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阳是谁:探讨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天涯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0:56
探讨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文化 ] 收藏 转发至天涯微博 悬赏点数 0 16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08-19 23:12:56 探讨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验证码:   360docimg_0_   换一张  
正在发表回答,请稍候…… 您输入的内容将会在您成功登录之后自动发表。 回答jifathotb 2009-08-19 23:13:14 会议原则同意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会议认为,党的十七大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重点内容,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要求。     0009118 2009-08-19 23:13:21 不可能在网上找到这样的全文的。只能找你们当地的政法委索要。     fahmohe 2009-08-20 04:18:49 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

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sunye19 2009-10-28 08:31:57 以下是2009年的十大政治风险:
  1.美国国会
  政治风险历来对新兴市场的经济结局最为重要,但是今年并非如此。今年的金融危机也给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事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其中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华盛顿了。
  对于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意义最深远的反应———规模最大的刺激计划以及具有最重要的经济影响的政策决定———将来自美国政府。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在权力交接期间获得80%的支持率,人们既感到如释重负,又充满热情。当选总统奥巴马了解摆在他面前的各种严重问题,避开了意识形态,并在许多情况下避开了最效忠他的人,聘用了最优秀的顾问。在国内方面,即将上任的奥巴马团队不光有实力,而且团结一致。拉里萨默斯及其朋友和门生是一批支持全球化、主张自由贸易的中间路线技术专家官员,他们将在这场危机问题上采取注重解决问题的观点。(在外交政策问题上,奥巴马选定的只是许多人才,远远不是一个团队。像俄罗斯和中国这样一些摆在面前的挑战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热点问题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2009年解决的问题)。
  国会是一个不同的问题。我想指出,奥巴马实际得到的是国会的民主党多数,而不是对他有利的东西。在国会,我们的凝聚力也比以前大得多,大家都感到,最近几年,政府的行政部门严重超越了其决策权限。一个民主党占优势的(并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进步的)国会将感到有必要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作出果断的反应,以显示它在采取某种措施。总之,国会将从拖延政府牵头立法的地位转向设法发挥实际的政策领导作用。上次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时,国会远不像现在这样团结一致,它立法过多,管制过多,结果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等法案。这次,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一系列有利于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的意见听取会和民粹主义的政策以及国会在与解决金融危机相关的计划上的“炫耀”。
  三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我们可以指望有关金融业的立法和管制会有变化———对信贷平级机构的监督、修改破产法、对复杂的金融产品和非传统金融机构实行新的监管,最重要的是改革金融监管机构。
  第二,鉴于美国政府持有的资产增多,政府会对经济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直接介入或控制;设立一个“汽车沙皇”;对公司倒闭追究刑事责任;对业绩不好的企业举行听证会调查,设立特别检察官;加强对能源公司的审查。
  第三,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实施第二部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在甚至最乐观的评估中,经济危机和更加强大的国会的结合意味着重点很有可能大大偏离过去十年的情况,从而使美国国会的崛起成为2009年的世界最大风险。
