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契卡在线观看:关于宿迁市开展创业文化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3:08
11月2日举办的第四届宿迁创业文化节“创业文化论坛”上,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主任、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江苏社科联副主席、江苏经济学会会长顾介康,以“宿迁创业文化与宿迁跨越发展”为主题,对宿迁三年多来创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深刻阐明了我市开展创业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对宿迁创业文化建设做出了“五个坚持和五个结合”的高度概括,并对我市的创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些论述对于我市进一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全文予以发表。
编者按
在2006年,宿迁市委、市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宿迁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依据《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推进“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自主创业,加快宿迁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开展创业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每年举办一届创业文化节的决定。三年来的实践证明,举办创业文化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是宿迁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高明的科学决策。
回顾三年来宿迁市举办创业文化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出:一是指导思想非常正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保证了创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目标任务非常明确。以丰富和发展和谐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目标,以构建有利于创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根本,积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创业观念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认理讷言向明理敏行转变、由守业守旧向创业创新转变、由重义轻利向利义并重转变、由大而化之向精心精细转变,着力激发创业动力,开启创业智慧,促进创业实践。三是节庆主题非常鲜明。坚持每一届创业文化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第一届是启动之节,以“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为主题;第二届以“创业在于行动”为主题;第三届以“创业我成功”为主题;这一届以“宿迁创业文化与宿迁跨越发展”为主题。由于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每次节庆活动都有新的创意、新的内容,使创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四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开设创业文化论坛、沙龙,进行创业培训,评选创业之星,观摩创业园区,开展创业文化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入耳、入脑、入心,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五是实际成效非常明显。广大干部群众创业激情有了新的激发,创业理念有了新的提升,创业本领有了新的提高,创业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创业实践有了新的拓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形成了全民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这几年宿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连续成功举办创业文化节、不断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个“五个非常”充分说明,宿迁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决策,经过实践的检验,是完全成功的。
宿迁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全民参与,连续成功举办创业文化节、深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不仅在江苏是唯一的,而且在全国也不多见。许多人认为,文化属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虚”的东西比较多,很难做实;搞形式的东西比较多,很难有实际效果。但是,在宿迁市,创业文化却能唱响、做实,普及城乡,深入人心,既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有绩有效,这是什么原因?我想,是否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是创业文化建设,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业文化是民生文化,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所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创业文化完全符合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思想、文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是创业文化建设符合宿迁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宿迁历史上,是有着比较好的创业文化传统的。在古代,西楚霸王项羽为创帝王之业,曾雄极一时,虽然最后败于垓下,自刎乌江,但他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反抗暴秦、逐鹿中原的英雄气概还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在现代,无数革命先烈为创新中国的建国大业,在宿迁大地上浴血奋战、英勇献身,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是应该由后人所继承和发扬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创造了“沂涛经验”、“淮北大寨”。在改革开放之初,上塘公社垫湖村农民为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冲破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搞起了“包产到户”,这种敢为人先、敢试敢闯的行动正是农民自主创业精神的体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耿车乡的干部群众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和清一色公有制的束缚,“五轮齐转”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当时在全省全国都有影响的“耿车模式”。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宿迁这块地方倡导和建设创业文化,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贸然之举,而是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三是创业文化建设符合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地级宿迁市是1996年新组建的,基础差、底子薄、时间短,一切从零开始,所以宿迁市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创业过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宿迁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在外界的形象也不断提升,初始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如果说建市10年来是处在“创业建市”的发展阶段,那么今后一段时期则是“创业兴市”的发展阶段,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业强市”的更高发展阶段。在新的阶段要实现“创业兴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提高创业的层次和水平,其关键又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正是适应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
