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湾好玩吗:學生記者體驗 記錄中東脈動-文教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6:08

【編譯謝雯伃綜合外電報導】溫斯頓(Diane Winston)新聞採編班的學生擠在一輛小貨車裡,一路沿著約旦河西岸的道路碰撞蹦跳,他們雖然疲累,仍吱吱喳喳地討論剛才在希伯倫(Hebron)訪問的那戶人家。
溫斯頓是南加大安那斯堡校區新聞暨傳播學院教授宗教新聞寫作教授,她帶領學生前往「危險的」中東實習,撰寫報導,實踐第一線記者體驗。

自組團隊 深入報導
根據《高等教育紀事報》報導,去年溫斯頓組織了一個為期9天的報導營隊,帶學生前往中東實習。以下是她對這段過程的個人體悟:
Abu 'Ayesha家族住在被鐵鍊團團圍住的籠子裡。這個家族成員1996年時用金屬圍籬包圍這棟兩層樓的房子,抵擋猶太裔屯墾鄰人的兒童對他們丟擲的石塊。
鄰人兒童發動石塊攻擊的原因是因為認為阿拉伯族群佔領了上帝給他們的土地。屯墾開放之後,當地的阿拉伯社群逐漸逃離,只剩下Abu 'Ayeshas家族拒絕離開故居,選擇孤立和痛苦繼續在當地生存下去。
在車上,學生們激烈地討論、提出各種解釋觀點,是否Abu 'Ayeshas家族和巴勒斯坦人有其堅持死守家園的正當理由?或這樣的行為反倒激起猶太屯墾者無所不用其極想把他們趕走的決心?還有沒有不同的觀點詮釋這個故事?
學生忙著辯論,沒有人注意到車子已行經耶路撒冷和拉馬拉(Ramallah)間的查蘭迪亞(Qalandia)檢查哨。漫天黑煙盤旋在空氣中,籠罩著排隊等著通過檢查哨的車海。

▲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市郊邊境的Qalandiya檢查哨上,戍守於邊境的員警正管制巴勒斯坦的朝拜者。在2007年9月21日當天,有數千名巴勒斯坦人試圖前往位在耶路撒冷的艾格撒清真寺(al-Aqsa),參加齋戒月期間的周五祈禱會(Friday prayer)。(圖文/路透)


「催淚瓦斯。」巴勒斯坦裔嚮導環顧四周,找尋來源,指著軍方基地前那一陣冉冉上升的黑煙。一群青少年正在對以色列車輛丟擲石塊。嚮導看了看車上擠在駕駛座後方的學生,心中正在計算,如果快速通過,是否不會受漫天飛舞的石塊波及。

探索宗教的社會角色
宗教新聞課題在新聞領域中是日漸衰微的區塊。然而,我還是持續我的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地書寫、批判思考,真實探究宗教在文化政治趨勢和事件中的角色。宗教讓不同範圍的人類活動信念和行為的交互作用昭然若揭。
宗教造成的影響很可能是日常行為的選擇,印度人相信牛隻是神聖的,所以絕對不賣麥香堡;也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生命的巨大改變,就像是猶太人集體遷入希伯倫,純粹是相信聖經賦予他們居住於當地的權力。人們以日常行為做為宗教宣誓,從吃穿物件、婚嫁對象到養育孩子的方式,都可從中探究個人選擇和社會力量間的動力,無論觀察對象是獨立個體、社群或民族。
要探究宗教絕對主義,還有這種想法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有什麼地方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更好?這是我去年組織一個為期9天的報導營隊,探訪耶路撒冷、拉馬拉和特拉維夫,帶領畢業班學生去作關於當地宗教、政治和性別的書寫。
出發前,學生花了8週研讀猶太和穆斯林信仰的相關資料,還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政治衝突,以應付參訪期間每天12小時拜訪學者、難民營、歷史遺跡並要在截稿時間內書寫報導的繁忙行程。
即使出發前,我們已了解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危險;不過,沒有一個人想過,我們會開車通過刺鼻的濃煙還有朝我們丟擲石頭的青少年;也沒有人想過,讓「金髮妹」坐前座可以讓我們通過檢查哨的速度加快。
在以色列訪問的時候,我們拜會了Hana Barag,這名瘦小又駝背的74歲老奶奶,其實是名激烈的人權運動人士。Barag的孩子在軍中服役,她認為宗教、政治和人權全都像不同的絲線,被紡成同一束紗。
她所屬的人權機構是「檢查哨觀察」(Machsom Watch)這個組織,該組織2001年由一群以色列婦女組織而成。該組織約有數百名成員,大多是年長者。成員每日清晨6點會前往各檢查哨和法庭監察,是否有違反巴勒斯坦人人權的情事發生,她們自許是站崗以色列士兵母親的沉默代理人。組織成員希望在「母親」和「祖母」的眼前,年輕猶太男女能謹言慎行。

