就这么去了,整个社会陷入空前的恐慌中,所有的国人傻眼了,恐惧开始弥漫。要知在毛的时代,平头老百姓不会恐惧因为一无所有而又红又白,真正恐惧的是过去有身份地位的人。毛的时代,因为毛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手段,国人的恐惧是隐蔽的,恐惧被恐惧所掩盖,除了生理上会带来危机感以外,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急剧下降。

    毛去了,没带一片云彩,留下的是不安全感和接下来的改革开放。我们开始像长征一样的渐进式改革,挑肥拣瘦地引入西方的模式,经济与世界接轨。我们奉行着“拿来主义”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想,东拼西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在填补那因为毛的逝世而带来的安全感空白。发展经济成了重头戏,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国人的模式被设定,程序被锁定。在恐惧和驱除恐惧的矛盾中,我们得到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尝到了这一模式的甜头,因为经济的发展看起来很美,物质的增长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满足了生理的危机感;但在这之后,这一模式得到了彻底认可,也形成了单方面的路径依赖。伴随着恐惧的蔓延和与日俱增,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的得以增长,却脱离了心理和精神的同步。社会上这个理论和那个理论都发挥到了极致,以为外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能够解决一切的社会和人生问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竞争被等同于效率”;“鼓吹丛林法则,动物世界在人类社会上演”;“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居然在中国完美结合”;“整个的经济大厦和外部世界看起来美不胜收!”但我们绝没有想到,这一切的一切源于恐惧和内心的不安。试问,以恐惧和压力来驱动的经济奇迹、经济增长可能长久吗?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和经济乱象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吗?还是我们在做的只是以一个更大的恐惧去催生一个更大的繁荣?经济繁荣和经济泡沫的背后,只能是深深的恐惧和无助。经济社会中人的驱动力是最原始的奖惩模式,人的价值完全以外在的表象来彰显。我们恐惧着、挣扎着、空洞地活着,这样的人生就如粗制滥造的二手游戏,模式早已设定,程序早已锁定,并且这场游戏已经被演绎很多次,它只是一个翻版而已。在这个游戏中,你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因为没有新鲜的和原创的东西,说得狠一点,就算通关了,游戏打爆了,你努力得到了完全的权力和地位,也只不过是个可怜的“山寨人”罢了!你活着,却好像从来没有活过。在你完成所有的游戏关口,你将被动地走进坟墓。

三、我能跳出这无聊的二手游戏吗?

    游戏能玩到什么程度,依赖于游戏者的先天基因和后天努力,还有着不确定的运气成分,当然确实有它迷人的地方。游戏玩得好的,得到了社会认可的一切,名利双收,让其他玩家羡慕不已,但他们整天都恐惧着,守护着那不实的权利和地位,除了虚伪的尊敬和更强的物欲,毫无安全感可言;游戏玩得不好的,平淡一生,因没有得到而失望不已,失业和通胀的恐惧驱使他完成每日机械化的工作,毫无乐趣可言;或许他们仍希望自己子女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然后把这个滥游戏继续套在了儿女的脖子上。他们都太沉迷于游戏之中,不知道这无非一场戏。当然这个游戏,是被精心设计的,你或许不能不参与,不能不投入。
    但为什么我们不得不呢?这场游戏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无非利用人性而已,包含人性的恐惧、贪婪和比较。没有这些元素,游戏将自动解除。我们能跳出游戏吗?其实这个游戏并不新颖,也并不好玩,我们只是深陷其中而混不自知。这个游戏的设定,只有少数人能晋级,而且游戏的初始设定就已经缺乏公平,起点的不公平注定了游戏的失败。所以问题已经很明显,我们能跳出这无聊的二手游戏吗?     不去体验那虚假的、僵死的、生硬的游戏,而去真正过那种活生生,充满生命力的人生。突破这无聊二手游戏的关键点在哪里?游戏程序里存在着它本身的缺陷,BUG和病毒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罢了。程序的核心就是恐惧和死亡,如果你能直视死亡而突破恐惧,安住在不安全感之中,那么你就会立即脱离游戏的束缚。与其被动地走进坟墓,不如主动地迎接死亡。这个死亡,非身体之死,而是心理之死,恐惧的死亡,比较的消失,物欲的破除,然后在这一刻,我们一起感受那活跃的、崭新的、充满新鲜和原创性的当下人生。    让我们一起探讨跳出二手游戏的人生是否可行?我们不需要大大的房子,只需要一张简陋的床;我们不需要耗能的名车,只需要一辆脚踏车或者电瓶车;我们不需要山珍海味,吃不起肉可以吃素,吃不起素可以去饿肚子(其实现今街上扫地的大妈也能有温饱了);我们或许也不需要女人或男人,单身的我们可以自己跟自己结婚,性需求可以靠自己的右手,这是完全的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当然,我们大多的人还不至于落魄到如此境地,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恐惧呢?恐惧源自于时间和你那满脑子的胡思乱想,都是从小的教育和社会强加给我们的。
    给你五分钟,你什么都不做,你会看到满脑子在自动演绎着过去和未来,里面充斥着恐惧,而那些都不是当下这一刻。当下这一刻,你没有理由烦恼和困惑,只要你接受现在的真实存在,不去贪求也不去反抗。其实,我们作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也不去想变成名字后面弄上好些个头衔的人物,并且有真正的自知之明,他可以活得非常快乐。想想是谁告诉你活着一定要努力奋斗去夺取成功?告诉你成功之后一定会有幸福存在?成就之中难道没有辛酸和哀伤?难道成就那不实的理想,比了解失望之后的悲伤更重要吗?甚至到底有没有成就这样东西?还是它只是人类追求的一个观念而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不费力而潇洒地活着,如此而已?

