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姑娘简单版:中国钱币美学赏析——意象生动的纹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56:35
       中国古钱币正用品的币面一般只铸文字,尽管中国的书法象形写意,但钱文一般只有四个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终究显得有些单薄。而厌胜钱则图文并茂,大部分以图为主,制作工艺上也精雕细琢,反复锤炼,“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官炉之作,更是把我国古代铸钱的艺术性推到了新的高峰”。 (34)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形象比语言更能够清晰的表达意思,对象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汉字的创造。我国汉字一直保留着象形文字本身的状态,还不像世界上其他远古象形文字都走向了符号化字母的形式,可见中华民族对“象”的偏爱。《周易》认为:“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迹,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35)” 并解释言、象以及意的关系,“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36) “彖者,言乎象者也。(37)” 因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要“立象以尽意”(38) 。形象能够以最贴近生活本身的状态让人领悟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所以在反映世间万物、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方面有特殊作用。《周易》谈到卦象尽意时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即六十四卦的名称虽然很小,但是它们代表的事物却很多,蕴含的辞意也很深远,它们曲折却又中肯地表达了意思,却又十隐晦。艺术形象也是如此,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形象、一个角度而以小见大,以个别概乎整体。美好的艺术形象也必然具有着“旨远”、“辞文”等特征。在我国古钱币的方寸之间,也有着大量“立象尽意”的纹饰。
        先看正用品,有些钱面上也有日、月、星辰的标志。秦半两钱中有极少数钱上有类似星点的纹饰。汉半两钱中有些钱面背穿上有横竖纹和星月纹。自唐代起,通宝钱的背面较多得到利用,正式有纹饰作为装饰,铸作星纹、月纹、云纹、水波纹等。但是由于正用品的政府流通钱币的权威性和崇高感,这些装饰的文字并没有流行起来。但是这些形状简单纹饰也反映出古人朴素的宇宙认识,以及对探究天地宇宙的强烈愿望。
        以厌禳纳吉为主要目的的厌胜钱,多为民间自由铸造,因而在设计、制作、装饰等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因而其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与先进的铸造工艺相结合,塑造出了许多意象生动的图案,并表达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事实上,“以象尽意”,借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抽象的观念,必须经过抽象化的过程:从事物之表象到观念的构造,最后稳定在形象上。这是一个“兴”的过程,以物喻志,即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段来丰富具体事物的内涵,也根据人类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赋予某些形象以特定的内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象征和比喻是常用的表达手法,绘画、文学中多有体现。曾有西方学者就东方艺术和象征的关系谈到:“所有东方绘画,都可以看作象征,它们富有特色的主题—岩石、水、云、动物、树、草—不仅表现了自己本身,而且还意味着某种东西,不是人造物,而是以象征隐喻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能在这个人或那个人意识中再现出来,并且得到解析。(39)” 可见,用具体事物和直观表象表达来某种抽象的概念或观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已成习惯。很多具体事物在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中被经常抽象化的运用之后,就稳定了下来,并且在文化中得以沉淀,成为某种抽象观念的忠实代表。比如牡丹象征富贵、鹤象征长寿和隐逸、青松喻君子德之高洁等。象征和比喻都是包含着精神特征和深刻意蕴在内的,这种特征和意蕴如若得到成功的艺术处理,便成就了美。 (40)