縝密準備 完整呈現
要公正報導Barag的故事需要對於約旦河西岸地理、以色列歷史,還有猶太對社會正義的觀念都有實務經驗才能完整報導。這樣專門的新聞報導需要在議題上有知識性和情感性的拉扯。學生可能有能力去「感覺」這個故事,也就是說把寫作重點放在Barag和她所照護的巴勒斯坦人身上;但他們也必須要了解Machsom Watch是如何成立的,這個組織在以色列社群當中又代表什麼意義。
要讓學生達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大量的前置作業,還有負荷不輕的閱讀、報導和書寫。學生們事前持續關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新聞網站;與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中東問題專家會面;練習批判宗教和政治類的新聞報導。在離開洛杉磯前往特拉維夫之前,他們已經成為能夠處理這方面問題的學生了。
接著,畫面快轉到機場巴士在耶路撒冷舊城區的雅法門(Jaffa Gate)裡把我們放下的那時。因為14個小時長途飛行而頭昏眼花的我們,拖著背包和攝影器材沿著城中蜿蜒的石子路尋找投宿的旅社,好不容易才能好好睡上一覺。然而,7個小時過去後,我們的時差再嚴重,也比不上宗教權威:伊斯蘭教喚禮員(muezzin)的晨間吟誦開始呼喚大家進行早晨朝拜。
親臨採訪現場讓一切都變得不同了,當學生實際練習處理新聞,面對重大新聞事件,利用上課學到的各種技巧去報導和書寫時,之前密集的準備過程開始整合在學生的動作中。學生把示威抗議活動這些可能會對採訪者安全造成危險的事件也納入報導範圍,這些資訊對全球讀者來說很重要。

危機中的轉機
在當地,即使壞消息也可能是好機會。就在我們訪問以色列之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出訪中東,同時傳出以色列將在東耶路撒冷地區屯墾,這讓各界對尼坦雅胡政府想要保持中東和平的決心大打問號。進入舊城區的第二天,在1948年遭        約旦摧毀的胡瓦猶太會堂(Hurva Synagogue)重新落成,引來許多巴勒斯坦人要求要大規模抗議。以色列軍方擔心暴動,包圍該區域。嚮導很擔心,就怕近在眼前的緊張情勢一觸即發,湧入這狹小的街道。
學生們擁有許多報導機會,例如與以色列屯墾者會面、造訪彼此敵對的東耶路撒冷社群,還有與巴勒斯坦當權者喝茶聊天,這些機會讓學生們進入故事核心,讓他們的採訪獲得重力和立即性,也可以教導學生仔細觀察還有根據資料作判斷的重要性。
做為歷史的見證人,學生們質疑哈瑪斯發言人的看法、以色列國會議員的效力,還有檢查哨軍人的動機。學生們了解,他們報導中反映的記者評價,將對讀者有所影響。
最後,學生們發現新聞不只是處理體育和娛樂新聞;如果我的個人體驗真的是上面這樣該有多好。不過事實是,這個世代是在1960年代以來,傳統新聞媒體聘用最少記者的時候,如果沒有流利的外語能力和長春藤名校的畢業證書,學生很難找到一個外派職缺。

增加曝光率讀者群
這趟旅程帶給學生的,不只是對新聞實務操作的了解。它同樣也反映了一項冷酷事實,也就是學生必須要具備創業性格,他們要讓自己的作品有最大的曝光率和報酬。我鼓勵他們尋找除了校內媒體以外的露出媒介,藉此擴大他們的讀者群。許多學生發現,要向別人推銷他們的報導遠比製作書寫報導本身要來的困難。
回到訪問完Abu 'Ayesha家族要通過查蘭迪亞檢查哨當天。正要靠近檢查哨時,學生們的討論也進入最緊張的部分,他們鋪陳論述觀點,把受訪者個人的困境放在一個更大的框架下去討論,認為宗教和政治與這個家族的選擇密不可分、緊緊交纏。看見丟擲石塊的青少年時,他們紛紛拿起相機,想捕捉住這一刻。看著他們卡擦卡擦按下快門,我希望這些初出茅廬記者的雙手,回到家鄉時能夠寫下更豐富更有深度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