  2.南亚安全
  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安全环境会在未来一年严重恶化,美国和欧洲会更加直接地卷入这三个国家的冲突,到2009年年底不会取得什么成效。
  即使巴基斯坦不在印巴边界一带集结部队,亚洲次大陆也会在这个风险名单上排名第二。过去十年里,全世界的安全风险中心不断东移,从以色列和黎巴嫩转移到伊拉克和伊朗,现在转移到阿富汗和印度。鉴于当地政治机构的脆弱和严重的经济衰退,伊斯兰激进活动的增多是世界各地一些国家政府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风险。阿尔及利亚、埃及、索马里和也门是几个特别值得指出的中心。但是这些情况都不及南亚。巴基斯坦的问题波及到阿富汗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和美国的反应会加剧巴基斯坦的政治不稳定以及整个地区的紧张局势。最大的风险———恐怖分子在美国境内发动大规模的袭击———或许更有可能来自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基地的恐怖分子,而不是来自任何其它地方的恐怖分子。
  在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的软弱和军队的内讧,使该国难以集中精力应对已成问题的挑战———联邦政府管理的部落地区和西北边境省不断扩大的激进活动。这两个地区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有国际野心的恐怖组织在那里不断壮大。虽然巴基斯坦军队的凝聚力相当强,但是他们反叛乱能力薄弱,在这个地区打一场他们认为打不赢的战争的意愿有限,尤其是在陷入困境的国内经济在中低阶层引起更多不满和混乱的情况下。由于巴基斯坦作出的努力不够,美国会增加在这个地区的单方面行动,这会使美军的战线拉得过长,在当地引起更强烈的反美情绪。这转过来会进一步削弱巴基斯坦政府的能力,使当地更多的激进分子支持直接对准美国的恐怖袭击。
  在阿富汗,卡尔扎伊总统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执政能力,当地人常常斥之为“喀布尔市长”。腐败和管理不善普遍存在。从执政或经济发展的角度说,国际联盟没有多大进展。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巴基斯坦、印度、中国、俄罗斯、伊朗———因缺乏政策协调也没有给予多大帮助。总之,阿富汗现在是一个失败的国家。美国和英国政府官员私下承认,他们已经对在阿富汗现任领导执政的情况下实现政治解决不抱希望。这意味着战略的变化———会越来越多地与部落领袖合作,并通过代理人与塔利班谈判。由于这样的变化,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当地的互不信任和缺乏国外的信任需要若干年才能扭转。如果与伊拉克的情况相比,我们仍然处在保罗布雷默(美派驻伊拉克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译者注)当政阶段,与增兵阶段还相差甚远。对于未来一年,我们会看到当地激进分子的壮大以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塔利班化。
  印度所受的影响也会增大,孟买的恐怖袭击引起了与巴基斯坦的政治冲突,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公共机构几乎无能为力。现在的一线希望是,两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依然不大,不过形势仍会剑拔弩张,安全风险确实存在,基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希望将处于下行走势。
  3.伊朗和以色列
  过去两年里,由于副总统切尼和布什政府的其他官员在政策问题上的内部斗争以及奥巴马当选为总统,美国打击伊朗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是,对于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直接冲突和通过代理人的冲突,2009年是关键的一年。
  这里需要指出几个关键的问题。尽管未来几个月会面临国际政治压力,伊朗的核计划也会迅速地执行。除非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伊朗很有可能在年底前(大概在第四季度初)获得研发核弹的能力(如果它选择这样做的话)。奥巴马政府会设法与德黑兰进行外交接触。如果这一努力失败,它会继续实行制裁,包括重点查封可疑的伊朗国家账户和金融交易,这一努力会在低油价的环境中奏效。
  这终究是华盛顿的战略。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私下准备应付一个具备核能力的伊朗。以色列政府则不然,国内要求它采取行动的压力很大。这一点确凿无疑,因为以色列的整个政界最近几个月已经转向右翼,工党基本上分化瓦解,利库德集团领袖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成为下一任总理的可能性很大。
  以色列至少会通过在这种威胁加剧的环境中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来挑起冲突。过去几周在加沙的过度反应就是一个例证,其部分目的是向伊朗政府证明其意图的严肃性。但是伊朗同样可能作出过度反应,德黑兰会加强对巴勒斯坦领土和黎巴嫩的代理人的政治和军事支持。