四是创业文化建设符合宿迁市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创业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共同要求。由于多种原因,生活在宿迁大地的老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穷则思变,关键在通过什么途径求变?宿迁市建市以来创业发展的实践,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借助外力帮扶求变很重要,但长远的发展还得靠自己;外出打工可以小富,只有自主创业才能大富。这样,在很多群众中开始出现了创业致富的冲动,也涌现出了一些创业致富的典型。但对大多数群众来说,解决了想不想创业的问题之后,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又面临着敢不敢创业、会不会创业、能不能创业这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转变创业理念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高创业本领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优化创业环境的问题。而建设和发展创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所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和赞成。总之,宿迁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全面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决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了宿迁市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适应了宿迁市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创业致富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的认同,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总结宿迁市三年来举办创业文化节、全面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从工作上来说,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否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结合”:
第一,坚持各级干部、基层企业、广大群众相结合,实现对创业主体全覆盖。各级干部、基层企业和广大群众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宿迁”的主体,是在宿迁大地上创新、创业的主体,当然也是建设和发展创业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建设和发展创业文化所要教育、引导、改造的对象。为此,宿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创业文化的三大目标,这就是通过全面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就是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根本观点和“你创业、我服务”的政绩观,把服从于创业、服务于创业作为第一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所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营造和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做外来创业者最诚心的帮办者,做本地创业者最热心的支持者,把帮助、支持创业者成功作为自己事业上最大的追求和最好的政绩;在农村村组和城市社区工作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服务创业,而且更要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能人创企业”,就是鼓励、引导、支持有创业冲动和创业能力的“能人”创办自己的企业,为自己创业致富,为群众就业致富,为社会积累财富,并以自己成功创业的实践,带动更多的人走创业致富的道路。“百姓创家业”,就是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家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办自己的家业,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这样,把各级干部、基层企业和广大群众敢于创业的内在动力和乐于创业的奋斗精神充分激发出来,把善于创业的智慧和能力开发出来,才能在宿迁大地上真正形成全民自主创业的新局面。可见,坚持对创业文化和创业实践的主体全覆盖,使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变成各级干部、基层企业和广大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实践的过程。这应该是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二,坚持培育创业主体与优化创业环境相结合,促进创业文化转化为创业实践。实践表明,要在一个地区形成全民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必须有众多的创业主体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正是基于这样认识,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思想文化层面上,也不搞空洞的说教,而是紧密联系创业实践的需要,着力做好两篇大文章,一是“以文化人”,着力在培育众多的创业主体上下功夫;二是“以文化境”,着力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在“以文化人”、培育创业主体上,着重解决好想不想创业、敢不敢创业、会不会创业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引导群众克服足于温饱、小富即满的思想,激发大家追求自身富裕的内在动力和创业激情;引导群众认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的特点和规律,克服安于现状、怕冒风险的心理障碍,激发大家敢试敢闯、敢冒风险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开启群众的创业智慧,提高群众的创业本领。从而,把普通劳动者转化为新兴创业者,把初始创业者发展为二次创业者,把外来创业者吸纳为本土创业者,把有创业潜力者培育为未来创业者。在“以文化境”、优化创业环境上,深入开展“你创业、我服务”为主题的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和机关各部门树立“服从创业大局、服务创业实践”的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创业、为了一切创业、为了创业一切”的工作目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营造有利于全民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从宿迁的实践来看,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重在确立“创业富民、创业兴市”的鲜明导向,弘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形成崇尚、鼓励、支持创业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重在降低创业成本,减少创业风险,使创业者有钱可赚、有利可图,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服务环境,重在引导党政机关各个职能部门想创业者所想、急创业者所急、应创业者所需,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工作流程,为创业者成功创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法制环境,重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健全和完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人文环境,重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为吸引、容纳各级各类人才来宿迁创业提供最佳的条件,形成外来创业者和本地创业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几年来,宿迁市坚持培育众多的创业主体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相结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从而把创业文化真正转化成了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这应该是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又一条重要经验。
第三,坚持集中性的节庆活动与经常性的教育引导相结合,建立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文化人”,如细雨润物,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以文化境”,要靠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长期坚持的过程。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用创业理论武装人,用创业的精神激励人,用创业的智慧开启人,用创业的典型引导人,用创业的制度规范人,同样也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为此,在组织领导上,宿迁市成立了创业文化建设联席会议,统一部署创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县、区创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创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宿迁创业文化建设纲要(2006~2010)》、《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建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者协会、创业互助联盟、创业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努力构建党委政府引导、创业者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服务网络。在各县、区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这就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创业文化建设长期、有序、有效地推进。在工作上,一方面,统筹安排好每年的集中性活动,即二月份的创业培训月、七月份的创业指导服务周、十一月份的创业文化节,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形成社会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做好经常性的深入细致的推进工作,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将创业文化送入乡村、送入社区、送入企业、送入学校,做到“广播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画面,报纸天天有文章,网络天天有内容,民间天天有议论”。