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设备维修专业:维基揭秘与白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0:47
维基揭秘与白宫——斗而不破
——从“电报门事件”看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游戏规则
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逸 日期:2011.01.21 版次:10
维基揭秘与白宫——斗而不破  ——从“电报门事件”看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游戏规则
引言
自2010年3-4月维基揭秘披露美军直升机射杀路透社记者的录像,到11月披露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文——即电报门事件,由“外星人”阿桑奇领衔的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上演了一幕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活剧。政治观察者们依据此间美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大多认为两者之间的“激烈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然而进入2011年1月时,事情似乎发生了转机——1月19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评估报告,“维基揭秘披露的外交电文仅对美国海外利益构成了‘有限威胁’”。上述调门变化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现在到了认真思考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微妙关系的时候了。
透过这种思考,人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博弈,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重塑国际关系体系的某些游戏规则。
自我审查:留下了余地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问题是,普通人对维基揭秘“电报门”中实质性泄密的文件,存在显著的错觉:虽然有251287份电报被交给了维基揭秘网站,但截至2011年1月30日,“能够”真正被普通网民看到的电报只有2497份。换言之,真正被“披露”的文件,仅仅是全部“泄密”文件的1%,甚至还不到一点。随意浏览那2497份文件中的一份,随处可见的符号是“×××”,这是维基揭秘网站和来自《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的记者共同组成的审查团队在“发布”这些泄密文件之前,进行细致审核的结果:所有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也就是导致“卧底”或者“线人”曝光的直接信息都被仔细地删除了。
上述举动,可以看作是维基揭秘网站,以及西方主流媒体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进行自我审查的结果,这个规范就是力图在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点。
此外以披露华盛顿决策圈小道消息著称的网站politico.com的记者本·史密斯在2010年7月25日就写过一份报道,披露当《纽约时报》在拿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档案之后,“首先”拜访了白宫,协调对这些材料的“报道口径”,这是一种更加严格和自觉的自我审查。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对战争档案的解密,还是对电报的解密,都没有披露出实质性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抑或有损美国政府威信的“内幕”来。相反,正如《时代》杂志一篇文章所指出的,这些泄露的电报,证明  “美国外交官正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既没有暴露国家机密,又没有损害政府的声望,所以早在2010年8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已经明确告诉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卡尔·列文,维基揭秘披露的文件“仅仅对美国造成了有限的损害”。此次国务院的报告,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美国政府内部作出的比较客观的评价:电报门的出现,最大的问题只是让外界对美国政府的保密能力产生怀疑,而美国实质性的利益并没有遭到多少损害。这个评估使得双方达成妥协成为可能。
成功打压:“驯服”阿桑奇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分析家指出,“电报门”真正的价值,在于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示范效应:个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配合,借助泄密让政府陷入难堪。这构成了某种权力转移:国家、政府或者少数决策者在外交和安全问题的决策权部分转移到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手中。这种心理上的冲击,促使美国政府必须作出强烈反应——必须通过反击行动,证明政府还有能力捍卫自己所界定的核心机密,证明自己的行动能力。
所以,尽管没有遭遇实质性的损失,从2010年11月28日前后维基揭秘宣布将要披露电报开始,瑞典检察官提出了针对阿桑奇的“性犯罪”指控,并最终升级到发出全球通缉令;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供应商、在线支付平台、信用卡公司乃至银行从域名解析、数据服务、在线支付与转账等方面全面围堵阿桑奇。
最终阿桑奇被迫做出了三点重要的转变:第一,基于司法原因,在向英国警方自首之后,困居英国,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应对可能出现的引渡问题,并反复澄清所谓“性犯罪”传闻。此举成功地将媒体的聚焦从“电报”内容,转移到了以花边八卦新闻为主的煽情性报道上;第二,在保释阶段,2011年1月,阿桑奇出乎意料地转而攻击一些政府的互联网管理政策,把此定义为“维基揭秘在技术上最大的敌人”;第三,逐渐把阿桑奇和维基揭秘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切割。媒体和观察者对阿桑奇的个人秘辛如数家珍,而维基揭秘这个团队一方面被戴上了挑战美国的耀眼光环,另一方面其实质构成仍然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
稍微搜索一下维基揭秘组织的历史,以及wikileaks.org这个域名的申请纪录,某些比较有趣的细节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维基百科的内容显示,wikileaks.org这个域名最初是一个名为SunPress的组织所有,2006年10月申请创立网站,而维基揭秘的构成成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记者和跨国活动份子”。当阿桑奇在2010年对美国开始发动系列揭秘行动时,就有传闻指出维基揭秘团队内部存在不同声音。2010年10月23日阿桑奇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场专访时,主持人持续追问阿桑奇是否存在团队分裂的可能,直到最终阿桑奇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离开直播现场。
