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江索道:邓春苗的教学风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8:24
闫德明
客家妹子邓春苗老师认为,各个学科都有相通之处,都有该学科的明显特色;每个人的教学风格都不同;再好的课有不足之处,再差的课也有可取的地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坚持多听课,多听不同学科的课,博取众长,由此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子——不像数学课的数学课:导入课出人意料,新授课求“实”求“活”,过渡话自然巧妙,结束语眼前一亮。
请看她的叙说:
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早在2000年,因为要参加“南粤教坛新秀”的评选,别人(准确地说是领导)就鼓励我说:“你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于是,我就喜滋滋地填写表格,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且侥幸评上了“南粤教坛新秀”。
现在想来,自从踏上教坛,一路走来,多亏了领导老师的提醒与关照,让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刚毕业第一年分配在乡镇中学,第一次上公开课,老教师们就鼓励我,说我“方法新、教法活”,由此自己也就树立了那一丁点的自信;第二年,调到县城小学,学校领导比较“专业”,对新教师提出了成长目标:“一年立足打基础,两年扶着能上路,三年过关上水平,五年发展创特色”。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我坚持多听课,多听不同学科的课,取长补短,博取众长。我一直认为,各个学科都有相通之处,都有该学科的明显特色;每个人的教学风格都不同;再好的课有不足之处,再差的课也有可取的地方。喜欢听课,喜欢听不同学科的课,由此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子——不像数学课的数学课。
理由一:导入课出人意料
老师们说我的课不像数学课的第一个理由是我导入新课别出心裁。我觉得: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每次上课,我不喜欢老调重弹,喜欢课一开始立即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喜欢课的引入自然清新,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常常在晚上冥思苦想怎样开头,苦思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往往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环节,或是合理有效地创设导入情境,或是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导入新课,或是巧设悬念进行导入,或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或是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习内容变得更为真实、生动、有趣,以期达到最佳的导入效果。
【案例】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小明的周末》,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有一个非常非常难的问题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有!)好,听好题:(学生全都竖起了耳朵)今天星期几?(听课老师都笑了!学生都傻了!稍稍迟疑,回答:星期四。)啊!这么难的题目你们都做出来了啊?明天星期几?后天呢?(学生都笑了!大声回答:星期五、星期六!)喜欢星期六吗?(喜欢!)嗯,你喜欢,我喜欢,小明也喜欢。(点击课件,出现小明的相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星期六是怎么过的吧!(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小明的周末》)。这时,学生被老师的幽默风趣“雷”倒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听课兴趣浓了。
再有是我在出示课题后,往往喜欢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自己想要知道、想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就会加倍专心认真,因为这是他想知道的问题,是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从语文老师的课上“偷来的法宝”,很管用,也很受老师们的模仿学习。
理由二:新授课求“实”求“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数学教学的“活”与“实”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虽说教学风格是“数学课不像数学课”,但是,数学科有它的特性,所以,怎样才能有效甚至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们数学教师面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学生活动要“活”,“活”是形式、表象、手段,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是“实”,也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第七册的《一亿有多大》时,我不满足于教材上只给出的“探究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充分地去操作,通过 “猜测”、“推算”、“数一数”、“量一量”、“谈一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量、时间、高度等)感受一亿有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案例】教师拿出厚厚的一叠纸,说:我这里有1亿张纸。你信吗?(不信)为什么?
生1:数1亿张纸要好久呢,您数得过来吗?
师:我昨晚没睡觉数了一个晚上啊。(学生笑了)想不想知道一亿张纸究竟要数多久?
生2:高度不止那么高。
师:你觉得有多高?(学生2回答说大约有一层楼高)。想不想知道究竟有多高?
师生共同确立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一:数100000000张纸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二:100000000张纸可以叠多高?
师:要想研究数1亿张纸需要多长时间,是否真的一定要数出1亿张纸呢?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数出一部分纸的时间。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先测量数出100张的时间。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活动一:探究数1亿张纸的时间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数100张纸,组长负责记录,指定人掌握时间。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张纸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反馈,指名读得数。(表二,每个小组一张)
张数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00
时间(秒)
90
(3) 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活动二:研究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
师:刚才大家都说1亿张纸摞起来不止那么高,那么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呢?
如何测量?请小组马上动手测量。(课前每个小组准备尺子、100张纸、研究报告1张)
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
研究步骤
研究结论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1.先量出100张纸厚约(  )厘米。
2.再算出10000张纸厚约(  )米。
3.最后算出1亿张纸厚度约(  )米。
一亿张纸厚约(  )米。
描述:一亿张纸摞起来比(   )还高。
在这里,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激疑,所有学生的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来了!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数1亿张纸需要多长时间和1亿张纸可以叠多高。通过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并不是平铺直叙,或者两个问题同样方法如同“炒旧饭”,而是层层深入,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思考:真的要数1亿张纸吗?得出“取一部分”,达到贯彻“窥一而知全豹”思想。其次是让学生模仿“称1亿粒米的重量”的方法,小组内完成;第二个问题则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最后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理由三:过渡话自然巧妙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通向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就好比“一座桥”,它在教学中能承上启下,具有导引性和衔接性。在一节课中只要我们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课堂过渡语的运用,对于各环节的过渡语的设计,考虑得比较多。这些过渡语要么总结提升,要么引起思考,要么情感渲染……较好地实现了“文本迁移、自然过渡、巧妙衔接”的目的。
【案例】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它的知识点教学任务有二:一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二是学会用圆规画圆。在学完第一个内容后,我总结表扬了学生:“哇!你们对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得真好!这些美丽的图案就奖励给你们啦。喜欢吗?漂亮吗?想不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怎么画的?掌握了圆的画法你也能画这么美的图案。”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急于学习掌握圆的画法,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理由四:结束语眼前一亮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在课临结束的短短几分钟内,甚至是几秒钟内,教师作“画龙点睛,统帅全课”的总结,给学生留下余趣犹存,遐想无穷的余音。让学生带着质疑走出教室,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永不满足的信念,要让学生仍有继续探究的愿望,这也是新课标对数学老师的要求。
【案例】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小明的周末》,我是这样结束这一节课的: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了吗?(请一名同学说)
课外作业是设计自己星期天某个时间段的安排。
结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事情,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老师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师生齐读珍惜时间的话: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下课!
课后,老师们都说:原来数学课可以上得像语文、音乐课那么生动活泼,可以像实验课那样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探究,那么让人经久回味,那么有味道!
点评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邓春苗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和积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可喜可贺!
本文作者是邓春苗(河源市第三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学员、广东省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先后参与或主持了4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撰写的20多篇论文先后获奖或在报刊发表)资料来源:邓春苗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dengchunmiao)。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引用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