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杨丽萍结婚了吗:[转载]我所认识的海普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21:57

[转载]我所认识的海普瑞

(2010-07-18 21:04:30)[删除] 标签:

转载

分类: 海普瑞 原文地址:我所认识的海普瑞作者:贺承军

我所认识的海普瑞

题记:好久没写博客了。有一个未必合适的比喻:博客就像老婆,微博就是小蜜,最近和小蜜打得火热,今天该亲近一下老婆了。

这篇文章是越界之作,不谈地产,谈高科技的生物制药:海普瑞,在深圳松坪山,朗山路21号,很不起眼的一家工厂,却是中国进入国际竞争高端领域的不多的企业之一。创始人李锂和我同年,如此辉煌的成就,让人敬仰。 

 

海普瑞在深圳,它从匿名状态到众人瞩目,是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发生的。经过对它的一定了解,与其说它是财富神话,还不如说它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帮热衷于科学探索、技术创新的科学家,在非常丰富的中国特色生物原料供应条件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国际领先肝素钠原料药制造的技术优势,并形成产业和市场优势的故事。它不是企业传奇,是关于使命、执着、汗水、智慧和机遇的常规科研、创业故事。

谁关心猪小肠

海普瑞进入我的视野,是最近的事。而认识其总经理单宇,却有近十年之久。四月下旬在深圳的一家本地报纸上看到海普瑞即将以148元每股的高价上市的消息,吸引我注意的是其总经理名字叫单宇。当即我发了条短信给单宇:“单宇兄:我早就知道你有点厉害,却没想到你有那么厉害。”单宇当即回复:“待公司上市忙过,好好聊聊。”

我是地产人,多年来喜欢写些地产和城市建筑方面的评论,自认视野开阔、思维无禁区,恰逢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严密组合拳正逐渐发挥作用,正琢磨中国的产业升级转型难道真的要以壮士断臂之志对房地产业“去势”吗?那么产业升级转型的扎实步伐从哪里迈出?除了家电下乡、汽车扶持、基础投入、垄断领域向民企开放和网络建设,还有什么好招?心有戚戚,捕捉到作为高科技的生物医药制药企业上市受到投资者热捧,海普瑞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转型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何此前默默无闻?

回想起来,出身于北大的单宇先生大约在02年左右与我相识,缘于我们都认识的在深圳市委政研室工作的一位北大学子。清华人和北大人一见面,肯定要互相挪揄一番。单宇就读的是北大物理系,我进清华虽然学建筑但第一志愿填的是工程物理专业,这是当时“立志做科学家”的体现,工程物理就是核物理,研究基本粒子,高精尖,发现什么新粒子新能量,民用国防都行,最好能在元素周期表上添加上某种新元素。这是80年代初期理科学生的典型梦想,这种梦想其实反映了国人对科学和科学家概念的偏颇。。

单宇和我虽然是理工科生,却有一个共同点: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社科读物,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因此,我们不多的几次见面,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一次他偶然聊及他所在企业从事的肝素钠,见我不懂,于是扯到猪小肠,我更以比他更浓烈的北大文科生的胸襟和气度,避而不谈这等“猪下水”问题。也许他为普及科学常识,还谈到了肝素钠原料药比黄金还贵,但这只能给我留下“单宇兄毕竟染上了深圳风味”的印象。在这种不惜互相挪揄的场合,我所想象的“深圳风味”,自然会定格于:急功近利、大胆无忌、自吹自擂。

就这样,单宇是不是什么总经理,我不记得也不关心,他所在的公司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大约是04年底,在我任职的机关大楼做物业服务的万科物业一位胖胖的小姑娘说想另觅工作,请我推荐,我不假思索给单宇打了个电话,推荐小姑娘过去。这小姑娘并不漂亮,心志却颇高,想找一个轻松的地方边上班边学习,不久,她打电话给我说辞工了,说这个公司培训很严格、太枯燥、有点辛苦,与她志趣不合。单宇有次电话中对姑娘的离职稍加解释就被我就打断了,走就走了,我纯属热心帮忙,并无特别眷顾。但单宇嘟噜了一句“老贺,你真不食人间烟火,根本不关心海普瑞是干什么的”。

