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地方税务局电话:客家人过春节礼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08:19

客家人过春节礼俗

《辭源》載:"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而客民從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出年界"。客民有"官三民四"的鄉諺,即过去祖上獲得过官爵的人家二十三日"人年界",祖上沒有官爵的百姓二十四日"入年界"。入年界後,家家戶戶為歡度新年而忙碌。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送灶神。民間說,十二月廿四日灶神要上天奏玉帝,所以為其餞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隱惡揚善,祈求玉帝庇佑下界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不过餞行也好,祭掃也好,儀式並不復雜。當日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婦在灶臺上擺上清茶、果品,焚香點燭,叩首祈禱,便完成了"送灶君"之大事。
      "送灶君"一舉,也表示"入年界"的開始。寧化、清流、石城、寧都等閩贛地区,把此日推遲為二十五日,不知是否忌""(客家話""""的諧音)的緣故,或為了同入年界一致起來。閩贛一些地方把灶神作女神崇拜,俗稱"灶君老母""灶君太太"。寧化等地對灶神非常敬奉,凡过年、節,煮雞、鴨,做米果,熟了之後,首先要敬奉灶神,家中有什麼疑難的大小事,要祈灶神消災彌化,或求教解決的辦法。大掃除,搞衛生,也是入年界後的一件大事。當然也有在入年界之前開始打掃衛生的。客家人俗稱"掃灰塵""掃洋灰",屋裡屋外、"天上地下"、家什器具,無不打掃、洗刷一千二淨,這種客家人愛衛生的美德源遠流長。
    做糕果,辦年貨,也是客家人入年界要辦的大事之一。客家人过年無不蒸糕,稱糖糕或年糕,可能是""""諧音,"年糕",寓意"年年高",圖個吉利。米做的糕果種繁多,各地做法不一,有蒸的,有油炸的,但其形狀基本是圓的,有團圓之意,意味著客家人歷經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十分渴望長久的團圓。过年除做糕之外,普遍的要做豆腐、 腸、臘肉(這些一般在鼕至後就開始做),購買雞、鴨、魚,以及柑桔、核餅、糖果等各種食品,還有鞭炮、蠟燭、神 等等。
    入年界之後,一般不幹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不食粥。主要是像征回避晦氣,不再"窮酸""倒楣",期望來年有個好光景。

除夕。又稱"除日""除夜""歲暮""歲盡""暮歲",民間習慣稱"大年三十""年三十",客家人稱"年三十前",也稱"大年"。嚴格說,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個夜晚,而大年三十,是最後一天,但民間沒有如此区分。年三十這一天一家人主要事項是"上紅"、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
    "上紅"。即是貼春聯和貼紅紙。在中國人的眼裡,紅色是吉祥的像征,紅紅火火,表示興旺,所以大凡大件傢俱、農具和重要的物品都要貼上紅紙,如床、桌、凳、飯甑以及農具,大大小小的東西,都得貼上一塊紅紙。貼春聯的習俗由來已久。五代時,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辛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人們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春聯。客家的偏僻山村,有的農戶沒有春聯,也要在大門板上貼一大塊紅紙。