四、学习不是背书、考试和找工作

    我们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寻求人生的真理,了解经济学是为了与真理走得更近,而经济学的考试和记忆与真理却一点关系都没有。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学习是什么?除了背书考试,强迫式的记忆和做题,我们的头脑中一无所有。而这些东西似乎计算机只要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超过所有的大脑容量。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却学着机器做的事情。努力背书考试,向学习最好的学生看齐,而那个所谓的好学生只不过记忆力和做题能力强一点罢了,他也无非是个性价比更高的机器。然后,我们期望着大学毕业能够找份跟别人相比更好的工作,而学习的内容都成了实用主义。上经济学课问的最多的问题,无外乎“经济学学了有什么用”,更有甚者“经济学能不能帮我赚更多钱”。经济学显然没有工科的课程实用,通常也不能保证赚钱。经济学往往不经意的就被曲解和滥用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经济学。经济学都说了人是假定自私自利的,所以我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亚当·斯密都说了: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会导致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被他给忽视掉,因为这个理论不能支撑他的行动。人们总是挑着经济学里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去解释自我和理解社会,以偏概全成了家常便饭。

    醒醒吧,跳出这个无聊的二手游戏,从什么开始呢?与其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不如主动给自己洗脑。目前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记忆,考试和比较,它浪费了我们的青春,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迟钝,让本来单纯的心灵越来越不敏感。知识是必须的,但当知识变成了传统,同时也就变成一种障碍,将你的思维塑造成特定的模式,你陷在其中将永无自由。对于数学、历史、化学、物理、政治、经济,尤为可笑的是一门外国语言,盲目的填塞和记忆,只会使一个年轻人的思想呆板、头脑迟钝、精神颓废、毫无正气。从某种角度来看,年轻人还不如去踢踢球,亦或者玩一款有意思的网络游戏,比如去偷个菜而不执着于偷的心。
    有时候,年轻人也会发现这个无聊的盗版人生游戏的局限。青春期的骚动,荷尔蒙的分泌,偶尔会激起叛逆和对人生的质疑。但因为没有良好的指引,他们不是走入极端去反抗,就是最终麻木地接受现状。年轻人有哪些选择?能力强的接受现实和无聊的二手游戏去拼搏;能力差的选择逃避,痴迷于更虚幻和颓废的网游或者其他娱乐;参加工作以后,有些本钱了就借助于酒精,香烟,du品和性去麻痹自我。

    我们可以憧憬一下不久之后的未来,有了计算机、网络和机器人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将能代替人类所有的重复式和机械化的工作,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到那时,目前的人类劳动和工作几乎全被替代,人类还能做些什么?剩下的也许只有娱乐和觉悟人生,前者是逃避,后者是直面自我。我们会选择哪个?从现在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的年轻人或许会选择娱乐,而娱乐业显然将成为未来最盈利的第一大产业。

五、来一场内在的“文化大ge命”