04年,海普瑞应该让深圳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了。其时,我作为一位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公职人员,应该知道深圳的“四个难以为继”,亟需产业转型,但城市的引导政策主要在乎引进国外更高档的产业和企业,却很难用心去发现已有产业和企业中累积下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也许在这个语境下,尽管我们“产业升级”不离口,却居然对海普瑞一概无知。

这个遭遇够典型。

为什么海普瑞会长期默默无闻?它可以逐步积累声名吗?海普瑞创始人群体与我是同龄人,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读书,二十多年间艰苦创业,历经千辛万苦进行技术创新,他们终于成名的基础是科研和技术上的成功,这个过程,是奇迹频发、奇遇屡现,还是困苦、汗水和智慧的无穷多次艰难交织?

深圳的五月,全市正大张旗鼓地动员向西南旱灾区捐款,某天下午我代表自己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出席捐款仪式。就在这个仪式上,我举着吹塑板裱成的支票,想得更多:企业其实不应该再这样捐款了,企业捐款应该有更合理的方式,不必当场秀,但可对企业作善行追溯,那么“秀”味就会转化为更深邃的弘德韵味。中国的许多有占市场需求的企业,通过慈善扬名,是普遍做法。仪式既毕,我驱车来到深圳北环路北侧的松坪山,朗山路旁的一家咖啡厅,单宇在那等我。一见面,我谈起中国许多企业,靠慈善出名的,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差强人意。

一个企业,如果在初具规模时,即通过慈善或捐助艺术、教育领域或找明星拍广告去赢得名声,除非主业是靠营销,广而告之找市场,否则,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领域,如家电、汽车这类多种技术综合的产品,或许要通过广而告之找市场的方法。

一般的医药品,需要打广告,然而,在拥有高度的技术壁垒的军工、医药领域,广告是不需要的,逐步积累公众名声似也无必要。

海普瑞这个500多人的企业,专注于在猪小肠中提取高纯度、高活性的抗凝血剂原料药——肝素钠,它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独门绝技,在国际肝素钠原料药供应领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话语权(包括定价权甚至提高美国FDA标准的制定的权威地位。注:6月28日美国FDA局长访问海普瑞,就是为此事而来)。如果它不上市,也应该会在不多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名声:作为痴迷于科技创新的爱国科研工作者,作为取得国际领先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肝素钠原料供应商,海普瑞和它的几位创始人兼股东,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推动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参与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的英雄,海普瑞团队人员可以过上优裕的生活,从事愉悦的工作,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个时候适当从事一些慈善,出一点宣传册子,一切都会顺风顺水、锦上添花。

然而,海普瑞创始人有更伟大的抱负,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孜孜于技术创新,借通过美国联邦医药管理局(FDA)的严格而复杂的质量技术论证程序,并逐步扩展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海普瑞其实已经步入一个技术与知识产权资本化的领域,这个领域历来是发达国家的优势,对于后发展中国家是个迷一般的梦境,即使中国最具科研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分子,对这个领域的经验、意义也未必描述得清,尤其是正当中国势必进入金融创新、开放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被阴谋论妖魔化的时候,在山寨流行的中华大地,科学探索、技术创新的成就和荣誉被资本的“不道德”眩彩所纠结。

山寨的狂欢,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国人追求原创、取得知识产权的激情;

资本的狂欢,取消了国民对于辛劳和汗水的尊重与关注,而资本的魔性,又给故意假扮卫道士以诋毁资本市场成功者的话柄——不管成功者是出自勤劳智慧还是出自资本的运作,抑或两者兼有。

