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么查养老金计算:第八節、持戒的功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48:08

第八節、持戒的功德

(Sãlànisaüsa)

 

一、在《法句經》第54-57偈中佛陀說:

“花香不能逆風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風送,善人之香飄諸方。

栴檀.答嘎拉,青蓮.瓦西其,

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飄於天界。

具足諸戒行,住於不放逸,

正智解脫者,魔不知其道。”

 

二、在《增支部·佈施再生經》(A.8.4.5)中佛陀說:

“諸比庫,持戒者的心願能因[戒]清淨而成就。”

 

三、在《中部·若希望經》(M.6)中,佛陀說持戒者能夠成滿所願:

“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

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

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佈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

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淨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大果報、大功德。’等等,他就應當完全持戒[1]。(M.6 / A.10.8.1)

 

四、在《長部·大般涅盤經》(D.16)中又提到,持戒者因具足了戒,能在今生和來世獲得五種功德,即:

⑴、具足戒的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而獲得大財富;

⑵、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遠揚;

⑶、具足戒的持戒者無論走近哪一眾中:若刹帝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沙門眾中,走近時都有自信而不羞愧;

⑷、具足戒的持戒者臨終不昏迷;

⑸、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壞死後往生於善趣、天界。

 

五、佛陀還說到持守淨戒是生天之因:

“諸比庫,聖弟子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無斷、無斑、無雜、自由、為智者所讚歎、無執取、導向於定。諸比庫,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有快樂果報,有助生天,導向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和快樂。”(A.4.6.2)

 

六、《小誦注-闡明勝義》在解釋受持五戒能獲得的各別果報時說:

離殺生能獲得[23種善報]:手足健全,身體高大,靈活敏捷,步履穩健,優美,柔軟,潔淨,勇敢,大力,口齒清楚,受大家喜愛,柔和,友誼不破,大膽無懼,不受侵害,不會受攻擊而死,隨從眾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與所喜愛、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離,長壽等等。

離不與取能獲得[11種善報]:大富大貴,豐衣足食,財產無量,獲得還沒有的財富,已擁有的財產安全,容易獲得想要的財富,財產不會被王、賊、水、火、不孝子孫等所敗,獲得奇珍異寶,世間最上,無所不知,生活快樂等。

離非梵行能獲得[19種善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等,睡眠安樂,醒來快樂,解脫苦界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無慚顏,無愧色,男女互相喜愛,諸根圓滿,五官端正,無猜疑,清閒,生活快樂,無飛來橫禍,不會跟喜愛的別離等。

離虛妄語能獲得[14種善報]:諸根明淨,言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所觸舒適,口有蓮香,隨從恭順,言語受歡迎,舌頭如蓮花、青蓮花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等。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能獲得[30種善報]:很快明瞭過去、未來、現在所應做的事,正念常現前,不瘋狂,有智慧,不懶惰,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恐怖,不激憤,無嫉妬,言語真實,不兩舌、惡口、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樂施捨,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智慧,具慧,智賢,明辨是非等果報。

 

七、在《清淨道論》中說:

Sàsane kulaputtànaü, patiññhà natthi yaü vinà

ànisaüsaparicchedaü, tassa sãlassa ko vade.

“住立於[佛]教中的良家子,除了戒更無[他],

其功德的界限,有誰能說呢?”

 

“戒香實能勝,一切諸種香;

飄散至十方,成就不破壞。

持戒者為器,敬奉與尊重,

雖作少得多,持戒有大果。

現法之諸漏,不害持戒者,

持戒者能盡,來世之苦根。

若人界成就,及天界成就,

對彼具戒者,有願得不難。

此究竟寂靜,涅盤之成就,

具足諸戒者,心常追隨彼。

戒為得一切,成就之根本;

多種功德相,智者分別之。”(Vm.1.21)

八、在許多的經典中,佛陀反復強調持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如是,阿難,諸善戒是為了無悔,有無悔的功德;無悔是為了愉悅,有愉悅的功德;愉悅是為了喜,有喜的功德;喜是為了輕安,有輕安的功德;輕安是為了樂,有樂的功德;樂是為了定,有定的功德;定是為了如實知見,有如實知見的功德;如實知見是為了厭離,有厭離的功德;厭離是為了離貪,有離貪的功德;離貪是為了解脫知見,有解脫知見的功德。阿難,如是通過諸善戒而次第到達至上。”(A.11.1.1)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中獲得解脫,也即是——欲漏、有漏、無明漏。”(D.16)

修習戒、定、慧三學是斷除煩惱、證悟涅盤的次第。

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修習止觀(samatha- vipassanà),培育增上心學以及增上慧學,他就應先要令自己的戒清淨。在戒清淨的基礎上培育定力,擁有定力的禪修者則能如實知見五取蘊,知見一切諸行的無常、苦、無我。通過培育和提升觀智(vipassanà-¤àõa),則能使心解脫煩惱,證悟涅盤。

因此,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九、若禪修者想要證得禪那、神通與道果,必須在完全持戒的基礎上勤修止觀:

“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

希望:‘對於那寂靜、解脫、超越於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

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當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前往空閒處。(M.6)

  禪修者通過修習止業處(samatha kammaññhàna)來培育增上心學。增上心學也稱為心清淨。心清淨包括近行定(upacàra samàpatti)和安止定(appanà  samàpatti)兩種。近行定屬於欲界定,而安止定則是指八種定(aññha-samàpattiyo):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無論是要證得近行定,還是要證得四種色界禪那及四無色定,完全地持守戒律是必要的。

