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联机独眼巨鹿眼球:“5问为什么”练就顶级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23:47
 曾经有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剑术高下可分为三重:第一重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二重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第三重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

 

用这个比方形容知识、经验与智慧的关系再恰当不过。智慧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有知识经验,但是缺乏智慧,虽然学历高或经验多,但是一辈子浑浑噩噩。尤其是那些多年不得志,自以为才高八斗,愤世嫉俗并丧失斗志的人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第二重: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有一定的智慧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发挥好,能抓住好的机遇获得成功。然而很多人能够一时成功,却难成功一辈子,许多成功人士面临经济危机、行业不景气或其他重大变故,往往一败涂地,无法超脱“行业背景”带来的束缚,无法跨行业、跨领域发展。

 

第三重: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这是智慧的最高境界,与第二重的智慧相比,第二重的智慧往往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行业或环境,而具备第三重的智慧的人当面临新环境、新行业、新知识的时候,还是能够做成功,突破原有知识与经验的限制,能够快速驾驭新的知识与经验,不断创新。具备第三重智慧的人能够快速洞察事物的本质,快速找到解决办法,快速驾驭各种知识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么多年我们所受的教育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公司里的,大部分的内容是被灌输知识和思想,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是标准人才:满大街比比皆是。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天分中的特殊才干被泯灭了。而真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是开放的,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权威的能力,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对环境巨变的适应力强,知道自己该如何寻求生存与发展,而不是等着所谓的高人来指点迷津或靠着哪颗大树过活。

 

5问为什么”的方法就是培养人们独立思考,对所有现象探索本质的方法。这个世界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表面事物,许多真相被掩埋在下面,更有一些真相被严重歪曲,如果你完全按照表象的事物决策未来,那你的人生就是和好运气赌博,因此许多人相信命运,而我认为命运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数年前我有幸聆听一次真正精益生产的课程,学到了精益生产的精髓精神-“5问为什么”探索事物本质的方法,并跟随这位曾经在丰田做过多年生管部长的郑燕龙老师-也是我的好友,一起做了几个项目,受益匪浅。从此看待任何需要探索的事物,都按这个方法的逻辑分析,不断培养自己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事业大有长进,之后我的经管著作《绝不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第一次揭示企业基业长青、长久发展本质,全面论述企业持久盈利能力的书籍)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两年完全依靠上证交所与和讯网络公开数据、政策的分析,准确判断股市规律,操作盈利最多的一只股票在2008年10月8.35买入,2009年9月38.5元抛出-完全靠分析,从不相信股评家和所谓的小道消息……“5问为什么”就像是武侠秘籍中的“吸星大法”能带给修炼者源源不断的智慧。

 

这个方法的起源来自丰田汽车公司精益生产的创始人大野耐一的一段经典对白:

有一次,大野耐一在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于是,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以下的问答: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我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5问为什么”的方法因此而得名,丰田汽车公司数十年来培养成了一种严谨对待一线问题的精神,管理人员不是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看下面提交的报告,而是喜欢到生产一线了解问题,不是肤浅的问问,而是深入的问,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按“5问为什么”的方法研究现场问题、解决现场问题,在数十年大量生产问题的发问和解决中,管理经验和制度不断积累和创新,最终缔造让全世界企业顶礼膜拜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看板、JIT、可视化……为什么许多中国企业甚至引进了丰田汽车的人才,学人家学不像,根本的原因是学表象、不学本质,没有学到“5问为什么”的精神:在长官意识浓重的企业,对一线问题不够注重,不认真探究,没有做到像丰田那样:一线人员提出的问题有最重要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几年前曾经与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集团合作做看板与信息化的项目,最终的效果表面上很不错:车间管理可视化、看板、信息化网络,甚至有人提出会议室的管理也要“精益”:会议室门后贴了张纸,某负责饮水机、某负责桌子整理、某负责椅子整理,如何轮流值日……注重细节管理的大标语就在门口……可是工厂有一种浓重的压抑气氛,合作中某些重要的、有价值的调研被拒绝……代管仓库(供应商存在工厂仓库的货品,只有进车间装配才进行结算)虽然也信息化联网管理了,软件有库存周期的分析功能,但是这个好功能没有使用……大量说不清滞留时间、数量的重要配件、材料,与原料商扯来扯去的糊涂账……这么大一个代管仓的混乱问题说不清、不去抓,会议室做哪些表面文章有多大的意义!许多人喜欢做表面文章给别人看,如果你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也可以做表面文章去应付别人,但不要把表面的东西留给自己,对待自己面临的问题还是探究本质多思考好些,否则就是掩耳盗铃。

 

5问为什么,不一定就是问五个问题,5就是多的意思,问多个问题,直到找到认为本质的答案,有时候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也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越来越接近本质。

 

有时候问问题,不一定有人就给你答案,要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或与朋友聊天,并不断反思、探索。在多年培训过程中发现一些人问问题往往发散,缺乏往深入提问的能力,“5问为什么”往深了问就是:针对找到的答案,继续发问,再找到答案,再继续发问。请再回顾一下大野耐一的提问,就是这个逻辑——针对答案提问,质疑答案,再找到答案、再质疑答案,不断循环往复接近事物的真相。

 

 

 

 

