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李玟:景观社会: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00:31

景观社会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默认分类 2009-03-26 15:52:01 阅读22 评论0   字号: 订阅


    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e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景观社会理论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该思想主要蕴含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和198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评论》中。将目光切入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无论是在思想史中、在与马克思的互释解读中还是在对中国现实的分析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其细析暂时省略)。下面简单介绍国内对其研究现状如何?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从“景观”到“景观社会”

(一)景观作为科学和哲学范畴

1.景观作为科学范畴

“景观”一词最早是作为生态学和地理学概念而出现的。此种“景观”由landscape翻译而成,按牛津字典的解释是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的含义。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把“景观”引入地理学,用以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转为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之后,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以来,景观概念逐渐引入生态学,逐渐形成景观生态学派。此外,建筑学中景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化及其设计领域。近年来,开拓了景观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强调在广泛考察景点基础上进行实际的审美体验,使美学更加应用化和实践化。下文中主要考察哲学视域中的景观范畴。

2.景观作为哲学范畴

“景观”作为哲学范畴是由英文spectacle翻译而来。德波、范内格姆、德赛托等人创立的情境主义国际或境遇主义国际首次提出;德波《景观社会》一书将其作为核心范畴予以细绎。关于该词的翻译,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中提供了几种译法:景观、景象、奇观、壮丽的景象等等。陶东风等主编的“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的第三辑“视觉文化专辑”采用“景象”的译法;周宪等主编的《传播与文化译丛》采用了“景观”和“景象”两种译法;张红军主编的《电影与新方法》和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中译本则译成“奇观”。在台湾学者的论著中,有的认为“spectacle”既包括“作为主体的观看”,也包括“作为被展示观看的客体”,因此将其译为“观展”;他们对景观的分析紧扣后现代社会美学过程,有别于法国境遇主义学者德波在政治经济权利结构中对景观的赋义。

(二)学界对情境主义国际和景观社会理论的研究

国内最早对于情境主义国际的译介,见于1990年由重庆出版社初版,罗伯特·戈尔曼编、赵培杰等译的《“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该书中有一节专门介绍情境主义国际。论述了其产生背景和“景观”这一关键词的含义,并援引《情境主义国际选集》的相关论述得出“景观”的实际意义是“含括权力在直接的暴力之外将潜在地具有政治的、批判的和创造性能力的人来归属于思想和行动的边缘的所有方法和手段。”本文认为情境主义者比法兰克福学派更接近马克思主义。缺陷与意义共在,“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攻击其他流派和左翼知识分子,而不是研究‘派生’和‘改向’。…但是在他们提出并发挥景观概念时,他们确实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关于情境、‘派生’、‘改向’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策略。”

国内学者对情境主义国际的真正注意,则是在十多年后,随着德波的译介才开始。德波理论在国内最早的译介,是在2000年《文化研究》第三辑“视觉文化专辑”中。该书在视觉文化研究专题下,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十余篇相关论文:其中一篇是法国学者居伊·德波的《景象的社会》,是从总体上探讨视觉文化。《景观社会》中译本2006年系王昭凤博士根据德波1967年巴黎比谢-夏斯太尔出版社初版的原作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并于2007年再版。《景观社会评论》系梁虹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比较深入的研究就此开始。

1.关于景观社会本质问题的探讨

(1)在《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中,张一兵指出景观社会是马克思异化社会前提下的又一次“异化”,具体表现在社会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即“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简而言之,马克思面对的经济现实是人与人关系的经济物化颠倒,而德波眼中的事实却是已经颠倒的物化本身的表象化再颠倒,在这种颠倒的世界中,景观成了决定性的力量。

(2)在《景观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中,张一兵阐述了景观也是一种拜物教,德波重新说明了马克思在其历史现象学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物化现象展开的批判,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拜物教有理论上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最后,从明星及其生活方式的角度讲景观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普通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如此一来,景观完全成了拜物教。

(3)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杨亭在《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中指出“景观社会”是继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社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创造施催眠术的幻象与使人昏乱的娱乐形式所组成的世界来麻木大众。面对消费的大众日益沦为景观社会的幻象囚徒的困境,德波提倡充满活力、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从而消除由景观所诱发的冷漠、欺骗、被动与碎片化,恢复积极性的生存。

(4)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汪冬冬在《景观社会:当代权力的异类表达》一文中从权力视角分析景观社会理论。首先,德波分析权力的产生路径;其次,景观社会中权力的发展,即集中的景观权力,弥散的景观权力,综合的景观权力。最后,反抗景观权力的策略:漂移、异轨、构境。通过这样的逻辑,德波向世人再现了一幅控制、默从、分离、孤独的反抗权力景观的图景,这对推进权力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关于景观社会批判理论研究