同樣的,完成增上慧學需要修習觀業處(vipassanà kammaññhàna),次第地培育觀智。當世間觀智成熟時,禪修者則能證悟出世間道智。能夠斷除煩惱的就是道智。

道智由低至高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àõa)、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 ¤àõa)、不來道智(anàgàmimagga-¤àõa)與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àõa)。其中,阿拉漢道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故阿拉漢聖者也稱為“漏盡者”(khãõàsava)。

禪修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是由出世間道智執行的。成熟的世間觀智是令道智生起的近因,而觀智的培育需要強有力的定力。要培育定力,禪修者首先必須持戒清淨。因此,在《清淨道論》中把戒清淨和心清淨稱為修習慧的根本。(Vm.2.662)

 

十、戒律猶如佛陀教法的命脈,對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律注中說:

Vinayo nàma Buddhasàsanassa àyu,

Vinaye ñhite Sàsanaü ñhitaü hoti.

“律為佛教之壽命,律住立時教乃住。”(Pr.A.)

第九節、敬僧須知

——南傳上座部佛教基本禮儀

 

一、恭敬

1、作為佛弟子,皆應當恭敬三寶,以佛、法、僧為唯一信仰和皈依。僧人,是三寶的代表,是傳承佛陀教法的根本和支柱。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獻給佛教,必須履行守持戒律、勤修止觀、傳續正法的義務(自利),肩負著勸導世人、教化大眾的職責(利他),是廣大信眾的心靈導師和道德楷模,應當受到恭敬與尊重。

2、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受具戒者稱為“比庫”(巴厘語bhikkhu),出家女眾稱為“戒尼”。北傳佛教出家受具戒的男眾稱為“比丘”(梵語bhikùu),女眾稱為“比丘尼”(梵語bhikùunã)。

對於稱謂,可用“bhante”、“尊者”、“具壽”、“大德”來尊稱南傳僧人;可用“法師”、“師父”、“大德”等來尊稱北傳僧人,但不必輒稱“大師”、“上師”等,也不宜當面稱“比庫”、“比丘”、“和尚”或直呼其名。

與僧人談話應使用敬語“您”,不宜稱“你”。

3、應珍惜能夠親近僧寶的機會,以積累佈施、持戒、恭敬、服務、請法、聞法等功德,培植福德和智慧資糧。

4、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信眾在作佈施、禪修、聞法等功德之前,一般都會先向比庫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淨,從而使所作的功德更加殊勝。若條件允許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時,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5、進入寺院應衣著端莊,言行要謙虛、恭敬、禮貌而有教養。

6、根據南傳佛教的傳統,進入佛塔、寺院、僧舍等的建築範圍內應脫鞋。同時,在禮敬尊者時也應脫鞋,以示恭敬。

7、應禮敬比庫。若見到幾位比庫一起共坐,則只需禮敬最上座者。

禮敬時,兩膝下跪著地,雙手合十,置於胸前;然後雙手舉至齊眉,緩緩彎腰下拜;下拜時,兩掌向下,平置地面(不用反掌),兩肘貼地,再把額頭貼到兩掌中間的地上。拜下之後,頭先抬起,接著雙手合十當胸。如此為一拜。如是三拜為一禮。頂禮佛陀與頂禮僧人相同。

8、若路遇比庫,可站在路旁,雙手合十,行注目禮或低頭垂視,靜候比庫走過。若是從比庫面前經過,應稍為低頭、躬身而過。在南傳佛國,昂首挺胸地從比庫面前走過,被視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9、不得指令、使役比庫。但應熱心、主動地為僧團和比庫提供勞力服務工作,例如清潔衛生、搬抬東西等,藉以培植福德。

 

二、供養

1、為了更好地護法敬僧、植福修慧,在家居士有必要學習和瞭解一些基本的比庫戒律。若有不明白或不確定之處,則應請教尊者。

2、上座部僧人只能接受如法必需品的供養(如袈裟、飲食、藥品、日用品等),不能接受和擁有任何形式的金錢(如鈔票、紅包、支票、信用卡等)。比庫接受金錢屬於犯戒的行為。同時也不要供養不適合的物品,例如:煙酒、不淨肉、化妝品、武器、金銀、寶石等。

3、比庫不能向沒有作出邀請的非親戚要求任何的必需品(生病者要求藥品除外)。如果想要供養但又不知尊者所需者,可向尊者提出邀請,或者請尊者的淨人幫忙。

因為淨人比較清楚尊者的生活所需,所以施主可以請他幫助準備(購買)如法物品供養尊者。施主將錢交給淨人後,須向比庫作出口頭或書面的邀請:“尊者,我想供養您必需品,價值相當於××元,已交代給您的淨人,若您有何需要時可以向他索取。”假如施主和淨人兩者都沒有向比庫提出邀請,則比庫即使有需要也不能要求任何東西,如此將使施主和比庫雙方皆不能獲得利益。

4、不要在午後供養食物給比庫,因為比庫必須持守不非時食學處,同時也不能貯存食物。應在比庫允許進食的時間內供養食物,即天亮後至日正中時這一段時間。不過,在任何時候皆可供養藥品。

佛陀制定比庫不能食用未經授與的食物。因此,在供養食物時,應站/跪在尊者伸手所及的距離內——不應離得太遠——然後把食物放在尊者的手中、缽中或盤中。

5、根據戒律,若比庫拒絕食物的供養後便不能再吃其他的非剩餘食物。為此,在供養食物時請不要問:“要不要”“夠不夠”之類的話。如果端著飯菜想供養,但見到尊者沒反應或遮住缽口,則不應勉強。

6、如果比庫在接受含有種子的水果或蔬菜(即還會生長的植物)之供養時,必須先進行作淨。

作淨時,比庫把果蔬交給作淨者,接著說:

尊者:Kappiyaü karohi. ——作淨(使它成為如法)吧!

