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纹身图片:《瞭望》文章: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8:21
2011年01月17日 08:53:02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在我看来,重庆的做法正是中国几代领导人所坚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什么重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这样引人注目?”90岁的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带着“要弄清楚”的想法,2010年12月9日来到了重庆。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刚刚离开这里。
“64年前在延安,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在重庆,我看到这种精神依然在闪光。”西默·托平在完成他的重庆采访后感慨道。
见证从延安出发的梦想
托平在美国新闻界享有崇高威望,至今仍是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在西方世界,托平是少有的能够用“亲历”大跨度比较着中国发展变化的媒体人之一。
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他曾赴延安,采访过朱德、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他不仅是赴人民解放军前线阵地采访、报道淮海战役的唯一的西方记者,更是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西方记者。
1971年托平以《纽约时报》副总编辑身份访问中国,这次经历,也使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采访周总理的第一位美国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共进晚餐时,周恩来对全体在座者说:“托平是我们进驻南京城的见证人。他在1949年4月亲眼目睹了新旧中国的改朝换代。”
托平的夫人奥瑞·朗宁·托平,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记者。她是加拿大著名外交家切斯特·朗宁大使的女儿。她也是上世纪60年代屈指可数的能进入中国采访的西方记者,另一位是埃德加·斯诺。
托平夫妇对中国许多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进行过采访。周总理曾为托平夫人的著作《东方欲晓》签名,并且说:“感谢你为中国所做的一切。”经周总理同意,她独家向全世界披露了西安兵马俑大发现,该报道成为《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文章。
在重庆访问期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送给托平夫妇两尊铜像,分别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伟人的铜像,看上去神采奕奕。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周恩来的铜像,托平夫人惊喜地叫出声来。原来这尊铜像,正是以39年前她给周总理拍摄的那张照片为原型创作的。
1971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晚宴招待朗宁(托平的岳父)和他的女儿奥瑞。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阻,国际关系紧张,这些一直烦扰着周总理。而这天的晚上,见到老朋友,周总理特别放松,心情特别好,似乎那些忧虑在脑子里瞬间停顿下来了。
周总理斜身靠在沙发上,跟朗宁大使回忆他们当年在重庆和南京的时光,时而两人还开心地笑起来。周总理的英俊神态被奥瑞抓拍到了,她一口气拍了几十张。后来,这些照片冲印出来后,奥瑞拿给周总理看,周总理笑了,奥瑞再次抓拍。在这两次拍摄的照片中,一张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像,另一张被中国政府选为周总理的遗像。
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少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托平都是亲历者和记录者。
1946年11月,作为国际新闻社驻京的首席记者,托平在时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叶剑英的秘书、新闻处长黄华的安排下,赴延安采访。当时,延安被国民党军队封锁在山谷里。到延安后,托平被安排住进一个窑洞里,睡在一张木凳和木板支起来的草垫床上。
“延安跟北平完全不一样,在延安的街头,我看不到一个乞丐。”托平回忆说,“在沿街的小店铺前,我遇到的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热血沸腾的大学生。每到晚上,在星空下,大概2万多名住在窑洞里的大学生们拎着闪烁的煤油灯,满腔热情地走出窑洞,走到宝塔山下那些整洁的教室,参加政治会议,或是参加晚会,演唱革命歌曲。”
“我在延安采访了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我在杨家岭窑洞前的一棵大枣树下,坐在一个长木凳前,对刘少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托平说,“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人民解放军,但是,延安让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
“我从延安回到北京后,乘坐一辆吉普车来到郊区的清华大学,采访了那里的师生。当时,清华的师生刚从昆明迁校回京。清华师生们的谈话让我更加坚信人民解放军不久将会解放整个大陆,为一个新中国奠定基础。”
2008年10月,已经88岁高龄的托平,为了真实地再现新中国诞生前夕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返淮海战役战场所在地,专程赴江苏徐州采访。结合他过去战地采访的经历,一年后,他出版了《站在冷战的前线》一书。书中的开头写道:“一整夜炮声像打雷似的响个不停。天亮时分,炮声突然停了下来。我在一个农民的窝棚里,睡在粮垛上,身上盖着一个棉被单。在猜想,这段沉寂意味着什么。我摸着黑走到门口,门口的解放军战士用卡宾枪拦住了我。我当时是进入解放军阵地采访的记者,但是被解放军禁闭在这个农村的窝棚里。”
托平接着写道:“很快我发现,炮声的停止,是国民党投降了,淮海战役结束了。淮海战役的结束意味着亚洲出现了一个新曙光,出现了新纪元。”
时隔64年,托平再次回到中国,到了北京,也去了重庆,“我看到我的梦想已经成真!”
一天的傍晚,在北京乘车路过“鸟巢”。托平说:“1946年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到处都是人力车和自行车,还有满身尘土的骆驼商队和毛驴商队。当时,无法想象北京的街头会出现富丽堂皇的摩天大厦、数不清的高层公寓和时尚的购物中心。”
在重庆,薄熙来送给托平夫妇一本《重庆》画册,并在画册扉页上题下:“愿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托平夫妇健康长寿”。
“1946年我第一次到中国时,见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和随处可见的逃荒的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后,这里的一切都在变。”托平夫人一边翻看画册一边说:“今天看到重庆,更发觉中国的变化就是一本科幻小说,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搜索更多重庆 托平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