(1)仰海峰在《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一种变迁》一文中,通过分析马克思、德波、鲍德里亚的批判理论梳理了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变迁。最后,论述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社会批判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 特别是马克思构成当代社会批判的重要前提,具有当代意识。

(2)《景观社会评论》的翻译者梁虹在《景观的激进批评与景观文化的发展——德波<景观社会评论>要义》中指出,《评论》并非是对《景观社会》的续写,而是针对西方“景观”社会状态展开的又一次深刻批判。《景观社会评论》补充了《景观社会》的统治模式即综合景观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导致了历史和民主的消失、逻辑的丧失和虚假信息的传布彻底改变了政府的管理行为。

(3)南京大学博士刘力永在《景观社会: 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一文中从媒介时代批判的角度展开了对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解读。网络、电视、电影、出版业等媒介在当今世界成为主导性力量,德波借鉴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认为景观是媒介时代的本质;德波通过分析明星的社会功能、休闲旅游的分析和城市化浪潮,加以批判。《景观社会》在写作语言和方法上模仿《资本论》,由此得出结论:《景观社会》是媒介时代的《资本论》。

(4)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陈家洋在《德波景观批判的双重阅读》中指出,德波的两部著作很容易让人产生双重阅读的感受,一方面,《评论》是《景观社会》批判的广度和激烈程度的继续,这种批判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另一方面是景观范畴的模糊性造成的,景观在两个文本中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评论》中的理论逻辑比《景观社会》臃肿。

3.对景观时间、空间的研究

(1)在《虚假存在与景观时间——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中,张一兵论述了景观时间与虚假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分析“循环时间”、“不可逆时间”、“消费时间”等核心概念得出景观时间是制造伪事件的时间积木,德波正是通过“景观时间”得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景观时间与传统社会中的循环时间和工业性的不可逆时间不同,是一种以虚假循环时间为假象的可消费性,景观时间的本质是遮蔽历史,从而制造可消费的伪历史性。

(2)《景观社会》的翻译者王昭凤在《从景观空间中突围——一种心理地理学的批判》一文中,阐述了景观空间范畴,指出研究景观社会的又一理论视角,即心理地理学批判。景观空间就是指景观社会或社会景观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统一整合的空间,是生产利润和利润生产的空间,是商品自由布展和自由布展商品的重要概念;而这一空间是彻底异化与精神分裂的社会与空间,为了建构真实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的真实瞬间,人们必须通过心理地理学的“漂移”、“转向”、“建构情景”、“整体都市主义”的策略与实践从中突围。

(3)现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罗慧林在《都市景观::西方想象和现实消费的缝合体》一文中,偏向于文学理论,主要从都市景观的角度入手,分析城市这一独特的空间景观,其核心部分是比较中西景观的关联性,解读和批判都市怀旧现象:都市怀旧文化的主体是伪主体;都市怀旧文化是消费文化的表征;都市怀旧文化是景观堆积下的幻象。

4.对景观文化的研究

王昭凤在另一篇名为《景观社会文化——一种否定的文化或文化的否定》中分析了德波于1960 年以前关于景观社会文化问题的认识与判断。首先,详细阐述了德波对文化范畴的界定,它源于马克思的上层建筑而又更加日常生活化的概念,大意是作为历史瞬间的日常生活组织或有机变化的反映与预示,是日常生活的时代反应;景观社会的文化则是一种异化了的文化。其次,革命这一异化文化的要求:组建职业革命家的组织;建构情景,重新建构人们真实的生存情景。最后,作者评价了情境主义解散的原因,是因为离开了无产阶级参与的革命注定不会成功,而且情境主义后期只是心理学和日常生活的游戏,缺乏理性。

5.关于情境主义国际的定位

姚继冰和张一兵在《“情境主义国际”评述》中提出:作为20 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文化思潮,是直接影响到欧洲现当代先锋艺术和激进哲学话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母体。该文章详细介绍了情境主义国际的发端、历史及思想发展,对之进行了历史的评价。 情境主义虽然作为一个激进团体已成为尘封的历史, 但对当代社会深刻的洞察、犀利的批判和积极的革命探索在西方社会中仍具有广泛影响;从情境主义那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革命的希望。这正是研究情境主义国际的意义所在。

(三)国内相关译著的梳理

1.美国著名建筑学教授艾森曼在《对‘奇观’文化的质疑》一文中指出:今天,在各种文化实践中,对表象的受干扰的观看已经取代深层的阅读。它被媒体所煽动,把现实的表象作为奇观展示出来;奇观文化.与当代信息的泛滥横流相关,它使人崇拜新奇,要求不断产生新的形象以供消费。