作淨者:Kappiyaü, bhante. ——尊者, [這是]淨的。

有五種作淨的方法:

⑴.火損壞:在火上燒過乃至擦過;

⑵.刀損壞:用刀、叉等將果皮弄破;

⑶.指甲損壞:用指甲將果皮弄破;

⑷.無種子:原本就無種子的植物,如香蕉等;

⑸.種子已除去:如先把蘋果的籽挖掉。

注意:應作淨的所有食物都必須連接或碰觸在一起作淨。如此作淨時,只需對其中的一個果蔬作淨,則盤中其餘的食物都算作淨了。作淨之後,再將食物手授給尊者。

 

三、聞法

1、向尊者請法時,應先脫鞋,恭敬頂禮三拜。在尊者講話時,不應插嘴、爭辯。請法完畢,頂禮三拜後再躬身後行。若尊者向大眾說法完畢,大眾應起立,恭敬合掌,請尊者先行離開。

2、根據戒律,比庫不能對以下幾種人說法:

⑴.對無病而穿鞋者;

⑵.對手中拿著傘、棍棒、刀槍者;

⑶.對無病而躺臥著者;

⑷.對抱膝而坐、姿勢懶散、態度傲慢者;

⑸.對無病而戴帽子、纏頭巾者;

⑹.坐在地上對坐在座位上者;

⑺.坐在低座對坐在高座者;

⑻.站著對坐著者;

⑼.在後面對在前面者。

⑽.在路邊對位於路中間者;

因此,在向尊者請法或聽聞佛法時,應注意敬法尊僧,不要讓尊者犯戒。

3、向尊者請法前,應考慮適當的時間、地點,以及問適當的問題。

4、不應詢問尊者的個人禪修經驗。但可以向堪能賢明的尊者學習和把取禪修業處,比如請教說:“尊者,應如何證得初禪?”“尊者,應如何禪修才能斷除煩惱?”等。

 

四、女眾

1、女人不可以觸摸比庫的身體。

2、佛陀規定比庫不能與女人獨處一室共坐,也不能單獨向女人說法超過五、六句。因此,女眾想要親近比庫,應有其他男子在旁。

3、佛陀禁止比庫與女人同宿。這裏的“同宿”是指在日落以後至天亮以前這段時間內,比庫與女人雙方都同在一座建築物內躺臥。只要一座建築物有共同的屋頂、共同的進出口,住在裏面的房間就算同宿。但是,如果建築物有兩個各自不同的出入口,而且中間有牆壁等障礙物隔開,則不算同宿(如:有不同門口的排屋;有獨立樓梯的樓房)。同時,若比庫或女人有一方站立或坐著的話,也不算同宿。

4、女眾不能與比庫相約同行,如結伴旅行、朝聖等。如確屬必要,可請男眾代為約定,或不先預約而直接同往。

 

 

 

 

 

 

 

 

 

 

 

 

第八節、持戒的功德

(Sãlànisaüsa)

 

一、在《法句經》第54-57偈中佛陀說:

“花香不能逆風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風送,善人之香飄諸方。

栴檀.答嘎拉,青蓮.瓦西其,

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飄於天界。

具足諸戒行,住於不放逸,

正智解脫者,魔不知其道。”

 

二、在《增支部·佈施再生經》(A.8.4.5)中佛陀說:

“諸比庫,持戒者的心願能因[戒]清淨而成就。”

 

三、在《中部·若希望經》(M.6)中,佛陀說持戒者能夠成滿所願:

“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

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

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佈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

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淨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大果報、大功德。’等等,他就應當完全持戒[1]。(M.6 / A.10.8.1)

 

四、在《長部·大般涅盤經》(D.16)中又提到,持戒者因具足了戒,能在今生和來世獲得五種功德,即:

⑴、具足戒的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而獲得大財富;

⑵、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遠揚;

⑶、具足戒的持戒者無論走近哪一眾中:若刹帝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沙門眾中,走近時都有自信而不羞愧;

⑷、具足戒的持戒者臨終不昏迷;

⑸、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壞死後往生於善趣、天界。

 

五、佛陀還說到持守淨戒是生天之因:

“諸比庫,聖弟子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無斷、無斑、無雜、自由、為智者所讚歎、無執取、導向於定。諸比庫,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有快樂果報,有助生天,導向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和快樂。”(A.4.6.2)

 

六、《小誦注-闡明勝義》在解釋受持五戒能獲得的各別果報時說:

離殺生能獲得[23種善報]:手足健全,身體高大,靈活敏捷,步履穩健,優美,柔軟,潔淨,勇敢,大力,口齒清楚,受大家喜愛,柔和,友誼不破,大膽無懼,不受侵害,不會受攻擊而死,隨從眾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與所喜愛、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離,長壽等等。

