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是什么意思:任建明、林喆解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8:30
任建明、林喆解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刷新]

[人民网]:1月13日上午8:30-9:30,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任建明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林喆教授将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解读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 展望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讨论。  [20:52]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1月9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六次全会的召开受到了海内外媒体和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专家评价,胡锦涛总书记在此次全会上的讲话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贯穿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具有方向性的作用。把党的群众工作与纠风工作、党的作风建设联系在一起,为新形势下党群工作提供了新的机制保障。  [09:11]

[主持人]:为了使各位网友对此次全会精神和反腐倡廉的形势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今天为大家请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任建明教授以及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林喆教授为大家解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  [09:11]

[任建明]:人民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我们一起交流。  [09:11]

[林喆]:网友们好。  [09:12]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请两位专家从学者观察的角度来谈一谈中纪委六次全会有哪些新的提法?有哪些亮点?  [09:12]

[林喆]:我想公报实际上体现了这样几个亮点。  [09:13]

[林喆]:第一,对民生关注。对民生的强调,再次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与人权保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表明实际上我们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终极价值取向就是人权保障。  [09:13]

[林喆]:第二,强调民是核心和起点。提出要从民出发,建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机制,强调要把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始终。  [09:14]

[林喆]:第三,它提出要提高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这里有一个新点,就是提出了“四民”,这就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取信于民,这四个“民”体现得很明确。它实际上表明了在我们反腐败的过程中要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信息应该让民众知道,让计谋、决策从民众那里来,其终极结果就是为了取信于民。  [09:14]

[任建明]:我同意林教授的看法,在我看来有两个方面的亮点。一是突出强调群众利益,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间也多次强调,涉及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强调整体上推进,抓一些重点难点,取得成效,取信于民。  [09:14]

[林喆]:公报与前几年的公报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强调,比如,针对不正之风久而不禁的情况就提出了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比如提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安全问题、住房问题、拆迁问题等等,要给予高度的关注,要重点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腐败问题。这是去年就已经提出来的。这次在公报中再次明确地提出,予以强调。  [09:15]

[主持人]: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回顾2010年,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效和经验,网友想请林教授谈一谈2010年反腐斗争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09:16]

[林喆]:去年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一些进展,一是坚持了以往我们从以前一直延续下来的加大惩治的力度,然后进行制度建设;二是又有它自己比较独特的一些特点。比如,中央进一步规范了个人汇报制度,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弥补现在我们没有一部反腐败法这样的缺陷;把官员的收入申报:对于财产、对于子女在国外就学等等这样的一些变化列入到重大事项汇报制度中来,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  [09:17]

[林喆]:去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这实际上对我们2009年出台的党政干部问责规定的一个补充,就是党政干部问责中已经提出了对于监督不利、用人失策、失察方面要进行责任追究。中央去年的这个规定更加强调了在用人方面,如果你失察要进行追究。  [09:18]

[林喆]:第三个很重要的进展就是去年12月29号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建国以来我国首部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白皮书中对于建国以来我们在反腐败中取得的成就、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中国特色的反腐之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09:18]

[林喆]:第四个特点是去年加大了对行贿者的惩治力度。以往我们对于贿赂行为总要惩治的是受贿人,去年我们加大了对行贿者的惩治,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黄光裕的案件,这是一个信号,就是将来我们不仅要惩治受贿者,也要惩治行贿者。  [09:19]

[林喆]:第五个特点是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拆迁问题的相应法规。现在有两部,一是国家版的,一是民间版的,所制定的关于拆迁的规定。国家版的就出了一个意见征求稿,后来民间的,比如圣婷律师事务所(音译)积极做出反响,搞出了不动产征收与搬迁法这样一个民间的,希望用立法的形式能够影响我们的决策,能够给人大在立法的时候提供参考。  [09:19]

[林喆]:第六个特点是反腐败法重新被提出。在年初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音译)在两会期间就提出了关于财产申报法的提议,到年底的时候又有学者将我们应该制定一部反腐败法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对于这部未来出台的反腐败法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建议其中应该包括一些内容。  [09:20]