微妙均衡:双方斗而不破
美国政府的行为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依据1995年美国国防部隐秘行动和低烈度冲突办公室的报告《对互联网的战略评估》,借助互联网为外交提供服务,发展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构成“21世纪的治国方略”。希拉里国务卿入主国务院之后,在2009年伊朗的所谓“推特革命”等事件中,都在努力贯彻上述治国方略。一如她在“互联网自由”演说中所指出的:推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确保其他国家的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介入互联网,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必须与互联网机构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维持信息技术的政治中立性。为此,美国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形成一个松散的网络。“电报门”事件的冲击在于,美国没有想到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挑战美国的国家利益。2010年美国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可以看作是在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做出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恰恰损害了美国政府此前所宣扬的“互联网自由”等价值理念,因此在做出适当反应之后,美国政府“见好就收”。
今后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与维基揭秘的关系将会比较微妙:美国司法部2011年1月8日向推特公司发出“国家安全信函”,要求提供包括阿桑奇在内的若干名维基揭秘成员与支持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登录ip、电话号码、私信、信用卡账号等等,并在持续追查支持维基揭秘的黑客,这表明美国政府对可能触犯美国国家利益的维基揭秘成员和支持者的压制行动将持续进行下去;美国国务院同时改变对电报门造成损害的评价,为两者关系的缓和释放试探气球。这不仅提供了新闻素材,也对其他国家提出了问题:有多少国家做好了准备,能够应对来自类似行为体的挑战呢?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沈逸  博士
美国国务院与白宫对维基揭秘各唱各调
真拿阿桑奇“开刀”恐怕没辙
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见端 日期:2011.01.21 版次:10
美国国务院与白宫对维基揭秘各唱各调  真拿阿桑奇“开刀”恐怕没辙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高层官员近日在向国会介绍情况时表示,维基揭秘公布美国外交电文一事并未对美国造成实质性损害。路透社引述参加情况介绍的一名国会官员的话说,“我们被告知,这事带来的只是尴尬而非损害。”这与白宫先前谴责维基揭秘“危害美国”利益的表态形成鲜明对照。
美国行政当局与主管部门在一些问题上意见相左并不罕见,但高调公开分歧则耐人寻味。
去年11月28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在维基揭秘公布美国外交电文之后表示,此举不仅使美国外交官及情报人员、同时也让那些向美国求助的人士在反恐战争中处于危险境地,他表示对这一行为予以“最强烈的谴责”。
一天之后,刊载上述电文的《纽约时报》由其执行主编比尔·凯乐以答读者问的方式回答了读者对国家安全的担心。其中一位读者向该报发出这样的质问:我所从事的工作因为你们发布的信息而使我处于危险之中,我要说的是,你们凭什么敢于发布这样的材料?凭什么决定什么该用什么该删?
凯乐首先表示,《纽约时报》记者为采集反恐新闻经常深入险地,为此有人负伤,有人遭绑架,有人被杀害,因此报纸绝不会忽视报道可能造成的不安全效应。同时他还介绍说,在公布电文时,编辑部根据报社积累的相关素材以及记者报道经验对维基揭秘提供的原始材料进行过增删,还对某些材料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他特别强调,报社一直与国务院就公开刊登这批电文有过沟通,虽然国务院明确反对,但报社在坚持刊登的同时认真考虑了国务院的意见。例如,对任何可能导致消息来源失密的信息一律删除,这其中包括告密者、异见人士、学者以及人权活动分子的名字,因此有关的人生安全不会因公开电文受到影响。
美国国务院在这篇问答发表之后始终没有直接回应,而在近两个月之后却表明维基揭秘只是让美国“尴尬”而非受到“损害”,等于间接认可了凯乐的说法。
至于白宫高调宣扬维基揭秘使有关人士处于危险境地,国务院官员就此向路透社介绍说,白宫是希望用法律手段解散维基揭秘网站,因此必须高调宣传该网站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以此获得公众支持。
然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常驻司法部记者彼得·威廉姆斯上月撰文指出,美国希望把阿桑奇引渡到美国,并考虑以两条法律起诉阿桑奇,第一条涉及非法占有被盗资产罪,第二条涉及间谍罪。但他指出,无论哪一条都难以套用于阿桑奇,其中根本原因在于,根据美国实行的判例法,媒体人士没有因接受信息后加以发表而被判刑的先例。威廉姆斯指出,1984年,美国海军情报分析员塞姆·莫里森把一张被列为最高机密的苏联航母照片给了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后者随即刊登。事后莫里森被判刑两年,但美国并没有起诉简氏防务周刊。2001年,前美国医药管理署分析员江纳森·兰多将机密信息透露给伦敦一家报纸。同样,事后也只有兰多一人担责。他还指出,尽管欧洲各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引渡协议,但只要阿桑奇律师证明美国的引渡出于政治目的,那么引渡将变得非常困难。
现实的情况是,维基揭秘并未对美国造成实质性损害,而想把阿桑奇绳之以法,美国方面又存在法律障碍。在这两个背景下品味美国国务院声明,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美国也许正在为调整对维基揭秘的立场作出铺垫。  本报记者  唐见端
“维基解密”:越界的信息自由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计海庆 日期:2010.12.13 版次:5
“维基解密”:越界的信息自由
计海庆
“维基解密”利用了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性制度之间的脱节,游走于制度缝隙。尽管阿桑奇爆料无数,惹怒了白宫,但美国的保密法还是拿一个在互联网揭秘的澳大利亚人没有办法。技术的发展已经把制度抛在了后面,阿桑奇以解密的形式把问题醒目和尖锐地提了出来。越界的信息自由将把人类带向哪里,值得深思
“美国政府和军方的眼中钉”、“华尔街大佬们的噩梦”、“肯尼亚大选的操控者”、“各国外交机密的爆料者”、“全球变暖阴谋的揭露者”……所有这些“头衔”,都归于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和他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自2007年上线以来,“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布了数万份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内容的各国机密文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这些被刻意隐藏的秘密,一夜间大白于天下,引发了一系列丑闻和危机。
“维基解密”的做法是不是正当?它的解密行为是否可取?公众的知情权有没有边界?