離不與取能獲得[11種善報]:大富大貴,豐衣足食,財產無量,獲得還沒有的財富,已擁有的財產安全,容易獲得想要的財富,財產不會被王、賊、水、火、不孝子孫等所敗,獲得奇珍異寶,世間最上,無所不知,生活快樂等。

離非梵行能獲得[19種善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等,睡眠安樂,醒來快樂,解脫苦界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無慚顏,無愧色,男女互相喜愛,諸根圓滿,五官端正,無猜疑,清閒,生活快樂,無飛來橫禍,不會跟喜愛的別離等。

離虛妄語能獲得[14種善報]:諸根明淨,言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所觸舒適,口有蓮香,隨從恭順,言語受歡迎,舌頭如蓮花、青蓮花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等。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能獲得[30種善報]:很快明瞭過去、未來、現在所應做的事,正念常現前,不瘋狂,有智慧,不懶惰,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恐怖,不激憤,無嫉妬,言語真實,不兩舌、惡口、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樂施捨,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智慧,具慧,智賢,明辨是非等果報。

 

七、在《清淨道論》中說:

Sàsane kulaputtànaü, patiññhà natthi yaü vinà

ànisaüsaparicchedaü, tassa sãlassa ko vade.

“住立於[佛]教中的良家子,除了戒更無[他],

其功德的界限,有誰能說呢?”

 

“戒香實能勝,一切諸種香;

飄散至十方,成就不破壞。

持戒者為器,敬奉與尊重,

雖作少得多,持戒有大果。

現法之諸漏,不害持戒者,

持戒者能盡,來世之苦根。

若人界成就,及天界成就,

對彼具戒者,有願得不難。

此究竟寂靜,涅盤之成就,

具足諸戒者,心常追隨彼。

戒為得一切,成就之根本;

多種功德相,智者分別之。”(Vm.1.21)

八、在許多的經典中,佛陀反復強調持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如是,阿難,諸善戒是為了無悔,有無悔的功德;無悔是為了愉悅,有愉悅的功德;愉悅是為了喜,有喜的功德;喜是為了輕安,有輕安的功德;輕安是為了樂,有樂的功德;樂是為了定,有定的功德;定是為了如實知見,有如實知見的功德;如實知見是為了厭離,有厭離的功德;厭離是為了離貪,有離貪的功德;離貪是為了解脫知見,有解脫知見的功德。阿難,如是通過諸善戒而次第到達至上。”(A.11.1.1)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中獲得解脫,也即是——欲漏、有漏、無明漏。”(D.16)

修習戒、定、慧三學是斷除煩惱、證悟涅盤的次第。

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修習止觀(samatha- vipassanà),培育增上心學以及增上慧學,他就應先要令自己的戒清淨。在戒清淨的基礎上培育定力,擁有定力的禪修者則能如實知見五取蘊,知見一切諸行的無常、苦、無我。通過培育和提升觀智(vipassanà-¤àõa),則能使心解脫煩惱,證悟涅盤。

因此,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九、若禪修者想要證得禪那、神通與道果,必須在完全持戒的基礎上勤修止觀:

“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

希望:‘對於那寂靜、解脫、超越於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

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當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前往空閒處。(M.6)

  禪修者通過修習止業處(samatha kammaññhàna)來培育增上心學。增上心學也稱為心清淨。心清淨包括近行定(upacàra samàpatti)和安止定(appanà  samàpatti)兩種。近行定屬於欲界定,而安止定則是指八種定(aññha-samàpattiyo):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無論是要證得近行定,還是要證得四種色界禪那及四無色定,完全地持守戒律是必要的。

同樣的,完成增上慧學需要修習觀業處(vipassanà kammaññhàna),次第地培育觀智。當世間觀智成熟時,禪修者則能證悟出世間道智。能夠斷除煩惱的就是道智。

道智由低至高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àõa)、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 ¤àõa)、不來道智(anàgàmimagga-¤àõa)與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àõa)。其中,阿拉漢道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故阿拉漢聖者也稱為“漏盡者”(khãõàsava)。

禪修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是由出世間道智執行的。成熟的世間觀智是令道智生起的近因,而觀智的培育需要強有力的定力。要培育定力,禪修者首先必須持戒清淨。因此,在《清淨道論》中把戒清淨和心清淨稱為修習慧的根本。(Vm.2.662)

 

十、戒律猶如佛陀教法的命脈,對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律注中說:

Vinayo nàma Buddhasàsanassa àyu,

Vinaye ñhite Sàsanaü ñhitaü hoti.

“律為佛教之壽命,律住立時教乃住。”(Pr.A.)

