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诀全文阅读免费:甲午海战的几个盲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3:49

  
                       对甲午海战分析仍然有些盲点应该指出。
 

1.修船能力低下导致的问题。

2. 弹药不足导致的问题。

3.队形的问题。

4.海陆军协同和战略

5.选将问题

6.国际同盟

7.济远舰的问题

8.军人少将官多

9.日舰是否沉没问题


 

     1.修船能力低下导致北洋水师在战斗中耐性不够,一旦船受伤严重以后不是尽量保船,而是 选择同归于尽,自沉,因为船就是侥幸拖回去也无法修理。 采用打完拉倒的方式导致无论是丰岛海战还是黄海海战还是威海卫战役都有船体受伤自沉的问题。而日本船则可以获得良好迅速的维修,在甲午海战后,受到重创的5艘日本船有的基本是被认为打沉了,结果仍然拖回去获得修理,起死回生。部分因为日船很多即将沉没,所以要在有较大优势的情况下率先退出战斗。 中国战舰多为直接进口,后来中国自制的战舰和进口战舰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国修造船能力和技术不够高,同时修造船地点和要保卫的军港异地。例如威海卫军港,乃至山东的船舶工业非常欠缺。缺乏修船能力。特别是,修船能力不仅影响舰船的恢复, 导致战术选择上采用自杀式方式   2.弹药不足,并且对方的火力猛,己方火力弱的情况下,往往是先把军舰打残了,使其不能攻击自己,而不是打沉。结果的确把几艘军舰打出了战场,然而却没有彻底击沉,所以在战后的结果上,有种吃亏的感觉。如果北洋水师的弹药充足的话,当时日舰的比睿,赤城和西京丸很可能会当场沉没的。当时多亏日舰见天色已晚特别是比睿,赤城,西京丸三艘舰再不走就要沉没了,所以无心恋战。如果再打下去,中方舰只就可能更加糟糕了。   后来,据称北洋水师的两艘巨舰,以及剩余各舰各种类型的炮弹已经基本用光,而日本舰队的弹药仍然非常充足。后来的小追击几乎就是空城计。为什么弹药不足,首先是资金不够。其次是情报失误。无论是一开始的丰岛海战还受后来的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情报都没有日本舰队准确。日本舰队清晰地得到了中国将会运兵和兵饷到鸭绿江口,所以丰岛海战就用三艘军舰攻击了北洋水师的护航舰济远舰和。两个月后,日本舰队也探知了北洋舰队主力将会运兵的信息。因此,准备了充足弹药。而北洋水师则只是护航,而不是主力海战,弹药准备不足。黄海海战的前一天晚上,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在过节后的第一天,战斗打响的。和弹药相关的还有煤,当时中国军舰的煤的质量没有日本军舰好,日本军舰速度快,加上煤好,结果军舰速度比中国军舰速度快了。另外,优质的无烟煤不冒黑烟,所以日本军舰容易发现中国军舰,中国军舰不容易发现日本军舰。在后来的日志中,中国军舰发现日舰的时间远远晚于日舰发现清舰的时间。 3.队形。致远舰脱离队形出击,结果迅速被击沉,并直接导致济远只能采取躲避策略,后被认为是逃跑。有说法是有日舰要对定远发射鱼雷,而致远冒险相救,结果鱼雷对准了致远。但也有的说日舰没有发射鱼雷。 两只铁甲舰排在中间前部,没有及时变阵, 日军绕过铁甲舰攻击后面的舰只,导致后面的战舰无力支撑,只能采取退缩的战术,后来日军对大东沟的海域地形不如北洋水师,所以北洋水师应该吸引日舰进入浅水区,而靠两只铁甲舰作为前卫,这样的话,日军就不能够形成绕到背后的战术,速度快的优势也就不能发挥。所以北洋水师发现敌舰后应该回撤近岸海域,背岸一战。当然,到了中间,北洋水师也采取了这个战术,但是时间偏晚。 4.海军和陆军协同和战略:丰岛海战725日后三天28日进行了成欢驿一战,日军从振威往南攻击,清军四面被围,能够逃脱实属侥幸。然后清军在平壤陷落三日以后就进行了黄海海战。无论是丰岛海战还是黄海海战,日军都事先探知情报,主动出击。而北洋水师对日本的情报则不足。北洋水师从刘公岛到旅顺,日舰即准备寻找清舰队主力进行进攻。主要是为了救陆军,所以北洋水师冒险仓促(没有装好足够的弹药)保护运兵船运兵,而导致准备不足的黄海海战。如果能够按照叶志超的部署,放弃平壤,主力迅速回撤,早早建立鸭绿江防线,那么也不至于将北洋水师过早的调出军港,而且军事任务和危险不吻合。军事任务是为了护航运兵船,而日军为的是决战。左宝贵的死守平壤的做法在实不可为的时候仍然坚持是不一定可取的。陆军与水师不相顾的情况在威海卫战役中更严重。    当时如果清朝在朝鲜方面的陆军采取守势和战线回缩到汉城,甚至平壤,鸭绿江,北洋水师不被对陆军的运兵任务拖累,而是主动出击断日军海军,战胜日本海军的话,那么陆军仍然有重新攻占一半朝鲜的可能。唐朝进攻日本的时候,其水军有压倒性优势,战场选择在朝鲜南部白江口。明朝水师联军在露梁津海战中打败日本海军,也是在半岛的南部。陆军在朝鲜北,海军在朝鲜南部,有前后夹击之势,日军就军心不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从北边进攻满洲,美国从南部海上进攻日本,而且在本土丢了两个原子弹,朝鲜半岛上没有打日本就投降了。