“维基理念”与黑客文化精神
“维基”是一个理念。“维基解密”也好,“维基百科”也罢,都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维基(Wiki)”是个缩略词,来自英语What I Know Is(我所知道是……)。它是一句鼓励的口号,鼓励人们在网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分享知识,那便是“维基百科”;分享秘密,则是“维基解密”。主张“信息自由”的“维基理念”,继承的是黑客文化精神。
事实上,“维基解密”与黑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基解密”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一个以某位知名黑客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而阿桑奇在虚拟江湖上的外号是“黑客罗宾汉”,他早年正是一名黑客:16岁组建黑客组织“颠覆国际”,20岁入侵加拿大电信的网络系统,26岁著书立说宣扬黑客主张……他创办的“维基解密”是一个平台,一个展示世界各地黑客入侵成果的“博览会”。
盗亦有“道”。在黑客看来,破解和入侵人家的电脑系统,非但没错而且应该鼓励——因为入侵为的是找出系统中的漏洞并打上补丁,而要写补丁程序,必须看系统程序的源代码,因此信息必须公开。实际上这是科学研究的要求和准则,而黑客的发源地正是电脑科学实验室:上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孕育了最早的黑客;黑客原是程序员间的相互戏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互相攻击来测试和改进完善程序。在这群黑客看来,攻击、入侵、共享、开放完全是理所当然的,是工作的要求。
时代变迁,技术进步,摩尔定律把电脑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便宜。PC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又连起了千家万户。电脑和网络走出实验室,步入了社会。社会不是实验室,但黑客们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在他们心目中,连结着庞大社会的电脑系统和互联网照样还是可以供自己玩“入侵游戏”的实验室。
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越界
缺少了伦理制约的技术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对技术进行伦理规范的一个关键,就是区分实验室和社会。生物学家拿羊做克隆实验,没问题;用人的胚胎做克隆,就是禁区。早期在实验室里,黑客们共享信息,是程序员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而今,黑客们把信息自由和信息开放的“维基理念”扩展到了社会,所有网民都是共享对象,所有信息都能上网共享——这就越界了。近日阿桑奇扬言,如果自己遭遇不测,死亡开关将自动引发一枚藏有海量机密的“信息核弹”——在互联网空间无限度地解密,和把城市当做原子弹试验场,二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不计社会后果的行为。
从实验室到社会,这是“维基解密”在信息自由名义下实施的第一重越界。但同样是“维基理念”的践行者,“维基百科”却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乃至赞扬。因为它谨守社会规范,它的自由有原则、负责任,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它避免了对版权的侵犯;同时借助开放的特性,迅速而良性地发展,取得了足以媲美大英百科全书的骄人成绩。可见,只有遵行规范、自我约束之下,信息自由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重越界和制度缝隙
“维基解密”不同,它斗胆实施了第二重越界——从规范之内到反规范的越界。这是由“解密”行为的特质所决定的。保密是一种制度。虽然保密也会被滥用,有时被权势者用来替自己遮丑和营私,剥夺公众应有的知情权,但多数情况下,这项制度是合理和需要的,合乎公共利益。况且,保密在广义上也包括保护经济活动中企业的机密,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随心所欲、不顾一切地揭秘,是对制度的挑战;这种挑战也可能促成一些社会进步,但更多时候将给社会制造混乱。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在物理上,它串联起的是世界各地的网络;在文化上,它串联起的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社会规范和制度。“维基解密”利用了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性制度之间的脱节,游走于制度缝隙。尽管阿桑奇爆料无数,惹怒了白宫,但美国的保密法还是拿一个在互联网揭秘的澳大利亚人没有办法。技术的发展已经把制度抛在了后面,阿桑奇以解密的形式把问题醒目和尖锐地提了出来。越界的信息自由将把人类带向哪里,值得深思。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