海普瑞这个技术的巨人,披上资本的袈裟,本应成为万众仰慕的明星,却遭遇了无穷无尽的讥讽。

在朗山路那家咖啡馆,我看着单宇黯然伤神的样子,以往我们见面时互相比智的打趣氛围还没开始就悠然消失,室内空气凝固,我的心情也变得异常沉重。我提出想参观一下海普瑞的生产流程,至少,从外观上观摩一下,这个取得国际领先技术的流程布设大概是什么样子。

对技术和工艺的痴迷

六月中旬的某一天,海普瑞董事长李锂有时间见我,他和我是同年,一位身板挺直、板寸平头、目光和霭、由于长期在实验室而皮肤白净的书生,我素来无拘无束的形骸在那一个下午变得格外庄重,不是因为他是全国名列前茅的财富人士,而是因为他是视野宽广、执着专注的科学家,他创造出了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工艺,并实现了规模生产,他的专注,他对技术难题攻关的高超直觉。

参观生产流线过程,李锂亲自给我讲解,我一直神情专注地观察每一细节,对于工科出身的我,“一切都是可控的”、“一切皆可溯”、“操作平台的人性化”,这些概念我不难理解,但是,当一丝不苟的流程设备真切展现在我面前,还是深深震撼了我。严格的技术重重控制,却是由普通人经过一定训练就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海普瑞工艺令人叹服的地方。这使我记起在大学时看过一本美国建筑业的施工参考书《砌砖》,仅仅关于如何运送砖料、如何码放、如何砌筑、如何清理场地、人工如何分布,就是厚厚500多页,海普瑞的工艺、流程之讲究,比砌砖复杂、精致、完善得多,这是海普瑞取得技术优势的重要密码。

科学家在他自己的实验室工作,是人类行为中最安详、最有魅力的图式之一。李锂站在那复杂精巧地布置着的设备、仪器面前,焕发出异常兴奋的神采,也许是面对我这样的外行,他还有意压抑了兴奋。而我内心的敬意由然而生。同在80年代读大学,那时中国基础研究极为落后,同时科研成果很难转换为规模生产、市场化流通,这双重纠结情状曾刺痛我们的心,许多学子找准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领域钻研,一些人获得了专例,也收获了市场效益,但成功者总是极少数。

即使对于李锂这样的成功者,围绕他的成功所形成的质疑,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对于科学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专利发明等概念使用上的困惑。

我们很吝惜于科学家称号的使用。似乎除了从事高精尖、尤其是国防科技领域的专家,或者更进一步能为元素周期表增加新元素的人,我们是泛泛地把本应为科学家行列的人称之为科研人员。随着社会对于人文、伦理价值的进一步要求,甚至连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也似乎不配当科学家了。社会缺什么就无处不在地追求什么,凡“家”就被附上一定要对人文、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仅仅关怀还不够还要有所谓知识分子式表达,这一要求的泛化,其实使每一个角色都不堪重负,因而也就失去意义。

社会宁可用“技术狂人”来称呼李锂这样的科研领域的佼佼者,而不用科学家的称号。其实,他就是地道的科学家。

科学家可以远离政治和意识形态,但悬于道德高义的人们不允许这样。连政治领域的从业者尚且讳称政治家的中国,科学家却被要求对政治发言。

中国科学家们被尴尬地剥夺了应有的市场选择的自由和尊严,一旦他们走向专利和资本这一现代市场体系,就迹近经济人的裸奔,没有相应的伦理衣装。

而现代市民意识的萌芽,对突然生成的公众人物所必然涌现的舆论淘洗,必然使自觉地退缩于“技术狂人”角色的人,面临极为尴尬之境。

出于理念自卫的本能,“民族工业”概念就不由自主地浮现于那确实具有民族发展使命之担当者心头。由于迷执于科研,他们几乎隔离于社会价值的世俗化与暧昧的理性怀疑思潮之外,由于精明地规避风险,他们意念坚决地回避过于亲近权力个体的无谓伤害,同时又自觉地纳于国家崛起的宏大叙事之中。其实,中国展现的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已经悄然扬弃“民族工业”的说法,因为“民族工业”中内含着政府保护落后产能、实施贸易保护等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因素。而海普瑞其实已经悄然融入世界技术竞争最前沿,既是国内产业也是世界产业的先锋。

