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排名:2.三个根本问题就是用人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10:28

2.三个根本问题就是用人问题

【原文】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1,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2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3;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4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5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右三本

【译文】君主用人要审查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他的品德能不能担当其位,二是他的功绩能不能担当其俸禄,三是他的才能能不能担当其职。这三个根本问题,是治理混乱的根源。所以国内有人品德和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没有显明于朝廷的,那么就不可以授给尊贵的地位;功绩能力没有在国内表现出来的人,则不可以授给优厚俸禄;治理政事不能取得人民信任的人,则不可以授给重要官职。所以任用品德淳厚而地位卑微的人叫用人错误,任用品德低劣而地位尊贵的人叫用人放纵。宁可有错君子,而不要失当于小人。有错君子,招来的怨恨浅;失当于小人,造成的祸患深。因此国内有人品德淳厚和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没有显明于朝廷而地位尊贵的,那么贤良的臣就不能进入朝廷;有功绩能力没有在国内表现出来而拥有丰厚的俸禄,那么勤劳的臣就得不到勉励;有治理政事不能取得人民信任的,那么有才能的臣则得不到任用。对这三个根本问题详加审查,那么下级就不敢有所谋求。对这三个根本问题不详加审查,那么邪僻的臣就会私通上级,而迎合君主制造威势。如果这样君主就会受蒙蔽,而治理政令就会壅塞在下,治国的正道被抛弃,而邪恶之事日益增长。这三个根本问题详加审查,那么邪佞之徒就无法制造威势,道路上就没有野兽,边远地区不会产生冤狱,孤儿寡母不会无处伸冤。所以说:刑罚减省政事减少,朝廷就不用经常召集百官。

以上是三个根本问题。

【说明】这三个根本问题就是用人问题,任何位置的官员都要有品德,位置越大越尊贵,对人的品德要求就越高。品德低劣而官职越高,就会引起混乱。功绩越大,俸禄就越高,功绩小而俸禄厚,就会引起混乱。官职越大,需要的才能就越高,没有才能而拥有过大的官职,同样会引起混乱。所以,用人得当,混乱就少。用人不当,混乱就多。

——————————————————

【注释】1.过:《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易·益·象》:“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荀子·乐论》:“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韩非子·十过》:“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微二人,寡人几过。”这里用为错误之意。

2.失:(shī湿)通“佚”或“泆”。《管子·法禁》:“然后失矫以深与上为市者,圣王之禁也。”《国语·周语下》:“虞于湛乐,淫失其身。”《韩非子·说难》:“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淮南子·汜论》:“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野人得之。”王念孙云:“失,同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这里用为淫泆、放荡、放纵之意。

3.劝:(quàn券)《书·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周礼·丧祝》:“劝防之事。”《管子·权修》:“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易·井·象》:“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用。”《论语·为政》:“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礼记·中庸》:“子庶民,则百姓劝。”《战国策·秦策》:“则楚之应之也,必劝。”《韩非子·饰邪》:“彼法明,则忠臣劝。”《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说文》:“劝,勉也。”这里用为勉励之意。

4.便辟:同便嬖。便嬖(bi壁):《书·冏命》:“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说文》:“便嬖,爱也。”这里用为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的宠臣、亲信之意。

5.涂:(tú图)《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郑玄注:“涂,道路……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荀子·不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韩非子·显学》:“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释名·释道》:“涂,度也,人所由得通度也。”徐锴《说文系传》卷二十一:“涂,《周礼》书涂路字如此,古无涂字,途,称俗也。”这里用为道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