可见和日本作战,需要头尾同时进击的方式才行。    这个战略是极具创造性的战略。当时的光绪皇帝并非没有这个打算,但是可能(没有仔细考证)仅仅是采取保卫台湾而不是进逼台湾和澎湖,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并且要求李鸿章按照这个战略方案执行。但是李鸿章自己认为这样风险太大。仍然是采取自认为“较为稳妥”的方式,让海军主力和陆军均集中在朝鲜半岛和黄海附近,以相照应。结果两个相互矛盾的军事战略就出现了自己犹豫不决。    有人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是闽洋水师和粤洋水师则“看热闹”,当时是四支舰队,还有一个福建水师,主力分散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攻击战略迟迟没有定夺:海军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朝鲜半岛附近还是应该在福建,台湾澎湖方向直接威胁日本南部本土。陆军自然没有说的,必然是在朝鲜半岛,问题只是在牙山,蜂腰部平壤还是鸭绿江畔。其实两个战略都有可取可行之处,但是各自做一半就全都不可取不可行。所以战争的胜负在策略都可行的情况下,势均力敌的时候,关键是不要把两个相互矛盾的战略各做一半。背水一战,全力以赴者胜。日本作为一个小国能够战胜大国的清朝,关键就是全力以赴,集中所有资源,背水一战。李鸿章开战前的1894年5月份第二次威海阅兵“留下”来的广乙广丙两艘军舰。广甲后来返回广东,然后从广东装载了荔枝上贡(这时候军舰还上贡荔枝呵,然后也留了下来)。两次威海阅兵,其实已经暴露了战略企图,就是防守渤海和黄海朝鲜半岛,而不是从福建台湾澎湖方向威胁日本本土。如果阅兵能够在福建,或者是阅兵但是不仅把三艘粤洋水师全部留下,并且把闽洋和福建水师主力北调(中法战争已经结束),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日本的策略可能就会是把海军转向澎湖和台湾福建海域了。实际上,当时台湾方向的防御非常稳固。刘铭传和刘秉璋在中法海战中取得胜利。中国当时汇集了数只舰队的主力,只有超勇扬威中途转道汉城镇压壬午兵变,逮捕大院君。台湾的防务因为基础好,结果日本为了占领台湾付出的伤亡超过了甲午战争在朝鲜和黄海,辽宁山东的总伤亡。从台湾方向的军力(闽洋福建、粤洋水师主力尚存)尚可观,而北方采用陆军和日本仍有一战。所以毁约再战的做法当时是比较好的。日本实际上也没有力气了。结果俄国坐收渔翁之利,不仅八国联军事情攻入满洲,还进入朝鲜,但是没有想到战线延伸过长,最终俄日战争中战败。并且还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可以说日本的兴起导致清朝和沙皇两个政权的崩盘。   集中优势兵力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万一崩盘,就会赔得多。一下子就没有翻盘的可能了。差点,日本舰队就在黄海海战全歼了北洋水师。如果黄海海战算是小负的情况下,那么威海卫战役可就打得太不好了。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这三艘军舰两次海战各沉一艘。后来一艘在威海卫战役中战败编入日军,次年澎湖“因天气?”沉没。 5.选将问题  海军陆军的协同还有一个主要将领的选择问题。当时甲午战争的领衔将领的第一人选是刘铭传(和丁汝昌同年生同年死,中间视同水火,刘铭传险些把丁汝昌处死,后李鸿章将丁汝昌改任水师,有人认为当时让丁汝昌去海军的动机居然是为了调和刘铭传和丁的关系,并认为丁并不是海军司令最佳人选等等说法),第二人选是刘秉璋?(总之也姓刘三个字),第三人选是叶志超(直隶总督)。所以并不是叶志超贪生怕死,而是他自己电报中承认自己“资历浅薄,手下难服调度”,连左宝贵都震不住。左宝贵虽然英勇战死,但是不一定不误事,例如,就算平壤丢失了,按理说鸭绿江应该守得住。但是鸭绿江也没有守住。如果左宝贵能够从平壤及时后撤鸭绿江防线,日本也不至于过快和中国海军对决于黄海大东沟,陆军也不至于直下辽宁南部。所以清朝老残游记有和贪官相比“清官误国”的说法,就是贪官自己知道操守不好,所以做事谨慎。而清官自持大公无私而做事偏激结果做事过于犀利。于此相似,敢死之将也未必不误事,有些敢死之将,自持自己有敢死的勇气,结果不善于谋略,不谨慎从事,如同带领军队一起送死,自然也是误事。有谋往往会有勇,有勇可能会出现不顾一切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出现谋略无法解释的勇猛效果的时候才出现难以置信的胜利。所以说,上兵伐谋(不战而胜),其次伐交(靠同盟外部帮助),其下攻城(靠勇)。当时的清政府有两派相互掣肘。导致每个层级都有两派,最高的光绪和慈禧(一男一女),文官:翁同和和李鸿章,连朝鲜都有两派,王妃和岳父(一男一女)。本想选刘铭传做最高军事将领,结果翁同和不同意,甚至到了攻入内陆,叶志超被斩,也没有刘铭传的份,皇帝的诏书到不了刘的手上,结果还大概害了刘?(当年就死了),其妾绝食随之而亡,或以示冤枉。光绪罪己诏也认为处罚错了人是一大原因。慈禧死前留下的要求是很矛盾的,就是“女性不得篡政”。 