[林喆]:第七个特点是举报人保护制度开始被系统地设计。有专家就提出了,举报人的保护制度里面应该包括这样几项:举报过程的明示和举报结果的返回制度;举报人紧急避险电话制度和避难场所的制度;举报人的利益损失的补偿和举报人奖励制度。  [09:22]

[林喆]:第八个特点是中央政法委将重庆依法打黑的经验推向全国。在全国开展了打黑的专项活动。  [09:22]

[林喆]:第九个特点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对于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第二次的规定公布,对于公安机关的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86种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做出了规定,这次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受贿多少构成犯罪这样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另外,立案的追诉标准的出台,我们可以看成是司法机关在具体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样遇到的问题所做的制度上的弥补。  [09:23]

[林喆]:第十个特点是去年各个地方纷纷开始探索反腐败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就是出现了很多的模式,比如,湛江的基层党务公开网络述职述廉模式,比如上海制度加科技的模式,他们很成功地用这样一个模式运用于在办世博的活动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收效。还有桂林的那种将对干部的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桂林模式”,还有以弘扬正气和传统文化为特点的重庆“唱红打黑”模式,以及内蒙古的“廉政三字经”独唱的模式。这些模式在适合当地政府和当地廉政文化的建设的同时,也给各个地区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09:23]

[林喆]:第十一个特点,实际上也就是全会当中所体现的,去年在反腐败过程中,将廉政建设反腐败与人权保障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廉政建设的时候,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样一种基本理念,这是去年在反腐败当中很明显的一个特点。一方面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一方面中央出台了比如对于房地产业的控制和宏观调控,又比如对于拆迁问题的高度关注等等,都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去年反腐败获得的一个很大的进展。  [09:25]

[主持人]:正如林老师总结的,近年来反腐倡廉取得了很多的成绩。2010年有十一个明显的特征,我们的话题还是回到六次全会。六次全会提出反腐倡廉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回应人民群众的要求,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也强调,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而且网友有观察,在总书记的讲话中,“群众”这两个字是频繁出现,如何解读总书记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的群众观?这个问题先请任老师来谈一谈。  [09:25]

[任建明]:这次这个特点,广大网友也都注意到了,就是这次六次全会的内容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我想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一贯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主张。比如2003年应对非典危机,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反腐倡廉工作方面的一个具体体现。  [09:26]

[任建明]:二是体现的反腐败工作的根本目的。反腐败工作在现实中被用作各种各样的用途,有的是为了反腐败而反腐败,比如我们曾经发生的商业领域的一个案例,就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贿赂政府官员,延期审批竞争对手开发的软件等等这样的一些案例。但是反腐败真正能够具有公正性和正义性的目的是维护群众利益,因为腐败任何的损失最终都是由人民群众来买单。我们如果坚持着这样一个目的,为我们反腐败指明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09:27]

[任建明]:三是体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不可否认,我们现在面临的腐败形势还是很严峻,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些腐败,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到我们的政权稳定,这是我们一个现实的考量。  [09:27]

[主持人]:网友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专家已经谈到了,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此类白皮书,专家怎样解读这个白皮书以及为什么在这个时间选择发布白皮书?  [09:29]

[任建明]:我们也曾经参与了一些白皮书的工作,从有这样一个考虑、策划到我们曾经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白皮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容。经过几稿的修改,定稿到年前29号国新办正式发布,应该是有五六年的时间。  [09:29]

[任建明]:反腐倡廉工作是我们国家各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政府也不断地发各种各样的白皮书,我自己统计了一下,包括人权问题的白皮书,我们先后发了11个。应该说从敏感性程度来说,反腐败工作和人权工作是同样敏感程度。为什么我们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白皮书首次发布?我想这是多年以来中国党和政府不断地以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姿态来开展我们的反腐败工作的一个结果。  [09:30]

[任建明]:从这个白皮书的内容来看,我想因为是首个我们官方正式的文书,对国际社会介绍我们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工作,所以,它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内容上的系统和全面。  [09:31]