    貼門神。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聽到臥室外有拋磚擲瓦、鬼魅呼叫的聲音,鬧得官庭不得安寧,他很害怕,把此事告訴群臣,秦叔寶出班奏道:"臣願和尉遲敬德全副武裝立宮門外把守。"李世民準奏,當夜果然相安無事。為了免除秦、尉二人守夜之勞苦,於是把其二人繪畫下來,貼在各層大門兩邊,栩栩如生,邪崇從此绝跡,因此後人把他們二人也當成門神沿襲下來。明代開始,門神中還增加了財神爺。
    祭祀"社官""社官",俗稱"社公"。客家人敬奉"社官",是當土地神崇拜的。"縣城一般建有土地廟,鄉村隻有社壇、神龕,而且一般都設置在"水口"、村口。民間認為土地神善良,樂於助人,是鄉土的保護神,司鄉土之事,立於水口、村口,便能守一方一村之樂土。一年中,除進行春祭、秋祭外,村中人家,凡有大小喜慶都要先孝敬他老人家。家養豬宰殺時,先要向他報告,在社壇上拿一塊磚回家,打"花紙"(豬血淋在磚和紙上),"請社公回家食豬血",豬宰殺後,還要拿一塊煮熟的豬肉和豬尾巴以及"花紙"到社壇敬奉社官,並要燒香鳴炮,祈他庇佑六畜興旺。过年过節更忘不了他老人家。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鴨,一般習慣上午捉雞去社壇殺(若一家要殺幾隻雞,隻需拿一隻即可),要燒香點燭放鞭炮。待雞煮熟之後,還要將整隻熟雞回敬一次。所以每逢年三十這一天,社壇香火不斷,熱鬧非常,大家都去感謝土地爺一年守上安民之功德,祈佑來年大吉大利。
    祭拜祖宗,客家人素有尊宗愛祖的傳統美德,他們敬祖宗重於敬神,信神敬神者,各有所崇,而敬祖者並無二義,一是出之於氏族傳宗观念,二是認為先祖也是神,俗稱神祖,有雙重認識。家境好者,認為是先祖神靈庇佑,家境貧寒者,也不埋怨先祖,而自認為命運不佳,所以一年过去了,自然不能忘記祖宗。祭祀祖宗,既表孝心和謝意,宗祠和香火堂支祭拜,宗祠在本村的,先祭拜宗祠而後祭拜香火堂(即分支祖宗神堂)。供品一般是"三牲",如雞、豬肉和魚,前二者一定要有,都要煮熟,以及年糕、豆腐、果品等。供品上都要"貼紅"。寧化等地客家人習慣在雞上加一條雞腸和一片"長命菜"。供品擺好後,燒 點燭放鞭炮,然後跪拜,祈禱。
    食过年飯。年三十晚上食过年飯,是這一天的核心,一般家裡都做好雞、肉、魚及其它菜肴。菜肴品種各地有所不同,但各地都有相沿成俗的必須菜。寧化等地,有兩道菜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紅燒豬蹄堡,寧化人叫"腕子筒",是豬的腿跟下割下約13市斤重的一塊,整個煮熟後,油炸成焦色,然後上佐料燉爛。食時不用刀截,用筷子扒開便可,味美肉爛,十分可口。另一道菜是"長命菜"。寧化人在準備祭祖和年飯中,白天,要把雞、豬肉等整隻、整塊放進鍋中煮,煮熟後,湯中投入蘿蔔和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食時也隻能撕開而不用刀切,寧化人稱之為"長命菜",取"長命"之意,一鍋煮下,可以連食幾餐。臺灣客家人也相沿此習,隻是用的菜不同而已。食过年飯,都是一家團聚,桌上要擺比實際人數更多的碗筷,以示還在增長,有的人家人口不足八個,但八仙桌上仍擺上九副餐具,並且無論會不會喝酒,都要斟上酒。过年飯,原為家人的團圓飯,但也有相請"过年"的,主要是兒女親家(本村的)和最要好的朋友,為了輪流請"过年",所以把本來是除夕的晚餐也就提前了,但一般是要在入年界之後宴請。而無論年飯提前與否,除夕之夜總得意思一下,簡單一點,形式還是要的。年飯之後,便是要發"壓歲錢"了,大人給小孩發,有獨立經濟收入的兒孫也給長輩發,相互祝賀,全家人歡歡樂樂。
    守歲。守歲是民間除夕的重要任務之一,此習古已有之,客家人守歲主要是"點歲火",即用特製的油燈點火。家裡最少點三盞燈:一是廳堂、一是門口的"天燈"、一是灶臺上的灶神燈。除此,村中附近的廟宇,家家戶戶都在神壇前的案桌上點一盞,村中無廟宇的則在" 火廳"中點。所點的"歲火"都要不斷添油,直到天亮。
    家庭主婦把廟中或火廳中的歲火移回家裡,路上不能讓它熄滅,到了家裡還要继續點明。點"歲火",亦稱"光年",有"一年中光明願遂"之意。所以,家庭主婦要經常去查看燈盞裡有沒有油,是否"開花",有無熄滅等,若見到"燈花"就很高興,認為是吉祥之兆,若燈火被風吹熄或被踫倒,主人就很驚恐,認為是不祥之兆。至於"守歲",就不一定到天亮,家中大人小孩坐在一起敘家常,想睡就睡。近年電視普及之後,全家人一起看電視,敘家常,直達午夜之後,接著迎新年,放鞭炮、焰火,稍事休息,便"開門"