第九節、敬僧須知

——南傳上座部佛教基本禮儀

 

一、恭敬

1、作為佛弟子,皆應當恭敬三寶,以佛、法、僧為唯一信仰和皈依。僧人,是三寶的代表,是傳承佛陀教法的根本和支柱。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獻給佛教,必須履行守持戒律、勤修止觀、傳續正法的義務(自利),肩負著勸導世人、教化大眾的職責(利他),是廣大信眾的心靈導師和道德楷模,應當受到恭敬與尊重。

2、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受具戒者稱為“比庫”(巴厘語bhikkhu),出家女眾稱為“戒尼”。北傳佛教出家受具戒的男眾稱為“比丘”(梵語bhikùu),女眾稱為“比丘尼”(梵語bhikùunã)。

對於稱謂,可用“bhante”、“尊者”、“具壽”、“大德”來尊稱南傳僧人;可用“法師”、“師父”、“大德”等來尊稱北傳僧人,但不必輒稱“大師”、“上師”等,也不宜當面稱“比庫”、“比丘”、“和尚”或直呼其名。

與僧人談話應使用敬語“您”,不宜稱“你”。

3、應珍惜能夠親近僧寶的機會,以積累佈施、持戒、恭敬、服務、請法、聞法等功德,培植福德和智慧資糧。

4、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信眾在作佈施、禪修、聞法等功德之前,一般都會先向比庫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淨,從而使所作的功德更加殊勝。若條件允許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時,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5、進入寺院應衣著端莊,言行要謙虛、恭敬、禮貌而有教養。

6、根據南傳佛教的傳統,進入佛塔、寺院、僧舍等的建築範圍內應脫鞋。同時,在禮敬尊者時也應脫鞋,以示恭敬。

7、應禮敬比庫。若見到幾位比庫一起共坐,則只需禮敬最上座者。

禮敬時,兩膝下跪著地,雙手合十,置於胸前;然後雙手舉至齊眉,緩緩彎腰下拜;下拜時,兩掌向下,平置地面(不用反掌),兩肘貼地,再把額頭貼到兩掌中間的地上。拜下之後,頭先抬起,接著雙手合十當胸。如此為一拜。如是三拜為一禮。頂禮佛陀與頂禮僧人相同。

8、若路遇比庫,可站在路旁,雙手合十,行注目禮或低頭垂視,靜候比庫走過。若是從比庫面前經過,應稍為低頭、躬身而過。在南傳佛國,昂首挺胸地從比庫面前走過,被視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9、不得指令、使役比庫。但應熱心、主動地為僧團和比庫提供勞力服務工作,例如清潔衛生、搬抬東西等,藉以培植福德。

 

二、供養

1、為了更好地護法敬僧、植福修慧,在家居士有必要學習和瞭解一些基本的比庫戒律。若有不明白或不確定之處,則應請教尊者。

2、上座部僧人只能接受如法必需品的供養(如袈裟、飲食、藥品、日用品等),不能接受和擁有任何形式的金錢(如鈔票、紅包、支票、信用卡等)。比庫接受金錢屬於犯戒的行為。同時也不要供養不適合的物品,例如:煙酒、不淨肉、化妝品、武器、金銀、寶石等。

3、比庫不能向沒有作出邀請的非親戚要求任何的必需品(生病者要求藥品除外)。如果想要供養但又不知尊者所需者,可向尊者提出邀請,或者請尊者的淨人幫忙。

因為淨人比較清楚尊者的生活所需,所以施主可以請他幫助準備(購買)如法物品供養尊者。施主將錢交給淨人後,須向比庫作出口頭或書面的邀請:“尊者,我想供養您必需品,價值相當於××元,已交代給您的淨人,若您有何需要時可以向他索取。”假如施主和淨人兩者都沒有向比庫提出邀請,則比庫即使有需要也不能要求任何東西,如此將使施主和比庫雙方皆不能獲得利益。

4、不要在午後供養食物給比庫,因為比庫必須持守不非時食學處,同時也不能貯存食物。應在比庫允許進食的時間內供養食物,即天亮後至日正中時這一段時間。不過,在任何時候皆可供養藥品。

佛陀制定比庫不能食用未經授與的食物。因此,在供養食物時,應站/跪在尊者伸手所及的距離內——不應離得太遠——然後把食物放在尊者的手中、缽中或盤中。

5、根據戒律,若比庫拒絕食物的供養後便不能再吃其他的非剩餘食物。為此,在供養食物時請不要問:“要不要”“夠不夠”之類的話。如果端著飯菜想供養,但見到尊者沒反應或遮住缽口,則不應勉強。

6、如果比庫在接受含有種子的水果或蔬菜(即還會生長的植物)之供養時,必須先進行作淨。

作淨時,比庫把果蔬交給作淨者,接著說:

尊者:Kappiyaü karohi. ——作淨(使它成為如法)吧!

作淨者:Kappiyaü, bhante. ——尊者, [這是]淨的。

有五種作淨的方法:

⑴.火損壞:在火上燒過乃至擦過;

⑵.刀損壞:用刀、叉等將果皮弄破;

⑶.指甲損壞:用指甲將果皮弄破;

⑷.無種子:原本就無種子的植物,如香蕉等;

⑸.種子已除去:如先把蘋果的籽挖掉。

注意:應作淨的所有食物都必須連接或碰觸在一起作淨。如此作淨時,只需對其中的一個果蔬作淨,則盤中其餘的食物都算作淨了。作淨之後,再將食物手授給尊者。

 

三、聞法

1、向尊者請法時,應先脫鞋,恭敬頂禮三拜。在尊者講話時,不應插嘴、爭辯。請法完畢,頂禮三拜後再躬身後行。若尊者向大眾說法完畢,大眾應起立,恭敬合掌,請尊者先行離開。

2、根據戒律,比庫不能對以下幾種人說法:

⑴.對無病而穿鞋者;

⑵.對手中拿著傘、棍棒、刀槍者;

⑶.對無病而躺臥著者;