然而许多事物并不像大野耐一经典对白中的场景――单一线索问题,常常是多条线索的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大的系统性问题,找到系统性问题面对所有问题的关系后,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并解决最终问题。

 

这里用一个工厂的例子来做进一步探讨,其实工厂像任何机构一样,无论是盈利机构还是非盈利机构,要想生存与发展都要得到大量的客户支持,获得客户的高度满意,商业机构则会财源滚滚。只不过不同类型的机构获得客户满意所需要的能力有差异,这个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工厂车间里齿轮码放问题与企业经营利润、客户满意度的关系

 

数年前我曾经去一家做汽车配套零部件的工厂咨询,该工厂主要生产汽车上的各种型号齿轮,财务经理非常关心成本,最近提出了标准成本法,希望有效推行,成本控制好了,企业的利润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但是执行的过程中不尽人意,如果仅仅从日常费用的角度去卡,不仅导致怨声载道,而且也会捡了芝麻丢掉西瓜,工厂曾经出过更为严重的问题:个别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没有解决源头问题,重罚工人,表面上是省钱了-不良品的损失由工人承担,结果情况反而更糟糕,对工人的严重不公正待遇导致熟练工人跑了,新手效率更低、质量更差,车间主任介绍说:我们几个车间1年半以上的熟练工不到一半……真是按倒葫芦又起瓢,这边问题似乎解决,但是导致那边产生更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系统性问题的典型症状,需要把问题系统化整理来分析。工厂的成本构成中很大一块在车间产生,这涉及到生产、质量与供应等环节。工厂的经营问题通常涉及到如下三个线索,如下个方面构成了常见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交付成本:竞争性产品市场,工厂基本无自主定价的空间,成本决定了利润空间;

         交付效率:效率决定发展。客户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迫不及待的希望马上得到产品,谁效率高,谁就能够迅速满足并拥有客户、占领市场,谁节奏慢谁就容易被淘汰;

         交付质量:质量决定生死。质量好的企业有信誉,质量差的企业没有信誉,缺乏信誉的企业最容易被淘汰。

 

这三个方面决定了客户满意度,做好了客户满意度高,工厂利润就高。

 

 

这三个方面存在着各种联系,并相互影响。进一步分析要把握谁影响谁,谁决定谁。

 

通常质量和效率影响成本。加工产品第一次加工合格就不需要返工、返修就节省了人力、材料、能耗成本,生产效率高,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多,设备折旧和管理费用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上的就少,单位产品成本就低,质量决定效率,第一次加工就合格不需要返修就节省了时间。

 

经过详细调研,我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质量部门,质量部门反映说:最大的质量问题是螺纹磕碰,占所有质量问题的98%以上,导致20%以上的齿轮加工不良。多次提出工位器具需要整改的要求,没有得到老总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财务部并不知道螺纹磕碰与成本控制有什么关系。

 

工厂加工齿轮摆放图

 

缺乏适合孔距的工位器具(摆放齿轮的铁架子),使得齿轮摆放混乱,这导致在工序流转的加工过程中的齿轮要经历许多次磨难:搬运、装载、卸下等动作,由于码放混乱,造成磕碰严重,不少齿轮在过度磕碰中,螺纹严重损伤,导致再次返工、返修增加成本,进而导致在制品库存积压严重,我们粗算过一笔账:工厂年销售额4亿,因为这个问题导致的不良品比率超过20%,这意味着一年当中因该问题造成的流动资金牵制是8000万,可能某天是几十万,某天是几万,一年当中各天不等最终积累出这样一个严峻问题。也有过这样的情况:老板去车间查看的时候,车间主任怕罚款提前将一些问题隐藏了。这样严重的问题确实被埋没了,老板极少去车间里,整天忙着如何跑市场赚钱,找贷款。

 

螺纹磕碰的质量问题造成资金周转紧张,资金紧张又导致采购资金不到位,钢材物资(通常是先付款,才发货)不到位带来停工待料现象,进而推动成本上升。汽车年年降价、汽车配件也是年年降价,严峻的竞争环境,以及像这样一些貌似不起眼的铁架子问题给工厂带来巨大资金压力,铁架子的问题解决了,相关质量控制、生产安排、成本核算方面的管理流程建立并有效运行了,工厂利润大幅度增加。

 

其实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很多,不是每一个细节管理者都照顾得过来,但是一些掩埋在深层的关键细节却影响着大局。管理者要把这些关键问题以及他们对大局的影响整理出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人生事业面临的问题局面也是如此,你要是学会破解之道,就练就了成功之道。

 

如果研究股市大盘的规律则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1. 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基期指数(既:除数)是固定的吗?是如何变化的?与增发比较?建议查查上证交所网站每月的月报,自己算算。

2. 权重指标股的分析,他们之间解禁、上市的时间与大盘走势的关系?

3.  政策与管理层当任期限的关系,对大盘多年的影响?

4.  整个大盘资金与筹码的供求关系?

5.  整个大盘交易量与指数的关系?

6.  中国股市发展的最大趋势?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研究吧,这里不便多说。如果你能够从自己的工作领域跳出来,进而研究透股市,证明你有了巨大的进步,基本上是顶级智慧了。

张剑鲲·战略咨询:破解未来谜题,赢在必然策略 http://furongcheng.blog.hexun.com