    大年初一。初一是春節正日,也称"大年初一"。從這一日開始進入歡度春節的高潮。吃喝玩樂、探親訪友,歡歡喜喜度过十天半月。客家人俗語說:"年到初一二,家家打鬥敘。年到初三四,人客來來去。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有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缽。年到初十邊,依舊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餘剩肉,耕個耕,讀個讀。"也有"有喫有喫聊(玩)到二十"之說。
      初一,自午夜開始至早晨,鞭炮不熄,此伏彼起,十分熱鬧。午夜放鞭炮是辭舊迎新,接著便是"開門""迎財神"。時間不一,認真的事先要擇好吉時,屆時開門迎財神,一般的在淩晨或清早,""一點的,天大亮纔起床。各家起床最早的是主婦,她早起洗刷鍋灶,燒水,擺好供品,然後纔請男人起"開門"放鞭炮。閩西等地客家人的供品有講究:上供時米中要插12雙筷子、12根大蒜(閏年各加一),放黃紙錢、白紙錢、桔子、袖子等,有的還有銀元,取"有財有食"之意。有的加插"歲飯花",取"來歲和花發"之意。寧化等地,舊時這天請男人起床不叫"爬起來""起床",而是叫"出首"""在這裡不指?,而是""的土稱,"出首""出窩"的意思,舊時挑擔做生意的人也都是這種叫法,大概是"遠走高飛"的意思。而"爬起來""起床"含有摔倒或休眠的意思,故認為不吉之言。這天早晨各地都呈現一派熱烈、歡樂、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開門"之後,便是早餐,有的喫素,有的喫葷。素餐:閩西客家素食主要有團圓場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都是吉祥之物。也有用芹菜、蘿蔔絲等煮米茶喫。贛南南康縣等地客家人也是素食。贛南信豐縣客家人喜歡以富菜(芹菜)、豆腐下飯。拜祖回家後喫果子茶。葷餐:主要有雞、肉、魚等。寧化等地食葷者,一定有一盤白斬雞和一碗長命菜",家中之最長者和最小者喫雞腿。桌上要多擺碗筷,每席都要斟上酒,意味著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喫"的吉兆。無論葷食、素食都不喫粥,且不能喝米湯,俗稱"初一喝湯,出門下雨"
    早餐後,普遍的是拜祖宗和社官。這是男人的事,而婦女一般不出門,在家做擂茶。有的地方自早餐後就忙於〝拜年",首先到岳父岳母家(本村的),而後再上親戚朋友家。見面都說好話。每戶家裡都備有桔餅湯、茶、酒、糖果、水果、蜜餞、 煙和臘肉、鹵肉等食品,品種視家境而異。上門後,主人接待的第一項目是敬一杯桔餅湯,口稱"喫了吉吉利利,萬事如意""一百歲"等。其他東西可喫可不喫。至親者,要給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紅包,小孩上見主人要給紅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雞腿。初一拜年的習俗,是從中原古俗傳承而來的,至今河洛地?仍有此風。有些地方初一不上門拜年,只是在公共場所玩。鄉村中,在拜祖後,已分居的兄弟叔姪,或親近"親房叔伯"聚在一起喝酒"談天",每家都送上一壺水酒和一、二盤下酒菜,大人小孩湊在一起,顯得非常親切、熱鬧。大年初一這一天有許多規矩;不笊飯、不掃地、不挑水、不打罵人、不洗衣服、不做針線活、不討債、逢人說好話,不說不吉利的話,見面互祝:"新年好""萬事如意""增福增壽"等等。逢""要說""(因""""諧音),""要改為""(舊時初一賭博特別盛行,""""諧音,故須改稱""),不然不吉利。閩西客家人除夕前一天用大飯甑笊飯,稱"蒸歲(年)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餘糧"之意。初二早晨重蒸食用,叫"食歲飯",到初五纔能用生米做飯。寧化、石城等地在初二就可用生米做飯,農民初五不用生米做飯,說是五穀神生日。