这样,既有集中性的“高潮”,又有普及性的“微波”,就能将创业文化建设波浪式地向前推进,真正收到入耳、入脑、入心的功效,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创业文化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地实践。应该说,这也是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坚持广泛宣传发动与典型引路相结合,增强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干部服务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同时,运用典型推动全局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这对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培育创业主体,促进全民创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像宿迁这样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由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的程度不高,许多干部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开放意识淡薄,而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有些群众安于现状、乐于温饱;有些群众想富而怕冒风险、不敢创业;有些群众想创业而苦于无门、缺乏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以文化人”,将创业文化转化为广大群众的创业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典型引路,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为此,宿迁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同时,一方面,用外地创业者的成功经验启发群众,在第一届创业文化节上几位浙商的发言,在全市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用本地创业者的生动实例教育群众,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群众实践中产生的先进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实在生动,可学可效,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广大群众从这些成功创业者的身上,感悟到了创业才能致富的深刻道理,感悟到了创业必须发扬敢试敢闯、敢冒风险、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感悟到了只有在创业实践中才能拓宽思路、找到门路,积累经验、增强本领。各级干部也从这些成功创业者身上体会到了广大群众创业致富的强烈愿望,体会到了群众自主创业的艰辛,体会到了群众对优化创业环境的诉求。生动鲜活的实例,可学可效的经验,大大激发了群众自主创业的激情和信心,也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服务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动和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成功创业者,并成为宿迁市创业兴市、创业富民的中坚骨干。
第五,坚持尊重群众实践与开展理论研究相结合,不断提升创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以弘扬创业文化来推动全民创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创业文化建设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广大群众创业实践的需要展开的。在实际工作中,既善于用创业文化理论、观点教育群众、指导实践,编写了创业文化的《概论》、《读本》、《指南》、《教材》,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又注重总结外地特别是本地群众创业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举办论坛、沙龙、研讨会,在理论上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发展创业文化注入有宿迁市特色的新内涵。正是坚持了尊重群众实践与开展理论研究相结合,既促进了创业实践,又丰富了创业文化,取得了很好的双重效果。
三年来,宿迁市推进创业文化建设、促进群众自主创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实践在发展,认识要深化,理论要创新。市委、市政府确定本届创业文化节以“宿迁创业文化与宿迁跨越发展”为主题。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在对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完全符合创业文化建设和创业实践发展的需要。据初步调查,我们认为,围绕“宿迁创业文化与宿迁跨越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提升宿迁市创业文化和创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有许多问题特别是以下三个问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深入研究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更好地推进创业文化向创业实践的转化。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市委、市政府从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创业文化提升到主体文化的地位。创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全面推进创业文化向创业实践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三年来宿迁市弘扬和实践创业文化的情况来看,是否可以从八个方面来研究和把握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创业文化的思想性。文化属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思想性是包括创业文化内在的一切文化的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发展理念,激发创业精神。从宿迁建市十多年来艰苦创业的历程,联想到苏北其他市、县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实践,可以引申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洼地崛起、跨越奋进,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气、神。具体地说,就是要有“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志气、“自尊自信,争先进位”的豪气、“敢试敢闯,敢冒风险”的勇气、“审时度势,善谋良策”的灵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锐气、“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静气、“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士气、“求真务实,和谐稳定”的风气。“八气”齐备,焉有不兴之理!弘扬创业文化,最本质的要求就在于此。二是创业文化的利义性。创业文化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弘扬创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兴市的目标。所以创业文化注重“利”,追求效率效益,讲究有利可图。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讲创业,倡导遵纪守法致富,诚实劳动致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创业文化也注重“义”,追求公正公平,不能唯利是图。因此,创业文化的利义性,集中表现为效益与公平的结合、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统一。我们研究过许多成功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变化和理想目标的升华,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创业之初,追求的是摆脱贫困、富裕家庭;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自己富起来后,追求的是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企业做大做强之后,追求的是扶贫济困、回报社会。在这些创业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优秀的传统创业文化、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创业文化利义统一的新境界。从我们宿迁市泗洪县走出去的著名企业家、中国首善陈光标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典型代表。无疑这是宿迁创业者的骄傲,也应是创业者学习的榜样。三是创业文化的创造性。创业,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反映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了创业文化尊重创造、崇尚创新的基本特征。事业在创造中建立,财富在创造中集聚,经验在创造中积累,本领在创造中提升。这一点,意义自明,毋庸赘论。四是创业文化的时代性。创业文化古已有之。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都必然会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时期的创业文化无不打上当时的历史印记。