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核雕名家朱海华: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7:16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 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 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 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卤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 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 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用事,难免闯祸。在自我修养的六个环节中,孔子对“克己”看得比较重,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颜渊》)
3. 忠恕
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 慎独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孔门后学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1]。它最早出现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求道德规范”[4]。换句话说,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礼(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可见,这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
5. 中庸
中庸既是儒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态度,所以它既属于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在道德的自我修养中,儒家历来把能否把握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选贤任能的一条重要标准。因为能把握中庸之道就意味着他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各种事物的分寸(即“度”),既不过也无不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这种“度”的掌握尤为困难和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人感情或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中庸之道的修养实在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一门重要学问,也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中庸的本质是适度与和谐而绝对不要把它理解为调和与折中(那是一种误解甚至歪曲),我们应当为中庸正名。
6. 力行
孔孟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并非象文化大革命所批判的那样是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相反,孔孟这套道德修养理论在强调“自省”、“克己”和“慎独”的同时,还非常强调“忠恕”和“中庸”。如上所述,忠恕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中庸则是要和谐人际关系,这两方面的修养都不能脱离周围的人群,不能脱离社会。除此以外,孔孟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强调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时习”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实践的意思。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君子学以致远”(《论语· 子张》),“行义以达其道”(《论语· 季氏》)。只有“行”才能使“道”变为现实。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他的仁学或称仁道(即通过向全社会传播仁爱思想来实现人人相互敬爱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为了做到躬行践履,孔子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要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在孔子的严格教诲下,孔门终于形成崇尚力行的风气[1]。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力行”思想,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要想担当大任开创伟大的事业,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光辉思想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成为儒家学者自我修养的座右铭,而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千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磨练,终于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1]。孔孟所提倡的坚持力行的道德修养方法(即其实践性)是孔孟道德修养理论的最鲜明特色之一;这种道德修养理论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上面所述的以“忠恕”和“中庸”为标志的“群体性”或“社会性”。正是这两点使孔孟的道德修养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也是它区别于西方一切资产阶级道德修养理论的根本标志。
二、丹尼尔· 高曼的EQ理论
1. EQ的基本内涵
丹尼尔· 高曼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人类行为和脑科学。他于1995年发表EQ一书,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在极短时间内即在全球发行上千万册。96年该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仅台湾地区中文版就行销40多万册(平均每40人就有一册)。丹尼尔· 高曼本人对此书也深为自豪,表示要以此书角逐诺贝尔文学奖。高曼目睹美国社会现状,认为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外表下潜伏着深重危机--吸毒、犯罪、色情、暴力等案件急剧上升,尤以青少年犯罪情况为甚。于是他积极寻求医治上述社会病症的良方,经过多年深入研究终于提出一套基于EQ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人们首先要认识EQ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IQ、认为高IQ就等于高成就的传统观念。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5],人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诸于IQ,另外80%则要受其它因素(尤其是EQ)的影响。因此只有从重视IQ转到重视EQ上来,并大力提升年青一代的EQ,才能拯救现代社会。丹尼尔· 高曼在其书中论述的都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绪智力”,但其书名却以两个特大号的字母EQ冠之,其用意就是要把人们的注意力从IQ转移到EQ上来。