[任建明]:当然,我看了以后,内容也很权威,应该说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文件,尽管字数很少,就是一万五千字左右,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全面介绍我们国家反腐败工作,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因为我们自己和国际社会一些接触也了解到,他们有些朋友还是觉得对我们的工作了解得不够,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怎么保证我们反腐倡廉工作推进,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09:32]

[任建明]:当然也有一些人士说,我们中国反腐倡廉工作透明度、公开度不够,其实我也跟他们探讨,我说在信息、网络这样一个时代,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我们中国可能过去更多的是不够系统,我们也是语言的限制,我们是中文,因为大家不得不承认,现在网络语言还是英文。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党和政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介绍我们的工作,也不回避我们的问题,当然,在内容方面也很有我们的特点。  [09:32]

[任建明]:比如这次我们强调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过去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肯定有一些顾虑,西方世界在传统上对我们有些看法,共产党一党执政,似乎这个问题绝不可能解决,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一些顾虑。而这项内容从我过去早期参与研究来看也是这次最终版本里面的新增加的内容,我觉得这个体现了我们的勇气。  [09:32]

[任建明]:当然从理论上说,我们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其它的方面我们也突出我们在改革创新,我们之所以能够形成很多的经验,很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地坚持改革创新,从我们整个的改革开放到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我自己也是最受鼓舞的,就是我们在各个方面的创新。  [09:32]

[任建明]:所以,我觉得这个白皮书,尽管到今天第一次才发布,但是我觉得应该在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和反响是巨大的。  [09:33]

[林喆]:怎么来看待我们的反腐败白皮书呢?我想它的意义实际上至少有三个方面。  [09:34]

[林喆]:第一,2003年国际社会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出台以后,我们很快就加入到这个公约中,签署了这个公约,我们对国际社会就有一个承诺。我们在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严惩贪官和制定各种制度,完善制度和增加制度的建立。在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追逃官和追回他们带走的资产。因此,我们郑重地要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所以,反腐败廉政建设的白皮书实际上是给国际社会有一个交待,向国际社会展现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这是它的第一层含义,也就是它的国际上的意义。  [09:34]

[林喆]:第二,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让民众享有反腐败的信息,就是民众的知情权。现在民众对于反腐败的问题有种种的议论。我们对民众要有一个交待,告诉民众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做了一些什么,中央做了一些什么,准备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所以,这是对于国内的广大公民,就是我们整个国内公民、广大民众的一个交待。  [09:34]

[林喆]:第三,对于反腐败一线的人员以及反腐败的学者们的一个交待。就是我们共同来总结我们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和我们已经做到的和没有做到的工作。  [09:35]

[林喆]:所以,它实际上表现在这三层含义上,国际上的、国内的,还有就是对于专门领域的,就是反腐败领域的整个工作进行一个总结,然后再提出我们今后的任务是什么。我想主要是有这三层含义。  [09:35]

[主持人]:网友有一个观察,近期中纪委的领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反腐无效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对于这个腐败越反越多这种现象,两位专家怎么看?如何看待我们反腐斗争的成效?  [09:37]

[林喆]:我到很多地方都听到了这句话,比如讲课过程中,还有做节目中,我们提出了很多。就是说现在看了我们怎么这么样腐败,越反越多,我说这是表面现象,这说明反腐败已经进入腐败的“深水区”。  [09:37]

[林喆]:我经常和记者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潭河水,表面看上去很清澈见底,很干净、很环保,但是如果我们拿一个长长的竹竿在湖水里搅一搅,或者拿推土机进入到河中心推一推,那么,湖里的这些沉渣、淤泥,还有鱼虾都会浮出水面,什么意思呢?就是随着我们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很多的深藏了多年的犯罪分子藏不住了,开始浮出水面。  [09:38]

[林喆]:大家想一下,我们今年一个不抓,一个不判刑,结果我们今年落马的官员为零,是不是就很干净呢?是不是就呈现了越反腐败贪官越少的现象呢?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随着我们加大力度,贪官都浮出水面了,比如我们加大了对房地产领域的整治,于是房地产领域中的那些与不法商人勾结的贪官们开始浮出水面;随着我们加大了对于高校的整顿,高校的腐败问题就呈现出来;随着我们加大了对在用人制度上和监督制度上的管理和惩治,对贪官的惩治力度,于是在用人制度上的组织部长、人事部长或者是纪委书记们就落马了。  [09:38]