⑷.對抱膝而坐、姿勢懶散、態度傲慢者;

⑸.對無病而戴帽子、纏頭巾者;

⑹.坐在地上對坐在座位上者;

⑺.坐在低座對坐在高座者;

⑻.站著對坐著者;

⑼.在後面對在前面者。

⑽.在路邊對位於路中間者;

因此,在向尊者請法或聽聞佛法時,應注意敬法尊僧,不要讓尊者犯戒。

3、向尊者請法前,應考慮適當的時間、地點,以及問適當的問題。

4、不應詢問尊者的個人禪修經驗。但可以向堪能賢明的尊者學習和把取禪修業處,比如請教說:“尊者,應如何證得初禪?”“尊者,應如何禪修才能斷除煩惱?”等。

 

四、女眾

1、女人不可以觸摸比庫的身體。

2、佛陀規定比庫不能與女人獨處一室共坐,也不能單獨向女人說法超過五、六句。因此,女眾想要親近比庫,應有其他男子在旁。

3、佛陀禁止比庫與女人同宿。這裏的“同宿”是指在日落以後至天亮以前這段時間內,比庫與女人雙方都同在一座建築物內躺臥。只要一座建築物有共同的屋頂、共同的進出口,住在裏面的房間就算同宿。但是,如果建築物有兩個各自不同的出入口,而且中間有牆壁等障礙物隔開,則不算同宿(如:有不同門口的排屋;有獨立樓梯的樓房)。同時,若比庫或女人有一方站立或坐著的話,也不算同宿。

4、女眾不能與比庫相約同行,如結伴旅行、朝聖等。如確屬必要,可請男眾代為約定,或不先預約而直接同往。

 

 

 

 

 

 

 

 

 

 

 

 

 

 

第八節、持戒的功德

(Sãlànisaüsa)

 

一、在《法句經》第54-57偈中佛陀說:

“花香不能逆風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風送,善人之香飄諸方。

栴檀.答嘎拉,青蓮.瓦西其,

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飄於天界。

具足諸戒行,住於不放逸,

正智解脫者,魔不知其道。”

 

二、在《增支部·佈施再生經》(A.8.4.5)中佛陀說:

“諸比庫,持戒者的心願能因[戒]清淨而成就。”

 

三、在《中部·若希望經》(M.6)中,佛陀說持戒者能夠成滿所願:

“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

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

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佈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

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淨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大果報、大功德。’等等,他就應當完全持戒[1]。(M.6 / A.10.8.1)

 

四、在《長部·大般涅盤經》(D.16)中又提到,持戒者因具足了戒,能在今生和來世獲得五種功德,即:

⑴、具足戒的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而獲得大財富;

⑵、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遠揚;

⑶、具足戒的持戒者無論走近哪一眾中:若刹帝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沙門眾中,走近時都有自信而不羞愧;

⑷、具足戒的持戒者臨終不昏迷;

⑸、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壞死後往生於善趣、天界。

 

五、佛陀還說到持守淨戒是生天之因:

“諸比庫,聖弟子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無斷、無斑、無雜、自由、為智者所讚歎、無執取、導向於定。諸比庫,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有快樂果報,有助生天,導向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和快樂。”(A.4.6.2)

 

六、《小誦注-闡明勝義》在解釋受持五戒能獲得的各別果報時說:

離殺生能獲得[23種善報]:手足健全,身體高大,靈活敏捷,步履穩健,優美,柔軟,潔淨,勇敢,大力,口齒清楚,受大家喜愛,柔和,友誼不破,大膽無懼,不受侵害,不會受攻擊而死,隨從眾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與所喜愛、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離,長壽等等。

離不與取能獲得[11種善報]:大富大貴,豐衣足食,財產無量,獲得還沒有的財富,已擁有的財產安全,容易獲得想要的財富,財產不會被王、賊、水、火、不孝子孫等所敗,獲得奇珍異寶,世間最上,無所不知,生活快樂等。

離非梵行能獲得[19種善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等,睡眠安樂,醒來快樂,解脫苦界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無慚顏,無愧色,男女互相喜愛,諸根圓滿,五官端正,無猜疑,清閒,生活快樂,無飛來橫禍,不會跟喜愛的別離等。

離虛妄語能獲得[14種善報]:諸根明淨,言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所觸舒適,口有蓮香,隨從恭順,言語受歡迎,舌頭如蓮花、青蓮花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等。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能獲得[30種善報]:很快明瞭過去、未來、現在所應做的事,正念常現前,不瘋狂,有智慧,不懶惰,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恐怖,不激憤,無嫉妬,言語真實,不兩舌、惡口、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樂施捨,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智慧,具慧,智賢,明辨是非等果報。

 

七、在《清淨道論》中說:

Sàsane kulaputtànaü, patiññhà natthi yaü vinà

ànisaüsaparicchedaü, tassa sãlassa ko vade.

“住立於[佛]教中的良家子,除了戒更無[他],

其功德的界限,有誰能說呢?”