丹尼尔· 高曼在其书中对EQ所下的定义(实际上是引用耶鲁大学沙洛维的定义),包含如下五个方面的内涵[2] :
认识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地认知自身感觉的能力对于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否则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
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这方面能力较差的人常受低落情绪的困扰,而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人则能很快走出命运的低谷,重新奔向新的目标。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包含两方面的意思:①通过自我鞭策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忱,这是一切成就的动力;②通过自我约束以克制冲动和延迟满足,这是获得任何成就的保证。
理解他人情绪——能否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了解他人需求和关怀他人的先决条件,高曼用empathy(同理心)来概括这种心理能力。可见,“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常能从细微处体察出他人的需求。
人际关系管理——恰当管理他人的情绪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这方面的能力强意味着他的人际关系和谐(人缘好),适于从事组织领导工作。显然,这种能力要以同理心为基础。
在这五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只涉及“自身”--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管理、激励与约束;后两个方面则涉及“他人”--要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情绪(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能力定义为“同理心”),并通过妥善管理他人情绪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换句话说,EQ的基本内涵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要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好自身的情绪;第二部分是要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好他人的情绪。
2. EQ与人格、道德的关系
丹尼尔· 高曼在其所著“EQ”一书中,多次论证EQ对促进人格的发展和道德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在该书的“前言”中,就开宗明义提出[5]:“今天我们看到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崩解,自私与暴力不断腐蚀良善的人心。我们所以要大力鼓吹EQ,实是着眼于情感、人格与道德的三合一关系。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基本的道德观实源自个人的情感能力。比如说我们知道冲动是情绪的媒介,任何冲动归根究底就是感觉强烈到极欲化为行动。无法克制冲动的人往往便是道德实践上的弱者,因为克制冲动是意志力与人格的基础。同样的,利他精神的根本是同理心(empathy),如果你不能感受他人的需要与绝望,又如何奢谈关怀?而自制与同情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建立的两大道德支柱。”
在该书的最后一节,又首尾呼应地再一次强调了EQ与人格发展、道德完善的关系。高曼引用社会学家米达· 艾兹阿尼的话说,人格特质是“道德行为的骨血”,并指出[5]:“如果说人格发展是民主社会的基石,EQ正可发挥巩固基石的作用。崇高的人格必建立在自律的精神上,……另一个重要的人格发展关键是自我激励与导正,……延迟满足与克制冲动都是基本的情绪技巧,其实正是过去我们习称的意志。作家汤玛斯· 李科纳说:‘首先我们必须能控制自己(食欲、情欲等),才可能谈及其他。要做到以理性驾御情绪,维赖意志。’
如果人人都能暂时撇开个人的欲望与冲动,必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这表示你更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能真正聆听别人的心声,揣想对方的观点。而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先决条件。站在别人的观点看事情才能打破固有的偏见,学会宽容和接纳异己。在多元社会中更是需要这样的心态,让大家互敬共存,创造更有利的公共对话空间。这也正是民主的真谛。艾兹阿尼指出,要灌输自律与同理心以培养健全的人格,进而提升公私道德观念,……从这个观点来看,健全人格与公私道德观的培养实脱不了情绪教育的范畴。”
以上两段话既说明了“EQ”一书的宗旨,也清楚地表明了作者关于EQ理论与人格发展关系的若干重要观点:
大力宣传并推行EQ理论的目的,是要通过EQ来促进人格发展,使人际关系和谐,以实现理想的民主社会。这是因为“人格发展是民主社会的基石,EQ正可发挥巩固基石的作用”,“如果人人都能暂时撇开个人的欲望与冲动,必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让大家能互敬共存,创造更有利的公共对话空间。这也正是民主的真谛。”
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即是情商(EQ)的培养过程。这是因为,健全人格是建立在“自律”和“同理心”这两大道德支柱的基础之上。而自律就是要求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包括延迟满足、克制冲动,即以理性驾御情绪),这就是EQ第一部分内涵的要求;同理心则要求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他人的情绪(包括同情、关怀他人和利他主义),这就是EQ第二部分内涵的要求。可见EQ(即情绪智力)的培养与发展过程也就是崇高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过程。
高EQ意味着有高尚的道德与健全的人格。作者在“EQ”一书中关于人格问题曾给出以下几种说法:
“有一个传统的字眼可涵盖EQ的主要内容: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道德行为的骨血’”;
“克制冲动是意志力与人格的基础”;
“要灌输自律与同理心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自制与同情是这个时代最需要建立的两大道德支柱”;