[林喆]:大家觉得怎么越反越多,那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严格地追查,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中央的党政干部问责,这个问责出来了以后就有一批渎职的官员落马了。所以,这就呈现一个表面现象,越反越多的现象,实际上不是,这表明我们力度的加大。  [09:38]

[任建明]: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看。一方面,在讨论到“无效论”特别是“无用论”,那显然是错误的,结论就是我们不反腐败,不反腐败肯定腐败就更严重。  [09:39]

[任建明]:一些网友、一些群众有这种看法,就是说腐败怎么越反越多呢?其实也有一些道理,刚刚林教授谈到,反腐败力度加大,我们查处的人数多,这些问题曝光了,大家看到了。但是有一个短期和长期。如果你长期观察到查处的案件在持续增加或者不减少,是说明我们的效果、成效还不是那么显著。所以,群众有这样的说法,说明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是有差距的。  [09:39]

[任建明]:当然,另外一方面我们就要思考我们能不能够解决制约我们更大的取得成效的一些瓶颈,更快地改变我们这样的一个反腐败形势的严峻局面,到底我们从什么方面去努力。我觉得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应该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民群众的关切。  [09:39]

[主持人]:网友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10年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着力强调加强制度建设这样一个特征,出台了廉政准则等23部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并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网友想问,如何看待健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之间的关系?  [09:41]

[任建明]:大家现在越来越关注到我们国家这些年强调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我们建规立制做了大量的工作。前几天我看到有一个长三角的省,报道它的制度有两千多项,所以大家一直很关注,从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就探讨要强调,包括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也是强调制度的执行力,怎么样让制度能够落到实处,能够看到成效、看到效果,这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重视制度的执行力,我们偏重于制度的制定,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制度制定得多,它的成效在下降。  [09:41]

[任建明]:我自己做过一些研究,我们怎么样解决制度的执行力,可能两个方面是关键的。因为过去可能大家强调我们在执行环境,其实我认为在制度的制定环节可能更关键。如果我们说制度制定上,本身制度的设计、安排上就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这个问题是执行环节很难解决的,这是一方面,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09:42]

[任建明]:比如就拿逢年过节、请客送礼来说,纪检监察机关,各地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要发这样的通知,其实我们要想一想,通知发了20年,过去20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我们再发,到底效果会怎么样?你简单地发一个通知,从表层上,从治标的层面去做,到底效果会有多大,就是要引起我们来深思。  [09:42]

[任建明]:另外一个层面,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制度的执行还不仅仅是执行,就是执行这个制度的机构、人员的能力、对它的授权是不是足够,是不是有问责的机制,保证如果他没有很好的执行,能够有一个追究。我觉得这两个方面如果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有所改进的话,我想未来我们的反腐败制度建设应该是会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09:43]

[主持人]:网友关注到六次全会公报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严查工程项目、土地审批、“小金库”、公务用车等各种问题,并且会出台一些规定。专家怎么看全会提出这些专项治理工作?  [09:45]

[林喆]:我先补充一下刚才任教授讲的关于制度的问题。我们其实有很多制度,而且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仔细地考察一下,几乎每一项制度都有缺陷,或者它的制度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经过我们指出了以后,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同样的部位用同样的制度去管理,照样出现同样的问题。  [09:49]

[林喆]:比如河南前赴后继的几个交通厅长都落马了,表明什么?上次记者采访的时候我就说,表明在那个交通领域已经形成了腐败的机制。如果不根治的话,光还靠过去交通的几条规则或者是我们的廉政一些规则来制约它,没有用的,你必须根治。要下猛药。  [09:49]