  伊朗将于6月举行总统选举。这个国家的强硬分子在经济问题上非常不得人心,但是他们在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和核问题上的影响力要大得多,使他们获得了在应对以色列显而易见的实际冒犯时采取强硬立场所需的所有动力。这将包括支持真主党和哈马斯对以色列领土发动打击。伊朗还有可能在霍尔木兹海峡骚扰美国军舰,在伊拉克南部煽动动乱。
  这一切意味着,伊朗选举前后这个时期将特别危险。以色列发动实际军事打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在这个时间框架内,伊朗和以色列挑起或煽动范围更广的区域性冲突的可能性最大。关键的问题是,在2009年,伊朗的风险以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的风险已经密不可分。
  另一线希望是:如果2009年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伊朗不会完全成为另一个朝鲜(鉴于邻国的不稳定和经济状况),但是动力类似。今后或是与一个随后被默许的具备核能力的伊朗达成交易,或是达不成交易。但是美国不会像以前那样发挥区域主导作用,海湾合作委员会将开始接纳一个他们学会与之共处的拥有核能力的伊朗。除非发动军事打击,否则2010年的风险将会降低。
  4.俄罗斯
  进入2009年,我们看到了俄罗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行为。相关对照不是1998年,那时俄罗斯人陷入了拖欠债务和货币贬值困境,但仍处于其现行政治与经济制度范围之内(正如列宁所说,进两步,退一步)。需要考虑的历史是1989年———俄罗斯制度的一些关键方面可能恶化。
  俄罗斯总理普京当然不是愿意冒险的人。精心安排的向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过渡”,以及总统任期延至6年,突出反映普京喜欢绝对掌控。这从最近严化叛国罪法来看更为明显,这一点预兆不祥。
  现在石油价格远远低于俄罗斯人能够承受的水平,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人气仍然很高,最初的行动是巩固权力。然而,尽管不存在值得一提的有组织的政治反对,但我们开始看到社会动荡。多年来第一次,俄罗斯出现了广泛的示威———在对二手车征收进口税之后,30个城市发生了示威行动。随着为全市提供就业机会的工厂关闭,2009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动荡。俄罗斯人当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困难,但政治制度已大不相同。
  这会朝哪里发展?国家绝不容忍不同政见。世界上任何重要的新兴市场最强烈的反美情绪可能使安全成为一个令人严重担忧的问题,而且可能导致使供应链中断的动乱。奥巴马政府不大可能悄悄地容忍一场镇压,它会非常关注人权和民主问题。因此,美国和某些欧洲国家同俄罗斯的关系2009年会继续恶化(德国人在经济上对俄罗斯的依赖较重,政治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它则扮演一张百搭牌的角色)。
  克里姆林宫内部对于同西方改善关系的支持也将减弱。因此,副总理阿列克谢库德林会依然强有力,还是会成为替罪羊,或是被解职最根本的一点是,俄罗斯人准备在恢复苏式集权主义的道路上走多远?最糟的是,可以想见各种西方组织(媒体、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会在这个国家程度不等地越来越受人讨厌。
  在外交政策方面,我认为不会有这样严重的风险。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实现了它的主要目标,至少目前是如此,因此在西方歇一口气并重新评估北约东扩和导弹防御问题时,俄罗斯在这两方面与西方的直接冲突会减弱。在乌克兰,我们也不会看到俄罗斯坦克。俄罗斯人与乌克兰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弄不好会使它损失惨重。不过,在乌克兰占少数地位的俄罗斯人会看到一些暴力,也会发生一些轰动性新闻。然而,俄罗斯会在国际关系中制造麻烦———如果它比在2008年更难以预测、更善于投机。最近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证明,克里姆林宫将现实政治和民族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格鲁吉亚战争后的“市场纪律”并未能阻止莫斯科关闭对乌克兰的供气开关,2009年可能有更多的强硬外交政策的实例。
  5.伊拉克
  坦率地说,处于第5位的伊拉克是一条好新闻。大约仍有14万美军驻在那里,而且伊拉克的政治模式没有严重的变化,这证明伊拉克的安全形势相对改善,伊拉克设法渐渐避开使世界紧张不安的一个风险。
  现在真正令人担心的问题是政治,并不是安全形势。如果不受外部冲击(比如来自伊朗的袭击,或土耳其对库尔德人控制的北方进行干涉),从目前的军力来看,伊拉克稳定的现状仍可维持。真正的问题是美国是否或在多长时期维持驻扎重兵的承诺。奥巴马保证在16个月内从伊拉克撤走所有美国作战部队,但他已受到来自一些美国将军的巨大阻力,他们担心受政治压力而制定的撤军时间表将不足以实现真正的安全目标。
  有鉴于这些军队部署不得人心(及其在人力和经济方面的代价),奥巴马将要费力地顶住压力,在2009年开始大规模撤军,更重要的是要宣布一项进一步撤军的时间表。这将导致伊拉克出现一种政治上的重新结盟。巴格达和南方什叶派中的极端派别将会胆大妄为,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在库尔德地区政府及其能源资源划分方面的紧张将会加剧,马利基总理和巴格达中央政府如果被看到与美国合作,那在政治上将会有越来越大的风险。
