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邻家厨房怎么样:你焦虑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3:04

 




素材   网络  编辑   沾花如雪

 

 

 

 

你焦虑吗? 

焦虑时,人们的注意力是狭窄的。在一件你认为重要的事尘埃落定之前,你常常要和忧心忡忡、紧张不安、提心吊胆为伴?或者虽然自认心平气和,但是你说话比平时快,不停地喝水,眼神闪烁、步态仓皇?这不是别的,是焦虑。

 

焦虑,是对要来临的危险和问题的或多或少有意识的等待。作为心理学上的特定表达,它是负性情绪中较轻的一种,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情绪之一。通常,抑郁指向过去,焦虑,指向未来。
怎样才能让焦虑停下来呢?

 

“这个选题太难了,我根本做不了”,“汽车快点来啊!”这些想法穿过我们的头脑,就像彗星划过夜空,天长日久地累积着,变成一团侵扰心灵的混合物,或者是一台“头脑电台”,永远在那里喋喋不休,唯一的结果就是把我们同现实隔开。我们在过去和未来中纠缠,耗尽了力量,无法全力以赴地去应对现实中的事件。

 

歌手约翰·列侬曾经说过:“生活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而我们却无暇顾及。”对于那些被担忧和恐惧所毒害的人来说,这句话是他们日常状态的绝好写照。

 

怎样才能让焦虑的电台停止它那毫无用处的饶舌呢?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和不同文化的精神领袖们提供的都是同一把解放心灵的钥匙:活在现在!

 

这个秘诀,古老的印度经文和贺拉斯的诗句里都曾揭示,今天也仍然非常适用。只要看看爱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近几年来的成功就知道了。这位被誉为“美洲最流行的精神导师”,鼓励人们把“当下”作为精神避难所和力量的源泉。这种思想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来自于他的阅读,包括从克里希纳穆提的书里读到的见解。他身体力行自己的理论,并加以深化。他的理论刚好迎合了“9 ·11”事件之后极度焦虑的人们的心理需求。“谁都知道死亡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从天而降,” 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弟子、60岁的埃里克说,“他教导我们只须关心眼前发生的事情,并细心体会。我们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

 

自我的努力

 

要做到心理治疗师和精神领袖们倡导的“活在当下”,必须先完成严苛的内心功课。活在当下这个观点既非伊壁鸠鲁享乐主义的无所事事,也不是“不要未来”的朋克式悲观,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要通过长期的修炼,如冥想、心理治疗或练习武术,才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它不是我们的自然状态。

 

“我们受到的教育教会了我们无视现时现刻,”心理治疗师马尔台说,“从少年时期,我们就要不时回应大人们的要求:你先要通过中学会考;长大以后,他们又一再地说:幸福就是拥有更多、更好、更贵的东西。天长日久,这些灌输使我们失去了享受现在的能力。”时下正在流行的电视剧《六英尺之下》中观念激进的女主人公布兰达这样说:“未来?这是为了不让我们享受现在而编造出来的观念。”

 

相比之下,“过去”也不是一个更好的盟友。在成见或信念的面具下,它促使我们拿以往的经验来衡量新的经历。“在这个意义上,神经症——弗洛伊德定义为无法摆脱父母,也就是过去,确实是一种妨碍体会现在的精神状态。”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焦虑的概念》一书的作者让·克洛德这样认为。精神分析疗法由此可以被当作一种“打破幻觉”的方式,“有助于当事人摆脱扭曲真相镜子的影响,比如幻想、潜意识、过去等等,从幼稚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最终做到不再进行任何牵强附会的解释。”

 

在逐渐摆脱了过往经验或未来梦想的蒙蔽之后,人们还有建设或创造的能力吗?“当然有,而且会更好。”信奉“活在当下”的人们这样回答。因为这种哲学从未禁止任何人规划未来,恰恰相反。“如果你现在正在学习或在交纳养老金,这都是为未来做准备,并且你做得很有道理。但这些事儿是你现在做的,而不是在未来做。”哲学家斯蓬维尔在《思考时间》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抓住每一天

 

爱克哈特·托勒也教人们区分“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前者是在进行一桩事情时的实际行动中所要遵守的时间,如筹备旅行时给旅行社打电话,或上网查找旅馆的地址;而后者,“心理时间”则随时对现实构成威胁:如果脑子完全被这次旅行吸引,我们就无法欣赏身边事物的美妙。

 

只要抓住每一天每一刻,就可以更好地筹划未来。做到这一点,只须把精力拉回到现在,并扪心自问:“今天我能为实现这个计划做些什么?”,从而避免无用的预期,不为将来的事情担忧焦虑。美国作家吉姆·哈里森向禅师泰森·德西马鲁抱怨自己的写作毫无进展,禅师教给了他如下的“秘诀”:“每一天都完全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就像头发上着火一样。”