[林喆]:比如,我们现在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又开始了,我发现以往的弊端依然没有解决,依然是干部在上面夸夸其谈,依然是上级领导下来“保驾过关”,依然是没有群众发言的机会,没有群众说话的空间,依然是群众投票以后,票数不公开,结果不公示。但是我们已经有现成的例子放在那里成功的,就是湛江的模式,党务公开的模式,在网上公开的述职述评,并且增加了资讯的环节和结果公示的环节,有这么好的模式放在那里,为什么大家不用呢?那是因为不想用,这些单位的领导不想用,因为可能会波及到自己的利益,到时候让自己也过不了关。所以我们建立了制度,这是做的第一步。接下来是怎么严格。去年五中全会中,胡总书记就说到了,我们要体系的、严密的、管用的制度,能够让它真正体现作用、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制度。所以,我建议有关部门把已经颁布的这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制度进行认真地梳理和研究,一个一个制度。  [09:49]

[林喆]:我曾经和中纪委有些室提过,我说要不你们就每一项制度开一次研讨会怎么样?比如我们这次研讨会就是讨论考评问题,我们看一看为什么考评发现不了官员,我们就谈一谈党政干部收入申报的问题,为什么这项制度发现不了问题,我们一点一定地梳理,一点一点地弥补它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我想我们就会做得比较好一些。  [09:50]

[林喆]:另外你刚才讲的专项公车治理是去年年底说的,公车、公款消费、公费旅游,我们现在称“三公”,这样一种现象,去年中央就抓了。它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它再次表明这些是缠绕了我们几十年的挥之不去、中央屡禁不止的不正之风,现在到了应该好好地治理的地步了。  [09:50]

[林喆]:第二,表明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就是用公款成了一种习惯,我既然是公家人,我就要用公款,我是上次和记者谈到,实际上根治是很容易的事,怎么会那么难呢?我就想一件事情——公款消费。你出台一个规定,规定以后公款吃喝摆酒席,个人承担里面的50%,你看刹得住刹不住,每一次吃饭每一个人在报帐的时候,财务部门严格把关,你要报吃饭的这个发票的时候,首先写出所有吃饭人的名单,并且公示;其次,在他们的工资里或者让他们交来一半以上的,比如一千块钱,几个人吃的平摊,保证以后这样的吃饭很多人都不去了。怎么会治理不住呢?我觉得完全可以治理住,就是你不想治理罢了。  [09:50]

[林喆]:包括公车的买卖也是,老在换公车,每年这样的投入不得了。那也很简单,应该有专门的审核。公车在什么时候才报废可以买新的公车,另外,提倡几个干部合用一辆车,并且有时间的限定。就像交通管理的限行一样,关于公车有专人负责管理,这个事情也能制止住。  [09:50]

[林喆]:包括买办公室用品奢侈浪费,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录像机都买得很好,最后都被私人保管,就是公物私用,这个也不可以,也必须做出严格的规定。你的规定到位了,还有监督机制跟上,怎么会制止不住呢?当然能够制止住。  [09:51]

[林喆]:我去年到上海参加他们的浦江论坛,我们当时说一栋大楼盖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这是常态。但是在上海办世博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很多干部倒下,看来也有例外,后来知道他们是制度加科技的模式,可见,你要根治是可以的,你要根治建筑腐败、工程腐败、交通腐败,你只要拿出管用的真招来是可以制止住这种腐败的。  [09:51]

[任建明]:我们这些专项治理这次增加的新的内容,就是刚才林老师谈到的,就是公车专项治理,我觉得这个提法还是第一次。我想这些专项治理在这次六次全会也讲到,都是我们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我们也不否认过去也治理了若干年。  [09:51]

[任建明]:但是我观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去年以来的一些专项治理,比如工程建设、“小金库”,我觉得它在解决比较严重的问题的同时,也重视治本,建立长效机制。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所以,我自己对公车的各地改革也关注了很多年,在2000年之后,也参与过一些地方的改革。其实我觉得,各地的改革、各部门的探索这个方向都已经明确了,甚至在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中也都提到了,就是我们要对公车,还不只是公车,就是职务消费要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要走向市场化、货币化这条路子。  [09:52]

[任建明]: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的方向。其实方向已经明确了。去年我也关注到温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讲到,我们公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年前政治局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也讲到公车改革。我觉得可能以最近一段专项治理来看,如果我们真正地解决表面问题的时候,下决心治本,解决长效机制,我们是能够终结持续治理这样一个怪圈。  [09:52]