  2009年之前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将为武装分子创造新的机会,而近来低调行事的派别会重新抬头,争夺更大的影响力。这加剧了什叶派内部重新发生暴力的风险,特别是在穆克塔达萨德尔的迈赫迪军与伊拉克伊斯兰最高委员会的巴德尔旅之间。伊拉克政府希望在1月31日举行的地方选举已使该国遭受什叶派内部摩擦之苦,而中央政府很难压制。结果,实际兑现拟议的时间表会步履维艰,因此对维持目前的安全状况而言,美国的干涉仍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变数都将对能源部门产生影响。对暴力和美国安全承诺(除了不明确的石油合同期限之外)的担忧会削弱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令伊拉克提高石油产量的长期服务合约的意愿。最根本的是,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授予地方政治与经济特权的联邦制度,中央政府就仍然无法提供必要的政治、法律和安全保证,以保护该国持续的经济发展。
  6.委内瑞拉
  查韦斯总统多年来已养成了错误估计形势的习惯,但这一回可能是严重失算。
  他准备在下个月为修改委内瑞拉宪法并废除任期限制(这将允许查韦斯2010年再次竞选总统)而举行全民公决,但几乎成功无望。到那时委内瑞拉总统将要进行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
  对查韦斯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风险,近几个月来,他将公共开支挤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他知道,随着国家经济减速、石油储量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他的支持率定会降低。但是,查韦斯更像穆沙拉夫,而不像穆加贝。他不具备保障其地位的国内政治资本。
  在全民公决中失败是最有可能的后果,查韦斯将被迫接受这种结果。否则,为了保持其地位,查韦斯可能采取越来越专制的手段,包括为保持控制权而广泛使用武力。这反过来将在军队、国民议会和官僚机构之间造成更深的分歧。使原本四分五裂的政治反对形成一致,并造成严重的社会不满。随着对查韦斯支持的减弱,他能否保住权力将成为一个问号———从长远来看,这是委内瑞拉的一个机会,但不是2009年的机会。
  7.墨西哥
  虽然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在打击贩毒集团的战争中大获全胜,但是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可说不出同样的话。墨西哥的安全形势非常糟糕,而且在2009年注定会更加恶化。装备精良、财力雄厚的毒贩子们向墨西哥政府宣战———他们逐渐把当选的政府官员、公务员、武装部队和警察当作袭击目标。因为政府继续依靠军队来打击毒枭,流血还会继续。
  我们担心的是冲突开始大量祸及平民和把美国做为目标。因为华盛顿向墨西哥大量提供人力物力援助,美国被视为打击毒枭的帮手。这种趋势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在近几个月内,针对美国目标的几起图谋———其中包括一起针对美国使馆的阴谋———都被反恐部门挫败。但是信誓旦旦地认为好运会持续是很不明智的。
  就国家面临的所有公共安全灾难而言,卡尔德龙的支持率还是相对稳定的。和墨西哥正在经历的经济苦难不同,人们确实认为这位总统想在国家安全领域内做些事情。随着7月份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这也是政府打算炒作的一个题目。
  8.乌克兰
  就像我提到的那样,乌克兰不太可能挑起直接军事冲突,就像去年8月发生在格鲁吉亚那样。但是乌克兰依然排在我们的最危险名单之中,因为现政府的不稳定难以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它和莫斯科动荡的关系肯定帮不上什么忙。
  乌克兰的问题源于一些铁的经济现实:大幅下跌的出口量(尤其是钢铁)、私营部门大量借贷外汇、和莫斯科在天然气上巨大的争执以及面临巨大压力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迫切需要一个能做出连贯应对危机决策的政府,包括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严格的财政标准。基辅现在远远做不到这点。总理季莫申科和总统尤先科的内斗和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强大的亲莫斯科的反对党让乌克兰不堪重负。明年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而这三人都会参选。在目前的决策过程中,选举显然是一个比当前经济危机更重要的因素。所以尽管政府能团结起来在最后关头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比如,上周设法通过有瑕疵的2009年预算),但是政府不能有效地日常运转。