  为什么中法战争后,日本接着不久就进行了甲午战争,之后几年有了八国联军?都是具有关联性的。当出现了战后分配不均,有功的死了,没功的获赏导致的。 

  一个战争选将问题往往是很关键的。当时二战后的朝鲜战争,中国有林彪(高岗)、粟裕、第三位的人选才是彭德怀(高岗、邓华),其中奥妙和带来的结果也是很多。 6.军事同盟问题。甲午战争中,其他国家均保持中立。英国对日本攻击悬挂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十分恼火,几乎想和日本开战,但是日本最终缓和了和英军的紧张关系。另外英国首先提出中日平分朝鲜半岛的设想,但是日本不同意。如果清军守北半部的朝鲜,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负就很难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也曾经在开战之初就想和日本开战。后来日本没有获得美国的支持,中国获得了美国、英国、苏联的支持而战胜了日本。只是台湾收回了,澎湖没有收回,而且朝鲜也再次打了一仗。有时候,不一定是同盟问题影响战争,中立本身也能影响战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德国政府以保持中立为理由,拒绝交付已经造好的“定远”、“镇远”、“济远”三舰。如果中国及时得到了这三艘战舰,那么中法战争的结果就很难说了。可见影响战争的国际关系并不仅限于同盟问题。另外,虽然当时造舰的时候,国内的反对意见极多,什么质次价高,中间回扣甚多等等,一场战争才将这一切留言解决了。只可惜三艘战舰全都买了德国货,把英国搞的很不高兴,后来英国把清朝已经交了定金的吉野卖给了日本,导致日本军舰的实力大幅度提高,甚至影响了中英的关系。   另外,中法之战导致中国在福建沿海的闽洋水师遭到毁灭性打击。日本能够获得台湾,是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两场战争的结果。而且如果中法战争中闽洋水师不被歼灭的话,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就会有所差别,或者对决的时间能够拖后。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具有相当的关联性,应继续研究。 