这表明,创业文化具有时代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不断扬弃过去、与时俱进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弘扬创业文化,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入富民优先、科教优先、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等新的内涵。五是创业文化的竞争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全民创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而市场经济最根本的规律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这就决定了现代创业文化具有崇尚竞争的特征。市场竞争必须公平公正,所以现代创业文化强调创业者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竞争中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市场竞争必然会有风险,所以现代创业文化强调创业者既要有敢冒风险、敢于创业的精神,又要有未雨绸缪、化解风险的能力;市场竞争关键要看能否适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现代创业文化强调创业者要研究和掌握消费变化的规律,开发新的产品,创出优势品牌,实现由被动适应市场向主动引导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所以现代创业文化强调创业者要树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六是创业文化的开放性。创业的地点是有地域性的,但所创办的企业和事业,是不受区域限制的。这就决定了创业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对创业者来说,不仅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本地创业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要善于吸纳外地创业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有益经验。宿迁市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市外就是外”、“县外就是外”的理念 ,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方针,从苏南和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招引了一大批企业家来宿迁市投资创业。这些企业家不仅带来了项目、资本、技术和人才,推动了宿迁经济的发展,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创业观念和成功经验,大大丰富和提升了宿迁市的创业文化。可以这样说,这几年来宿迁本地涌现出来的众多创业者,大多数是在外来创业者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的启发、带动下才走上创业之路的。七是创业文化的层次性。从创业文化的内涵来说,包含了创业观念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创业制度文化,等等,各有其内涵。从创业者来说,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各有其要求;从创业环境来说,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各有其重点。因此,弘扬创业文化、推进创业实践,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八是创业文化的实践性。这是创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一方面,创业文化是在创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创业实践,就无所谓创业文化;另一方面,弘扬创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全民创业,离开了创业实践,创业文化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既没有实践价值,也没有理论价值;再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创业文化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全民创业的巨大物质力量,创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其理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宿迁市这几年来之所以能把创业文化唱响做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了创业文化的实践性。上面,讲了现代创业文化的八个基本特征,作这样的概括和分析,不一定全面、不一定准确。但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宿迁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性实际,对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作深入的研讨和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创业实践,开创全民自主创业的新局面。
第二,深入研究宿迁创业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创业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和满足广大干部群众自主创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深入研究目前宿迁市广大干部群众创业实践新的发展趋势,是提升创业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的基本前提。根据初步调查,我们认为,宿迁市创业实践发展的新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宿迁市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农业要在“第二个飞跃”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创业的重点在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工业要在调整、创新中转型升级,创业的重点在继续推动全民创业的同时,招引大项目,培植大企业,组建工业经济的“航空母舰”;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集群的“联合舰队”;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物,创办科技型企业,打造一批“高、精、尖、特”为标志的“导弹快艇”。这样,由“航空母舰”领航,“联合舰队”协同作战,“导弹快艇”快速跟进,就能形成宿迁工业经济的新优势。服务业要在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结合中拓展提升,创业的重点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宿迁市经济发展的这种新趋势。
从创业主体的培育、成长来看。在初始企创业者队伍中,这几年来增添了两支新生力量,一是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这部分人多年在发达地区打工,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变,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学会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掌握了一部分产品客户,不满足于原有的工资性收入,看到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了自主创业的冲动,返乡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是初始创业者队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二是大学生村官创业。近几年来,通过程序严格的招聘,各地选调了一批素质比较好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其中一部分“村官”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联合起来,自筹资金,开始创办高效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的乡镇还专门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这些大学生“村官”,有朝气、有活力、有知识、有干劲,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练,将成为农村创业致富的带动人。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业有成的能人队伍,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许多人有了“二次创业”的冲动,有的产生了创大业的愿望,准备把企业做大做强;有的产生了创新业的打算,准备向新的产业扩展。随着企业的逐步做大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创业者已开始感到自己能力不够、知识不足,普遍要求接受管理知识、生产技术、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方面新知识的培训。在这些有志创大业、创新业的能人中,将催生、成长出一批现代企业家。这无疑也是发生在创业者队伍中的一个新趋势。