  面对权力争夺和政治斗争,乌克兰人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尤其是工业发达(更亲俄罗斯)的东南部。这是乌克兰2009年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俄罗斯在其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尽管切断了天然气供应,双方最终还是就2009年供气的更高价格达成协议。但是这不会解决潜在的冲突。在受俄罗斯欧亚主义潮流影响的所有国家中,乌克兰首当其冲。由于政府软弱,乌克兰内部的政治紧张局势会因为亲北约的乌克兰西部和亲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克里米亚之间的对立冲突而更加恶化。如果这个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大范围的社会动荡、货币崩溃、政府无能、无力向俄罗斯支付天然气费用以及大公司债务缠身,那么莫斯科就能干预乌克兰国内政治,并且有可能支持一个亲莫斯科的政府上台。总之,乌克兰不是一个我在近期看好的国家。
  9.土耳其
  谈到内部纷争,土耳其最能说明问题。这个国家拥有一切有利因素———多样性的经济、人口众多、极度有利的贸易路线、和西方国家和中东邻国都保持着稳固的关系。但是在司法、军界、工业界的世俗主义精英们与伊斯兰政府的斗争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感到自己日益赢得民众支持的正义与发展党不愿意妥协,而且驱逐党内的不同政见者(也因此失去了关键的行政能力)。更糟糕的是,正义与发展党失去了改革精神,日趋走向民族主义的道路。这让解决棘手的库尔德问题更加困难。
  在这种环境下,土耳其处的国际环境也变得紧张。土耳其国内甚嚣尘上的欧洲怀疑论调和欧洲各国反土耳其的情绪让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的道路更加曲折。如果奥巴马总统决定履行自己竞选的承诺,批准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法案,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会严重受挫。因为该法案会让土耳其政府和公众舆论非常愤怒。美国提早从伊拉克撤军也让安卡拉更加担心伊拉克北部库尔德领导人的雄心壮志以及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的斗争。
  总之,土耳其试图摆脱经济衰退的时机选得不好。在2009年,土耳其的内斗会更严重。从积极面上看,我们不太会看到土耳其国内的冲突蔓延到境外。对土耳其而言,不幸不会接二连三地到来。
  10.南 非
  2009年最危险的10个国家最后一名是南非。即将到来的选举会成为主要的新闻话题,但是南非的政治环境比选举结果更让人担心。非国大毫无疑问会继续在议会中占多数,但是一个新兴小党会分去一些席位。从根本上看,这不是坏事。人们对于非国大滥用权力的担忧会相应减少。但是这种转变对于非国大领导层来说是困难的———南非的议员们必须接受和反对派合作,而不是用政治势力来压服。议员们最初的反应很可能是缺乏耐心和容忍,这会破坏公众对南非政治机构的信心,也会让投资者觉得不舒服。
  雅各布祖马当选总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他的当选带来的担忧和10年前世界在巴西总统卢拉上台时所担心的是一样的。依靠共产主义者和工联主义者的支持,祖马击败了姆贝基,但是围绕祖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会产生冲突和矛盾。我对于最终的政策结论比较乐观。但是早期的政策表明政府打算更多地干预经济,同时广泛增加社会福利并且扩大预算赤字。尤其是如果财政部长特雷弗曼纽尔不留任的话,市场的反应肯定会非常消极。
  祖马腐败案下周就会得到上诉法院的裁定。但是这个案子还是有办法绕过司法的。如果祖马做为一位当选总统最终被判定有罪,这将是特殊的挑战。但是司法程序会继续两极分化,并且可能损害对南非法院和法治的信心。总之,虽然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事务会给南非在2009年带来灾难,这个国家的政府和法院还是要想方设法阻止局势动荡不安。     平平淡淡56 2009-11-16 10:00:17 在国际体系中,不仅世界各地的发展阶段极不平衡,而且国际行为体(actor)参与世界 政治的程度也很不对称。就国家、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以及由不同国 家的个人或民间团体组成的非政府间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即NGO) 这三类行为体而言,由于当今的世界本质上依然是由主权国家所安排的世界,这就决定 了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的程度最深也最为广泛,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次之,而非政府 组织又次之。但是,在逐渐多元化的世界政治中,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虽不是人们首要的 关注对象,但由于其活动具有跨国界、非政治和非营利性质,且一般也不受自我利益的 驱动,而着眼点又是人类共同体的利益和特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其作用和影响力在全 球化的世界中日益突出。但总体上,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学者们更 乐于关注和着重分析国家相互关系,因为这已经被理论化了,而且,将非政府组织排除 在世界政治体系要素之外,使世界政治分析模式简单化,易于操纵。本文旨在概要论述 非政府组织独特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方式,其在联合国体系里享有的法律地位,并着重论 述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政治活动所造成的根本国际政治效应及其面临的根本挑战。
