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停车架:儒学、民主与法制;烛光、胶水与瓶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0:28:57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前几天,因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事,写了一个小帖。但在观看网友的跟帖后,觉得还是有些话想说。儒学与塑像,尊孔与反孔,我们该如何把握的这个“度”?我们既不能“倒洗澡水把孩子泼了”,也不能怕泼孩子而不洗澡。所以我想就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对儒学与社会改革、政治改革间的关系作一些探讨。这是“塑像”派生的话题,话题大而沉重,我想说得轻松些,不知能否说清楚。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就现在的社会改革,我说,儒学解不了我们的改革困境。相反,正是儒学中的糟粕,成了我们改革的包袱和束缚,难以轻装前行。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我们现在社会经济运行的是市场经济,其核心是公平与法制。而儒学治政的核心是“皇权天授”等级森严的“礼制”。上下不配套。二是撇开它的治政理念,承接其尊师重教、德、信、礼、义、廉、耻、仁的个人修为教化,这本是可以的。但问题出在了“仕”不身体力行,民无表率。胡作非为的官场权力,无法引导出秩序井然的社会。这就使儒学难有直接助推社会改革、社会风貌改善的作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但这并非说它毫无用处,而是认为它必须借助另一套“程序”的建立和运转,方能起到它巨大的催化作用。这是因为它是“柔性”的,它只是心灵的烛光和鸡汤,完全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信念,在它没有成为宗教式的信仰前,其自我约束作用相当有限,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规范,更不能保证能束缚权力的恣意横行。而这另一套“程序”就是——民主与法制。这是一套“刚性”而相互制衡的“程序”,只有当它在社会真正开始运转,把权力已基本锁进“笼子”,再辅以这套柔性的心灵教化程序,这才能显示其对社会进步巨大的催化作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现在的社会和官场,是否犹如渔夫和他手中的魔瓶?失控的权力,是否犹如逃出来的魔鬼?我们说,是“儒学”能盖住这瓶口呢?还是“民主法制”能盖住这瓶口呢?答案应该不说自明。确切地说,儒学中的精华部分,可以用作封瓶口的“胶”是不错的,但做不来“瓶塞和瓶盖”,因其材质太软。只有用民主法制,才能盖住魔瓶。然后,我们用儒学精华的“胶”来封住瓶口,使其不留较大的“缝隙”。这样,才能使“魔鬼”老实而没了想法,才能隔着瓶壁听主人的使唤。大家说这样是否会安全些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其实,我们可以用作“胶水、胶泥、心灵鸡汤”的东西还有很多,并非局限于儒学,释、道、诸子、基督、马列毛…等等,之中都有上等的好材料。这些也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一说传统文化就只有儒学。儒学是因为“忠君思想”,而博得了二千年余的正统地位,有财力、人力得以精研细磨,方能流传深广。大家知道,光是耗用皇粮国税来养诠释它的人,就难以计数,还有自费的家教。其他学说自然没有它的力量大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但要作为“瓶塞、瓶盖”材料的,我想,现实中可能唯有民主法制,而且要做得科学,对大小、锥度、强度要尽可能合适些,以少走弯路和返工,教训我们有过。这就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这实际说的是“工艺和流程”。说实在,大国乱不起啊!如果,我们做不好这个“瓶塞、瓶盖”,你就是用再多的“胶水”,我想都是糊不住瓶口的,“魔鬼”还是会轻而易举地逃出来作威作福。但要做好这个“瓶塞”,就需要全社会大家共同努力了,网上的吐沫或许也能算。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所以,我说,儒学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承接和弘扬,但国家要长治久安、民富国强,只能先要有科学、民主、法制。烛光替代不了阳光;胶水糊不住魔瓶,只有将魔瓶的口先盖住,再封以胶水,才是保险的。如果,我们能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民主法制相结合,刚柔相济,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现在有人以为改革维艰,是因传统文化缺失而致,那是不顾实际的本末倒置。没有硬实力,哪来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