从创业途径来看。宿迁市建市以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市、县、区的开发区为载体,从发达地区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大项目。但本地创业者和大多数外来创业者看好的是宿迁的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创办的大部分是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在苏北后发地区推进工业化初始阶段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有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人才这五大要素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总是有一二个要素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就会发生更替。据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后认为,在人均GDP800美元左右时,有人就能发展,哪里劳动力多,哪里发展就快;进入1200美元左右时,有资源就能发展,哪里自然资源丰富,哪里发展就快;进入1500美元左右时,有资本就能发展,哪里资本充裕,哪里发展就快;进入1800美元左右时,有技术就能发展,哪里技术先进,哪里发展就快;进入2000美元以后,有人才就能发展,哪里科技人才多、素质高,哪里发展就快。在中国,不一定是这个数量界限,但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不断更替的现象确实也是客观存在。宿迁经济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除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招引大项目、大企业来宿迁落户外,更多、更重要的是尽快实现由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求发展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求发展转变。在宿迁的一部分创业者,开始萌发了企求实现这一转变的冲动。应该说这是宿迁创业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加快和放大这一发展趋势,对下一阶段宿迁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优化创业环境的需求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业实践的不断推进,对优化创业环境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宿迁市来说,一方面,要认真落实支持创业的各项既定政策,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鼓励、引导更多的初始创业者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另一方面,要适应创业有成者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适应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求发展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转变的需要,进一步制定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在两个问题上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一是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宿迁设立分支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宿迁投资创业;积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募集社会资本。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吸纳高素质人才的人文环境。“人才是第一资源”,苏南经济的转型升级靠的是高素质人才;苏北的跨越式发展,最终也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引进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就能创办一个高科技企业,开发一个高科技产品,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在苏南是如此,在苏北也是如此。今后,宿迁市要在引进、留住高素质创业人才、高科技的创新人才、高智商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上下大力气。通过引进一流人才创办一流企业,通过引进一流企业留住一流人才,双管齐下,兼收并蓄。可以预见,高素质人才向宿迁云集之时,就是宿迁市经济真正腾飞之日。宿迁对外的交通条件已大大改善,有十分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又有宜人居住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只要像过去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那样,下功夫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是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吸引、留住大批高素质人才来宿迁创新创业的,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
第三,深入研究不同领域创新创业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更好的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化、深入化。现代创业文化,揭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的普遍规律,指明了在创业实践中必须遵循和坚持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方法途径。但是,任何事物都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而矛盾的普遍性又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这样。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不同领域创新创业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才能把创业文化所揭示的科学理论、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方法途径,应用和落实到不同领域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我们经常讲,工作要深入,宿迁市对创业文化建设也提出了由大而化之向精心精细转变,“工作深入”、“精心精细”,关键就在于具体化。例如,农业领域的创业,着重在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所谓农业的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现代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实现农业的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保障供给、致富农民、保护生态、休闲观光的各项功能。这对在农业领域里具体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如,在工业领域的创业,要从宿迁现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出发,着重围绕建造“航空母舰”、组建“联合舰队”、武装“导弹快艇”,走具有宿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这对在工业领域推进创业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在服务领域的创业,在宿迁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既要继续推进传统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又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向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这对在服务业领域推进创业文化建设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还如,“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处在不同的创业层次上,应用和实践创业文化的重点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如此等等。
上面我们具体分析了宿迁市进一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三个问题,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推进创业文化建设、促进创业实践发展,立足点要更高一点,眼界要更宽一点,思考要更深入一点,工作要更具体一点。提升创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紧密联系宿迁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第一要义”、“核心理念”、“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全面融入到创业文化建设中去,进一步开创全民创业的新局面。具体地讲,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业文化建设和全民创业实践,必须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将“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要求和“五大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目标,融入到创业富民、创业兴市的内涵和实践中去。三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创业文化建设和全民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从宿迁的实际出发,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提出符合宿迁实际的实现“五个统筹”的阶段性目标和举措。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扫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全民创业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把现代科学的创业文化转化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创业实践,努力实现创业富民、创业兴市的战略目标。
顾介康
宿迁报业  |关于本站  |报纸广告服务  |网站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帮助信息
宿迁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www.sq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