    大年初二。正月初二開始探親訪友,自然首先要拜嶽父嶽母的年,客家人稱"轉外家"。梅州客家人凡在上一年新婚的"新姑丈"和妻子一同"上門"拜見岳父岳母。过去,新姑丈上門會被戲弄,給他戴破笠帽,臉上抹鍋灰,弄得"新姑丈"狼狽不堪。連城民諺說:"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太遲了)。"初二開始,各家分別宴請"姑婆大姐",請"新年飯"

初一、初二,客地有不動掃帚的習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如何佈滿厚厚的瓜果皮、煙灰、糖紙、炮竹屑,都不得掃地。客民認為在這個日子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這個習俗也是由來很久了。五代《錄異記》載有"如願"的故事:廬陵歐明居彭澤湖,被湖神青洪君請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訴歐明,當青洪君問需要什麼時,你只要"如願"。果然,青洪君問歐"何所須",歐依照官吏教的話說了,青洪君不得已,將如願送與歐。如願,青洪君的婢女。歐明把如願帶回家後,凡他有所求時,皆能很快滿足,"數年後大富"。後來一年的初一,如願起床晚了,歐明就打如願,如願跑入糞帚。歐明又用杖打糞帚,喚如願,如願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歐家逐漸衰落了。以後,民間就有了初一藏糞帚的習慣,怕把如願掃走,失掉家中的財氣。"如願"的故事,現在很少為客地所知,但是不動掃帚的古代遺風在客地卻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初三是"窮鬼日",到這天才把積了幾天的穢物清掃出去,這叫"送窮鬼"。關於"送窮",也有一個故事:顓頊帝時,宮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給他新衣,就撕破,並用火燒後才肯穿。宮中人都叫他"窮子"。窮子死於正月晦日,為他送葬時,人們說:"今日送窮子也""送窮"的說法就此相沿下來。民間把"送窮子"""逐漸說成了"貧窮""",將家中穢物掃出叫"送窮"。明代陳耀文《天中記》記有池陽(今陝西省涇陽縣附近)風俗:正月二十丸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谓之"送窮"。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書中有"送窮鬼"條,書中說"送窮鬼"的時間是正月初六,作法是把垃圾掃聚一處,再放上七個煎餅,在當日清早人們還未出門前就把穢物、煎餅一齊扔到街上,就叫"送窮鬼"。上面所說的"送窮"時間和"送窮"的作法都與現在客地流行的風俗不太一樣。
    年初五,"出年界",是上工、開市的日子。這一日要祭天神,因為這日"神下 "
    年初七,一般人家要吃"七樣菜"。七樣菜中,芹菜、蒜、蔥、芫荽(香菜)、韭菜五樣是必有的,另外兩種魚、肉或其他菜均可。七樣菜要同時煮熟,全家分食。客地吃七樣菜,是借菜名的諧音,取其吉利:芹菜的""諧勤,蒜諧算,蔥諧聰,芫荽用""字諧緣,韭菜的""諧久,魚諧餘,吃肉表示富裕。吃了這七樣菜,人就能勤快、會算、聰明、有緣、長久、有餘、富足。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七日……以七種菜為羹",可見客地吃七樣菜是沿襲了南楚一帶的風俗。值得提一筆的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甯國府除夕祭宗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及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中所描述的甯、榮兩府在除夕、元宵的各種儀式、活動,均與現今客地流行的傳統活動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