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纸箱设计图:本·拉登抓捕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4:14

  
本·拉登(1957-2011) 
  
自从2001年基地组织发动针对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重要目标的
9.11恐怖袭击以来,本·拉登就成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头号敌人 ,一直遭到美国的追杀。 10年来虽然他一直没有公开露面,但却不断出现据称来自本·拉登的录音。
 
 十年屡次错失良机  追踪神秘信使  十年来美国一直在搜寻本?拉登,并有六次错失了良机。

2001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密布洞穴的托拉搏拉山区逃脱

美军的追捕。 一年后,通过审讯被中情局扣留的基地组织

成员,美国得知本?拉登一名信使的假名。这名信使是911

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的门徒,

也是已被捕获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法拉杰?利比的忠实

助手。 

 

然而直到2007年,美国才知道这名信使的真名。此后中情局

开始寻找他,但此人却踪迹难寻。2009年2月,帕内塔就任中

情局局长。直到那时,美国情报人员才偶尔瞥见了这位和其

兄弟一起工作的信使。但这两人非常小心,始终没有暴露自

己的行踪。


 


  小布什站在9.11恐怖袭击废墟上,向美国民众发表演说。 

 

 

一通电话现踪迹


 

据美联社报导,本?拉登这位心腹信使透过电话与1名受到

美国情报单位监视的人交谈。当时电话被追踪到的地点并非

本?拉登藏身处,但已足使美国情报官员找到此信使并加以

监视。 

2010年8月下旬,中情局最终跟踪这位信使迳直到达了他的居

住地,也就是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处建筑,阿伯塔巴

德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64公里。 

 

 


   阿伯塔巴德的神秘建筑。

 

 

阿伯塔巴德的神秘建筑

 

 

美国于是对阿伯塔巴德这处建筑群展开密集的调查。来自

中情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的团队利用卫

星和其它监视设备对它进行了研究,并每周向帕内塔提交

一次最新情况报告。


据悉,这幢建筑物建于2005年,位于阿伯塔巴德市郊一条

狭窄的土路末端,价值达100万美元。主体结构是一栋三层

楼房,临街的窗户很少。还有一堵4.2米高混凝土高墙,以

防其外人看到内部。

 
据《纽约时报》报导,整幢建筑没有电话接入,也没有互联

网连接。情报人员甚至无法通过翻捡垃圾寻找线索。因为和

所有邻居们不一样的是,居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人们都是自

行焚烧处理垃圾。一位美国官员说,情报人员一看到它,就

知道其中有问题。




  本·拉登首次现身电视,承认自己策划了9.11恐怖袭击。

 

 

调查深入  报知奥巴马


 

2010年9月,奥巴马听说了这处建筑群,并得知里面可能住

着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那位信使及其家人,以及他的兄

弟一家。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很显然阿伯塔巴德这座壁垒森严的综合

体建筑是为隐蔽某位不希望外人看到自己的人所建的。到2010

年秋,美国情报人员已经知道这幢建筑内有22位居民大都是

本?拉登最信任的这位信使的亲属。这位“信使”是本?拉登

的心腹,专门负责在基地组织领袖和基地组织的全球“朋友”

间传递信息。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5月1日晚间宣布,“基地”组

织头号领导人本·拉登当天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军击毙。 

 

看不见的第三个家庭


 

情报人员还发现,楼里住着一个成年男性,因为他从不露面,

情报人员不知道这名男子长什么样,但知道他住在里面,还

有一名可能是其妻子的女性以及不止一名孩子;就是说住在

这幢建筑物里面的还有第三个神秘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从

未离开这处居所。他们认为这个家庭与本?拉登的家庭相符。 

2010年11月,帕内塔下令全国反恐中心提出10个方案,以更好

地了解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到底是什么人。反恐中心递交了38

个方案,但考虑到打草惊蛇的风险,只有少数可行。

 

 


  本·拉登在被击毙前的藏身之处。


 

成功概率仅60%  仍决定冒险


 

大家认为除了本?拉登,不可能会是其他人躲在那幢房子里。

但证据仍不充分,有人猜测也可能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

瓦希里藏身于此。 

但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在2010年12月认定,已掌握的情报已经

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采取行动。他和国会议员举行了一

次秘密会议,希望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资金对那处建筑群展开

大规模情报搜集。 

帕内塔于2010年12月从国会拿到钱后,中情局分析师对于本?

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仍然没有统一意见。一些人认为可能

性有60%,其他人说是80%。但帕内塔认定,即使本?拉登住

在那里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美国民众也会支持展开行动。

 

 


  本·拉登被击毙之处的卫星图片。

 

制定行动方案:轰炸还是突袭?