        中国古钱币的纹饰图案便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中央集权、儒家伦理、宗教信仰以及民俗风情等观念。铸钱者巧运匠心,把宇宙间的日月星辰、山川花木、虫鱼禽兽、亭台楼阁,人生中的男女长幼,想象中的神仙鬼魔,器物中的方胜如意、葫芦八卦,通俗性的历史故事,象征性的十二生肖,以及符篆、马格、婴嬉、秘戏等千姿万态的形象都生动活泼地布格于小小的钱币上,把生动的形象与精湛的工艺结合起来,塑造出众多的生动的审美象,从而使美的感觉得以天长地久留传寰尘,让后人也能尽情赏玩。这些具体的物象被生动的图案和精巧的工艺表现出来,使得古钱币特别是厌胜钱在方寸之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按照厌胜钱的纹饰内容特点,可分为三种:
          1、植物类装饰多表现寓意吉祥的花卉、植物,如牡丹寓意富贵,常以牡丹花、枝、蔓草卷成图案。蔓草谐音“万”,且其形如带,绵绵蜿蜒喻“长寿”,与牡丹同在一图,便寓意“富贵万代”、“长生不老”。梅花象征坚忍不拔、品格高洁,缠枝四朵喻“花开四季”,桃花三朵喻“桃园三结义”。在镂空钱中,如单独以这些丰富的花纹题材为主题,表现手法则刻画精细、繁复、雍容,若与动物类一同构图或作为人物故事类的背景,则抽象、写意,在简约中衬托整体画面的完满。
          2、动物类纹饰以深受人们喜爱的龙凤图案为主,此外还有鱼、麒麟、鹿、鹤等,寄托了人们向往龙凤呈祥、喜庆祥瑞的精神世界。例如,以龙为主题的镂空钱,一般都是双龙,以鳞片的大小或者硕腹细腰与否来区分雌雄;有的双龙戏珠图龙首相对、龙尾相吻,有的则双龙首尾相逐,顺着钱郭绕成一圈;在画面之中加入水纹或祥云,双龙似在水中嬉戏、云中游走,富有动感,显得生动鲜活,矫健的姿态似乎要飞跃而出。凤常为牡丹所簇拥或翔于祥云之中,或丰满,或修长,都表现了富贵、吉祥的寓意。龙凤图案则寄托了人们对龙凤呈祥、夫妻和睦的向往。
          3、人物类纹饰以渔猎、耕作为体裁,展现生活劳作场景,表达着人们希望生活幸福、安定。如农耕图,四个小人,拿着四种不同的农具,表示四种不同的劳作方式。人物故事图多取古代《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如“郭巨埋儿”、“王祥卧冰”、“孟宗哭竹”、“曾参樵采”等内容。还有其它一些道教、佛教内容的人物故事,以及婴嬉、秘戏等主题。
        以《白蛇传》故事钱为例。钱币圆形圆穿,宝盖形钱冠三系孔。面穿左一人官服站立,穿右一人官服作跪拜状。穿下一物鲤鱼;背左一塔当为杭州西湖雷峰塔,塔身上端斜次一蛇颈状物,右一小人作跪拜状,下有香烛、香鼎之类。此图案取《白蛇传》中情节无疑。面为许仙、白素贞之子中状元后归家拜父,背为许世麟祭拜雷峰塔。塔裂白蛇显身还为人形,母子团圆等等。后人以为此钱为宣扬孝子、烈女、贞妇而作。
        秘戏钱,多表男女风情之象,自唐、宋以来有之。此类钱文饰尽作裸体男女交欢之状,故面文多用与女子有关的词汇。钱文多为“风、花、雪、月”钱文装饰,另有“花月宜人”、“明皇御影”等钱文。对人物图案的解释有两种说话:一说“风”、“花”、“雪”、“月”各代表一位神女(如青女、素娥之类,各司一物)与凡间男子婚媾之象,确有董永路遇七仙女,刘晨、阮肇入天台之妙趣;也有解释为秦楼女子,勾栏瓦肆调侃、行春之象,所以这类钱多为秦楼女子所把玩。其实,一般的说法,这类钱是旧时长者授予新婚子媳,作为传授房事之术,以求子孙绵延之用。因此也可能是女子出嫁时的压箱钱。
        人物场景类花钱,穿左和穿右各是店铺,有三两顾客,穿下为一人挑担行走状,另五六人聚集聊天中。穿上是房屋的院墙,稍上可见树叶从院内伸出。穿上偏右,一轮弯月挂在在空中。整个钱面约二十人,但每个人的神情、动作都惟妙惟肖。店铺和院墙的砖瓦结构都十分清晰明了。可见铸造工匠的细心程度。
        人物类主题刻画细致,表现手法写实,力求通过纤毫莫失地刻画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生活场景的真实可信。这与以上动植物类的表现手法大相径庭,龙凤形象是中华民族独特想象力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物可依,因此,工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思维、构图、制范、雕刻,头脑中的美好意象都倾注出来,线条夸张而灵动,龙和凤的形象飘逸而充满生命力。
        根据制作工艺,我们可以将厌胜钱分为两大种类,镂空钱和实体钱。相对于实体钱的半浮雕技法制作的平面图案而言,镂空钱一般都是双面透空技法铸造,钱体因此显得玲珑剔透,所要表达的形象也更加富有立体感强,栩栩如生。镂空钱的纹饰多以花草为主,因此也称此类钱为“镂花钱”或“通花钱”。绝大部分的镂空钱图案两面相同,如同古钱币中的合背钱。但也有一种特例,就是有点镂空钱正背两面的图案有所不同,就像苏绣、湘绣中的双面绣和家具制作中的双面透雕,正反面各有纹饰却有所不同。这种钱产生年代较早,极少见。目前仅见一枚鹿蓉花镂空钱。(41)
        厌胜钱上的这些纹饰既对人们生活起到了美好祝愿的作用,又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些图案制作精美不仅如实反映了当时民间艺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遐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内容多取材具有道德教化意义和宗教崇拜意义的故事,因此还起到了社会启蒙教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