[主持人]:网友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2011年开始,地方各级党委要开始集中换届,在六次全会上进一步重申了要严明换届纪律、加强选人用人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行为,要进一步落实好去年四月份出台的四项监督制度。网友想问,如何发挥好四项监督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  [09:55]

[林喆]:在我们国内有些地方这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或者说形成了一种腐败的机制,就是说你要当官,你要被提拔,就得跑官,于是买官卖官就成为用人制度上一个挥之不去的顽症,在有些地方它表现的非常严重。我和一些跑官卖官的官员,他们跟我商量,说林老师,有人提醒我了,要两万块钱买一个正科级,怎么办?我说你买官在于你假设两个虚假的前提,第一,你的行为不会被人发现,就是卖官的人不会出事,我跟你说,不可能的,他卖给你,就会卖给别人,出事是迟早的。第二,你设定了你认为他一旦出事不会把你坦白交代出来,我告诉你,这也不存在。仁义有道,贪官无道,他才不会为了保全你,而牺牲自己。不会的。所以,坦白交代是必然的,你看,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马德卖官案,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的马德。他卖了,马德一双规,他就交待了,他说他的官帽还是他的前任手上拿来的,他的前任已经是黑龙江省环保局局长,环保局局长落马以后,又坦白交代,这个事情越滚雪球越大,最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和黑龙江省政协主席落马,涉及的人是265人。所以,谁会保你啊?他出事是迟早的。在这种情况下我问这个干部说你还要买官吗?他说不敢了。  [09:56]

[林喆]:所以,这些观念我们应该给官员讲清楚,你买官卖官迟早要穿帮的。另外,你想,一个靠买官者上去买来的官职,他能干好,他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吗?不会的,他就会大肆敛财。马德是这样买官上来的,所以他上任,当绥化市委书记以后,他就拼命地卖官,要补偿他失去的损失。其他的那些买官者也同样如此。这些买官者有的现在还隐藏得很深,但是随着我们的反腐败力度加大,他们也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卖官者卖啊卖,说不定哪个环节就出了问题,就落马了。这样的话,我们又会看到在用人制度上一批干部倒下去,难道就是越反越多了吗?道理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加大力度了以后,这些买官卖官者迟早要浮出水面。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在用人领域当中的严禁这样的不正之风,严禁跑官、卖官这样一种现象,我觉得是很准确的,是抓到了实处了。  [09:57]

[林喆]:这要求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在用人制度上更要加大公示的力度和群众评议的环节,这个要加强。这是重点部位。用人制度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就是提名这个环节,提名者和被提名者都应该公布于众,旁边要看个举报箱,群众看到他们两个关系很好,老在一起喝酒,每次出什么事,他都帮着他说,都互相帮衬,早就已经是宗派群体了,马上就可以揭露,这个问题就可以显露出来。  [09:57]

[林喆]:推荐环节是一个关键,还有一个考评环节,我们现在考评里面的问题太多了,我们过去曾经讲过,今天不再多讲。我们要在我们干部的考评制度方面应该进行积极的完善,使它成为能够发现问题的有效的制度、管用的制度。  [09:58]

[任建明]:这次六次全会把监督选人用人作为重点工作一个很大的背景,就是我们十八大之前,各级领导班子,从地方到中央,在两年时间集中换届。集中换届就涉及到大量的干部选拔任用。所以,加强作为一个重点,这是一个很迫在眉睫的重点。  [09:58]

[任建明]:刚才主持人提到,去年以来我们有四项监督制度,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现在选人用人的制度没有进行根本改革之前,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还是监督检查。这些制度我也都关注到,也都仔细地看过,在监督检查的具体规定方面还是规定得比较细致的,我想要认真执行也会是有一定效果的。  [09:59]

[任建明]:我想在具体的环节,就是说怎么样能够加大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就是刚才林教授提到的公示力度,使群众的监督、扩大群众的参与,是能够使这些监督制度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执行,是一些关键的因素。  [09:59]