“崇高的人格必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另一个重要的人格发展关键是自我 激励与导正”。
从以上几段引语不难看出,“EQ”一书的作者实际上是把人格看作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人格特质是‘道德行为的骨血’),人格特质可涵盖 EQ的主要内容。因此,有高EQ自然就意味着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必然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EQ的培养与发展过程自然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完善的过程;而灌输自律与同理心则是培养和发展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
3. EQ理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丹尼尔· 高曼所著“EQ”一书之所以轰动世界,一方面是因为他首先提出 EQ概念,并引用大量数据、资料证明EQ比IQ对人的发展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利用当代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地论证了人类自身的情绪是可以认知和控制的,从而为EQ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现代科学基础。丹尼尔· 高曼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引用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专家莱杜克斯的革命性研究成果指出[5],情绪冲昏头脑(使人暂时失去理智)的生理机制是:外部刺激所产生的信息,可以不经过大脑新皮质的情感神经路径,而直达情绪中枢的核心部分“杏仁核”。
现代脑科学与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整个大脑由脑干、情绪中枢、和思考中枢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
脑干:是大脑的主体部分,位于脊髓上端,负责呼吸及新陈代谢之类的基本生命功能,并控制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动作与反应。负责接受各种感觉器官传来信息的“丘脑”就在脑干的顶部。
情绪中枢:情绪中枢的原始部分是嗅叶,它在脑干顶端,负责接收气味,加以分辨并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身体对不同气味作出反应(如呕吐或逃避);嗅叶之上环绕整个脑干的部分称为边缘系统,这是情绪中枢的主体,具有学习与记忆功能,并主管愤怒、爱恨、惊慌、欲望等情绪;边缘系统的核心部分叫嗅脑,嗅脑由杏仁核与海马回两部分组成;杏仁核用于情绪记忆(与情感、欲望有关的记忆),海马回则用于情景记忆(与事实、意义有关的记忆)。可见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人类各种情绪的总管。
思考中枢:人类大脑是先有情绪中枢,以后又经历数百万年才在边缘系统的嗅脑之上慢慢演化出皮质与新皮质[5]。新皮质是在皮质之上、处于大脑最外层的皱褶组织。新皮质就是主司思考的中枢(高级中枢),负责收集、理解、分析各种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
神经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眼、耳、鼻等感官将信息先传送到丘脑,再传送到新皮质的感觉处理区,整理成人们对事物的表象。经过这一处理过程,脑部得以感知外界事物的内容和意义。然后新皮质把信息传送给边缘系统,决定适当的反应后通告脑部的其他区域及全身。通常的运作情况确是如此,但是莱杜克斯发现,除了连接到新皮质的较显著的神经元之外,另有一小络神经元直接自丘脑连接到边缘系统的核心部分--杏仁核。透过这些窄小的神经通道(捷径),杏仁核可以直接收到感觉信息,因而能在新皮质觉察之前先作出反应。
传统观念认为,杏仁核只能依赖思考中枢新皮质的指令来决定情绪反应,莱杜克斯的发现否定了这种看法。莱杜克斯指出[5]:“从结构上来说,情绪系统的运作可独立于新皮质之外。即使缺乏意识或认知能力的参与,有些情绪反应与记忆仍可形成。”我们可能在不明所以的状况下启动杏仁核中储存的一些记忆与反应模式,是因为连接丘脑与杏仁核的捷径完全绕过了新皮质的缘故。在我们观察事物的瞬间(约零点几秒),不但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察知其内容,还可决定对该事物的态度(喜爱或厌恶),这表明我们的情绪具有独立于理智之外的判断。这种无意识的判断便取决于情绪记忆,如上所述,其储藏库是在杏仁核。杏仁核不但存储与情绪有关的记忆,还会审视以往的经验,并把那些经验与当前情况进行比较。只要当前情况中有一个要素与以往经验相似,杏仁核便认为符合,并且不再继续比较便立即按以往经验作出反应,因而很可能作出偏激、过分的举动(即一时的冲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冲动,是由于当前的信号是通过丘脑与杏仁核之间的捷径传来的,由于绕过了新皮质,所以得不到新皮质(思考中枢)关于如何对情绪作出理智性反应的指令,于是杏仁核就成了一匹不受控制的脱疆之马,只要当前传来的信号足以对杏仁核引起刺激,后者便会疯狂地指挥脑部作出不合时宜的激烈反应--这便是情绪冲昏头脑(即一时冲动失去理智)的生理机制。显然克制冲动的最好办法是,努力让自己冷静,不要急于作出反应,以便等待由新皮质发来理智性的指令--这便是“以理驭情”的生理机制。
第二,丹尼尔· 高曼还引用爱荷华大学神经病学家戴马西欧的卓越研究成果指出[5],IQ与EQ之间能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的生理机制是:新皮质区的“前额叶”部与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之间存在连接通路。
前面说过,绝大多数来自丘脑的感觉信息并不是通过捷径直接送到杏仁核,而是先送到思考中枢的新皮质作意义分析,新皮质区的“前额叶”部就是专门负责协调情绪反应的,也就是说,情绪反应一开始就由前额叶所主窄。“在新皮质区有一连串复杂的神经通路负责信息的接收、分析与理解,最后透过前额叶导出反应。在这过程中如需作出情绪性反应则由前额叶指挥,并与杏仁核及其他情绪中枢一起合作。当脑部接收到情绪刺激时,前额叶会在瞬间就无数种可能的反应进行风险与效应评估,并选出最佳决策。”[5]
即使最理性的决策过程也不免会受情绪的影响。戴马西欧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他发现前额叶与杏仁核之间的通路受阻的病人其决策能力严重受损,而智商及其他认知能力则毫无影响。戴马西欧指出,这种决策能力的低落是因为病人无法借助过去的情绪学习经验。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皆存储在杏仁核中,而连接前额叶与杏仁核的通路正是通往此储存库的要道。一个人如果不能取用杏仁核中的情绪记忆,那么新皮质不论如何分析、思考都无法激发经验中相似的情绪反应,自然就会落入喜怒不辨的模棱状态。