 

“戒香實能勝,一切諸種香;

飄散至十方,成就不破壞。

持戒者為器,敬奉與尊重,

雖作少得多,持戒有大果。

現法之諸漏,不害持戒者,

持戒者能盡,來世之苦根。

若人界成就,及天界成就,

對彼具戒者,有願得不難。

此究竟寂靜,涅盤之成就,

具足諸戒者,心常追隨彼。

戒為得一切,成就之根本;

多種功德相,智者分別之。”(Vm.1.21)

八、在許多的經典中,佛陀反復強調持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如是,阿難,諸善戒是為了無悔,有無悔的功德;無悔是為了愉悅,有愉悅的功德;愉悅是為了喜,有喜的功德;喜是為了輕安,有輕安的功德;輕安是為了樂,有樂的功德;樂是為了定,有定的功德;定是為了如實知見,有如實知見的功德;如實知見是為了厭離,有厭離的功德;厭離是為了離貪,有離貪的功德;離貪是為了解脫知見,有解脫知見的功德。阿難,如是通過諸善戒而次第到達至上。”(A.11.1.1)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中獲得解脫,也即是——欲漏、有漏、無明漏。”(D.16)

修習戒、定、慧三學是斷除煩惱、證悟涅盤的次第。

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修習止觀(samatha- vipassanà),培育增上心學以及增上慧學,他就應先要令自己的戒清淨。在戒清淨的基礎上培育定力,擁有定力的禪修者則能如實知見五取蘊,知見一切諸行的無常、苦、無我。通過培育和提升觀智(vipassanà-¤àõa),則能使心解脫煩惱,證悟涅盤。

因此,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九、若禪修者想要證得禪那、神通與道果,必須在完全持戒的基礎上勤修止觀:

“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

希望:‘對於那寂靜、解脫、超越於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

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當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前往空閒處。(M.6)

  禪修者通過修習止業處(samatha kammaññhàna)來培育增上心學。增上心學也稱為心清淨。心清淨包括近行定(upacàra samàpatti)和安止定(appanà  samàpatti)兩種。近行定屬於欲界定,而安止定則是指八種定(aññha-samàpattiyo):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無論是要證得近行定,還是要證得四種色界禪那及四無色定,完全地持守戒律是必要的。

同樣的,完成增上慧學需要修習觀業處(vipassanà kammaññhàna),次第地培育觀智。當世間觀智成熟時,禪修者則能證悟出世間道智。能夠斷除煩惱的就是道智。

道智由低至高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àõa)、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 ¤àõa)、不來道智(anàgàmimagga-¤àõa)與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àõa)。其中,阿拉漢道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故阿拉漢聖者也稱為“漏盡者”(khãõàsava)。

禪修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是由出世間道智執行的。成熟的世間觀智是令道智生起的近因,而觀智的培育需要強有力的定力。要培育定力,禪修者首先必須持戒清淨。因此,在《清淨道論》中把戒清淨和心清淨稱為修習慧的根本。(Vm.2.662)

 

十、戒律猶如佛陀教法的命脈,對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律注中說:

Vinayo nàma Buddhasàsanassa àyu,

Vinaye ñhite Sàsanaü ñhitaü hoti.

“律為佛教之壽命,律住立時教乃住。”(Pr.A.)

第九節、敬僧須知

——南傳上座部佛教基本禮儀

 

一、恭敬

1、作為佛弟子,皆應當恭敬三寶,以佛、法、僧為唯一信仰和皈依。僧人,是三寶的代表,是傳承佛陀教法的根本和支柱。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獻給佛教,必須履行守持戒律、勤修止觀、傳續正法的義務(自利),肩負著勸導世人、教化大眾的職責(利他),是廣大信眾的心靈導師和道德楷模,應當受到恭敬與尊重。

2、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受具戒者稱為“比庫”(巴厘語bhikkhu),出家女眾稱為“戒尼”。北傳佛教出家受具戒的男眾稱為“比丘”(梵語bhikùu),女眾稱為“比丘尼”(梵語bhikùunã)。

對於稱謂,可用“bhante”、“尊者”、“具壽”、“大德”來尊稱南傳僧人;可用“法師”、“師父”、“大德”等來尊稱北傳僧人,但不必輒稱“大師”、“上師”等,也不宜當面稱“比庫”、“比丘”、“和尚”或直呼其名。

與僧人談話應使用敬語“您”,不宜稱“你”。

3、應珍惜能夠親近僧寶的機會,以積累佈施、持戒、恭敬、服務、請法、聞法等功德,培植福德和智慧資糧。

4、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信眾在作佈施、禪修、聞法等功德之前,一般都會先向比庫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淨,從而使所作的功德更加殊勝。若條件允許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時,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5、進入寺院應衣著端莊,言行要謙虛、恭敬、禮貌而有教養。

6、根據南傳佛教的傳統,進入佛塔、寺院、僧舍等的建築範圍內應脫鞋。同時,在禮敬尊者時也應脫鞋,以示恭敬。

7、應禮敬比庫。若見到幾位比庫一起共坐,則只需禮敬最上座者。

禮敬時,兩膝下跪著地,雙手合十,置於胸前;然後雙手舉至齊眉,緩緩彎腰下拜;下拜時,兩掌向下,平置地面(不用反掌),兩肘貼地,再把額頭貼到兩掌中間的地上。拜下之後,頭先抬起,接著雙手合十當胸。如此為一拜。如是三拜為一禮。頂禮佛陀與頂禮僧人相同。

8、若路遇比庫,可站在路旁,雙手合十,行注目禮或低頭垂視,靜候比庫走過。若是從比庫面前經過,應稍為低頭、躬身而過。在南傳佛國,昂首挺胸地從比庫面前走過,被視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9、不得指令、使役比庫。但應熱心、主動地為僧團和比庫提供勞力服務工作,例如清潔衛生、搬抬東西等,藉以培植福德。