  大院君李罡应和中朝同盟(一说是李(上日下正shi)应)和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朝鲜的角色非常特殊和关键,朝鲜的态度严重关联中日角逐和战争的动机。首先国王和闵妃是倾向清朝的,而太上皇李罡应是还想大权在握的时候,内政出现了乱局。这时候清朝以宗主国的身份由马建忠扣押了李罡应。并押回保定坐监狱。但是没有一直关押下去,最后错误的将李罡应送回朝鲜。显然李罡应在,两派的斗争就会继续,而或靠清朝,或靠日本。如果送回李罡应,也有办法,就是后来袁世凯的奏折,希望让李罡应得孙子继承国王,废除高宗,稳住太上王的势力,但是没有批准。结果是李罡应(如果有日本支持下,有实权)全力支持日本,清朝叶志超在战前报奏,朝鲜政府让其民全力支持日本的军备和军事行动,而在首尔南部的牙山叶志超部无法当地筹措军备物资甚至军事行动也被告知日本。但是后来李也在甲午战争后立刻死去,或因没有利用价值而被害死。

 

7.济远舰的表现。

1)丰岛海战 830,「济远舰全速向西撤退舰猛追,「济远舰悬起白旗舰追近,「济远舰又加挂日本海军旗这个做法,很多资料认为是方伯谦畏战怕敌或者是诈降。我认为济远舰悬挂白旗是给日舰看的,因为这时候中日没有开战,势单力孤的济远舰要尽量不打。但是又不认为日本舰只真的保持和平,所以最终很可能是采用悬挂白旗诈降的方式暂时迷惑日舰,等到日舰距离接近以后,用后炮猛轰。正因为如此,济远舰才能够在非常被动的形势下自己毫发无损却让速度己快、攻击能力比自己强的吉野大吃苦头。这种战术是兵不厌诈的表现,非常成功。 但是这之后悬挂日本海军军旗可就不是给日本看的了,而是给迎面驶来的高升号看的,让它早知敌情赶快做好准备。济远舰此次航行的目的是为了接高升号和操江号。当济远舰和广乙受到三艘战斗力强于济远和广乙的日舰的围攻,自身难保了。而高升号因为是英国籍商船,日舰可能不会攻击,而且如果济远接应高升号的话,那么日舰就更增加了攻击英国商船高升号的口实。所以济远舰应该跑,而且应该悬挂日本海军军旗,说明日舰逼近,并且从高升号旁边经过而不是停留,因为无法保证高升号的安全,还会使济远舰被击沉。 (2)这次护航的实力实际上是很薄弱的。高升号很多资料没有说上面除了900名士兵以外,还有数目巨大的军饷。我记忆中有资料说是20万两,总之高升号上的军饷占整个战争初期后勤预算的半数,当时1000多吨级的广丙鱼雷巡洋舰的造价是20万两白银,可以相互考虑之。严重怀疑当时日舰能够放走济远舰而“冒着和英国开战的危险”(未必)非要射杀高升号上的清朝军人,只留下英籍船长,就是早已经获得了高升号上有数目巨大的军饷。此次军饷被夺,和900名军人死亡,使得牙山战役无法实施。并且直接影响到平壤战役的军备和军心。按理说,这样数目的军饷应该是军舰编队押运才行。采用高升号商船运输实在欠妥。如果确有泄密的渠道,那么如果我是日军首领,必然对高升号英籍船长实施拉拢策略。也许英国乐见东亚二虎相争,相互削弱实力,高升号还可以吃了原告吃被告。 (3 另一个让日本无心恋战的重要原因就是济远舰一艘军舰吸引走了4艘日舰。首先这说明济远舰肯定当时炮多被打坏了,否则日舰不会这么猖狂的群起追济远,日舰也是拿软的柿子捏的。济远舰也挂出了重伤的旗帜。虽然没有挂撤出战斗的旗帜,定远也没有允许的旗子,实际上定远从一开始旗语就已经被打掉了。济远舰的随从舰广甲早就被划出阵外,济远已经成为单舰,需要联合起来。有人认为后来济远舰为了逃跑撞坏了杨威舰。是否相撞?从战阵上相撞几率不大,但也有可能是杨威起火或者规避日舰的时候和同样后撤绕转的济远相碰。从动机上避日舰的阵形是最主要的动机,扬威还有到浅水区救火躲避的要求。而济远舰较大,和日舰吨位相当,不一定到浅水区能够避得开,所以济远不太会去浅水区躲避。广甲是最先被划到阵外的舰船,因为广甲吨位最小,战斗力弱,济远有可能要和姊妹舰广甲汇合的意图。另外,济远也未必和扬威中间正撞。杨威的沉没并不是直接由济远撞沉的,而是第二天日舰重来打扫战场打沉的。 