[主持人]:网友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讲话中谈了,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网友在评价的时候说,总书记的讲话剑指群众身边的腐败,是对于一种民意的尊重。网友想提问,群众身边的腐败都包括哪些?怎样才能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10:01]

[林喆]:我们从2006年到2008年,我们的腐败基本上呈现这样几大特点,级别越来越高、贪腐数字越来越大,群腐现象严重,“包二奶”现象不决,但是2009年这个数字发生了变化,就是腐败出现了落势化倾向。也就是腐败从高层干部,地厅以上的干部,开始滑落到处级以及科级,甚至科级以下的干部层面。科级这些干部就在群众身边,他们是和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的,他们的腐败行为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利益。  [10:01]

[林喆]:2009年一批很大数量的科级干部落马,他们的腐败问题得到了揭示。中央提出带有很大的针对性,我们身边的腐败就是对于那些低层面的、基层的腐败要关注。所以,中央同时又提出加强基层建设,这一次在六次全会中也特别提出要加大基层的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这就是我们要加大对于那些低级别干部的监督,另外,对于那些科处级干部、县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这样的人员选用的时候我们要严格把关,因为他们是直接和民众的利益联结在一起的。  [10:01]

[林喆]:第二,群众身边腐败以及我们的一些基层的腐败,现在比较突出的有很多。比如拆迁问题、房产问题,子女就学、就业、考公务员等等“官二代”的现象,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腐败的现象。公款消费、公款买车也是常见的现象,几乎每个单位都在发生。  [10:02]

[任建明]:这次强调群众身边的腐败,其实最近一些年我们就一直把这类的腐败治理作为一个重点。在过去几年,是称损害群众利益的或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这个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说,不一定就说它发生在基层。腐败必定是造成损失、有危害。但是腐败的危害侵害的对象有直接和间接两类。比如间接的,可能税务系统的一个官员,一个纳税人给他行贿,他就减免了他的税收。他实际上拿到的贿赂是减免税收中间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俗话讲的行贿者献出一只鸡换回一头牛,这只是国家税收的减少,它没有直接侵害到个人,当然最终也会转嫁到人民群众的身上,由人民群众来买单。但是却会有另外一类腐败,它直接侵害到老百姓个人,在这次六次全会上,比如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包括刚刚林教授提到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等这些领域,它直接会侵害到。比如住房拆迁,特定的群众就是被拆迁户,可能人为的压低补偿款,这个补偿款中间可能还挪用,最后是反正你没有拿到,最后这些拆迁户变得无房可居,成为这个城市或者城镇的无房可居的困难户。  [10:05]

[任建明]:包括安全生产,直接最后的结果就是普通劳动者,就是这些特定的群众,可能是煤矿工人,可能是建筑工地的工人,最后直接地以他的生命为代价。  [10:05]

[任建明]:医疗卫生也是这样,腐败、审批可能受了贿赂,虚假药品流入市场,直接剥夺普通患者的生命。医疗可能也是一样的,贿赂的结果或者乱收费,最后使一些困难家庭的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等等。是指这样一些腐败的后果、危害直接会转嫁到个人身上,所以,这类腐败在现实中最容易触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危害极大。公安系统应该是维护安全,结果他打击的对象、有组织的黑社会的犯罪服务、勾结,最后是严重地损害了群众的安全,导致像瓮安这样的事情,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是威胁到我们政权稳定的。所以,我觉得这次会议突出强调这个方面,应该是很重要的。  [10:05]

[林喆]:官僚主义作风,没有民主精神,专治态度等等,平时唯我独尊,我说了算,一言堂,这样的一系列的情况,虽然不是腐败犯罪,但是它是腐败的先声,是属于不正之风,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腐败。  [10:06]

[主持人]:网友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六次全会提出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网友想问,机制的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有什么特殊意义?如何建立这些机制?另外,网友还想请两位专家展望一下反腐倡廉下一步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有哪些?  [10:07]