    我们应该需要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一场内心而不是外在的“文化大ge命”!与其被动地接受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如主动地选择洗心革面,将过去的思维模式和心灵枷锁连根拔起。毛时代的文化大ge命,以外在的形式展开,破除了很多外在的权威和乱象。但因为“文化大ge命”的外在性、被动性和形式化,最终没能给国人带来真正的幸福,真理与我们远去。借用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话“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要知道世界就在你我的心中。所有的经济和社会乱象,我们不能够仅靠外在的改革或ge命来解决,这已经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
    其实社会和经济的混乱源自于我们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内心的恐惧、比较、贪婪和冷漠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乱象,而经济的起起落落也无非是这些冲突的外在体现。我们怀疑外在和内在的一切,顺带质疑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什么要去强迫自己适应社会,为什么一定要有被别人设定的无聊的理想?这些无非都是冲突和矛盾的变种表现。

    教育的意义是要帮助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远都做你自己。不论你是丑或是美、羡慕别人或嫉妒别人,永远都要做你自己,并且真的去了解这一切。做你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你总认为自己是卑微的,如果你能把自己变得神圣一定很棒。但是它永远不会发生。如果你认清真正的自己并且了解它,那么在这份深入的了解之中,你就开始蜕变了。因此,自由并不在那些想把自己变成不同的人身上,也不存在于做你碰巧想做的事,更不是跟随传统、父母或老师,而是在每一个刹那了解你自己是什么。只有当你对必须“成为某某人物”的这个观念加以革新,这才是惟一的ge命,它会带领你得到这份不寻常的自由。去发掘这份自由,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受教育的重点就是学习独立思考,然后你才能从文明和传统的桎梏中解脱,不会被群众的共同意志或是某个人的愿望所左右。如此你才能保有一颗清新的、热切的心,用其去发现什么是真理,并从中发展出真正的智慧。

    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让人心从已知的事物中解脱,使它能随时发现新的事物。有个伟大的数学家曾经说过,他为解决一个难题,头痛了好几天也找不到答案,有天早上,当他和平常一样在散步时,忽然知道了答案。他究竟是怎么样知道这个答案的呢?因为当时他的心非常的静,因此能够自在地看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显露出了答案。一个人必须拥有解答问题的知识,但是他又必须超越于知识之外才能得到解答。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中学习,并且累积各种知识和学问,但是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安静,如何从生活中的烦恼与混乱中抽离,如何不让问题在脑中生根。学习绝不是记忆、模仿、跟随、顺服。只有一颗不累积的心,它每天、每分钟都从旧有的习性中重生,这样的不断学习的心必须拥有无穷的空间。然而,我们的心却经常被时间累积的东西填满了,很难真正地学习。所谓的“以时间换空间”,即是通过摆脱过去和未来作为时间的束缚,安住于现在而“宁静致远”,由此换得当下的心拥有无穷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学习去主动迎接死亡,让过去的记忆和思想在心理上死亡,每天都给自己彻底洗一洗脑子,然后当下这一刻,不带着旧有的创伤和回忆,毫无成见地活在崭新的此时此刻。去仔细观察你和大自然,你和他人,你和社会的关系,并从中体会到自我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这样的生活始终是新鲜的,是充满活力的,是创造性的初体验,它没有任何的逃避;这样的人生没有权利与地位、享乐和痛苦,那些都是游戏制造出来的二手体验。我们经过这样的学习,摆脱机械化的、僵死的、程序化的二手人生。
    我们活着,好像以前从来没有活过,脱离外在矛盾的束缚,活出内心的自由。如此,我们爱着不带有一点情绪,充实的人生安住于不安全的现实。生活的精彩来自于从已知中解脱,在未知中重生。这样的学习,不靠书本,不靠老师,不靠证书,不信任何宗教、主义和信仰,通过质疑一切,不否定不顺从,而保有一颗始终纯洁和年轻的心。相反,年长的人和年老的心会停止质疑,他们的心已经被既有的知识和别人的意见塞满,他们接受了传统,然后就陷入传统中。只要你不停地发问,你就是在突破,但是当你开始接受时,你的心理上就已经僵死了。所以在你的一生中,不要接受任何一件事,你必须探索与研究,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它根本没有止境,这种心是不会死的。

    写了这么多,就到这里吧!我并不期望能唤醒你,其实仅以此文提醒自己,附加着跟需要觉醒的你们中的少数人分享。这是一个人生不可缺失的旅程,希望有人跟我一起同行,旅程中没有老师和学生,有的只是同样寻求真理的心。就算没有人,我也不怕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