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读研一年生活费:探访时代的印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08:39
www.xawb.com 2006-05-29

毛泽东塑像———一个时代的印记。
□文/图记者吴飞实习生陈晓波
作为特定历史的产物,毛主席塑像无可争议地成为一个时代印记,但随着其政治符号意义淡出历史舞台,它在种类繁多的城市雕塑中已难觅踪迹。而如今依然矗立在关中平原最西端的一尊铁水浇铸的重达53吨、相当于5层楼高的毛主席塑像,也隐含了一个时代的秘密———
时代的印记
凡是经历过“文革”那段特殊岁月的人,都对雄伟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有着特别的情感。作为上个世纪特定历史的产物,毛主席塑像曾经风行一时,几乎存在于中国各个城市中,无可争议地成为一个时代印记。但随着其政治符号意义淡出历史舞台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城市雕塑的毛主席像已是难觅踪迹。
38年前的激情年月里,一群单纯而热情蓬勃的工人,在关中平原最西端以精湛的工艺,将一座用铁水浇铸、重达53吨的毛主席塑像竖立了起来。或许,由于当初付出了巨大心血,工人们在后来全国性的拆除活动中将塑像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这尊伟岸、高大的毛主席塑像虽历经岁月的风雨剥蚀,但仍耸立如初,成为中国城市中有幸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
这尊毛主席塑像矗立在宝鸡市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原秦川机床厂)子弟学校南侧的公路中心。其复杂的工艺,精良的材质,惟妙惟肖的形神,令人叹为观止,初见者无不为塑像表现出的伟人气质所吸引而驻足。
塑像像高9米,底座高7.1米,分别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和党的生日。古铜色的塑像外表厚重而稳健,主席双脚并立,目视东方,右手与视线平行,同样直指东方,左手背于身后,手中拿着的军帽上一颗红色五星闪闪发亮,身穿的大衣衣角微微翻起,整个塑像似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颇具动感。
站在直径20米的副台上仰望,相当于5层楼高的塑像所表露出的不仅仅是主席伟岸的身影,透过它,人们似乎能依稀聆听到历史的回音。
重温铸造激情
在“文化大革命”最炽烈的时期,各地掀起塑造毛主席雕像潮流,以表达对领袖的崇敬之情,自1967年5月北京清华大学竖起第一座毛主席雕像,此后竖像风刮遍全国。
1968年7月,中央发出“七三”、“七二四”布告,强令武斗地区的工人回到工作岗位,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群众全面造反时代结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原秦川机床厂工人开始了铸像工作。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广大革命职工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深厚阶级感情,要求在我厂敬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型塑像,让我厂全体革命职工时时刻刻能见到自己日夜想念的毛主席,使我们的每项工作都能沿着毛主席挥手的方向奋勇前进!厂革委会、厂工代会坚决支持这一革命行动。”在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记者有幸见到了1968年秦川机床厂敬塑毛主席塑像的这份申请,申请文字中浓郁的“文革”语言特色,再次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
杨启攸,63岁,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厂返聘工程师,1968年8月15日至12月26日亲自参与了毛主席塑像的铸造和吊装工作。通过回忆,老人也再次重温了那段值得铭记的日子。
“顺应全国形势,厂里决定铸造毛主席塑像,塑像从选型到铸造,倾注了全厂职工的热情。”杨启攸回忆说,当时全厂一千多职工被动员起来,和石膏的、化肥皂的、搓麻绳的,各尽其职。塑像开始是按照一个小的石膏像按比例放大的,然后由厂里两个搞美工的人员负责做成九米多高的泥像,全厂职工再次被组织起来参观并提出修改意见。
泥像基本竣工的同时,其他人已做好了将其复制成石膏像的准备。泥像和石膏像的大小与现在看到的实物一样大,“在当时刚做出来时,那是相当壮观的。”老人说。
