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1型护卫舰:十二个被误解的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3:42
十二个被误解的名言 

误读一:“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布莱德利  

      过去上小学的时候知道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使美国人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长了人民的威风,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也不得不承认了失败。
        但是,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布莱德利这段话的前半句没有了,也就是前提条件没有了:“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误读二:“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她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接受这句话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伟大的洋人对中国有如此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都感觉到自豪。况且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觉颤抖。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段话没有结束,“她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她睡下去吧”



误读三:“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小的时候,老师总是用这句话来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且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这句话。
但是,老师和教材却偏偏漏掉爱迪生后边那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误读四:“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过:“上帝不掷色子”。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原理。但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虽然爱因斯坦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信这个上帝不限于基督教的,而是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论”就好像是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
        现在看看教材中是如何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学,是因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如果这样还不能说服你,大家可以去统计一下诺贝尔奖获得者里有多少人是不相信上帝存在的。



误读五:“存在既合理”——黑格尔

      “存在既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也为之困惑,但并没有去追究,认为黑格尔的意思就是: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的必要充分条件。
        这个误解都是来自旧版本的黑格尔著作的翻译版。完全的翻译应该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误读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原话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时只有句断,还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有人编篡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为典型的愚民权术论。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把这句话读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与孔子“有教类”的理论相符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就具有了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误读七:“以德报怨”——孔子  

      原话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误读八:“无毒不丈夫”——民间谚语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误读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自《论语·阳货》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误读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呵呵,圣人们其实也不是自认为高高在上的,他们其实也很现实。


误读十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要是以字面意思理解的话,还以为是老子在骂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有些人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他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误读十二:“相濡以沫”——庄子《庄子·大宗师》

      这条其实误读的好!原意还是需要按原句的上下文来理解的,我们来看看原句:“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庄子》 “大宗师”篇中的一个故事: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相互湿润,以求生存。鱼的感情虽然真切,也令人感动,但毕竟是无益之举。靠着呼吸和唾液的一点点湿气,也许鱼可以多活一点时间,然而那毕竟不是大泽,鱼终究还是脱离不了死亡的命运。当死亡真正降临时,这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庄子一向提倡顺应自然,认为与自然合二为一才是人的至高境界。人如此,鱼如此,天地万物都应如此。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心无挂碍,达到绝对自由的地步。鱼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彼此相忘,各自在水中自由的生活,至真至纯,自然就不会有相濡以沫,当然更不会有随之而来的悲喜之情。庄子的原意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庄圣人在这里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了,有很严重的因噎废食倾向!试想人如果抛离感情活在世上,那还不行尸走肉一般~夫妻间如果不相濡以沫,如果遇到困难了,那还不直接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