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建设集团:十二五,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半月谈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1:05:53
十二五,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
2011-2-19 8:05:01     来源:半月谈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推荐】

旭日阳刚走红背后是亿万农民工的希望与梦想
“十二五”时期,中国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以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为突破,统筹大中小城市发展。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半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问题。
去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对“城市中国”的图景做了完美诠释:城市化正迅速改变着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它提高了居民的生存质量,重塑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而“让生活更美好”。但当视线聚焦在城市里生活的农民工身上,“城市化”的美好图景多少就显得有些黯淡:农民工离家进城,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无法融入城市,反而成了“城市边缘人”。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获得了自由迁徙权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输送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实现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截至200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3亿人,在第二产业工作的人数已超过城市中原有的产业工人,在第三产业的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等行业工作的占90%以上,成为劳动者中的大多数。然而,他们却是“沉默的大多数”、“弱势的大多数”,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例子屡见不鲜: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居高不下;为降低人力成本拒绝为农民工办理缴纳社会保险……无论是身份、地位和社会权利,还是价值观、认同感和生活方式,农民工都与市民相距甚远,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却是在城市海洋中的孤岛,因此第一代农民工多半选择赚了钱就回到农村生活。
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起来,这一情况又有了新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青少年时代多半就在城市度过,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更高,职业期望值更高,维权意识更强,更重视社会保障。由于生活经历,他们对农村生活疏离,向往城市生活,希望融入城市。但在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彻底改变的情况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他们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无法获得市民的身份,也无法享受与市民相同的劳动、生活、医疗、社会保障、受教育、选举等权利。
这种“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吃草”的“城市化”姑且称作“排他性城市化”,因为它剥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机会,将他们排除在城市发展的受益者范围之外。“排他性城市化”巩固了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加大了城乡差距,有悖于社会公正。同时,它将新生代农民工变成了“无根的非市民”,埋下了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因而,以“包容性城市化”替代“排他性城市化”势在必行。
“包容性城市化”不仅表现为人口的迁徙、产业的转移和城市范围的扩张,它更体现在市民权利的普遍化,是“以城乡劳动力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权益平等为明显特点的城市化”。就我国而言,它特指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市民权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这里的基本市民权利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一为安居权。高房价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要实现安居权,就必须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廉租房、公租房或经适房。据报道,2011年我国建造的保障性住房将达到1000万套。这将极大地缓解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二为保障权。
在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保障水平,确保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保;三是身份权,即赋予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城市户口。可先按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条件吸纳一部分农民工,然后逐渐放宽标准,将更多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四是受教育权。政府、企业、工会应满足农民工需求,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增加他们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要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杜绝学校以“借读费”等名目制造门槛,让他们共享城市的教育资源。
从“排他性城市化”走向“包容性城市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与共融的基本途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标志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开启,它必将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一定能够走进城市生活的“春天里”。(文:西铭)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我认为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短期之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现在的农民工工资会多点,但是他们的地位是没有任何的提高。我们都会赞叹:这个高楼建的真宏伟等等,有几个人能够想到这都是农民工的辛勤汗水。农民工为了生计在各大城市里穿梭,留在农村的就是留守小孩和留守老人,这样,农村的经济还怎么发展?N年后,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拥挤。而农村的发展可能只是城市的万分之一。这样,贫富差距是不可能消除的。——吴瑶
我认为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其实是句不能够实现的空话。现在农民工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老人抚养问题,住房问题,等等。这些基本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春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近几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农民的素质也提高了,教育问题上也重视了,那么请想一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那么多农民工吗,现在90后的青年当农民工的好像不多见吧!
