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韩湘子化斋五集:8万亿财政收入有多少反哺农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7:23
  “南雪北旱考验中国农业”,这是1月25日新华社发的一条新闻的标题。文章说新年伊始,接踵而至的暴雪和冻雨将我国西南化为银装素裹的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华北、黄淮等粮食主产区正陷入干旱缺水的局面。发生在粮食主产区的干旱如果波及冬小麦生长,将为全国农业生产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039万亩,其中重旱898万亩。这意味着什么?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特殊产品,是国家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历史经验证明,一旦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我国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波澜”。
  
  其实这还意味着中国的农业很薄弱,无法摆脱靠天吃饭。令人不解的是,当今国家并不是没有钱,为何不多拿些钱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2010年有两个令人瞩目的数字,也是人们议论比较多的数字。一个是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同比增长21.3%。;另一个是全国卖地2.7万亿,同比增加70.4%。政府这么大的收入,反哺农村的又有多少呢?资料显示,对“三农”的投资2010年是936.6亿元,主要是投资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再就是中央财政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加起来1000多亿元。应该说这是国家对“三农”的两项最大支出,一共才2000亿元,这与8万亿元的财政收入是很不成比例的。比一年的全国公款招待3000亿元还少1000亿元。
  
  本来卖地的收入达2.7万亿元,更应该反哺“三农”,因为卖的地实质上就是农民的养命之地,政府卖地主要是两种渠道,一是低价格从农民手中直接获地,然后高价卖出;二是对城市的企业搬迁,把企业转移到乡村。政府获得如此丰厚的收入,反哺“三农”的资金却是非常吝啬的。有专家说政府获地支付农民的不到卖地的1%,如果按2.7万亿计算,也就270亿元。中国还有2.8万亿的外汇,拿三分之一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的农业将彻底改变现状。
  
  事实是农民的血汗钱、养命钱堆砌了城市的繁华。几十年来,国家对城乡的投资都是一多一少,对城市的工程动不动就是几亿、几百亿、甚至上万亿去投资。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赛马场就投资4亿元,我国去年建高速铁路就投入7000亿元,赛马场也好,高铁也好,农民大都无能力消费得起。政府千亿万亿地投向高速铁路,就是不能为乡村投资几十万元钱建一座桥。1月9日《南方农村报》报道,广东电白县沙琅镇堂砥村委会大秧地村一座水泥桥2008年6月被洪水冲毁,至今未重建,村民不得不搭建简易竹木桥顶替,近三年来,已有无数村民掉进过河里,甚至有村民推摩托车过桥,连车带人一起掉进河里,险象环生。政府要村民自筹资金20万元后才动工建。国家只要少建一条高铁,就可以解决全国乡村的“民生之桥”。在轰轰烈烈的“大手笔”投资下,而往往忽视了“民生之桥”这样的“小手笔”。“政绩工程”哪里瞧得上这样的“小手笔”,而恰恰是这样的“小手笔”投资却是“民生之笔”。
  
  尽管国家财力如此丰厚,但对“三农”的反哺仍然显得不够大方。水利“啃老”30多年,至今不见好转,不见好转,当然是政府投资少。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也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只有8亿亩灌溉农田。灌溉面积减少,显然增加农民种田的投入成本,影响收成。因此,国家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如果按照去年的2.7万亿来计算,就是2700亿元,加上中央的投资,资金也就不会很少,问题是这些钱能真正用到农田水利建设上吗?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宏观研究室部主任李国祥称,如果没有适当的奖惩和问责机制,地方政府难以有动力去落实这一政策。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在之前,本来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就不多,但克扣与挪用的现象却不少。《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广州番禺区水利局违规截留水利专项资金1.58亿元。
  
  国家还要加大农民补贴,这几年虽然国家也增加了补贴,但幅度比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农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但总是跑不过农资那条腿;种庄稼至今还是微利时代,碰到自然灾害,或销路不畅就要亏损。只有让农民种庄稼可以养家糊口,获得一定的纯收入,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粮食安全,丰富“菜篮子”。
  
  国家还要加大“新农合”的投入,“新农合”是政府一年补贴10元,农民出10元,但这种方式能解决农民住院治病一半的费用。如果国家每人补贴30元,农民仍然出10元,农民住院治病费用不就可以全报销吗?每人30元,按9亿人计算,也才270亿元,这不过是2.7万亿卖土地的1%。
  
  国家还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户的扶植,尤其是要提高“五保户”的低保金,让他们生活无忧。去年12月16日《潮州日报》报道,饶平县海山镇欧石村86岁的余遂卿和三个患先天性残疾儿子的生活,这是记者的描述:余遂卿瘫痪在床,“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坐在灶边的柴堆旁,双手摸起一捆短树枝,竟然连手带柴径直伸进了炉膛!稍停了一会,才迅速将手缩回来。这是余遂卿双眼失明的大儿子欧岳杉,他正在烧火做饭”……他自己每日由老二牵引到菜地里,摸瞎种几棵青菜,购买柴米油盐、取药就医、拾掇柴火主要有左邻右舍帮着。按理国家如此丰厚的财政收入,早应把这样的“五保户”养起来,还要他们自食其力,这实在说不过去。我不知道余遂卿一家一个月有多少低保金,如果他们有钱,还要摸瞎着去种菜?2009年4月22日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2008年年底,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4284.3万,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9%;去年中央对地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补助预算已经到了216亿元,216亿元,对于对于4284.3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少。全国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是人均988元/年,也是说人均每月可达82元,现在买一斤米至少要2元钱,除了吃米和油盐酱,还能剩下几块钱?有的地方这点钱还被官员家属和富人领走了。
  
  我们看多了城市的繁华,却很少去看乡村的残败和农民的疾苦。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而乡村的“炊烟还是照常升起,没有人改变这里的起居和行走”,城乡差别在进一步扩大。要缩小城乡差别,就应减少城市投入,加大对“三农”投入。8万多亿的丰厚收入,占9亿人的农村,政府支出了1万亿吗?别忘了中国仍然是个农业之国,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没有农业的稳定,也就没有中国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