2.《后现代转向》是美国哲学家斯蒂芬·贝斯特和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于200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前言中,作者论述到“德波与环境决定论者在消费与传媒社会的背景中更新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从而提供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过渡联系并影响到鲍德利亚的作品,德波则是最早和最出色的描述一个新的后现代时代的人之一。”关于德波和情境主义的内容主要在该书第三章“从景观社会到类像王国:德波、鲍德里亚与后现代性”(第100-150页)。

文中指出“德波的任务是重新激活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补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商品的批判,试图把内在于商品生产中的抽象化过程追溯得更远。”作者还看到德波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之间的继承关系。作者把德波的批判理论称为批评的解释学,是有新意的。最后分析了景观理论的瓦解,“德波的崩溃或许也和过于一元的、单调的景观概念有关。…经常以一种过分僵硬的二分法去看待事物,将景观自我创造行为的消极面对立起来。”总之,作者认为德波及其景观理论是现代向后现代过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指出了消费社会一些症结并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学批判,实践上提出将要生成的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图景。

3.《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该书由道格拉斯·凯尔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史安斌翻译出版。译者使用“奇观”是因为凯尔纳的理论既是德波景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又体现了不同于德波时代的特点,“奇观”更体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媒体饱和的语境和重大历史事件带来的震荡。凯尔纳还说明其“奇观”范畴和德波的“景观”范畴的连带关系和差异之处:“奇观”概念取自德波的《景观社会》和“国际情境主义”组织的一些理念。但是,“奇观”概念与德波的理论模型也存在着差异。

4.斯洛文尼亚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所著的《图像时代》,系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作者在对瓦蒂莫和德波的对比性研究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数字化大众传媒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对于文学艺术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首先引用瓦蒂莫的看法,说明大众媒体在后现代社会中的正面作用:“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众媒体的社会。……(1)大众媒体在后现代社会的诞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大众媒体没有使这个后现代社会更加‘透明’而是使其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更加混乱无序;(3)也是最后一个,我们得到解放的希望正好就存在于这相对的‘混乱’(chaos)之中”。接着引用德波与之相反的观点,“人们常常更喜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而不是谈及景象。……大众媒体是一种最终达到单方面提纯的交际形式,借助这一形式,已经制定好的结局呈现出来,使人被动钦慕。因为所传递的一切都是些命令;与此完全相一致,那些给我们发出指令的人,就是那些将告诉我们他们认为这些指令怎么样的人。”还批评德波尔的谬误之处,“不在于他之所说缺乏真实,而是在于他把当前日益全球化的晚期资本主义视为一种集体性主体,也就是说,他的这种处理与古典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图式所运用的等级划分相一致。这样一来,他实际上是在以这种方式继续展开他反对所有这些机制的激进的话语。”

5.《鲍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是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于200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初版。本书中谈到德波及其景观社会理论的部分主要是史蒂文·贝斯特写的《现实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现实:鲍德里亚、德波和后现代理论》一节。该节中“分析从马克思到德波,到境遇主义者,再到鲍德里亚的一个发展轨迹,也就是从商品社会到景观社会,再到仿真社会的一种运动。伴随着这一运动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到新马克思主义、再到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运动。”。

作者就境遇主义者德波进行讨论:首先是德波和鲍德里亚之间关系,其次是德波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尤其是与卢卡奇、葛兰西及法兰克福学派等人。作者对景观理论进行深度地解释,“(1)坚持了一种‘掩饰’的论题;(2)坚持了文化生产和由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所决定的政治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3)试图将理论运用在单独主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性转变上。”关于景观的现实是:“(1)一种由真正的社会阶级统治的机构设施;(2)一种意识形态,源于现实的社会状况,‘它已经变得十分实际,并在物质上得以解释’;以及(3)这种意识形态拥有一种真正的‘催眠行为’的刺激力量。”

最后,贝斯特中肯地分析了景观理论的缺陷性表现在“忽视了继续威胁着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趋势以及时常爆发的日常生活中深刻的不满情绪。”

6.《视觉文化导论》是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作者给德波景观社会理论一个简短的特写:“在《资本论》于1867年发表后一个世纪里,剩余价值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但是现在已经很清楚,资本继续在产生利润,而这种利润要远远超过能从个体工人那里榨取的剩余价值”。1967年德波将此命名为‘景观社会’,它是一种完全倒向‘景观化的消费文化的文化’,在景观社会里个人被景观弄得目眩神迷,被动地存在于大众消费文化之中,他唯一渴望的是获得更多的产品;所以景观就是资本。

通过上述简要的梳理和综合,可以看出国内对德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情境主义国际做了一些梳理。但是,研究中还有不足:真正有原创性的论文和著作不多,研究范围不广。德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未引起国内哲学界的广泛注意,缺乏理论争鸣,这不利于景观社会理论的深度发展。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应该为国内的学者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