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不锈钢标牌:- 三字经就是用来识字的- - 陈 冲 -今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9:28

三字经就是用来识字的

  • 发布日期: 2011-01-24 00:00
  • 作者:陈 冲

《三字经》是个开蒙读物,是用来让那些尚不识字的幼童开始识字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而且很重要。它是不是“国学”,就不重要了,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把什么是“国学”讲清楚。至于它是不是“经典”,就更不重要了。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而“经典”的本质之一,就在于它的共识性。只要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说它不是,那它就肯定不是。

开蒙读物,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最近,几种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也成了话题。它们比现在的课本好,一看便知,但是好在哪里,就有了不同说法。说法之一,是说现在的课本太重功利性,而早先的课本,更重人文性。我不知道这类说法对不对,但我知道这都是大人们的说法,拿去跟小孩子说,小孩子根本不明白。

其实课本就是工具书,它的基本品质取决于它的工具性。现在的大人们,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小看工具性,不满足、不甘心于工具性,总想着在工具性之外再捎带上别的性。其实,不管捎带的是功利性还是人文性,全是白忙活,反而损害了工具性。这往往使极聪明的人说出极糊涂的话,例如钱文忠。在谈到《三字经》、《弟子规》时,他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照着去做,95%的人会吃亏。这当然有可能,但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因为这事儿是无法调查统计的。其实这有个更重要也更简单的事实,就是95%——不,99.9%的人都不会照着去做。当然,这事儿也无法调查统计,因为迄今为止99.99%的人都不会认真去读什么《三字经》、《弟子规》。不过这事儿有旁证。某个时期,所有人都要背诵“老三篇”,都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破私立公”,“狠斗私字一闪念”,那真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早晨讲了晚上还要讲,反复讲来回讲,结果怎么样?

这些大人们太迷信教化的作用了,其实是白忙活。他们总是低估了大人们的理解力,又高估小孩子们的理解力。小孩子们小时候根本不明白这些,而等他们长大了,又会用自己的脑袋重新理解这些。99.9%的智力正常的大人都能用自己的脑袋弄明白这些,一时被你糊弄了,早晚还是会明白。

工具性就是工具性。上小学的孩子们需要背诵。稍大些,比如初中以后,要反对死记硬背,但小学阶段是需要背诵的。为什么?因为背诵的工具性——它培养、锻炼、提高孩子们的记忆能力、注意能力。你以为他们能背了就记住了?就会照着去做了?才不是!过段时间,大部分能背诵的课文内容都会被忘记,留下来的是记忆能力和注意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的工具性就在于它是用来教孩子们识字的。“识字”,狭义地说,就是会念会写会用;广义地说,就是接受和表达的能力。再广义一点,就是思维能力——因为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然后,到此为止。它管的是思维的能力,不是思维的内容更不是结果。小学语文课本的优劣,取决于、并仅仅取决于这种工具性的好坏。工具性是有时效的。《三字经》用了几百年,是因为它在那段时间里工具性较好。民国以后不用了,是因为它过时了。现在不用民国时期的课本,同样是因为它们过时了,至于现在的课本不如它们好,那是因为没有编出好的课本来。解决的办法,是编出好的新课本,不是再用过时的旧课本。如果今天还把《三字经》当课本用来识字,那会让孩子们去识很多没用的字,又有很多有用的字不认识,最终导致接受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残缺不全。那是十足的误人子弟!如果用来做课外读物,那就是荒唐加胡扯。其中的“糟粕”,无论删不删,都没人会照着去做。为什么?因为文明进步了。我们的一些专家,“学问”越多越糊涂,最后就糊涂到连“文化”与“文明”的区别都分不清。从儒学的“克己复礼”,发展到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文化上是发展,在文明上是倒退。不过,那时候有皇上,退得回去,现在没皇上了,退不回去了!而且即使是皇上,付出的代价也极大。南宋的皇帝赵昀,大力推崇理学,死后得到的庙号就叫理宗。他死后仅仅15年,南宋就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