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耐止汗喷雾的原理:背诵《三字经》并不能拯救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8:51

众所周知,孔子的《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的弟子根据记忆、回忆而写的。里面孔子的话,是不是原文,直到今天还是疑问。

《论语》在形成之初以及后来的三四百年间,并不是当时中国的经典。直到汉朝儒生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语》以及儒家的其他著作,今日我们称之为“四书五经”的著作,才渐渐成为被中国的地主统治阶级认定的“经典”,并成为中国读书人“读书做官”的唯一的台阶。

 “独尊儒术”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好还是坏?近两千年诺大而辽阔的中国,人们只读“四书五经”九本书。人们的思想都统一和控制在这九本书里。难怪两千年的中国,自战国之后,就很少有独特的思想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读同样的书。中国人的思想的资源变得非常贫瘠。

科举制度废除之前,不把这九本书倒背如流,就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并成为中国官僚统治阶级的一员。为了普及儒家思想,《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普及读物也应运而生。他们与经典的距离如同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与专为青少年读者改写的《红楼梦》一样,一个是思想的宝库,语言的艺术,一个是大概齐的故事概论,简化的人物关系和心理。

《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书,在中国思想资源除了儒家之外,其他都不登正统之堂的传统社会里,是私塾的入门课本。那时要求青少年背诵,或许我们可以历史地看问题而给予理解。但是,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还是《增广贤文》还是《神童诗》,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儒家经典,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简化和口号性的总结。

在今天这个现代社会,要求中小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书,让人产生时代错觉:我们到底是生活在现代的二十一世纪还是闭关锁国的明朝中期?当然,我理解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真空导致的道德崩溃,中国人现在什么都不信了,大概除了信财神爷之外。

在这样一个“我不相信”的时代,中国人亟需信点什么,亟需某种道德,他们因此可以傍依这种道德而生活。中国教育者的突然全体向后看:找出《三字经》这样口号化的儒家初级读物来,填充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自己头脑的空白。

但这真的管用吗?

建设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不是让孩子们背诵《三字经》就能实现的。也许中国的教育者是有病乱投医,现在是不管什么偏方都信了,因为已经病入膏肓了。或许儒家或读经运动可以拯救或造就一代新人也说不定,虽然在我看来完全是空想。即使如此,不算经典的《三字经》等普及读物,里面的很多口号根本不符合现代世界思想的价值观,与现代世界要求的教育出发点和目的的——批判性思维,相差千万里。我认为根本不该要小学生鹦鹉学舌般地背诵这种东西。

小学又不是传统的私塾!私塾时代,人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思想资源。现代小学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现代公民为出发点和目的的。现代公民的首先要学会的是批判和创造性思维。背诵《三字经》 并不能培育新时代的公民,虽然可以自我安慰,以为进行了儒家道德教育。但是中国现在的道德沦丧状态,是儒家初级读物中的道德训条能赎救得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