还有农民工的歧视,在城市里他们的地位是最下等的,干的活是最苦最累的,薪水是很少的,由于有些执法部门的监管不力,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请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工还会走在春天里吗?在农民工这一块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大力支持,和妥善的解决,当然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时间的。——祁占奎
在城市人口本身就膨胀的今天,本身所谓的城市居民的各种权利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敢说农民工的各种权利是不是都是表面的浮云。况且,农民工涌进的城市大体都是大城市。本身人口基数就很大了,城市可以包容他们,可是现实就是给不了他们同样的春天的温暖。——杨文
事实证明,“春天里”的“版权”是“私有”的,在“私有者”认为“个人和产业的发展得不到保障”的背景下,“春天里”能让农民工“成名”,但也能“被禁唱”。其实汪峰说得很对,为什么旭日阳刚这么针对性地只翻唱我一个人的作品呢?如果他们多翻唱其他人的作品,甚至有自己的原创作品的话,也不至于让汪峰下达禁令。同理,大量农民工因为城市发展需要而进入城市,然而他们同时也必须消耗应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这个层面,他们与城市“原住民”之间是一种争夺性关心,因此,在城市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仍未完善的背景下,“如法炮制”给城市外来人口一个“愿景”是有些危险的。我们不只需要一个“春天”,还可以有“夏天”、“秋天”、等很多“天外天”。在一个盘子上“摊大饼”的结果就是“北京的交通”,希望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能有“更多重的天”。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这是在解决现有城市问题的同时必须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夏阳
农民工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融入到城市中,虽然身在城市,却总顶着一个农民帽子。——小张
这是一个严重过时的制度。经济上束缚发展动力、生活上降低人们的幸福感、政治上加大社会不公、伦理上不符合平等精神。这样一个制度,结束是迟早的事。官方现在应该主动终结这个不合理的局面,否则会积聚很多社会问题。——王俊岭
十二五,是不是真的能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现在还不能断定。农民工维权难,地方强拆、农民工讨薪、基层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等等,看过来,最后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让不让农民工走进春天里,是执政者说话分量最重,农民工需要的不是好听的话,而是求真务实、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实际行动。——刘鹏飞
没有人会给农民送礼,没有人会巴结农民,也没有人觉得自己比农民更低级,所以农民是最低等的阶层。人在社会,自然而然就分了三六九等,即使我们一再强调人人平等,却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人生来不同,在各方面都有差异,要追求绝对的平等,貌似痴人说梦。即使是上帝创造了万物共生于同一片天地,也不能给予众生平等,而赋予了羊肉虎食的法则。人类社会亦如是。——龙在天
只要社会上的不平等观念存在,“农民”就永远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名词,工业反哺农业提了这么多年,农村得到了什么?现在看来,中央的政策再好,只要对某些利益集团不利,就没有实施的可能。如此这般,农民工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呢?——李特
农民工的工资近年来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工资的提高似乎并不意味着地位的提高,大多数农民工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无法享受这个城市给公民带来的福祉和精神盛宴。不过,至少从提高工资能够看出农民工的冬天正在解冻,春天还会远么?——胡倩
这显然是个美好的愿望,估计总理都不敢这么说。总理正忙着“让房价保持合理”,“让物价保持合理”呢。我倒觉得农民工的春天不在城市里,反倒在他们所在的乡村、城镇。农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随着沿海工业的内迁和中西部经济投资的带动,当地的农民朋友或许不必要在奔波在外啦。农民的问题其次还是一个身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症结更不在大城市,而在于执政理念,是否赋予公民待遇。——笔笔的笔
现在总是呼喊要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地位,让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的确,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所获得的待遇并没有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一方面我赞同人们要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现状,给予他们更多优待政策,另一方面我不赞同大力宣扬让农民进城打工的做法。大城市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大量的外来务工者涌入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农民放下铲子离乡背井地跑进石屎森林,农村的田地只剩下老人小孩儿,大量土地荒废,中国要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人都没有了怎么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建设好他们的家乡,发展乡村企业,拓宽农作物销售渠道,才是真正解决农民的生存困难。——高欣婷
主要是农村的生活条件,教育、医疗、购物、还有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有几个人愿意在农村生活,在农村耕种一年赚的工资不如城里人一个月的薪水。——曲志
春节回家,家乡变化很大,农村在拆迁,修公路,农民在买房,新建了许多商品房、酒店、商业区,但就业机会还是不能满足当地的众多青壮年,而同时房价物价都在涨,除非创业,打工还不如去大城市。——潘宇峰
其一,迁徙自由是基本人权,农民为了更好地生活进城打工无可厚非,这是谁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其二,农民工在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吃苦受累,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高楼建起来了就让人家走人,忒薄情了些。其三,城市病(交通问题、住房问题、贫民窟等)是不容否认的现实,但城市病更多地是因为公共政策的失误,是因为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是因为权力和资本的握手,而不是弱势的劳动者。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何建立更公正的秩序,让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或许是更应该考虑与着眼的。社科院预测,“十二五”中期,我国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希望城市化率升高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能随之升高。——西铭
即时通邀请您参与最新话题的讨论,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