 

二、供養

1、為了更好地護法敬僧、植福修慧,在家居士有必要學習和瞭解一些基本的比庫戒律。若有不明白或不確定之處,則應請教尊者。

2、上座部僧人只能接受如法必需品的供養(如袈裟、飲食、藥品、日用品等),不能接受和擁有任何形式的金錢(如鈔票、紅包、支票、信用卡等)。比庫接受金錢屬於犯戒的行為。同時也不要供養不適合的物品,例如:煙酒、不淨肉、化妝品、武器、金銀、寶石等。

3、比庫不能向沒有作出邀請的非親戚要求任何的必需品(生病者要求藥品除外)。如果想要供養但又不知尊者所需者,可向尊者提出邀請,或者請尊者的淨人幫忙。

因為淨人比較清楚尊者的生活所需,所以施主可以請他幫助準備(購買)如法物品供養尊者。施主將錢交給淨人後,須向比庫作出口頭或書面的邀請:“尊者,我想供養您必需品,價值相當於××元,已交代給您的淨人,若您有何需要時可以向他索取。”假如施主和淨人兩者都沒有向比庫提出邀請,則比庫即使有需要也不能要求任何東西,如此將使施主和比庫雙方皆不能獲得利益。

4、不要在午後供養食物給比庫,因為比庫必須持守不非時食學處,同時也不能貯存食物。應在比庫允許進食的時間內供養食物,即天亮後至日正中時這一段時間。不過,在任何時候皆可供養藥品。

佛陀制定比庫不能食用未經授與的食物。因此,在供養食物時,應站/跪在尊者伸手所及的距離內——不應離得太遠——然後把食物放在尊者的手中、缽中或盤中。

5、根據戒律,若比庫拒絕食物的供養後便不能再吃其他的非剩餘食物。為此,在供養食物時請不要問:“要不要”“夠不夠”之類的話。如果端著飯菜想供養,但見到尊者沒反應或遮住缽口,則不應勉強。

6、如果比庫在接受含有種子的水果或蔬菜(即還會生長的植物)之供養時,必須先進行作淨。

作淨時,比庫把果蔬交給作淨者,接著說:

尊者:Kappiyaü karohi. ——作淨(使它成為如法)吧!

作淨者:Kappiyaü, bhante. ——尊者, [這是]淨的。

有五種作淨的方法:

⑴.火損壞:在火上燒過乃至擦過;

⑵.刀損壞:用刀、叉等將果皮弄破;

⑶.指甲損壞:用指甲將果皮弄破;

⑷.無種子:原本就無種子的植物,如香蕉等;

⑸.種子已除去:如先把蘋果的籽挖掉。

注意:應作淨的所有食物都必須連接或碰觸在一起作淨。如此作淨時,只需對其中的一個果蔬作淨,則盤中其餘的食物都算作淨了。作淨之後,再將食物手授給尊者。

 

三、聞法

1、向尊者請法時,應先脫鞋,恭敬頂禮三拜。在尊者講話時,不應插嘴、爭辯。請法完畢,頂禮三拜後再躬身後行。若尊者向大眾說法完畢,大眾應起立,恭敬合掌,請尊者先行離開。

2、根據戒律,比庫不能對以下幾種人說法:

⑴.對無病而穿鞋者;

⑵.對手中拿著傘、棍棒、刀槍者;

⑶.對無病而躺臥著者;

⑷.對抱膝而坐、姿勢懶散、態度傲慢者;

⑸.對無病而戴帽子、纏頭巾者;

⑹.坐在地上對坐在座位上者;

⑺.坐在低座對坐在高座者;

⑻.站著對坐著者;

⑼.在後面對在前面者。

⑽.在路邊對位於路中間者;

因此,在向尊者請法或聽聞佛法時,應注意敬法尊僧,不要讓尊者犯戒。

3、向尊者請法前,應考慮適當的時間、地點,以及問適當的問題。

4、不應詢問尊者的個人禪修經驗。但可以向堪能賢明的尊者學習和把取禪修業處,比如請教說:“尊者,應如何證得初禪?”“尊者,應如何禪修才能斷除煩惱?”等。

 

四、女眾

1、女人不可以觸摸比庫的身體。

2、佛陀規定比庫不能與女人獨處一室共坐,也不能單獨向女人說法超過五、六句。因此,女眾想要親近比庫,應有其他男子在旁。

3、佛陀禁止比庫與女人同宿。這裏的“同宿”是指在日落以後至天亮以前這段時間內,比庫與女人雙方都同在一座建築物內躺臥。只要一座建築物有共同的屋頂、共同的進出口,住在裏面的房間就算同宿。但是,如果建築物有兩個各自不同的出入口,而且中間有牆壁等障礙物隔開,則不算同宿(如:有不同門口的排屋;有獨立樓梯的樓房)。同時,若比庫或女人有一方站立或坐著的話,也不算同宿。

4、女眾不能與比庫相約同行,如結伴旅行、朝聖等。如確屬必要,可請男眾代為約定,或不先預約而直接同往。

 

 

 

 

 

 

 

 

 

 

 

 

 

 

 

 

 

 

 

 

 

 


 

 

 


 


[1]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1]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1]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