      一、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模式及其基本运作方式
  作为国际行为体之一,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渊源甚为久远。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就是最重要的跨国行为体。(注:A.LeRoy  Bennet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Principles  and  Issues  (New  Jersey:Prentice-Hall,1 995),p.279.)但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全球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通讯和交 通革命、全球相互依存度的增大以及全球化导致的大量跨国问题并因此呼唤国际努力, 非政府组织才得以大量涌现。在20世纪50年代,非政府组织差不多有1000个,1976年已 经达到2500个,1986年则达到4649个(如果把标准放得宽一些,将有21529个),(注:奥 斯特—奥托·岑皮尔著:《变革中的世界政治——东西方冲突结束后的国际体系》[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1993—1994年的《国际组织年鉴》指出 ,“常见的”国际组织有5102个,其中4830个是非政府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仅272个 ,此外还有3606个具有国际倾向的国内非政府组织。(注:Bennet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p.271.)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到80年代,非政府组织以平均 每年5%的速度增长,(注:Koren  A.Mingst,Margaret  P.K  arns,The  United  Nationsin  the  Post-Cold  War  Era(Boulder:Westview  Press,1995),p.57.)而1990年以来,非 政府组织的增长尤为迅猛。
  众所周知,国家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其运作主要根据国家间达成的一致(特别是依凭 政府间合作意愿)或某种程度上的强制性,通过常设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不侵害 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来完成其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那么,非政府组织又是如何运作的 呢?
  在进行国际性的组织工作时,非政府组织有四种基本的组织模式。第一,有些非政府 组织在某个国家设有一个总部,尽管其工作是国际性的,是在其他国家展开的。例如国 际救援委员会(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又如1983年成立的阿拉伯人权组织 (Arab  Organization  for  Human  Rights),虽然每年都出台一份阿拉伯世界人权状况报 告,但该机构的运作却远在日内瓦,而不是在某个阿拉伯国家。第二,有些非政府组织 拥有诸多自治性的国别分部,每个分部有其独立的专业组织,每一个专业组织都向该国 总部汇报工作。这意味着在同一国家内有几个机构彼此独立地开展工作。第三种模式是 ,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了许多募捐办公室,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一个特别的 遍布世界的专业组织,如国际红十字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其雇员和管理人员都是当地人——来分配这些资金。第四,某些非政府组织只经 由当地的不属于本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没有这些当地非政府组织的帮助,它们 就不能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如基督教儿童基金(Christian  Children's  Fund)和牛津 饥荒救济委员会。(注:Andrew  S.Natsios,“NGOs  and  the  UN  System  in  ComplexHumanitarian  Emergencies:Conflict  or  
Cooperation?”,in  Paul  F.Didehl,ThePolitics  Of  Global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anInterdependent  World(Bo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pp.290—291.)
