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费于沟渕:“十二五”如何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4:14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与农村改革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是把13亿人的社会需求释放出来,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把7亿多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绕不过“农民工”这个坎。“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头戏,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1月18日,在济南火车站,返乡人员在特设的“农民工优先窗口”前排队购买火车票。春运期间,为保证农民工顺利返乡,济南市铁路局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开设农民工优先窗口,并对民工团体的乘车计划予以重点保障,目前已对15万农民工团体提供送票上门服务。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30年来,这个“特殊群体”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无论是从现实需求还是发展趋势看,都需要在“十二五”中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第一,“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个客观现实。首先,“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2009年,他们的总量达2.3亿人。其中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57.6%,在加工制造业从业的占68%,在建筑业从业的占80%。其次,“农民工”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2.3亿“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约有1.5亿人。这些年城市新增人口主要靠他们数量的增加。
第二,农民工群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时期,“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生代“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进城,而是为了谋求发展而进城。其利益诉求也开始多元化。
第三,“十二五”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去年,我们组织过一次“十二五”农村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专家认为,“十二五”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或初步具备。我的基本看法是,“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有很强的需求,又有现实条件。
首先,从需求来看,“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将2.3亿大群体的潜在消费变成现实需求。其次,从条件来看,去年国家财政收入达7.7万亿,客观上已具备一定的财政能力来推动并最终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再次,从政策展望看,“十一五”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明显进展。预计“十二五”时期,无论是在政策创新上,还是在均等化程度提高上,都会有重要突破。这将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最后,从实践来看,发达地区有望率先取得突破。长三角、珠三角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农民工问题,估计在2—3年内会有一定的突破。
因此,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大大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以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为此付出努力!(迟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