 

全心全意地生活

 

抓住每天的24小时,是能量的源泉,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工具。这种方法在俗称“十二步骤”的戒毒团体里经常应用。这些依照着“无名酒徒”的模式建立的团体,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吸毒者、贪吃者、烟民和其他依赖症的人摆脱依赖,方法只不过是告诉瘾君子们“每次就戒一天”。圣女泰莱丝曾在上帝面前唱道:“我愿经受考验,忍受痛苦,但只在今天!”其中的意思非常明了:不能终生忍受的事情今天可以忍受。如果说在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上,“当下”是我们的避难所、参照物,它也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它使得我们开放自己的心灵,首先对自我,其次对他人,对世界。“今天人们越来越难做回自己了。”心理治疗学家马尔台说,“人们像换电视频道一样从一种情感跳到另一种,这只能算是勉强地活着。而活在当下的哲学鼓励他们全身心地感受自己的情绪。”

 

倾听自己的情绪

 

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治疗学家佩里索尔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说:这种情绪是要让我明白一件对我很重要的事,那么一切就从此改变了。”她建议人们“注意倾听自己的情绪,好像拿着手电筒仔细观看它们。”她认为,焦虑像愤怒和抑郁一样,反映了我们一些被忽视的基本需要。她教导人们做自我的“观察者”,就像一场有趣的探险,现时现刻是一条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道路。
这种哲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拥有生命,拥有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这正符合我们时代的需要。畅销小说《第一口啤酒》中,“微小的愉悦”都是发生在“现实”这个背景下的。停下匆匆脚步,让自己休息一下,花上几秒钟的时间体味生活中那些令人惊奇的事情:比如在黑暗中走路,闭着眼睛洗澡。

 

品尝、感觉、触摸,这些摆脱焦虑的方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吗?放一点心思在这些事情上,你就会发现,“当下”是那么生动丰富,令人喜悦,存在的感觉是那样清晰。

 

蔑视死亡带来的焦虑,用新的视角给生活增添色彩,这也就是“当下”所具有的崭新意义。

 

单靠自己是否能够应对焦虑?

 

这要看焦虑的类型。有些焦虑实际上是病理的,如果已经到了无法自由行动的地步,这就表明焦虑感很强了。说到底,精神健康的标志,就是拥有足够多样化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当我们遇到某种特定的情况,仍然能够保持精神的平静。无论什么情况,一旦我们作出反应的可能性受到限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这时应该求助于专家,如行为治疗方面的专家。或者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就像在寻求个人成长时所做的一样。首先,学会更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防御机制,采取通常所说的“调整战略”。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把注意力从偏执的想法上转移开,投入地读一本书。读书可以把自身的忧虑转移到书中人物身上,因为对其中的人物会产生认同感。所有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这个道理:很多艺术家都饱受焦虑之苦,但他们用艺术在被忧虑纠缠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之间,创造了一个过渡地带。就算不是大画家或大音乐家,艺术也能让我们用积极的方式利用我们的想象力。

 

这么做不是逃避吗? 

 

不。这只是管理忧虑的一个方法。不过,把自己变成工作狂却是种偏执的、非建设性的管理方式。人们常常有忽视、虐待自己身体的倾向,很多忧虑缠身的人夜不能寐,他们失眠时索性就去工作!睡眠可是头等大事,为了保证睡眠,有必要重申几条最基本的忠告,如晚餐进食清淡,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放松身体的好处就更无须多言了,它能帮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避免压力的累积。其他的一些尝试,如冥想,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某种信仰的人是否较少焦虑?

 

是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构建自身的一致性,这不仅仅关系到他对世界的看法,还与个人在世界上的位置有关。如果我们有了一个依靠,就会较为安心。我们发现,每当发生了令人极为焦虑的重大事件,就有很多人转向宗教或其他的精神传统:纽约的教堂从来没有像“9 ·11”之后那样挤满了寻求慰藉的人。

 

个性不同的人是否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应对焦虑?

 

当然 !“爱操心”的人与其整天琢磨无数个大而无当的计划,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来实现至少其中的一个;而“担惊受怕”类型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恐惧的来源,应该学会把恐惧具体化,才能更好地控制并战胜它。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重要的是把握现在,给现在以意义(参见后文)。我常说,抑郁的人永远活在过去,而忧虑者则永远活在不确定的未来。不过,善忧虑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并且也有多种方法可以与之斗争,以改善杞人忧天的倾向。

 

◆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忧虑的性格是能够改变的。

◆ 改变自己  学会更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防御机制,把注意力从偏执的想法上移开。

◆ 变成力量  积极的忧虑产生好奇心,是创造和直觉的源泉。

 

精神健康的标志,就是拥有足够多样化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当我们遇到某种特定的情况,仍然能够保持精神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