然而,从总体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国家叙事、宽容个人发展的无尚动力驱使下的知识历练,使这拔人的佼佼者们炼就的如矩目光,几乎可以洞透中国社会的密码并试图解码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技术狂人绝不是视野狭窄、行为卑微的人。他们为应付科学和社会的挑战所作的准备,可能远远超出当代中国的科研条件和社会条件为接纳他们所准备的一切概念、角色和规范。他们是孤独地行走于旷野的人。

通过20多年含辛茹苦的努力,海普瑞走到肝素钠原料药制造技术的最前列,扩大领先优势,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就是海普瑞敏锐地融入资本市场的基本动机。

2008年,美国发生1000多人注射肝素纳后产生重症不良反应,其中有100多人死亡。这著名的百特事件,对海普瑞的技术高超的原料药是一个极大的助推,加上2009年上半年甲型H1NI流感,导致全球范围合格肝素钠供应商急速减少,而海普瑞在这灾难性事件中突显出技术领先的价值。

保持技术领先、扩大领先优势的目标,在什么样的企业中可以得到持续的贯彻执行,在当代中国,恐怕找不出比家族企业更为可靠的企业制度。一般而言,当代中国的家族企业提供的持久而优秀的范例并不多,但西方不乏成功地转型为基业长青的现代企业的范例,海普瑞在学习,在为走向基业长青进行艰难的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积累。引进国际知名的高盛,就包含着保障顺利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打下长青基业的多重目标。只是,在当代中国的蔚为壮观的资本大潮中,海普瑞先是试图在创业板上市因创业板迟迟未开而受阻,继而于9年之后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和极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说产生了上市成功的“晕眩”,海普瑞有晕眩,社会更晕。

海普瑞之晕,在于这帮志存高远、务实笃行的创业者付出全部青春,既为国家和时代使命也为自身发展、为在国际上取得技术领先而努力,并顺应了民族国家参与国际产业竞争、金融竞争的重大战略要求,在初获技术、市场和资本的成功之时,竟然会招致社会各种利益阶层和个人的曲解,长期专注于技术创新的专家,被曲解为长袖善舞于权门、金融阴谋、商业欺诈的江湖老手,或被捕风捉影于不堪人格情境,或被含沙射影于非圣非德之卑微者,或被矫装善意于不仁不义之狡黠。

社会之晕,在于古已有之的俗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细究之下,社会舆论的杂说纷纭,主要地出于对海普瑞的不了解,而质疑的曲笔或直书,无论多么荒唐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甚至不乏诛心之论,让海普瑞这样的专注于技术生疏于舆论斡旋的企业和企业家,难免生出人心不古的概叹。然而,苦笑之余,亦不妨宽容地理解为社会怀疑一切的理性意识之觉醒。尤其是对高盛参与海普瑞上市以及促进海普瑞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民众普遍对华尔街投行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犹有可原。只是,理性的质疑者应该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对靠过硬的技术和工艺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企业,如果不愿轻易给掌声,也应该有同情的理解。另外,对于不得不开放金融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中国,上市犹如嫁女,不能因为男人总是要在与女人结合过程中“耍流氓、找快乐”,就以拒绝流氓之名不把女儿嫁出去。

 

——对海普瑞进一步的了解,是我离开公务部门之后最为开眼界的事。因为海普瑞,最近我去深圳的高新园区好几次,在那一幢幢玻璃大楼里,影影绰绰的人群,在夏日的强光下,如3D画面在不停地编码和解码。深圳是座务实而有活力的城市,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金融创新是这座城市未来要谋求的优势领域。海普瑞作了中国产业升级新时代来临的先导。十多年前,海普瑞的创立者几经考察,落户深圳,是非常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