 

2011年2月,帕内塔和美军特种部队司令部负责人威廉?麦

克雷文中将会面,要求派出一支小团队来制定行动方案。 

开始时,美国偏向轰炸的行动方案。这种方式会让美军的

风险降到最小,最有可能击毙居住在这座综合体建筑里的

所有居民,但同时也可能摧毁证明本?拉登潜伏在这座建

筑里的任何证据。 

另一种方案是动用直升机发起突袭,那种情况更复杂,难度

更大,美军伤亡风险也更高,但更有可能拿到本?拉登确实

藏身在这座建筑里的证据。

 

 


 

  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藏身处的示意图。

 

 

奥巴马:机会来了!


 

由于上述这些风险,以及缺乏本?拉登确实藏身于此直接证

据,并且无法全部确定这座建筑物内居民的真实身份,美国

总统奥巴马的顾问们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产生了分

歧。最高国家安全顾问们曾于3月14日在美国“战情室” 向

奥巴马介绍了这一情况。他们说,这座综合体建筑里有一个

重要目标,极有可能是本?拉登。

奥巴马于是对顾问们说,机会来了!


 

  美军袭击之后,拉登的卧室内。

 

 

奥巴马批准进行突袭


 

两周后,奥巴马对其国家安全顾问团队说,希望他们开始进

行对这座建筑的袭击演习。于是顾问团队在阿富汗建造了一

个该建筑物的实体模型,以充分考察袭击演习的成效。 

4月份,帕内塔每天都要召开会议,他表示必须查明这座建筑

里到底有些什么人。 

4月19日,帕内塔对奥巴马说,美国中情局认为本?拉登在那

里。其他顾问则向奥巴马介绍了袭击行动的准备工作,包括演

习的情况。 

 

奥巴马让他的顾问们假定这是实现计划目标的一个良机,并说

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同一天(4月19日),奥巴马对突击

式直升机攻击行动给予了临时批准。

 

 


  奥巴马与顾问及官员们通过视频了解到最新行动进展。


 

奥巴马授权进行突击行动


 

4月29日早上八点,奥巴马在白宫外事接待室召集国家安全

顾问多尼伦、白宫幕僚长戴利和白宫反恐首席顾问布伦南开

会,对行动进行了授权。 

帕内塔给美国海军上将麦克雷文打电话说,朋友,一切由你

掌握,给你献上我最衷心的祝福,而我能做的就是为你祈祷。

 

 


  奥巴马与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商讨局势的发展。


 

奥巴马下达行动命令


 

周日(5月1日)上午,奥巴马给这次军事行动下达了最后命

令,此前由于天气原因,行动被推迟了24小时。帕内塔去了

教堂。奥巴马打了九洞高尔夫。


 

 

  其中一架参与行动的黑鹰直升机坠毁。


 

惊心动魄:一架直升机撞地 

 


周日夜幕降临后,几架美国直升机将特种作战部队一支分队

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带到此处。由于建筑物高墙造

成的“涡旋”,一架直升机重重撞向地面后严重受损,这堪

称美国此次军事行动最令人揪心的时刻。 

突击队员用了40分钟时间边开火边搜查这座建筑的每一个部

份。最后在主楼的二层和三层找到了本?拉登及其家人,并

开枪击毙了拒绝投降的本?拉登。

 

 


  在突击拉登的行动中,奥巴马一直对前方进行着实时监督。

 


白宫全程监控  度秒如日 

 

帕内塔在七楼由会议室改成的作战指挥室里监控此次行动。

同时奥巴马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在白宫战情室实时关注行动

的进展。布伦南说,当时感觉像是度秒如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副总统乔?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及其他安全官员正在观看刺杀本?拉登行动实时视频传送。


 

确认尸体


 

美东时间周日下午3点50分,奥巴马首次得知本?拉登的尸体

得到了初步确认。晚上7点01分,奥巴马获知这具尸体“很有

可能”是本?拉登。 

本?拉登的尸体不仅得到了突击队的确认,也得到了他一个妻

子的确认。中央情报局专家对比了尸体图片和公开的本?拉登

照片,以95%的把握确定这就是他。周一上午,DNA分析表明,

尸体的DNA和本?拉登多名家庭成员的DNA“100%”相符。

 


 

  本·拉登的死讯传出后,很多人自发到白宫外庆祝。


 

海  葬


 

按照死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安葬的伊斯兰传统,本?拉登的尸

体在周一被海葬。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遗体被

装在一个负重的袋子内。一位军事官员宣读了准备好的宗教

致辞。致辞结束后,遗体被置于一个准备好的平板上,然后

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随之滑入海中。

 

 


  参加庆祝的人挥舞美国国旗,并高呼“USA USA”。

 


 

  
观察人士警告说,本·拉登的死并没有消除激进伊斯兰武装对

美国目标的威胁,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袭击。所以反恐斗争

还将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万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来源:  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