[任建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样一项内容,就是反腐倡廉的责任制,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一个内容。简单地说就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不光是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院的反贪、职务犯罪预防、国家预防腐败局,它们要承担反腐倡廉工作,我们的各个部门各负其责,都有它的职责,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觉得实际工作中,在我们现在建立了这套架构下面,它是一个具体的抓手,我们在接触各地的纪检监察机关,他们也认为,这个是比较有效的。所以,我想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色内容,在现实中,包括过去的实践证明,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机制、一个抓手。  [10:08]

[任建明]:我想我们应该继续把这项做好,当然我们也看到,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文件,去年年底,我们修订以后,正式发布,丰富了它的内容,我想我们应该继续完善这个机制。  [10:08]

[任建明]:对于未来展望的着力点,我简单地想强调一个方面,我们在微观上面,我们的具体工作开展了很多,惩防体系的构建,惩治、预防教育我们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倒觉得反腐败推进到现在这个层面,我们应该从宏观、顶层去思考,怎么样找到真正制约我们反腐倡廉取得明显的突破性成效的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  [10:09]

[林喆]:领导机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我们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是领导带头,我们发现凡是出现群众现象的地方,都是一把手出了问题。在这个地方,虽然表面看来都有领导责任制,有廉政保证书,但是它不起作用,所以,强调反腐败,廉政建设当中的领导工作机制,实际上从某个方面来讲也强调了在反腐败的过程中一把手的重要作用。领导重视了,认真落实下去,并且起模范带头作用,这个地方的廉政工作就会做得好一些。  [10:09]

[任建明]:在我自己观察,到底什么是制约我们的瓶颈性因素?我觉得就是我们的监督体制,权力制约监督的体制,以及我们反腐败机构体制,这是制约我们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10:10]

[任建明]:出路是什么?这次贺国强书记在讲话里面,他的讲话标题就是改革创新,第一个强调改革创新,我觉得我们只要勇于改革创新,我们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的。  [10:10]

[任建明]:我自己也做过一些国际的比较,其实现在我们的机构投入的人力是不少的。我估计了一下,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的人员占它的公务员不到千分之一,香港廉政公署占它公务员总数不到1%。我估算了一下我们大概是接近10%,7%、8%。按照比例,香港是新加坡的十倍,我们又是香港的十倍,就是我们的人力并不少,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瓶颈性的因素,严重的或者比较严重的束缚了反腐败生产力,我们怎么样在这些宏观的层面能够突破,我觉得是可以引发一个全局性的转变。我觉得我们未来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10:11]

[任建明]:我觉得在微观层面,我们有的已经做得很充分,比如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地引入我们权力的监督,上海叫制度加科技,别的地方叫制度加监查,我觉得我们做的都是国际领先的,但是我们的关键方面,我们还应该把着力点放在这些方面。  [10:12]

[林喆]:队伍非常庞大,而且每年在反腐败方面的用资也是巨大的,尽管这些纪检监督部门都在节俭用费,每次出去都是住很差的旅馆,或者住便宜的旅馆,他们自己很自律。但是我们依然在这方面每年投入几十亿,光在反腐败方面就几十亿,这也同时表明了贪官的可恶,腐败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极大。光光只是你这一种腐败,我们都要有这么大的成本投入。  [10:13]

[林喆]:中央在我们的廉政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制度、监督,后面是惩治,还有就是改革。用这样的一系列方法来抑制腐败,实际上是明智的。这些年实践的结果也是好的。  [10:13]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就要告一段落了,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位专家就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以及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为大家作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解读。  [10:13]

[主持人]:从专家的解读,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们党会带领人民群众与腐败分子开展坚决斗争,以反腐的实际成效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进一步地取信于民。  [10:14]

[主持人]:再次感谢两位专家作客我们的访谈,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  [10:14]

任建明、林喆解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实录:任建明、林喆解读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六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 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六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1 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2 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全文(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 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召开 胡锦涛明确当前反腐六大举措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时政--人民网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时政--人民网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 七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 胡总书记中纪委全会28次提“群众”深意何在? 胡总书记中纪委全会28次提“群众”深意何在? 贺国强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做工作报告 胡总书记中纪委全会28次提“群众”深意何在? 贺国强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做工作报告_新闻中心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及郑州市委九届二十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 学习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