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到西塘过路费:迷局中的“类型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6:55
  
  迷局中的“类型文学” (张滢莹}
  早在2004年,不少读者尚对穿越、玄幻等词汇一知半解时,有民营公司就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首届类型小说研讨会”,在提出写作规范的同时,大胆构想了类型文学的“远大前程”。这家公司对于类型小说的前景瞻望,无疑走在许多人前面。
  如今,类型文学已成为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对象。《鬼吹灯》《后宫》《杜拉拉升职记》《藏地密码》……数年间,图书市场被各种类型小说占领,每一本超级畅销书都拥有几十乃至上百万读者,关于具体作品和出版现象的研讨会频频召开。在销量的支撑下,有类型小说作家甚至向传统文学作家叫板,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各种热闹景象中,我国的类型文学是否真的已经步入黄金时代?
  娱乐之“罪”
  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启蒙意义与审美功能,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质在于其娱乐性、时尚性和消费性。在关于类型文学的批判中,最常见的话题也就在于娱乐性与思想性之间的争端。不同的场合都曾有学者指责:对于娱乐性的强调将挤占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并使文学在走向娱乐的同时走向衰退,无法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能。娱乐性的异军突起,是否真的意味着思想性在作品中的消解?
  这个命题,无疑将二者分置于天平两端,倚重一方,必定削弱另一方。在评论家贺绍俊看来,这样的对立大可不必。尽管大量类型小说的思想性是属于稀释的,而且也缺乏特别有思想冲击力、有独到见解的作品,但同样也有一些类型小说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以及犀利的思想锋芒,“我们完全可以批评某部类型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不健康,但不应该因此就把责任推到娱乐性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作中就可以“娱乐至死”,事实证明,单单具有娱乐性质而全无思想的作品,必定无法在读者的视线里长久留存。
  类型小说的“危机感”
  在评论界开始关注类型小说时,国内部分被出版商和读者热捧的类型小说作家却已有了危机感。在一次新书推介活动中,悬疑小说作者蔡骏发起“类型小说现实主义”运动,批判一些类型小说脱离现实的倾向,并呼吁在创作上的“救赎”。曾经成功推出《杜拉拉升职记》《浮沉》等畅销职场小说的博集天卷图书公司董事长黄隽青也坦言,不少类型小说已在出版上呈现乏力状态,“有的只有一两年的生命力”。有时新的题材刚引起读者注意,就会产生大量同质的出版行为,一些类型作品的生存期之短,令人叹息。评论家解玺璋就曾感慨,刚开了关于官场小说的研讨会,去书店一看,已是七零八落,少人问津。我们不禁要问,类型小说的生命力,究竟何在?
  与国外类型小说的成熟创作氛围相比,我国的类型小说作品仿佛一直在试验田里摸打滚爬。类型文学与读者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并不等于读者会对类型文学全盘接受。低估读者诉求、无视市场节奏的作品,无论有多精彩,恐怕也是孤掌难鸣。
  在类型小说所处的“迷局”中,作者与出版商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内类型作品写作中,只见情节、不见故事,或者只见故事,不见人物的情形大量存在。习惯于依靠网络点击率赚钱的作者大多缺少对于小说创作中人物、故事、环境等要素的领悟,传统小说创作中的烘托、铺垫等经典手法被忘得一干二净,小说应具有的丰富性也不复存在,故事情节成为决胜负的唯一要点。这样的写作固然易于攫取短期利益,但却很难说是合格的小说。此外,一些类型文学作品“离想象近,离生活却太远”的问题也被外界所诟病。不少作者并未分清取悦读者和撼动读者之间的区别,仅仅结合知识和想象力,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判断、缺乏对于现实的关照、无法引起读者的经验联接、在对于作品的共鸣上产生断裂,这些都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写作相比,出版商则更应对部分门类作品的“早衰”负责。由于类型文学在结构、叙述、情节,都有一定的类型和套路,从而便于复制、传播和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于许多无从获取优质稿源的民营书业来说,最稳固和快速的生财之道莫过于对热门题材的模仿与跟进,一部成功的类型小说身后,往往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跟风者。出版社从内容提供商沦为复制作坊,一个新的题材、种类没有生长和滋养余地,而是急促地推向市场,在很短时间里便耗尽了生命力。
  迷局中的“一线光明”
  这其中也不是没有例外。至少,科幻文学的发展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范例。今年,《南方文坛》就当下科幻小说的进程和思考刊发了系列文章,韩松等国内一线科幻作家也陆续参加了一系列关于当代文学的大型研讨会,他们的发言在会上受到极大关注。与一些类型小说的杂乱相比,科幻小说在国内拥有相对清晰的发展脉络和稳固读者群,并在专业性杂志与评价机制的推动下佳作频出。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想象力固然重要,作家们更关注的则是科技元素背后的人性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尽管在市场上,科幻小说始终是“小众”,但也恰恰因为它的小众,才使创作、出版始终处在温和的良性互动中,而很少出现畅销书业中的极端功利主义。
  在呼唤作者自省、出版社自律的同时,为使类型文学在保持创作活力与市场效应的同时取得“可持续发展”,不少专家提出需要建立相应的评论机制和评奖机制。对于一个尚无“章法”可循的市场来说,这种尝试未尝不可,读者唯一的担心,恐怕在于评价与评奖的公允性。若能有大量中立于出版社的机构参与,及早为类型文学的良性发展铺路架桥,这大概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