戴马西欧的发现表明,理性决策亦不能缺少感觉的成分,感觉先将我们导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后纯粹的理性决策才能作最佳的发挥。人生本是一连串抉择的过程,而情绪学习的经验教训可帮助我们在一开始便筛掉许多不当的选择。因此戴马西欧强调指出:理性推断不只涉及思考中枢,也涉及情绪中枢。人们的每一种决策都同时接受感性与理性的指引,在感觉与思考互动之下,思考力可能被强化也可能被削弱;反之思考中枢也有指导情绪的功能。一般而言,感性与理性二者多数情况下能维持均衡--感性认知提供理性判断的基础,经过理性判断则可以修正甚至否决感情的冲动。感性和理性两者对心理的影响恰好相反:对一件事的感情色彩愈强烈,理性思维就愈难发挥作用。人生的成就总是取决于理性智慧和感性智慧二者,理性智慧通常用IQ表示,感性智慧则用EQ表示。显然IQ不可能单独主宰而必须得到EQ的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智能得到最大发挥。理性与感性、IQ与EQ之所以能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其生理机制就在于:新皮质区的前额叶与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之间存在通路。根据这一生理机制,重视理性忽视感性,或重视感性忽视理性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我们应利用这一生理机制,积极促进感性与理性智慧的均衡发展。
三. 孔子道德修养理论与EQ理论的比较
1. 关于基本内涵的比较
在关于孔子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它包含六个环节: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这六个环节实际上也可分成两类:自省、克己和慎独涉及自身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言论行动的自我反省,以及对不正当私欲和冲动情绪的自我管理与克制;忠恕和中庸则涉及他人,即要通过推己及人的忠恕之心和准确把握事物分寸(即“适度”)的中庸之道来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彼此和谐相处;而力行则和两方面都有关系:不论是自省、克己、慎独还是忠恕、中庸,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认识上,而必须身体力行,切实把每一个环节的修养要求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可见,与EQ的基本内涵相比较,自省、克己和慎独可以完全包容EQ第一部分的内涵;忠恕和中庸则可完全包容EQ第二部分的内涵。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虽能完全包容丹尼尔· 高曼的EQ理论,但是二者并不等同。这是因为,EQ只涉及人们的情感与情绪的控制与管理,而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则除了情感与情绪以外还要考虑思想意识和态度言行的控制与管理,甚至包括对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控制与管理(例如“慎独”的修养),即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其内涵不仅可覆盖EQ的全部要求,而且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得多。事实上,IQ与EQ(或者说理性与感性)彼此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的生理机制并不能保证感性完全左右理性(反之,理性却往往要左右感性),也就是说,单纯从情感、情绪的控制与管理角度去进行个人修养而不涉及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将不一定能真正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即不一定能达到高尚道德所追求的目标。丹尼尔· 高曼的“有高EQ就意味着有健全人格、有高尚道德”的观点是与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不相吻合的,高曼的这一观点等于宣告EQ能解决道德领域的一切问题,这显然是把EQ的作用不适当地夸大了,而这一观点是根据他自己的推测得出的,缺乏神经生理学的支持(如上所述,EQ与IQ相互配合的生理机制并不意味着感性完全左右理性,即不能以EQ取代一切),也缺乏心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现代科学的支持,因而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过去人们只讲IQ忽视EQ是片面的,我们应当把情绪智力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来考虑;但是也不应奢望EQ能解决道德与人格方面的所有问题,否则将会陷入另一种片面性。
2. 关于科学基础的比较
丹尼尔· 高曼利用现代脑科学与神经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情绪冲动的生理机制以及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的生理机制作出了科学的论证,从而使EQ理论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高曼所提出的EQ概念以及对EQ重要性的强调,由于有神经生理学的基础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高曼把EQ的作用过分夸大,这一点则难以使人认同);而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则含有较多的哲学与思辨的色彩,若无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自觉性,恐难以达到孔子所要求的高尚道德境界。
3. 关于修养途径的比较
EQ理论强调以自律和同理心作为道德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因此其道德修养途径(即EQ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律和培育同理心。孔子的道德修养途径则强调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其中自省、克己、慎独,大体上和“自律”要求相当(但内容要丰富、深刻得多);忠恕之心则和“同理心”内涵完全一致。可见,从修养途径看,孔子比丹尼尔· 高曼多了“中庸”和“力行”两个环节。由于中庸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分寸即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要适度和谐,而“力行”则强调对道德不仅应有观念上的认识,更要躬行践履,贯彻到行动中去。显然,这两个环节对于道德修养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力行”)。这说明孔子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丹尼尔· 高曼的方法更高明。
参考文献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6。
王成儒,亚圣风范--孟子的智慧,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11。
刘思华主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0。
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
Daniel Goleman著,张美惠译,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mpany,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