“石膏像被从上到下基本平均分成四段用来铸模。当时没有这么大的场地和用于铸模的沙箱,只好在地上挖了一个将近5米深的大坑用于铸造。铸造沿用老的铸造工艺,采取组形铸造方法。”杨启攸老人一边说一边比画了起来,分割好的石膏像用来充当阳模,在黏土沙上塑出外壁,然后采取手工刮取的方式让石膏像外部变薄做出内芯,内芯与外壁之间相差30毫米,熔化的铁水便从空隙中注入冷却塑型。
据老人介绍,塑像每一段的重量都在十五六吨上下,在那个年代的技术条件下,绝对算得上是超大规格的铸造。由于条件限制,当时使用的黏土沙强度较低,在调运过程中经常出现损坏,塑像的成功铸造几乎完全是依赖技术工人手工刮沙塑型完成的,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是超过技术极限的。即使在现在看来,塑像的工艺水平也是相当领先。
“意外”险酿政治问题
通过现有的资料,记者核实出当年参与建设的土建设计者为肖道根,铸造工艺负责人叫郭记泉,方国斌、杨启攸、俞大伟、赵国栋、孟石如、方嘉友等具体参与了塑像铸造。
与同时代用不锈钢、玻璃钢、石刻、水泥等材质建造的毛主席塑像相比,秦川机床厂铸造的这尊塑像是相当成功的。而杨启攸老人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披露出铸造过程中曾出现过的一次“意外”,这次“意外”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和及时补救,而没有被“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
由于是分段铸造,塑像最上面一段从胸部到头部的高度在三米以上,使用的铁水量大,浇铸压强相当高。当时熔炉的最大产量是5吨,对于每段十几吨的铸件来说,需要浇铸两炉以上的铁水,两次浇铸的间隔时间也在数小时以上。
浇铸塑像最上面一段时,过大的压力使铁水流失,导致该段塑像没有浇铸完全。最“要命”的是,没浇铸完全的部位恰恰在主席像的头部,一些在现场的工人当时就跪倒在铸件前面,甚至放声大哭起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问题,极有可能被‘上纲上线’成为政治问题。”为了补救,铸造工人连夜重新赶制了一个塑像头部。杨启攸和其他三名被专门挑选出的“根红苗正”的工友,奉命一起切割掉铸造失败的塑像头部。他们被同事反锁在车间内,直到三天后将塑像修复完毕。
“原本设计分为四段的毛主席塑像,实际上是由五段构成的,头部是我们后加上去的。”杨启攸说,这个秘密在好长一段岁月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工友知道,流失掉的三吨多铁水如今还埋在铸造车间的地基里。
承载的历史无法复制
对于负责设计、铸造、吊装、土建的人员姓名,杨启攸老人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在那个被他称为“拼了的”激情年代里,所有参与建造工作的人全部是义务劳动。塑像底座的大理石是外单位无偿提供的,吊装用的起重机也是外单位无偿支援的。“当年就没有‘接待饭’那个概念,是本厂职工凑的饭票才解决了外单位工友的吃饭问题。”杨启攸回忆道。
“文革”主席雕像是那个时代的见证,随着时间推移政治色彩越来越淡化,而艺术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有幸保留下来的像,被有些地方列为文物。
根据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工作部部长王拉祥的回忆,厂里的毛主席塑像在“文革”结束后的拆除风中也险些毁掉。当时厂里已经将拆除的脚手架搭好,但工人们怎么也不忍心下手,于是就在脚手架外部搭起一层篷布。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风头”似乎过去了,工人们才将脚手架卸掉。主席像不但没有损坏,工人们还借机将其维修了一遍。
自从塑像建成以来,经过多次维修保养,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前夕,秦川厂花费40余万元对其进行了一次大的维护,将副台的水磨石地面和铸管栏杆更换成大理石和花岗岩材料,底座表面材料也进行了更换,塑像重新修缮。
1999年前后,有香港客商看中了塑像的文物价值,提出要以1400万元港币的价格收购,被厂方回绝。铸造厂的技师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工艺将塑像复制出来其实只需要400万元左右,但原塑像承载的历史印记却无法复制。2004年3月,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上报宝鸡市渭滨区旅游局,将塑像申报为县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