  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工作由理事会(boards  of  directors)负责,理事会往往反映了该非 政府组织特有的文化、历史和所关注的特定领域。由于多数非政府组织是通过民众或企 业的捐献来筹措资金的,所以它必须围绕自己的捐献来筹措资金的,所以它必须围绕自 己的捐献群体制定专门的规划,以便在国内的资金筹措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否则便 无法生存。非政府组织理事会需要核准年度预算、工资、考察或解雇主要行政官员,以 及掌管集体决策。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急剧增加,筹措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吸引私 人捐献者支持它们的计划,非政府组织还必须借助新闻事件和媒体的报道。事件越是富 有戏剧性,新闻报道的力度越大,筹措资金就越容易。需要强调的是,非政府组织主要 向自己的理事会负责,其对捐献者和受益者的责任却很含糊。(注:Andrew  S.Natsios, op.cit.,p.292.)
  在参与国际政治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明显地具有不同于主权国家和主权国家间国际 组织的特征。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两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职能。(注:叶宗奎、王杏芳 主编:《国际组织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第一类 活动即对政府间的活动施加影响,又称为形成“压力集团和舆论”的活动,具体方法是 通过合乎国际法准则的手段对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制造舆论、施加压力,以期政策向 有利于己的方向改变;第二类是独立的活动,是非政府组织作为自主活动者、进行自我 创造的活动。
      二、联合国体系中的非政府组织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化到宗教,从人权到战争,从 经济到环境,等等。由于非政府组织认为现行的立法和建制有着严重缺陷,所以要团结 起来保护和捍卫某些一贯蒙受损害的利益;它们企图通过集体行动,掀起社会的根本变 革和扭转政治的大方向。(注:[加]伊丽莎白·里德尔—狄克逊:“社会运动与联合国 ”[J],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6,13(2)。转引自叶宗奎、王杏芳主编:《国际组 织概论》,第52页。)尽管非政府组织具有获得成功的潜能,但它仍需要在以主权国家 为中心的国际治中加强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关系,避免过多的竞争,从而明智地利用 捐赠的有限资源。而合作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联合国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因为没有一个 国际组织像联合国那样在成员、组织和功能上具有如此广泛的代表性。
  联合国的创建者们也认为非政府组织在增进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并认为国际联盟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缺乏制度上的手段来解决广泛 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不得不依赖内部的各个委员会。因此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时,联 合国的创建者们决定成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其目的就是谋求国际合作,以解决诸如经 济、社会和文化等国际问题,促进和鼓励尊重人权和人类的基本自由,其中特别强调了 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联合国宪章第71条明文规定:“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 采取适当办法,俾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在理事会职责范围内之事件。”(注:王 虎华、丁成跃编:《国际公法与惯例》(国际公法卷)[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433页。)所以,尽管联合国是国家间的政府组织,但它很早就认可了非政府组 织的重要性。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71条的规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1968年通过了1296号决议,正式 赋予非政府组织以咨询地位(Consultative  Status),但条件是非政府组织应致力于联 合国经社理事会及其附属机构关注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国际性,能够代表世 界不同地区国家中的特定和重要的民间社会构成部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这种咨询 地位使非政府组织得以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会议,提交书面报告,在经社理事会召开 会议之前发表声明。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中,专门设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负责审批和接纳非政府组织,认可它 们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咨询地位和观察员身份。第1296号决议正式把非政府组织分为 三类:第一类属于一般咨询地位,有88个非政府组织(时间至1997年7月,下同),它们 实际上参与经社理事会所有领域的活动;第二类包括602个非政府组织,它们参与某些 特定的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活动,拥有专门咨询地位;第三类指那些性质和兴趣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