济远因为丰岛海战侥幸重创吉野等日舰,因此,济远在自己炮舰损害后吸引4艘日舰追击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战友争取了稳住阵脚重新集结的时间(天黑怕船体小的鱼雷舰发起攻击,日舰队没有鱼雷舰跟随,主要靠本身舰只鱼雷)。另外,济远舰本身除了炮坏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头漏水,担心沉没。 如果没有着四艘日舰的追击,北洋水师的下场很难预料,一定会更糟糕。方伯谦后被斩首, 日本的西京丸、比睿、赤城也都退出了战斗,没有被斩首的将官。 我自认为济远舰不应该被处置,更应该处置广甲舰。但是广甲也有些委屈,就是因为令旗被打掉,无法指挥,(或有人为犹豫)不能及时变阵,结果济远和广甲处在极为不利的地位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广甲实在不应该触礁后被日舰击沉的做法。因为他以为一定打不过,而且一定不能及时进入军港,所以采用广乙的做法,在中途自毁后上岸。实在是愚蠢。粤洋海军的三只军舰头一只打得超好,中间和后一只军舰不尽人意。  8. 军人少而将官多。北洋水师的军舰将官多于日本。日本有两名中将,而北洋水师的将官数目多于日本舰队。但是在舰上的人数却略多于日军的一半。当然,日本军舰上军人有很多预备役的。总体上,北洋舰队的火力约占日军的三分之一,丰岛海战。北洋水师的将官死亡率高于日本数倍。日本舰长只死了赤城号小舰的舰长。而北洋水师的舰长舰沉就自杀,这种方式造成北洋水师的高级将官死亡过度,大大增加了日本战果,并促进了后来的北洋水师的覆灭。   这次覆灭除了船的覆灭,关键是人才的覆灭和信心的覆灭。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中国的海军的实力都没有超过北洋水师的相对实力。而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后到甲午战争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就达到了。而且至今是最大的一次中国海军经历的战役。但是人们还是说当时挪用了军费等等,缺乏客观的比较。       9.日舰是否沉没问题。日舰说是一舰未沉,有点令人吃惊,难道运气这么好?但是有人质疑清朝后期长期流传的日舰损失了比睿,赤城,西京丸三艘军舰。虽然结论不知真假,但是其驳斥的论据有些问题。他认为日舰和世界上大多数军舰一样,不会重名。所以不能出现两艘西京丸。这完全不正确。至少比睿,赤城都有了同名军舰,而且赤城号还是航空母舰。甚至越是军舰战沉了,而不是别的原因沉了,越要建一艘同名的军舰,表示其不死的精神。第二,日舰西京丸是否参加了台湾受降。网上资料有些不一致。第三,没有动态的考虑日本、朝鲜的修船能力。赤城号和西京丸重伤后,拖回仁川,据说触礁沉没。赤城号只是600吨的小船。所以触礁搁浅也容易拖回维修。西京丸是条商船改装的,可能也搁浅了,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没有出现。半年后就算出现在台湾,也未必不是打捞然后大修后的结果。第三,作者说日本已经大胜的情况下,如果有舰艇沉没,似乎没有必要掩盖真相。这不对,因为虽然大胜,但是沉没一艘和一艘没有沉没是很不一样的,赤城号又太小,说赤诚号沉没了,结果人们不知道赤城是只小船。第四,日本的说法。日本文化传统中说话有不好听的话不直说的做法。二战时天皇的战败投降书没有一个失败投降不义等不好的字眼就是证明。日本说西京丸受到重伤...其它军舰都未击沉的说法,实际上有隐喻西京丸实际上可能沉没了,或者和沉没相近的搁浅。应该离岸不远,因为船上的人也差点沉底了。(不知救生艇剩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